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完全攻略

作者: yamacaicai

導讀瀘沽湖旅游完全攻略瀘沽湖完全攻略 瀘沽湖 Lugu Lake 齊豫有一首歌《一面湖水》,歌中唱道“有人說/ 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顆眼淚/那麼說/我枕畔的眼淚 /就是掛在你心尖的一面湖水/一面湖水”,我不知道這歌與瀘沽湖之間是否有聯系,.但瀘沽湖確是我心尖上的湖水。 瀘沽湖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組成,尤其是母系人文景觀以其獨特而豐富的內容,在 ...

瀘沽湖旅游完全攻略瀘沽湖完全攻略

瀘沽湖 Lugu Lake

齊豫有一首歌《一面湖水》,歌中唱道“有人說/ 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顆眼淚/那麼說/我枕畔的眼淚 /就是掛在你心尖的一面湖水/一面湖水”,我不知道這歌與瀘沽湖之間是否有聯系,.但瀘沽湖確是我心尖上的湖水。

瀘沽湖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組成,尤其是母系人文景觀以其獨特而豐富的內容,在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成為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並具有重要的保存價值,因而有“人類母系社會的活化石”之稱。 

瀘沽湖被美國地理學家洛克博士稱為“無例外的最美麗的一片水,無法想像比這更美麗的一個布景”的土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前往。

如果交通能再改善一下,瀘沽湖會成為繼陽朔、大理、麗江之後,第四個小資聚集地。

瀘沽湖的傳說 Story about Lugu Lake

相傳這裡原本沒有湖,有個啞巴姑娘每天上山放牛從不帶干糧,後來人們發現她天天去一個石洞裡割一條大魚身上的肉吃,每天割去一點,明天又會長好。於是村裡人用18頭牛把大魚從洞裡拖了出來,洪水頓時從洞裡噴湧而出,一片澤國,淹沒了田地和村莊,只有一個婦女在情急中坐著用獨木挖成的豬槽船活了下來,以後這裡便形成了煙波浩淼的瀘沽湖。

地理與自然 Ecology & Environment

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湖域面積50.3平方公裡,水面海拔2690.75米,湖水平均深度45米,最深處達93米,最大能見度為12米,整個湖泊狀若馬蹄,湖心簇擁著諸多島嶼,湖面四周群山環抱,湖光山色,宛如仙境。

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於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浮於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明代詩人胡墩賦詩雲“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並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峰。應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

瀘沽湖隨四季的變化各具特色。四季鮮花盛開,以高山小杜鵑最有特色,是高原植物多樣化代表地區之一。

這裡的水美。高山上的湖水如天堂滴下的雨露。早晨,朝陽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紅;朝陽徐徐上升,湖水變為翠綠;待夕陽西下,湖光躍金。風靜時,平滑如鏡,若積萬頃碧玉;微風起處,波光粼粼。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水天相連,儼然一幅迷人的天然圖畫。從高處往下望,瀘沽湖藍得仿佛不是真實的,竟像是一副油畫裡的色調。這裡的山美。水因山而有了生命,山因水而有了靈氣。“疊嶂臨波動,連峰倒影浮”,四周青山逶迤,隱於雲霧之間,飄渺綽約,幾家木楞房,掩映在綠樹間,若隱若現。“蓬萊三島”好似綠船,輕輕地蕩漾在湖面,而“格姆女神”山靜靜地守侯著美好的願望。山美水美人更美。湖邊的小村,田地豐饒,摩梭少女落落大方、純樸善良,獨木小舟貼著水波蕩漾在湖中。此起彼伏的漁歌委婉悠揚,又將把您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美妙境界。

氣候狀況 Climate

瀘沽湖全年平均溫度在17度左右,最近溫度白天可達15-25度,而早晚約10度,春夏秋季著薄的毛衣及一件外套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高原的天氣變化多端,時而晴,時而陰,時而冷時而熱,由於陽光直射紫外線較強,請配備墨鏡、防曬霜及雨傘。

除7,8,9月雨季外,瀘沽湖少雨,即使下雨,也不會持久。

摩梭歷史 Mosuo History

摩梭人起源:

