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行第七樂章——琴湖聽雨

作者: 燦兒

導讀江西行第七樂章——琴湖聽雨8月14日:我弟弟的生日,一早坐車上廬山。午飯後走小路游如琴湖、花徑、仙人洞、文殊台、天池、龍首崖等一線景點,帶了一個星期的雨衣終於派上了用場。廬山的雲雨一樣很帶勁 從九江到廬山是極為方便的,不一會兒,車子就開上了盤山道。山道彎彎,雲霧中的高山時隱時現。這邊明明看到是最高的一個山峰了,一會兒就開上去了,再一抬 ...

江西行第七樂章——琴湖聽雨8月14日:我弟弟的生日,一早坐車上廬山。午飯後走小路游如琴湖、花徑、仙人洞、文殊台、天池、龍首崖等一線景點,帶了一個星期的雨衣終於派上了用場。廬山的雲雨一樣很帶勁

從九江到廬山是極為方便的,不一會兒,車子就開上了盤山道。山道彎彎,雲霧中的高山時隱時現。這邊明明看到是最高的一個山峰了,一會兒就開上去了,再一抬頭,又一個更高的山峰在遠處神秘地望著我們。

細雨霏霏的廬山幾乎是有些涼意的,前面幾天的酷熱總算過去了,我們帶了一個星期的雨衣也終於從大包裡掏了出來。在賓館房間裡仔細研究了廬山地圖之後,我們決定從廬山大廈正面的小路步行翻山前往花徑。

這條小路叫回龍路,寬不足一米,左邊是草,右邊是嘩嘩的溪流。大概本來就有點濕吧,再加上雨勢漸大,這條小路其實已經很泥濘了。不過這個不算什麼――雨水打在臉上,清涼清涼的,前面幾天飽受的曝曬之苦總算得到了補償。

走著走著就沒有了路(後來才知道是那座漂亮的古石橋引得我們走錯了路),上了山。由於下著雨,東西南北根本分辨不出來,只好順著山林中的羊腸小道蜿蜒而上。林子很密,雨水落在身上其實已經不是了雨滴,而是在樹葉上集結之後變成的大水滴,啪啪地,非常響。好容易見了戶人家,我們跑過去,問人家去花徑怎麼走。廬山的人真是特別好,我們問過的所有人家都是特別熱心地告訴我們往哪裡哪裡走,還有個大姐留我們在她家裡避會兒雨再走。

幾經周折,大概在雨中走了兩個鐘頭吧,小路已經越來越寬,由原來的林中土路變成了石徑,果然,在前面不遠處,一個略顯破敗的小石門,門上篆著“花徑”二字。過了石門,石徑一路向下,轉過兩個彎,豁然開朗――哈哈,如琴湖,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啦!

如琴湖是廬山頂上一個由山泉彙聚而成的小湖,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叫“如琴”呢?湖邊靠山腳的地方有塊小石碑,從碑文上看,原來是取水聲如琴之意。我脫下雨衣的帽子,讓耳朵與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有個親密的接觸。

這一條彙入如琴湖的小溪比較細,水聲也不甚大,我想若不是下雨增大水量,只怕還不如水龍頭的聲音響呢。可是比水龍頭的聲音好聽,很細很輕,像極了名曲《伏爾塔瓦河》開頭部分的小提琴。你得非常仔細地聽,真正地去傾聽才聽得到聲音;而旋律則不是用耳朵來聽了,要用心,要用心才能夠品味大自然的演奏。時大時小,時緩時急。當年解縉有副對聯:天當棋枰星作子,誰人能下?地設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如果如琴湖是張碧綠的琴,那麼這些淙淙的小溪便是它的弦,大自然以她神奇的指法,彈撥著永不重復的旋律。眼觀此景,耳聽此聲,在雨中的廬山,復復何求啊!如此的好水,洗耳太假,洗足太粗,坐在如琴湖邊,聽聽大自然的琴聲,用來洗洗沾滿世塵的心吧!

從如琴湖到花徑已經很近了,花徑便是因當年白香山一首《大林寺桃花》而得名――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覺轉入此中來。我們來的季節已經不見了桃花,桃樹也已經是綠葉成蔭子滿枝了。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信步行來,一汪小塘,幾莖藕花,數杆翠竹,三間茅舍,真是神仙府第啊――

由花徑沿著公路走到仙人洞,洞邊上有個景點不錯,但已經被當地人霸占了,用大喇叭使勁吆喝著替游人照相,惡俗得很;由仙人洞去文殊台則是走小路,雨漸漸小了,小路上只有一隊小學生,有清亮的童聲相伴,路途倒不覺得遠。

天池寺便是文殊台所在之處,寺廟早已不存在了,山門只剩下一個架在石徑上的石頭門洞,不知道何年所建,何人所造,門上的石頭生了綠苔,又被雨一淋,居然綠得發亮。門上的“天池寺”三字不知道是哪位高僧所題,筆力虯勁,心氣頗高,不像一般文人的筆墨。

從文殊台邊上的小路就下到了龍首崖。這條小路是新修的,石階很徒,往下走時都覺得挺累,下到一半,我已經開始猶豫到底還下去不下去了。在老公的鼓勵下,我們還是下去了。像所有的絕世美景一樣,你如果錯過了,也就錯過了;只有你沒錯過的時候,才會知道,如果錯過會多麼後悔。

龍首崖的下面是石門澗景區,山石奇特,姿態萬千。從龍首崖向遠處望去,啊,怎麼說呢,簡直太美麗了,太神奇了。山上雨,山下晴,山下的景色絕對是在晴空下才能看到的,小山,田野,池塘,公路,村莊,無一不是被太陽照耀著,清晰而明亮。可是山上的天空卻是烏雲密布,雨雖然已經停了,但雲層還是很厚,壓著我們,壓著廬山。這種晴雨兩重天的景色,不是人人都有福份看到的,也不是每次下雨都有的,而能夠從龍首崖這個絕佳的地點看到則絕對是機緣了。

原來還想從龍首崖沿小路下到石門澗裡去,無奈天色漸晚,又下了雨,出於安全考慮就放棄了。走回到馬路上,逮住輛出租車,送我們回了賓館。

這次在廬山住的是在廬山會議舊址對面的金宮山莊,是某個銀行開辦的,價格不便宜,離牯嶺街也比較遠(吃飯要在街上吃飽了回去,那附近沒時候可吃的),但是清靜。從我們房間裡可以看到夕陽西下,可以看到雨中的廬山大廈,可以欣賞廬山上變幻無常的晨霧,可以聽到下面嘩嘩的溪唱。其實說遠也不遠,反正在廬山打車都是十塊錢的。

金宮山莊的電話:0792-8281695,找胡小姐,一位非常可愛的漂亮小姐。



(龍首崖上下,晴雨兩重天)



(天池寺山門)



(翡翠如琴湖)



(廬山大廈,真正的風雲際會之所)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