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杭州

作者: iriswang2002

導讀“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對杭州的好感近乎偏執,可這又如何能怪我?只怪這個城市的人文歷史如此之豐富,只怪這個城市的風景實在不是其他城市能夠奢望的。 且不提西湖,這個湖的魅力實在非凡,最佳觀賞地在柳浪聞鶯、蘇堤。 拿了過去拍的幾張照片,何止是“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醉眼迷人的桃花開得那樣妖嬈,遠處的 ...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對杭州的好感近乎偏執,可這又如何能怪我?只怪這個城市的人文歷史如此之豐富,只怪這個城市的風景實在不是其他城市能夠奢望的。

且不提西湖,這個湖的魅力實在非凡,最佳觀賞地在柳浪聞鶯、蘇堤。

拿了過去拍的幾張照片,何止是“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醉眼迷人的桃花開得那樣妖嬈,遠處的山霧蒙蒙看不清尊容,微風拂過“吹皺一湖春水”,只消看一眼,便也滿足了。

靈隱寺是香火盛地,“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傳說此詩為唐初四才子之一的駱賓王犯事後在靈隱為憎時所作。如今的靈隱人滿為患,還不如去附近的上天竺看看。

天竺為古印度舊稱,上天竺寺,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天竺山,是吳越王錢俶夜夢觀音求治其居所建,原稱“天竺看經院”。清乾隆先後賜金擴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御題“法喜寺”,故世稱法喜寺。民國初年石蓮法師再度擴建,規模宏偉,香火鼎盛,不下南普陀寺。

“南高峰,北高峰,慘淡煙霞洞。宋高宗,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 這首宋詞裡一共提到了4處杭州的風景:南高峰,北高峰,煙霞洞,吳山。這些地方雖說不上赫赫有名,但卻是很有歷史和故事的地方。

煙霞洞口有造於北宋初年的觀音.雕鑿精美,容相端莊嫻靜,體態豐腴勻稱,可見宋初時也非以瘦為美,世道什麼時候才能變回去哦,這樣MM們也就不必痛苦的虐待自己了,呵呵。

胡適先生20年代曾在煙霞洞同一位紅顏知己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9月11日,胡適在日記寫道:“桂花開了,秋風吹來,到處都是香氣。窗外欄杆下有一株小桂樹,花開得很繁盛。昨天今天早上,門外擺攤的老頭子折了兩大枝成球的桂花來,我們插在瓶中,芬香撲人。”

9月13日:“下午我同珮聲出門看桂花,過翁家山,山中桂樹盛開,香氣迎人。我們在一個亭子上坐著喝茶,借了一副棋盤棋子,下了一局像棋,講了一個莫泊桑的故事……”

後來還寫了一首《秘魔崖月夜》:依舊是月圓時,依舊是空山靜夜。我獨自踏月歸來,這凄涼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驚破了空山的寂靜。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胡適先生這些文字平淡而沒有半點輕浮之感,完全是真情的流露,無不讓人感受到這兩個人之間的心心相惜,傾慕:)

“八百裡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西湖邊上的吳山不高,但凌空超越,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因此又有"吳山天風"之名。

吳山曾有“第一峰”之稱,傳說北宋詞人柳永描述杭州山水風光的《望海潮》一詞傳入北地後,當時金主完顏亮垂涎“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西湖美景,立志彎弓南下,並命畫工潛入杭州偷繪了一張西湖圖,帶回去制成屏曲,題詩其上:“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現在吳山還留有宋代書法家米芾的“第一山”三字墨刻石。

吳山還是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邂逅地。後來蘇東坡到吳山賞牡丹時,在寺壁上見了崔護的《人面桃花》春游詩,也在壁上題詩雲:“春風小院卻來時,壁間唯見使君詩。應問使君何處去,憑君說與春風知。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去年人老矣。去年護君若重來,前度劉郎在千裡”。

杭州離上海很近,近到有些人一提到杭州就說“杭州有什麼好玩的”,的確,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畢竟是幾百年前的事了,西湖盡管還是很美,但若沒有那些傳奇故事,西湖也只是杭州城西的一個湖罷了,若沒有白娘子許仙,斷橋就要讓人大失所望了,若沒有蘇東坡和白居易,蘇堤和白堤還走他干什麼?若沒有濟公和尚,靈隱想必早該關門大吉了,若沒有中國第一茶,龍井和虎跑還能游人若幟嗎?所以郁達夫說過有些地方還不如不去,去了只會破壞心中美好的想像。去了杭州幾次,也是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意味。不過呢,若想偷得浮生半日閑,杭州還是不錯的選擇。


(春天的西湖)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