按摩梭的傳說,摩梭人來自一個伊甸園般美麗的地方,叫斯布阿納瓦,摩梭人從這裡來,也要回到那裡去。

按歷史學家的說法,摩梭人是秦時由西北青海河湟地區向南遷徙的古羌人的一支,如果這種說法為真,那麼摩梭的斯布阿納瓦應該在西北青海河湟地區,但摩梭達巴在指引死者的亡靈返回祖先的居住地所指引的路線卻是扎美寺,溫泉,前所,落水,左所,木裡,最後到鹽源的一處叫斯布阿納瓦的美麗地方

至少可以肯定一點摩梭人是瀘沽湖地區的原住民

重要的歷史事件:

1.藏族本教於公元7世紀傳入摩梭地區,開始異化摩梭的本土宗教—達巴教。

2.公元795年,南詔在唐王朝的幫助下,收復由吐蕃統治的麗江,鹽源和永寧地區,實行強制性遷移,將永寧地區的五六萬人強制性遷移到滇池地區,使當時的摩梭人口所剩無幾。

3.藏傳佛教13世紀傳入,一個昌都活佛,開始大力弘揚藏傳黃教,再加上黃教的戒律嚴明同時又平民化,使得原本信奉本教和達巴教的人們,改信了黃教,於是經堂,經藩,石刻,壁畫,瑪尼堆四處呈現。

4.元跨革囊,元憲宗三年,即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列親率大軍,經永寧在日月河屯兵,後用羊皮制成的革囊,渡過金沙江,滅掉南詔大理國,後於1279年設置永寧州,在此600余年間,摩梭文化深受漢文化的影響

5.土司制度,由永寧阿氏族世襲,歷22任,最後一任永寧土司是阿民漢

6.馬幫和漢藏商人對摩梭文化的異化

7.1956年永寧解放,漢文化大量湧入

8.文革對摩梭文化的破壞

9.1975年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摩梭人實行一夫一妻,在土地的分配政策上也是鼓勵分家,以家庭來計算分配土地,使得摩梭的母系家庭受到極大的衝擊

10.現代商品的衝擊,尤其是電視的衝擊,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摩梭的火塘文化和母系文化

摩梭文化 Mosuo Society

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系社會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習俗,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

阿夏"在摩梭語裡的意思是親密的伴侶,阿夏走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的異居婚。男女雙方終身各居母家,因感情的發展,男子夜晚到女子的"花樓"留宿,白天仍回自已家中從事各種生產勞動,生育的子女歸女方。這種婚姻通常沒有什麼手續和儀式,男女阿夏之間不建立共同的經濟生活。感情破裂,則男不再登門或女閉門不接,自然終結關系。孩子隨母親生活,成年行"成丁禮"後他也能知道父親是誰,但和父親只有道義上的聯系,從小接受母親和舅舅的管教,自然地在情感和經濟上都屬於母親家。

摩梭文化主要體現在:

核心價值:家庭家族和諧,尊老愛幼,例如走婚一定要晚去早歸,是對老人的尊重,而且戀愛也不在白天,你很少看見一對摩梭戀人牽手走在湖邊

生活原則:分享而不是占有

主導意識:是我們而不是我

兩性關系:和諧平等,沒有婦女歧視,也不會歧視男性,今天有所改變,也是歸因與馬幫,喇嘛教和民族政策

摩梭的母系家庭與走婚制度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是一個具有世界價值的學術課題,每年都有國外學者來做研究。

以下幾個原因對摩梭的母系家庭與走婚制度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1.公元795年,南詔在收復麗江,鹽源和永寧後,將永寧地區的五六萬人強制性遷移到滇池地區,使當時的摩梭人口急劇下降,人口數量改變成為婚姻家庭關系改變的原因之一

2.永寧土司很早就奉行的民族內婚制和地區內婚制政策

3.馬幫與喇嘛,使男性數量的劇減

4.封閉地理環境的經濟壓力,促使摩梭人保留母系大家庭,共享集中資源,節省開支。

注:摩梭人的感情相當含蓄,在當地不斷會有了解摩梭文化的人提醒你,不該問的別問。

摩梭宗教 Mosuo Religion

摩梭的宗教信仰有

達巴教:

本土宗教,信仰萬物有靈, 生死輪回,靈魂不滅,但必須死在母屋才能返回祖先地,客死他鄉則不能返回祖先地—斯布阿納瓦

本教:

