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羅布泊章回篇

作者: 關紉

導讀走進羅布泊章回篇 關紉 前言:有天在泳池邊遇到了一個朋友,他知道我喜歡旅游,便告訴了我一個消息,廣州班敦越野休閑汽車俱樂部正組織女子自駕車去羅布泊。我一聽,不禁喜從中來,自駕車游是我一直的夢想和追求,平常自己開車出去玩的都是些小意思,這次可不同,富有挑戰性,馬上就決定了要報名參加,做這個決定前後不到五分鐘,自己過後想想也覺得瘋狂。就 ...

走進羅布泊章回篇

關紉

前言:有天在泳池邊遇到了一個朋友,他知道我喜歡旅游,便告訴了我一個消息,廣州班敦越野休閑汽車俱樂部正組織女子自駕車去羅布泊。我一聽,不禁喜從中來,自駕車游是我一直的夢想和追求,平常自己開車出去玩的都是些小意思,這次可不同,富有挑戰性,馬上就決定了要報名參加,做這個決定前後不到五分鐘,自己過後想想也覺得瘋狂。就這麼一個五分鐘,讓我人生的旅途中又增添了意外精彩的一筆。我願意在此把這一筆描畫出來,與跟我有同樣理想和追求的同志共享。

第一章談笑間“兵不厭詐”

出發前三天,班敦組織我們開准備會。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下午兩點半參加穿越的團友都聚在班敦的俱樂部裡。原來昨天已經有一批團友開過會了,我們是第二批開的人。看了手冊才知道這批團友大部分是來自廣州的,也有東莞、順德、肇慶、珠海、香港等地。落座後,班敦的老總袁健雄做了自我介紹,也介紹了大家。我看他休閑地靠在沙發上跟我們說話,輕描淡寫地說著這次穿越羅布泊的概況,並強調說班敦的理念就是享受休閑,分享快樂。我們這次是去體驗羅布泊,親近羅布泊。看著他讓我想起了諸葛孔明,搖著蒲扇,半眯著眼,就能讓千軍萬馬盡在運籌帷幄之中。會議半個小時就開完了,我有點忐忑,感覺不對啊,我跟我的朋友們一說去羅布泊,他們第一反應就是你還回不回來啊,第二反應就是走前先把存折的密碼等等都留下……怎麼這個袁總說起來如此輕松?一點都沒說如何危險,怎樣艱辛,沒有特別要注意的問題。只是淡淡的輕輕一帶,就交代過去了。後來發現我的感覺對了,這是他們的策略,外松內緊,讓團友們帶著輕松的心情上路,不是去冒險,不是去探險,是去體驗另類的生活。結果我們這個團七十多人,就讓班敦的袁總這麼“輕輕的一帶”,就把我們帶到了那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羅布泊。

第二章集機場團友會面

9月28號,是我們出發的日子。早上七點,我走進了機場二樓的一號門,環顧四周,只看見一個和我們一同開會的團友,彼此打過招呼後都以為我們早到了,要求是七點二十分集中的,我們提前了。沒想這時袁總笑容親切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我暗想,班敦的老總第一個先到,看來這次的活動應該有點希望。接著其他團友陸續地到了,袁總開始收各人的身份證,我奇怪沒理由讓老總做這個事情吧,他應該有工作人員才對啊。後來才看見在俱樂部開會見過的小伙子到來,馬上收拾行李辦登機手續。可能電子機票辦得少吧,顯得凌亂而無序,人也多,諾大的機場都不知道該在哪辦,等把手續辦好的時候,已經馬上要登機了。看著有點“亂哄哄”的場面,我有點擔心,往後的日子會怎麼樣呢。

第三章自駕車“風雲突變”

