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早7點從杭州開車出發,沿杭湧高速走了一小段就轉到杭金衢高速上了。受台風外圍雲系的影響,路上碰上瓢潑大雨。但高速還是很好走,一直沿高速開到常山下高速,走302國道又轉到2省道進入江西境內,下午1:00到達婺源縣城。
在婺源縣城吃過午飯,四個人50塊錢,菜量大,吃得很飽。下午去古鎮景區,到了景區門口,覺得無比的荒涼,一點人氣都沒有,一根杆子攔在路中就開始收費。問問門票價格,要40,覺得太貴,正想返回,工作人員卻說可以商量,最後談到每人10塊。但是我們覺得這地方是個黑店,就沒有進去。再往前行,到達AAA級景區鴛鴦湖,一問價格,又是40,而且一定要乘景區內的班車前往湖區,頓時又沒了興趣,還是決定一直前往廬山。
沿省道開到景德鎮,景德鎮不愧是磁都,連路燈的電線杆都是磁的,市區外新建了個陶瓷工藝學院,占地面積之大,建築的豪華氣派都遠遠超過當地的其他學校。從城南繞城而過,居然發現了一個老舊已經廢棄將要拆除的景德鎮長途汽車站,牆上還留有文化大革命的標語“毛主席萬歲!文化大革命萬歲!”,仿佛將時光帶回了那個紛亂的年代。沿景九高速公路前行不到三小時,於5點左右到達九江,不進城,直接左轉上了廬山北線進山公路。
天越來越陰暗,不一會兒我們就開到了雲裡,能見度非常低,10米以外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只能看到透過迷霧前車射出的紅色尾燈。我們前面的兩部車好像是哪個首長的,警車墊後,都打著雙閃,路上還有許多武警在警戒。一方面是能見度太低,另一方面我們想跟著他們逃過廬山的門票,我們也緊緊地跟著那兩部車,並且打開了雙閃。正在我們暗自慶幸趕上這麼個逃票機會時,忽然聽到警戒的武警說:“哇,來了這麼多人呀!”回頭一看,原來在我們後面還有一長串的車,並且都打著雙閃。看來不可能逃票了,只好在山門買了每人135塊的門票,還買了30元的景區內停車費。
進了景區後,天色將晚,雨越來越大,霧也越來越濃,盡管我們車的大燈、霧燈齊開,還是只能看到車前方1人多高,5米左右的空間,跟著別的車開了一段,由於看不見頭頂上方的路標,只能停下來問路。一問不要緊,才知道自己迷路了。本來打算露營的,但是這麼大的雨,周圍又看不清楚,太危險了,看來只能腐敗了。我走進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賓館打聽價格,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以220塊一間標間的價格談妥。賓館出來有一個台階,用頭燈照射過去好像下面是水泥路,離台階只有10釐米高,正想走下去時,頭腦中好像有個聲音在提醒我“再好好看看”。於是我走到台階邊,彎下腰仔細一看,那下面根本不是什麼水泥路面,而是深達兩米的一條水泥溝,只是由於雲霧添於其中,所以看上去很淺罷了,真是驚出一身冷汗。
賓館條件還不錯,可以洗澡,有暖氣,兩個人睡床,兩個人用睡袋睡地板,這個價格也還不算貴。但願明天能夠天晴。
=D2=
醒得很早,但是天氣沒有一點好轉的跡像,為了避免昨天險些遇險的情況,我們找了個導游小姐。導游大多是牯牛嶺鎮上的人,統一穿了白色的運動衫,很容易認出,價格也不算太貴,50元一天。我們找的導游一上車就向我們推薦石門澗瀑布景區,她說三疊泉沒意思,不如石門澗的瀑布好看。我們先去了仙人洞,仙人洞以毛澤東“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而著名。但實際上,毛澤東題詩時根本就沒去看過仙人洞,只是看了江青的攝影作品之後才寫下了這句略帶X意的詩句。
沿山路下行,又到了圓佛寺,實際上就是個類似天壇回音壁中心建築的一個圓頂房子。又去大天池,也不過是兩汪兩三米見方的小水坑。不禁失望得很。終於,來到了石門澗索道,我們都抱著期待的心情想見識一下“遙看瀑布掛前川”的壯觀景色。下了索道車,前行看到了懸索橋,但是橋正在修,不能走上去,心中就有一點點不快。復往前行,雲霧繚繞中的貼船峰也可謂壯觀,但是好的攝影角度處,當地人用一把椅子占住,讓他拍照收10塊,自己拍照收1塊,真是土匪搶錢,民風可嘆。又走下一段長長的石階,忽然一座鐵門擋住去路,居然要收43塊的入境費,據說裡面有人妖表演和石門澗瀑布。我們大呼上當,只有原路返回。回來後才知道,不用坐纜車,有一條很寬的山路也可以走到鐵船峰,並不像導游說的要走兩個多小時,只要半個小時就可以了,我們每人白白花掉50元。
在此才明白,為什麼廬山的導游那麼便宜,才50元一天,並不是當地物價低,而是導游吃回扣。導游應該前期向我們說明所往的景區是要另外收門票的,不包括在135元的門票之中,讓我們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應該是像騙子一樣把我們往收費貴的景點帶。這地方的民風真是不好,從石門澗出來我們就解雇了導游,並且沒有付她導游費。
自己走就輕松多了,我們到達毛澤東開廬山會議時游泳的廬林湖時,風正將雲霧吹散開來,廬林湖露出了本來的面目。又到了原來蔣介石和宋美齡度蜜月時住過的美廬別墅,據說毛澤東和江青在這裡居住時,看到浴室中的坐便器感到十分的不適應,於是換成蹲坑。於是成為現在這種全套的白瓷潔具配一個黑色水泥蹲坑的難看景像。不禁感慨我們的主席真是接近群眾呀!