為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前的本地宗教,也稱黑教,是最早傳入摩梭的宗教,尤其是在四川的左所一代,至今依然信奉本教,並有本教寺廟——左所廟

花教:

為藏傳佛教五大教派之一,也稱薩迦教,傳入永寧的者波村,修建有達迦林寺,在寧蒗的東河,有東河寺,也是一個花教寺廟

黃教:

是摩梭地區最主要的宗教,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寧扎美寺,明代始建,原屬噶舉派寺院,現屬格魯派(黃教)寺院,是雲南摩梭人和普米族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寺院。

摩梭建築 Mosuo Wood House

摩梭人一家一院,由四幢木楞房圍成一個四合院。分畜廄、經堂、花房和正房四部分。

設大門的那幢叫門樓,樓上放草,樓下大門兩邊是畜廄;大門正對的一幢叫經房,樓上是佛堂,供著藏傳佛教黃教派創始人宗咯巴和歷代達賴、班禪的神像,樓下為家裡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左邊一幢稱為"尼扎意",又稱花房,供行過"成丁禮"的成年女子接待男阿夏住宿用。

男子不經許可是不能進花樓的,母系家庭中的男子總是到女阿夏的花房過夜,故家中沒有他們的臥室。如其不外出走訪女阿夏,他們則沒有固定的睡處,常常只能與老人和孩子一起在正屋的火塘邊隨便睡睡,或宿於畜廄之上的草樓。而女子一旦生育後也要從花樓搬至正房。

正房也稱母房,在院子的右邊,這是摩梭家庭議事、炊事和祭祀的場所,也是母親和孩子們的住所。正房結構復雜,一般進門後還有一條狹長走廊,走廊內的房屋又被分隔成三間,左側是主婦的起居室,右側用來做大灶,煮豬食或釀酒,並放置生產工具,亦可作臥室。中間是正室,室內前後方向有兩根很粗的正梁柱,分別稱"瓦杜梅"、"尤杜梅"--即左柱和右柱,左柱又稱男柱,右柱又稱女柱。這兩棵柱為一棵樹所制,樹的頂上一節作男柱,根部一節作女柱,摩梭人行"成丁禮"時,男子必須在男柱旁行儀式,女子則在女柱旁行儀式。

儀式舉行後要擺酒慶祝,還會帶到生父家和其他親屬家拜訪,各有禮物相贈,生父的略多一點而已。室內西北角和東南角有橫豎與木杆壁平行的一米寬的高坑鋪,左側稱"瓜烏",右側稱"扎括滿"。 瓜烏為男性或貴賓的座位,扎括滿則為老年婦女或達布的座位。兩者在夜間還可當床用。在瓜烏和扎括滿的頂角處都要放一個神龕,稱為"司恥",供燒香、放敬水碗、點油燈之用,瓜烏和扎括滿之間是高灶台,俗稱上火塘,其上有鐵制三腳鍋莊,供用炊、燒茶、取暖之用。下方是孩子的座位。室內另一側,摩梭人稱"喀古",俗稱下火塘,以屋內大梁柱為界,鋪有略高於地面的木板,中間設火塘,同樣置鐵制三腳鍋莊,也供用炊、取暖之用。鍋莊所靠的壁上,有一塊泥塑或硬紙板,上畫(塑)日月星辰、火焰、海螺、金元寶等圖像,這是摩梭人崇敬的"冉巴拉"灶神。

游客狀況 Orientation

從4月開始,前往瀘沽湖的游客增多,至五一節到十一是旺季,節假日裡格島會爆滿,最好提前訂房

到達和離開 Getting There & Away

從麗江到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寧蒗縣,距麗江縣城280公裡,乘車約6小時。

在麗江古城的許多客棧都可以買到直達瀘沽湖的小巴士車票,往返100元/每人,但買票前一定要問清楚是到瀘沽湖的大落水還是裡格島,攻略強烈建議去裡格島,而不是大落水,原因後面有告訴。