五個小時的飛機,坐得人發呆,機位太窄,人坐著就動彈不得,到烏魯木齊的時間是下午二點多。我們住進了四星級的伊力特酒店。下午在酒店的會議室開了個團友見面會。這次活動是廣州班敦俱樂部和新疆神鷹旅行社合辦的,地接就由新疆方面來做。會上新疆神鷹的宋總給我們說了個大概,他們和班敦應該是合作過多次了吧,而且也有去年穿越的經驗,所以很有信心把這次羅布泊的穿越搞得更好。袁總也再次強調安全問題,不能冒險,只是體驗生活,分享快樂。最後是全體團友自我介紹,會議開得開心熱烈,大家也算是正式認識了。之後團友們各自散去,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各個車子的團友都去找自己的車,沒想到有些越野車的車主開始反悔了,他跟我們說,你們有些人連先踩離合還是先踩油門都不知道的,還問我們司機,你說我們怎麼放心給你們開到羅布泊去?!我聽了一頭霧水,這問題怎麼問得不倫不類!結果這麼一弄就“炸”了營了,有些團友也不願意了,認為是“自駕車”變了味,我們“上當”了!但大部隊還是要先趕到庫爾勒才正式開始自駕車的。到了庫爾勒,班敦和神鷹馬上緊急開會,研究對策,最後雙方都作了妥協,允許車主跟車進羅布泊,除了對越野車已經玩到出神入化的團友,先保證他們四人一部車自駕外,其他的“散兵游勇”都組成三人組,加一個車主司機共四人進入羅布泊,預防有什麼“冬瓜豆腐”也有個當地司機照應。這樣一來,隊伍就一下子擴大了,由原來的八十來號人增加到百把號人。應該說這是班敦所始料不及的,費用也應由此增大吧。但問題能化解也是好事。不過可苦了我們這些“散兵游勇”,同車三人組可不是最佳的組合,弄得不好,整個行程都郁悶到抽筋,不過在此不敘。

第四章闖兵團直搗“營地”

9月30號早上,在庫爾勒的巴州賓館舉行了發車儀式,廣東省旅游局的局長飛來了,巴州旅游局的辦公室主任也來了,並全程參加了羅布泊的穿越。十點,在團友們極度的興奮中,龐大的車隊出發了,從此拉開了穿越羅布泊的序幕。我申請首發開車,前路不表,後路發飆,四驅越野車就該走這樣的路才可真正顯出它的越野王者風範。離開庫爾勒後,車隊直闖生產建設兵團三十一到三十六團,我開著車,左邊是一望無際的荒漠,右邊是兵團的駐地,一排排低矮的房屋,不見人影,一片死寂。我想起了五六十年代他們的輝煌,他們把青春和生命都奉獻在這片干涸的土地上,現在該到了知天命之年了吧。過了三十六兵團團部後,車隊便真正走進荒漠了,也才聞到了羅布泊的一點點味道,我們只來到了羅布泊的邊緣。下午六點多,在一個散落了好多小山丘的地方,我們停下來安營扎寨,並命名為1號營地。後勤開始做飯,我們就各自找地方扎帳篷,很快收拾妥當,晚霞出來了,荒漠中的落日更容易讓人傷感,還沒來得及自作多情就開飯了。用一塊長夾板拼起來的飯桌上,一字排開擺著六個菜,原來各三個是相同的,一個是番茄炒雞蛋,一個是芹菜炒羊肉丁,我和大伙們都狼吞虎咽的,因為是真餓了。一陣風卷殘雲,搞掂!大伙便開始拾柴點起篝火,那小山上的索梭(譯音,無法考究,也叫千層木)柴真多,燒起來發出劈裡啪啦的響聲,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時汽車音響開始狂吼,迪士高的鼓點重重地敲打在羅布泊的身體上,又在廣袤的夜空回蕩。大家圍著圈手拉著手,踩著節拍“群魔亂舞”起來。真是一個絕妙的夜晚,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有一班鐘情於越野車鐘情於旅游鐘情於體驗另類生活的人,聚在一起,忘掉了城市的凡塵和喧囂,把自己放逐在沒有燈紅酒綠沒有“戰火硝煙”的大漠裡,回歸自然,釋放自我,該是多麼的瘋狂啊!我和著節拍踩著鼓點,沉醉在這萬賴俱淨的羅布泊的懷抱裡,心裡暖烘烘的,忽然有點恍惚,一時竟忘了自己身在何處。曲終人散,因自我介紹時的一句口誤被人叫做“茶葉蛋”在芳村做茶的黃生,竟把茶具、酒精爐,茶葉都帶進了羅布泊,在最干涸沒水的地方泡起了工夫茶,他把茶也玩到極致了。這時28號車的小超姑娘和小艷姑娘也過來喝茶,小超是個開心果,她自己說她是個人來瘋,哪裡人多就聽到她在哪裡“起哄”。而小艷則拿著一個好像輪盤似的東西在研究星座,她考究到掛在天邊最亮的那顆就是金星,北鬥星離我們很近,一個大鬥勺斜掛天上,七顆星星在向我們眨眼。小艷忽然驚呼:“你們看,銀河!”,我抬起頭,滿天的星星向我湧來,我看到銀河兩岸的星星無數,就不知哪兩顆是牛郎和織女星,七夕剛過,他們剛剛才搭雀仙橋相會,便又陷入了無盡的相思之中。“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是一相情願啊,太高的境界其實有太多的無奈,“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朝暮不在,又惶論久長呢!越來越多的人圍著“茶葉擋”,小艷又拿著她的“輪盤”一個人數星星去了。我躺回帳篷,在“茶葉蛋”他們天南地北的聊天聲中沉沉地睡去。

