躲開黃金周的人流,我和朋友在桂花飄香的日子踏上了紹興的土地。
一下火車我倆直奔第一個目標:蘭亭,景區內的三塊石碑很有意思,第一塊父子碑,上書“鵝池”二字,上方的鵝字是王羲之真跡,下面的池字乃其子所書;第二塊“蘭亭”碑,曾在文革遭到破壞,為蘭缺底亭去頭的殘碑;第三塊祖孫碑,正面是康熙臨摹的蘭亭序,反面是乾隆的題字,皇帝在碑的反面題字是非常罕見的。除此之外曲水流觴,淺溪淙淙幽靜雅致、右軍祠精巧古樸……
離蘭亭不遠就是印山越國王陵,一路上游人罕至,到了售票處居然沒工作人員,往裡再走走,入口處還是沒人,也不見游客,我的汗毛直立,還是朋友膽大,拉起我往墓道裡走,幽深的墓道長達54米,巨大的墓坑長32米,以長方形巨木構成的長條三角柱形木槨室,是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的有別於以往矩形形制的三角形木槨,而且是一棵完整的樹木制成的獨木棺,結構特殊,營建講究,令人嘆為觀止。實在因為有些怕怕,我倆很快就離開了,連照片也沒顧上拍,還好在出口處見到有幾個人在聊天,否則也太詭異了。
回到市區,入住距魯迅紀念館不遠的老台門客棧,客棧原址為紹興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古建築宋家台門,我倆定的是特色房,家具古色古香,床中間還有個炕桌,衛生間裡面配的是淋浴房,贈送水果、早餐。安頓好之後趁天色尚早,雇了輛三輪車到處溜達,走馬觀花的去了周恩來紀念館、八字橋、倉橋老街、恆濟典當、城市廣場、秋瑾紀念碑、社戲台、寶珠橋……還分別嘗了三處的臭豆腐,最後在老街吃了晚飯。
散步回客棧洗洗涮涮,趕緊上床睡覺,但關燈沒多久,就有飛行動物拜訪,我的天,關燈即來,開燈就走,我倆空調也開了,被子也蓋了,最後連燈也開了,鬧了個大半夜,無計可施之下,我倆只有聽之任之,放棄抵抗義務獻血,還好它們好像已經吃飽喝足,沒再騷擾。
退房、早餐,這一天我倆基本上是到此一游外加拍照留念,出客棧沒幾步就是魯迅路,一路走來經過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魯迅祖居、三味書屋、沈園、土谷祠、鹹亨酒店……接著去府山,山上有春秋時越國大夫文種的墓以及其他一些遺跡。午飯在農校食堂解決,點了紹三鮮和不知道什麼名字的綠葉菜,口味不錯,還送紅棗小米粥、蠶豆、淡饅頭,值得一提的是那裡送的小米粥非常可口,而且可以免費加。飯後去了塔山,坐在半山腰的涼亭談天說地,真是悠閑呀。歇了差不多二小時,慢慢一路走到火車站,沿途欣賞城市風景之外,順便到KFC買個外賣,晚飯就在火車上解決了。
二天的紹興游,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