麗江中心客站也有到寧蒗的班車,3小時後到寧蒗縣城後,可以包小面包車,前往瀘沽湖,每人20元,縣城到瀘沽湖裡格島要2.5小時。

麗江-寧蒗,7:00-12:00每半小時一班,12:00-15:00每一小時一班,票價26元

經四川西昌到瀘沽湖

由各地可先乘火車或飛機到四川西昌,成都-西昌機票460元/張,航班3U447(10:50起飛),成都-西昌5611次21:15票價上鋪83,中鋪86,下鋪89元,K941次中鋪96元成都-攀枝花火車時刻5621次16:58中鋪109,

西昌-瀘沽湖,車費70元左右,每天早晨 6;308;30有一班。全程265公裡,需時約6-8小時,到達地點是四川瀘沽湖的瀘沽湖鎮(左所),可以在那裡住,但條件很差,游客也少,也可以包小面包車,一小時可到裡格島。

自駕車到瀘沽湖,可從昆明-麗江過來,也可從成都經雅安西昌到瀘沽湖。兩邊的路況都還可以。

瀘沽湖門票 Admission Fee

瀘沽湖門票四川為為41元/人,雲南為81元/人,現役軍人、殘疾人、60-70歲老年人及在校學生,請憑有效證件購票,有5折優惠。1.30米以下兒童、現役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離休干部憑有效證件免購門票。

信息Information

瀘沽湖地區的旅游治安狀況非常好,旅游安全有良好的保證,如果遇到情況,可向瀘沽湖旅游公安分局報警

0888-5881110

郵局和通訊 Post & Communications

瀘沽湖現已鋪設中國電信寬帶,很多地方都可上網,在大落水,永寧,左所都有郵局

醫療Medical Services

瀘沽湖地區的醫療狀況較差,最近的就診地在永寧,離裡格島有10幾公裡。 瀘沽湖景點與活動Things to see & Activities

泛舟 Boating

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沿湖有18個自然村,均可租船前往。

船屬於摩梭寨集體所有,統一經營,統一價格,所有收入均是摩梭村的集體分配收入。

裡格-裡格灣10元/每人

裡格-鳥島30 元/每人

裡格-湖心島35 元/每人

裡格-小落水40 元/每人

裡格-大落水45 元/每人

裡格-裡務比島 60 元/每人

裡格-大嘴村60 元/每人

注:四人以下必須包船

騎馬 Horse Riding

裡格村有馬可供游客騎乘

裡格-尼塞村30元/每人

裡格-小落水村40 元/每人

裡格-竹地30 元/每人

裡格-月亮湖 60 元/每人

篝火歌舞 Bonfire Party

每晚9:00 有村民組織的篝火歌舞,在院子中央架著一口大鍋,上面燒著一大堆柴火。火光熊熊、烈焰飄飛。隨著領舞者有節奏的竹笛聲,穿著盛裝的一隊青年:男的頭戴白色氈帽,牽手搭肩形成一條長龍;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穿著紅色繡花的金邊上衣和白色的長筒形百褶裙,他們舞手踏足,歌聲嘹亮,舞步粗獷。隨著舞步不時發出“喏!喏!”的呼唱。

這就是“鍋莊舞”,據說源於古代部落的征戰,是本部落酋長發動民眾抵御外族入侵,在寨口燃起篝火,且歌且舞以壯軍威,有時也作凱旋後的歡慶。游客們可以袖手旁觀,也可以自由加入跟隨舞蹈,同歡同樂。

舞蹈結束後,開始“對歌”。對歌本是摩梭青年男女在山野中用以傳情的方式。今晚的對歌純屬娛樂聯歡。一邊是摩梭姑娘們,一邊是游客代表,游客隊是臨時自由組合的,北京、四川、山東、昆明的人都有。大家用民歌形式對唱,歡聲笑語十分熱鬧。摩梭姑娘歌詞嫻熟歌聲激越屢戰屢勝,游客們不甘示弱屢敗屢戰。

篝火歌舞照例有時間限制,到晚上十時結束

游泳 Swimming

瀘沽湖系高原湖泊,湖水又冷又深,建議不游泳。如果一定要游,可在中午陽關最強烈時,試一試,建議不超過30分鐘

徒步 Hiking

徒步有三條線路

1.登格姆女神山的女神洞

從裡格島徒步到尼塞村(1小時)後,從索道的左側山谷小路可上到女神洞(2小時),縱攬瀘沽全景。

2.環湖

繞湖一圈,約76公裡,按順時針方向走,建議早7時前出發(晚19時後天黑),因為瀘沽湖的景色最佳為早晨,經尼塞村,小落水村,大嘴村,約行7小時,到左所(四川境內),可住於此,第二天經末代王妃府,喇嘛廟,草海,大落水,回到裡格。全程需兩天。