第五章路漫漫無邊無涯

新疆和我們有兩個小時的時差,晚上八點了還幾乎陽光燦爛。早上七點多太陽還沒升起,我們就起來了。因為水“貴”,我們用礦泉水漱漱口,用濕紙巾搽把臉就算了,這裡是羅布泊呢。今天是真正進入羅布泊的日子。早餐是白粥,大餅,還有一個雞蛋,早餐過後眾弟兄開始收拾營地。袁總一直強調要保護羅布泊的自然環境,不能有人為的垃圾留下,全體團員在收拾好自己的行裝後,就到處撿垃圾去了。九點大部隊開始向羅布泊進發。羅布泊分了好多種地貌,有戈壁、風蝕河床、鹽堿地、雅丹地貌、浮沙等,我們一整天滿眼都是土的顏色,沒有綠,沒有紅,沒有色彩,枯燥而乏味,不是沒有視覺衝擊,而是視覺衝擊太大了。那種大地的顏色太刺激神經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感受。直至出來甚至回來以後,閉上眼睛,那荒蕪的大地的情景像過電影一樣,仍不斷地在眼前閃回。只有經過龍城雅丹,才讓我看到了她的萬千世界。我看到了豎著兩個耳朵的臥虎,笑眯眯地咧著嘴,看著我們的車在它的面前經過,百萬年了可能它還沒見過車隊,我有個衝動想過去摸摸它的牙;我還看見了蟾蜍,仰著頭向天長叫,它脖子可真累啊;我也看見了一群獅子在玩耍;兩只熊貓在呢喃;還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動物,姿態萬千,神態各異,你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為不能停車,我沒法把這些“動物”留作永恆,也算是此生的遺憾吧。羅布泊有5350平方公裡,我們走進去和走出來是真領略了她的無邊無際,從早上九點出發到晚上九點多,我們才到余純順遇難的地方,還是到不了湖心,但離湖心很近了。越近湖心的地方全都是鹽堿地,我們扎營都有問題,因為地面不平,我們想了個辦法,用車碾出一小塊平地來扎帳篷。當把我們“家”壘起來以後,那頓晚飯卻等了我們兩個小時四十分鐘,結果飯還沒吃上三分隊的那個“大塊頭飛哥”已經喝醉了。等到飯上來的時候,我發誓,這是我平生吃過的最香的手抓羊肉飯!今天可是國慶節,這兩個多小時等得值啊,為了過節,為了慶賀我們成功進到湖心,後勤宰了三只羊犒勞三軍。大家伙吃得搖頭晃腦,大快朵頤。這種飯我吃過,是一個新疆朋友在家做給我吃的,但那時候膩啊,那像今天吃得讓人永生難忘!我相信多年以後,我們想起羅布泊,一定會想起這頓手抓羊肉飯,依然會如夢如幻,余香滿口!飯後我們又點起了篝火,圍著篝火唱起了國歌,你到了這時才發覺,不管平時多麼懶散的人,到了今天國家的節日,仍然會散發出濃濃的愛國情懷。我想起古人的詩句:“黃沙遠上白雲間,萬裡征程人未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古代有關西域的詩,都離不開戰爭。今天是我們把春風、熱情、青春和理想帶到這裡來,融化著羅布泊這顆孤傲的心,余純順壯士泉下有知,該微笑了。