廬林湖出來,肚子已是咕咕直叫,原以為廬山上的飯很貴,但是我們在電影院旁找到的小店卻很便宜,不比山下貴,照例又是4人50元標准,吃了個肚皮撐撐。
下午往含磻口,據說從這裡可以看到我國第一大淡水湖--磻陽湖。到那裡一看,觀景亭那裡全是人!再加上雲霧繚繞,根本就看不到什麼景色。旁邊另外有座山,叫太乙峰,爬山的路被紅繩子攔住,但是還是有人進入,我們也就跟隨著爬了上去。剛一開始還有石階路,後來就成了羊腸小道,天雨路滑,只能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山頂果然有非常景色,雲從山背湧上來,卻在眼前散開去,磻陽湖一覽無余。
從含磻口出來,我們去爬上五老峰,那個壞導游告訴我們要爬6個小時,結果我們才花了1.5小時就將五座山峰全部遍歷。但是由於雨霧太大,幾乎看不到任何山下的景色,有時連路都很難看清,我們就這樣拄著登山杖,拼命趕路。不過還是要到9級陣風吹得人站立不穩的每個峰頂上拍個照,到此一游的。要不然不是白來了?
晚上夜宿九江,九江不大,旅館也不算貴,我們一行4人包了間50元的標間。
=D3=
睡了個懶覺,中午到達婺源,下午去了中國最漂亮的農村,小橋流水人家――李坑。坑是當地人對溪水的稱呼,而不是真的被隕石砸了個坑。從坑口進去,一片黃綠色的稻田,沿著石板路走在稻田之間,越過一座座小橋,聞著雨後清新的空氣,感到寧靜和安逸。
建築是典型的徽派建築,據說原來婺源地區是屬於安徽的,後來被國民黨政府劃到了江西,所以這裡的文化,民風和方言都還是安徽味兒的。徽派建築的三寶――磚雕,木雕,竹雕都充分體現在這些老房子中。因為古人將水視為財,所以將房頂上的水都引入天井中,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但是古時沒有管道疏通機,聰明古人就用在天井的地板下放養幾只小烏龜,小烏龜爬來爬去就自然把下水道清理了,天晴時小烏龜還能通過四個犄角的小洞爬出來曬太陽。
看過古鎮景色,忽然聽到鑼鼓喧天,一對村裡的年輕男女扮成新娘新郎給游客們演出了傳統的婚嫁場面。媒婆一扭一扭地拿著煙袋鍋在頭前開道,花轎載著新娘緊隨其後,新郎陪在轎邊,後面還有伴娘,雙馬燈,挑著陪嫁的挑夫,吹鼓手等,好不熱鬧。走到村中心亭子處停了一停,讓游客們免費拍照。這個村中心的亭子可不一般,它是村中老小聚會的地方,除了紅白喜事外,每逢初一、十五,還要將犯了錯誤的村民拉到此處,由全村老小來批評他。所以有句俗話說“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就是這個意思了。
傍晚時分,我們到了古生態文化村――曉起。起初我還不大明白為什麼叫“生態”村,進了村才明白,這裡的村民對香樟樹特別愛護,村的四周都種滿了香樟樹,最老的達到1800多年,四百年以上的古樹也是數以百計。可惜我們還要趕路,不然住在老屋旅館,清早聞雞起舞,在清晨的薄霧中深吸一口樟樹香,是何等的愜意!
晚上,我們趕路進入安徽境內,在休寧吃過晚飯,又前往黟縣,二十三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宏村。在路上碰上了個就住在後村口(牛角)的宏村村民,他說家裡有旅館,還告訴我們如何逃票。當晚,我們就住到了他家,後來果然逃掉了票。
=D4=
清晨,在游客還未來得及進入到宏村時,我們就進了宏村。西遞和宏村都是因為中國郵政出國安徽民居的郵票而出名,後來吸引了電影和美術人士,近年變得愈發有名。
不過,到此時已經感到有些審美疲勞,特別是對徽派建築。整個村子形狀像一頭臥牛,除了牛肚――南湖和牛胃――月沼還令人感動外,已經沒什麼能引起我的興趣了。不過在村中穿行,許多當地村民做的小吃倒是吃了不少,絕對是別有風味。原本到了屯溪後聽說天都峰開放了(天都峰封山育林5年,現在輪到蓮花峰封山了),想到黃山自虐一把,可是由於同行的女士感冒,體力不支,只好作罷。中午到屯溪老街吃了著名的臭桂魚,下午就乘車從杭徽高速開到昌化。在昌化買了些當地特產小核桃後,沿2省道於晚6點開進杭州,結束了這一趟國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