注:繞湖沒有費有。在路上,有當地人找你借手機或邀請家訪,最好是婉言謝絕。當地老人一般不願別人拍照,請注意。

3.裡格島--四川稻城的亞丁

需7到8天,需要有馬幫向導配合,路線是裡格島——永寧——溫泉——依吉——寧郎——俄牙同——各卡——卡斯——俄初——貢嘎衝古寺。或裡格島——永寧——溫泉——屋腳鄉——古尼村——水洛鄉——水洛金礦——呷洛村——貢嘎衝古寺。

景色秀美,是國內徒步的經典線路

住宿 Places to Stay

瀘沽湖湖邊共有18個自然村,目前接待游客的有雲南大落水,裡格島,四川的瀘沽湖鎮,霧支落。

雲南大落水村開發最早,主要接待團隊,非常商業化,推薦住在裡格村。乘車到大落水村後,可以給司機五元錢,他會帶你去裡格村的,也有其他車輛可到裡格,距離11公裡。

裡格村是瀘沽湖風景最佳的村,開發也晚,尚保存著一些完整的摩梭建築,風景美,民風也很古樸。

裡格村的住宿以普通間為主,標間很少,只有3家 清醇屋,格若家和卓瑪家,大部分游客都住普通間

推薦住 裡格村 摩梭往事客棧 0888-5881035

往事是由一個在上海工作的企畫人策劃的,他以前是計算機碩士,大學講師,為人友善,學識淵博,在他的設計下,一座百年的摩梭建築變成了一家溫馨的客棧,酒吧和特色餐館。往事的愛人是廣州人,傳說他們是在麗江認識並結婚的,一對浪漫的江湖傳奇,現在到梅裡開了家“梅裡往事”。想在雲南的旅游點修建往事系列客棧。現在是一個叫有點醜的成都人在經營,好像是搞裝飾的,此人彈的一手好吉他並做的一手好菜,就是不太喜歡和客人聊天,如果他高興的可以嘗到他的手藝。

在四川境內,可住揚二車娜姆莊園,藏式設計,有一個摩梭博物館和揚二車娜姆的許多個人生活圖片。

地方特色與餐飲 Local Diet

酥理瑪酒

酥理瑪是摩梭傳統工藝釀造的低度美酒。把青稞、大麥、小麥、蕎麥、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種糧食混勻,在大鍋裡煮熟、烤干,並至底層帶鍋巴味,又盛於內放涼,與自采自的酒藥混勻,裝入篾的發酵器日卡內,放在室內發酵,待有酒散發,再盛入酒壇內封,十日左右便可啟封,摻進高山泉水,稍後用打通的彎竹管吸出酒汁,便可飲用了。這種酒色微橙,酒度低,味醇美,含豐富的氨基酸、維它命和碳水化合物,是摩梭和普米人家迎賓待客的佳品。

咣當酒

釀造方法與酥理瑪酒差異不大,但度數有32-37度,是摩梭男人暢飲的佳釀,可以嘗嘗。

豬膘肉

摩梭人制作豬膘肉非常講究,一般選在冬月初一殺豬,如果十月二十九屬狗三十屬豬,那麼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殺豬,如果初一屬鼠、豬、羊、猴、狗、雞,也是不能殺的,就要改期進行。所以摩梭人在冬天做豬膘肉,定要選擇一個吉日。這個時候村子裡到處都聞殺豬聲,到處都可見制作膘肉,場面很是壯觀。