第六章送溫暖集腋成裘

還沒出發,班敦就發信息來倡導團友們發揚互助精神,捐助新疆的米蘭小學和若羌小學,因為我們會經過這兩個地方,捐助的資金不限。我覺得班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每年比較大的活動,他們都發動團友捐資助學,聽說去年就捐了四十萬給兩個希望小學。米蘭小學我們只見到它的門口,當時從羅布泊出來天已經太晚了,大部隊沒有停留,派了徐飛宋總和記者他們代表去捐贈。若羌我們去了。早上十點,我們二十幾個團友,跟著袁總徐飛他們去了離縣城幾公裡外的若羌中心小學,若羌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都出來迎接,學校學生列隊歡迎。因為我也是老師出身,所以專門去看了一下他們的課室,低矮而陳舊,但比起內地或西藏的許多條件更差的學校,他們的學校已經算是很好了。在領導們講話的時候,我觀察了列隊的小學生們,小孩子的目光空洞而呆滯,或許是一早為了等待我們的到來,被太陽曬成這樣。只有小學生代表上台發言,我看到了她那天真爛漫、純潔無暇的笑容時,心裡才稍稍有點欣慰。捐出了原來團友們齊集的錢後,到場的團友又各自自發地捐出自己的心意。小超姑娘更有心,帶了一大堆的學習用品送給學校,也當場捐了五百塊錢,其他團友都排著隊把自己微薄的一點力量貢獻出來,常言道滴水成河,集腋成裘。我只希望班敦把這個好事一直做下去,而不要慢慢地把它變成一個“秀”來做,那班敦就功德無量了。

第七章三千年永垂不朽

去年我們那班“影佬”去了哈納斯湖,回來看到了他們照的胡楊,心裡就癢癢的。這次的羅布泊之行,讓我真正領略了胡楊的風采,這也算是此行的另一大收獲。胡楊一直有這樣的說法,生長可以一千年不枯,干枯可以一千年不倒,倒下可以一千年不朽,這令我對胡楊有了莫大的興趣。我一直以為胡楊就是干涸、粗糙、扭曲的化身,是硬邦邦的“硬漢子”的形像,沒想這次我在國家森林公園的胡楊林裡,卻看到了胡楊的另一面,嫵媚、妖嬈、嬌艷百態,這讓我始料不及。我拍下了胡楊的溫柔,嬌媚,不居功自傲,不鶴立雞群,我看著照片,心裡一陣的顫抖,多像一幅水粉畫啊。我發現原來與她生長的環境有著莫大的關系!沙漠中的胡楊,堅定,粗糙,扭曲著還要堅持向上延伸,因為她生存的環境惡劣。而國家森林公園裡胡楊林的生長地裡有水,這裡的胡楊就完全不同了。沿途我見到的胡楊無數,但它們的性格各異:沙漠中的胡楊,扭曲、堅定;荒漠中的胡楊孤獨、清高;森林公園中的胡楊嬌艷、嫵媚;而羅布人村寨的胡楊,淺薄、媚俗。我忽然無俚頭地想起了寶哥哥的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這水還真重要呢,羅布泊因為從有水到沒水,就變成了現在這麼有“名氣”而且難“伺候”;江南多水,就美上了“江南總是春”其名;男人堆裡有了“水”,這干活都“不累”了;而胡楊有了水,形像就大改了,原來同樣可以妖嬈生輝,千嬌百媚。

第八章慶功把酒論英雄

回到庫爾勒的那天晚上,班敦和神鷹開酒慶功,評出了最佳分隊,最勇敢和最團結的集體。班敦這方面做得不錯,說明了他們的認真,是一個強調紀律的團體。三分隊是班敦的老團友吧,他們三台車配合默契,行動迅速動作劃一而且中規中矩,是一個很專業的小分隊。他們那幾個“大帝”也特別好玩,一整天“口水多過茶”,你就在旁邊聽也會笑個半死。有他們這個榜樣,我們這些“散兵游勇”學到了許多自駕車的知識和規矩,他們是實至名歸。我們的3號車是不能不提的,因為她們是全女將,四個女人從烏魯木齊開始,就沒有換過其他人,全程自駕,克服了無數困難,經常壞車,經常“拋錨”,經常掉隊,但她們沒有氣餒,十天的較勁讓她們成功了,開創了女子自駕車穿越羅布泊的歷史先河,她們將載入史冊。其實28號車的兩個小姑娘和兩個大男孩的遭遇也值得一提,那天晚上我們十一點多才在若羌縣的賓館坐下來吃飯,我看見小超和那個每天晚上數星星的小艷走進來,兩個女孩都眼睛紅腫,兩個男孩臉色凝重,我忍不住問她們怎麼回事,原來下午他們輪胎爆了以後,我們車的司機曾經幫他們換輪胎,看見他們差不多搞好了,我們五分隊就往前趕了。沒想他們的車讓人按錯了一個按鈕,就幾乎鑄成大錯。他們的車有兩個油箱,主油箱已經用完了,正用著副油箱,誰知在換輪胎的時候讓人按了主油箱的按鈕,結果大家都以為他們沒問題,連子和最後的車都往前開了,誰知他們開不到十米就“跪下”了,趕緊爬上車頂揮“白旗”求救,前面的人那還看得見啊!眼看著天色漸暗,前路茫茫,後無增兵,加上他們的車從一開始車載機就只能收不能放,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再一急,就茫然無措了。不過人的求生意志是很強的,哭過後,四人開始冷靜下來,仔細找死火原因,最後終於打著火,他們沿著大部隊的車撤痕跡一直追趕,才在米蘭鎮趕上了大部隊。我聽後心猛一疼,生死之間只差一線,我很能理解那種孤立焦慮恐懼彷徨無助的煎熬,有時經歷是一種財富,但有些遭遇還是別碰上為好,因為簡單是福啊!不過我相信經歷過這次的“生死相依”,他們四人一定會成為莫逆知交,小超,你們是好樣的!

第九章評頭論足話班敦

袁健雄:似是一個典型的北方人,但沒有考究過。昂藏七尺,氣宇軒昂,眼睛不大,卻充滿睿智。進疆的第二天,我就有個衝動想從正面寫這個人,因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背後必有故事的人物。但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我想可能從旁觀察會更客觀一些。果不其然,以後的日子,讓我看到了他是如何帶著大部隊走完了全程的。大家都喜歡叫他袁總,他有很強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接觸不久你就會不自覺地以他為軸心。他是一個敢作敢為,果敢決斷的人。那晚我們大部隊經過三天兩晚才從羅布泊走出來,因為在兩個關口都耽誤了一段時間,到了米蘭鎮已經是晚上十點了,我們還要趕到80公裡以外的若羌縣才能住下來。本來還安排了一個給米蘭小學捐贈的儀式,學校的師生們已經等候我們多時。但袁總卻取消了這個活動,只派了徐飛和電台記者幾人做代表去參加捐贈儀式。這很讓新疆神鷹旅行社的宋總下不了台,我看見宋總攔住袁總的1號車在力爭著什麼,袁總連車子都沒停也不做解釋,只見他腰板挺直,眼睛看著前方,手拿著對講機向大部隊發著號令,讓大家跟著他馬上向若羌進發。看著這一幕我心一動,此人若是從政,絕對是一個鐵碗人物,但同時也會得罪很多人。其實他這個決定是對的。大部隊在羅布泊已經三天了,經歷了多少個溝溝坎坎和遭遇才終於走了出來,整個隊伍已經疲憊不堪,又飢寒交迫,如果為了這個“秀”,還要全體隊員去等,還不知道下面的路程會有什麼不可知的事情發生,那就是輕重不分了。我們捐贈是心意,心意到了,至於用什麼形式去表達,那意義就不很重要了。他講話也很有策略,總給自己留有余地,其實也是給大家留有余地。他應該不是一個樂觀的人,可能因為他自己說的有過太多經歷的原故吧。在羅布泊裡幾天的天氣都很好,沒變過天。但他不會說今天天氣很好肯定的句子,而是說“今天的天氣不壞”。他可以在整個行程中不斷地把他的理念(也是班敦的)“強加”給大家,親近自然,多做實事,分享快樂,注意環保。在1號營地准備撤走,向羅布泊湖心進發的那天早晨,我遠遠地看見他拿著個紙皮箱在撿營地的垃圾。第二天在湖心他也是把營地的垃圾,甚至是我們有些團友們在營地裡解決了“大小問題”的衛生紙都用手撿起來,挖個坑,燒了後再埋上。他就是這樣身體力行地教育大家去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因為這次活動是與新疆神鷹旅行社合辦的,在有些與地方車主的矛盾處理中,他始終顯示出強硬的一面,絕不妥協,而且都讓他給擺平了。我有個小小的遺憾,在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中,我只見到了他如何與“人”鬥,沒機會看到他怎樣與天和地鬥,我們也算是很“順利”地穿越了羅布泊。不過還是不要“鬥”為好,與天地鬥是鬥不過的,最佳是天人合一啊。我在網上看過其他人進羅布泊的遭遇,也有很悲慘的。因為遇到沙塵暴迷失了方向,三天三夜被困在裡面沒吃沒喝,用衛星電話求救,救援的卻找不到他們的位置,最後被另一隊進羅布泊的人救了出來,回來後寫成了《哭泣的羅布泊》。而我們這個被人稱為“冤大頭”的領軍人物,在穿越羅布泊的幾天裡,已經聲音嘶啞,眼睛血紅,他身上承載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在羅布泊的第二天,我們的車隊在一片龍城雅丹的“迷宮”中停下來休整,他站在山上說:“從來沒有這麼龐大的車隊進入過羅布泊,美國的衛星馬上就會拍到了。”並指著身後的車隊說:“這就是我們的車隊!”。言語間掩飾不住那份驕傲和自豪,大有“他日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的霸氣。也該他自豪和驕傲,二十六輛車,一百零四人(廣州73人,新疆31人)自駕車(還有女子)成功穿越羅布泊,起碼到目前為止,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只有他有這樣的膽色和魄力能做得到。在1號營地出發的那天早晨,他的車子斷後,我們的車輛一部一部地在他的身旁經過,在晨曦中,只見他挺直腰板,步幅很大,自信而堅定地慢慢走向自己的車,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軍人出身,但他有軍人的風範:堅忍、沉著、自信、執著。他以他的人格魅力,在吸引著一班有同樣志向的精英跟著他,去追求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夢想。我想,慢慢地,他會成為班敦的品牌和標志的化身。