豬膘肉的制作過程分為宰殺、剔骨肉、抹調料、縫制、壓扁、晾曬、放置等幾個步驟。當地人將豬宰殺後將豬肚剖開,將內髒取出,然後就將豬背朝下肚朝上鋪著,用刀將骨和瘦肉從豬體內剔出,這一道工序比較復雜,幾乎將瘦肉和骨剔干淨,但是只有豬頭不經過這道工序,豬頭保存完整,在豬頭上抹鹽並加上調味品,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鹽時要均勻,一般配料要用鹽、花椒、大蒜、生姜,有時還加上酥油和蜂蜜。調料塗抹均勻後就是縫制,即將剔好,抹好調料的豬膘肉用大鐵針和麻繩將其縫合,縫的部位主要在豬肚、豬腳,縫的針眼約寸長,縫時不僅需要技巧還需要力氣,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來完成的。縫好以後就進入下一道工序涼曬,將豬膘肉放置在太陽下曬上幾天或是陰干,將豬肉的水分涼干,至此豬膘肉基本做成,將它搬進屋裡,擱在家裡的神櫃或灶台上,一個挨著一個,或疊放堆碼。

豬膘肉是摩梭人貯藏的肉食品,平時想吃的時候就割下一塊,如果家裡有客人,也要用這豬膘肉招待客人。豬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膩,吃起來卻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豬膘肉常用於祭祀,也用於置辦宴席。豬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像征,如果哪家的神櫃上放滿了整條整條的豬膘,那這個家庭在當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豬膘肉放置時間長短不一,短的一年兩年或三年,長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豬膘肉都在經歷了無數個春秋以後仍保存完好。

香菇

香菇,又稱磨菇。是青杠樹經過數十年腐朽後,生長出的一種特殊菌,不僅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而且有大量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它以香味獨特和營養價值高而成為筵度上最受歡迎的佳肴。

裡格村的餐飲做的比較簡單,由當地人在經營,不錯的是摩梭往事客棧的餐飲,幾道特色菜如 清燉土母雞,爆炒牛蛙,爆炒田螺,香菇燉排骨,小巴魚羅蔔湯,蕎面粑粑,烤雞,烤魚都不錯,我們在那裡飽吃了兩天,還不錯

市場與購物 Markets &shopping

雲南瀘沽湖旅游區最近的市場在永寧,在那裡可以看到淳樸的農貿市場,可以采購摩梭服裝,民族飾品以及水果,前往那裡,車費五元或包車。

瀘沽湖周邊 Around Lugu Lake

格姆女神山

湖邊上屹立的著一座狀如臥獅的女神山。傳說中女神曾與日神在此約會,但日神負情爽約,女神苦守化為山石,她流下的悲傷眼淚彙聚成了 瀘沽湖,這麼柔、這麼純、這麼藍。

尼賽和小落水

尼賽和小落水離裡格不太遠,一個小時徒步就可到達,風景不錯,還基本保留著原有的風貌,在整個環瀘沽湖村落中絕無僅有。而且民風淳樸

大嘴村

大嘴村已經是四川管轄,村落很大,納西人居多。湖上是美麗的大嘴島,晨霧中的大嘴村是她最美的時候

草海

草海在四川境內,是瀘沽湖的出水口,天然形成一片巨大的濕地,生長著大片的蘆葦,茂密如海,得名草海。

草海上有一長長的木橋,連接兩岸,又叫走婚橋,在草海,能看到真正的豬槽船。

楊二車娜姆莊園

那位始於唱歌,後嫁給瑞典外交官;先寫《走出女兒國》,繼寫《走回女兒國》的楊二車娜姆,在四川境內的瀘沽湖開的客棧。

溫泉

距裡格島車程40分鐘,是一個露天的高原硫磺泉,水質極佳

永寧扎美寺

明代始建,原屬噶舉派寺院,現屬格魯派(黃教)寺院,是雲南摩梭人和普米族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寺院。

瀘沽湖包車游 Organised Tours

值得推薦的三個游覽項目

1.午夜溫泉。每日篝火晚會後出發,可以裸浴泡溫泉,看一夜星空。

2.環湖觀日出。清晨5:50,在摩梭往事用早餐後出發,前往揚二車娜姆的新莊園,於瀘沽湖320度環景出看湖上如出,然後環湖去四川大嘴村,小落水和尼塞村觀光,9:30回到裡格島再用早餐,10:00結束

該項目是短期游客,了解瀘沽湖的最好機會

3.環湖一日游

以上游覽項目均是由摩梭往事客棧組織提供

結束語:

歸途中,我跟游伴說,如果哪一天我失蹤了,或許可以在瀘沽湖找到我。

是的,我想我是會再次走進瀘沽湖的。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