徐飛:他是一個身材比袁總還高的人,很像是搞體育出身的。但性格卻跟袁總正好相反,是一個做得多,說得少很溫和的人。他是班敦的董事,聽說是袁總的拍擋,如果是這樣,那這兩人是一個絕妙的組合。一剛一柔,一收一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他性格溫厚,不修邊幅,連走路都顯得滿不在乎似的,永遠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行程開始幾天了,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到了1號營地大部隊扎下營了,晚上吃完飯大家點起篝火,又唱又跳的時候,我才看到他真正“浮出水面”。那晚我們很早吃完飯,大家都去撿了好多索梭柴點起了篝火,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都一齊唱歌跳舞,圍著圈手拉著手,一會新疆舞一會“群魔亂舞”,跳得開心,玩得忘形。沒想徐飛卻和一班男女玩起了“麻鷹抓小雞”的游戲來,他自己當“麻鷹”,兩頭跑著去抓後面的眾“小雞”。我看見他的表情專注而忘情,當他終於在人群中抓到一只“小雞”,高興地把她抱出來的時候,我的心禁不住一陣感動,我已經很久沒看見這樣的場面了。在這一片淨土中,有這麼一大小伙子,帶著另一班小大伙子,放下了一切煩惱和憂愁,忘我地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多麼難得的一幕啊。平時他話不多,但真讓他講話的時候,你會有點意外驚喜。那天在若羌中心小學搞捐獻活動,袁總講完話後,就由他代表把全體團友捐獻的錢交給學校,他說話不緊不慢,卻講得大方、得體、簡潔,讓人聽了覺得舒服親切。那晚在米蘭,我看見宋總生氣了,還是徐飛走過來,拍著他肩膀說“算了,算了”,息事寧人。新疆的車主想鬧點事,連袁總都生氣了,看他仍能不動聲色。從羅布泊出來後,徐飛一直和宋總跑在我們大部隊的前頭,給我們安排吃住。旅程結束,我們全部往回飛,但我聽說他又帶著子和、小勇他們到內蒙踩點去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徐飛永遠是站在袁總身後的那個男人(說到這裡,女看官們肯定馬上會對另一話題感興趣,站在袁總身後的女人呢……哈哈,袁總,得罪了,頓首!)。

李子和:我總會想起另外一個和他名字只差一個字的人來,那就是樣板戲裡的英雄人物“李玉和”。雖然兩個人完全沒有共通的地方,八杆子都打不到一塊,而且身材跟李玉和的高大魁梧正好相反,但我還是會拿他來跟李玉和放在一起。他戴著一副大得讓他的臉都沒處放的近視眼鏡,一圈一圈鏡片後面的眼睛也變了形,整一個“老學究”(其實他並不老)的樣子。我報名的時候就是李子和給我辦的。他是徹頭徹尾的班敦的“管家公”,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他絕對是先行的那位。隊伍不動時他是先動,動了,他是斷後,永遠是擔當“補鍋”的角色,但我見他當得自得,當得快樂,當得心甘情願。行程結束時,大家都發現他比我們報名的時候整整“縮”了一圈,身材顯得更“飄逸”了。平時很少聽到他的聲音,只有袁總呼他才聽到他簡單地答應一聲“收到,袁總!”但當他喝了兩盅高興的時候,你卻發現他的話可真不少耶。在1號營地扎營的那天晚上,曲終人散後,團友們都各自找節目或回帳篷躺下了,我們的子和同志跑到“茶葉蛋”的帳篷邊來喝工夫茶,一大班與他相熟的或剛熟的團友,都圍在他的身邊聽他講“故事”。他對自己所走過的路線,遇到過的事情如數家珍,如話至寶,娓娓道來。而在言語間最動人的,還是他常常流露出作為班敦人的那份驕傲和自豪。子和同志的確是個好同志!

小勇:他是班敦的後勤主管,我們在烏魯木齊才見到他。一個小不點,有點鬼精靈。聽說他原來是個消防兵出身,重慶人。在整個行程中,他跟子和都是走最後的一個,但他還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汽車修理。哪個車有什麼“頭疼腦熱”的,袁總就會說“你們呼小勇”。結果經常會聽到好多車的美眉們,不管碰到大小問題,一於大呼小叫的:“小勇,小勇,幾號車呼叫”。那段時間我們那些須眉大漢們一定失落得很呢。我們常說“有困難找交警”,但在這裡是“有困難找小勇”。我們從羅布泊出來後趕去若羌縣,在離若羌不遠的地方,三號車終於又“跪下”了,這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沒法修好的情況下,小勇一個人守在車上就在路邊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們起來吃早餐的時候,聽說小勇還在路邊還沒回來,這種困難可是不容易“找”啊。他說話的聲音很輕柔,你在對講機裡要很用心才能聽到他說什麼,不管你有多急的事,他給你的答復都是平靜溫和的,不急不緩,整個過程我從來沒聽到他說話提高過聲調的。年紀輕輕就能做到處變不驚,說明這小伙子有他過人之處。甚至他說笑話也是這樣平和敘說,輕輕道來,那天我們大部隊停下來集體“唱歌”,袁總安排了男左女右,他在對講機裡很平和地說:“男同胞們,你們在左邊一字排開,拿好自己的水槍,向著一個方向,對著……”連說笑話也不離本行。但也讓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最後一天開完了慶功宴,大家都在大堂裡聊天,我看到小勇和子和正和團友在說著什麼,可能是勝利完成任務了,只見他笑容燦爛,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純真、率性而又毫無機心。我走了過去,這時聽到有人問小勇你是四川人嗎,他答應說是重慶人,已經跟四川分家了。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就問了一句:“為什麼?”旁邊有人說:“重慶成了直轄市了”,這時小勇接話了:“還說自己是記者呢!”,我一下給噎住了,嘿!這小伙子,還挺擰的。但有他可是班敦的福氣啊!

後記:十天的路不算長,但人生有幾回這樣的路讓我們走,此生一回足矣!我相信我這一生再也不會走進羅布泊了。我走西藏感受到的是一種貧瘠的震撼;封閉的震撼;愚昧的震撼和對宗教狂熱的震撼;還有對大自然呈現出原始的那種絕望的美的震撼。但我們沒有資格去指手劃腳,我們只能給予自覺的幫助和關心。但走進羅布泊不同,那是對人的意志的一種摧殘,你會在這無邊無涯中感受到恐懼、孤獨、絕望乃至茫然無助。因為羅布泊是有生命的,她用一種很凸顯的性格呈現在你的面前,讓你能感受到在這百萬年前那充滿生機的海洋裡,它們一樣過著人類不可知的自己的生活。百萬年後它們的靈魂還在,而且是無處不在。這就是大自然的偉大!我面對著如此強大的自然,禁不住肅然起敬,甚而是敬畏。我把我對羅布泊的懷想、期盼和深情,都留在了那茫茫的大漠之中。回來的路上正好聽到了一首刀郎的歌,有句歌詞是“為了愛情我把自己放逐在戈壁流浪”!沒有走過戈壁的人很難理解它的含義,走過戈壁的人就知道這是一個多麼狠心而又絕望的選擇,這也是愛情所不能承受也不應該承受的結果。感謝班敦帶我走進了如此有個性的羅布泊的懷抱,讓我體驗到了人生所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生命的感受。我更慶幸我還能在祥和、安靜、視覺和感官到處都充滿斑斕色彩的環境中生活著。

羅布泊,你會常在我夢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