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雕塑畫——十裡畫廊
看罷人間仙境-寶峰湖,對張家界的奇山充滿了向往,於是我們搭乘景區的大巴車來到天子山腳下,這時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坐纜車上山,山上已雨霧繚繞,壯觀的雲霧以及連綿浩瀚的景觀未能看到,只看到了全國最大的雕像—賀龍銅像。於是我們打算乘百龍天梯前往絕壁山水畫—十裡畫廊。
十裡畫廊位於索溪峪景區的西北部。我和愛人坐上觀光電車,進入一條高山峽谷,峽谷兩岸林木蔥蘢, 兩側山峰凜然而立,慢慢深入,眼前仿佛拉開了一個巨大的幃幕,托出一個神奇的世界。只見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突兀嶙峋,高聳入雲。每座有每座的特點,每座又有每座的姿態,背草簍的采藥老人,手捧鮮花的妙齡少女,相向而對的夫妻,互相依偎的三姐妹,還有壽星迎賓,轉閣樓、兩面神......似人似物,似禽似獸,讓人驚奇,令人驚嘆,好像一幅幅絕妙的畫,使人浮想聯翩,不由得想起黎盛鳴的詩:“奇峰爭起鬧長空,百態千姿造化功。秀谷清溪十裡路,游人多少畫廊中。” 人走在這畫廊中,仿佛也變成了這畫中的一筆,和大自然完全融在了一起。
漫步金鞭溪
經過一夜的細雨滋潤,清早的空氣格外清新,我和愛人進入張家界森林公園,前往雨過天晴的金鞭溪。金鞭溪據說是天然形成的一條美麗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
進入森林公園向右拐,一條石板小路指引我們前行,石板路看上去涼爽而干淨,兩側的樹木挺拔而茂密,被突兀雄峙的峰巒簇擁著,樹葉翠綠可滴,比北方沉積的顏色鮮亮許多,愛人張開手臂,不停地深呼吸,享受著這天然氧吧。
小鳥的啁啾聲劃破樹林的寂靜,放輕腳步諦聽,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漫步了大約十分鐘,忽聽潺潺的流水聲響起,緊走幾步,忽見前方一怪石從山石間拔地兀起,在峰林之上,與其它山峰迥然不同,上細下粗,三面筆陡,棱角分明,氣勢雄偉,形如古代兵器中的鞭,我猜想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秦始皇的金鞭吧,走進一看果然是金鞭岩。岩石東北側依偎著一座矮30多米的石峰,好像一只凶猛的雄鷹,鷹首高昂,勾嘴瞪眼,凌空展翅,半抱金鞭岩,這就是有名的“神鷹護鞭”。金鞭岩一面直插在一條彎彎曲曲的溪流中,溪水流淌平緩,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游動,紅、褐、綠、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閃亮,透出一份雅致。
峰回路轉,山重水復,不知前方還會有怎樣的美景,我們繼續前行。一黑色的小木橋橫跨在溪面上,曲徑通幽,碧水輕緩。 “雙石玉筍”、“劈山救母”、“文星岩”、“師徒取經”、“雙龜探溪” 聳立在幽谷秀水中,充滿了靈氣。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讓人賞心悅目。前方兩座緊密相連的石峰吸引了我的眼神,石峰下半截連為一體,上半截一高一矮,高者略欠身,低者稍後仰,好像一對恩愛的夫妻在喃喃細語,惟妙惟肖,一種溫暖的感覺包圍著我,愛人牽起我的手,這就是“相會峰”,亦稱“千裡相會”。迂回穿行,可見各色的小花裝點著幽深峽谷,沿溪而下,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一棵“合歡樹”下,樹高約7米、樹干直徑約20釐米,樹從根部以上50釐米處主干分成兩股,這兩股又在分長一米後合為一股,天衣無縫,枝葉繁茂。 不禁 讓人驚嘆, 難道金鞭溪的樹也充滿了靈性?
根據路標的顯示我們已經走完了金鞭溪的一半路程,這時空中飄起小雨,雨點落入小溪,順著溪流在石面上流淌,溪流慢慢湍急起來,彙入一深潭,潭水碧綠,兩邊的奇峰、綠樹映入潭底,斑駁陸離,水光鱗鱗,這就是紫草潭了。據說若把金鞭溪比作絕代佳麗,那紫草潭和跳魚潭則是她一雙動人的眼睛。潭上架著一石梁。立於石梁上,只見潭中小魚悠然其中,似柳宗元的小石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我們走到水繞四門的溪流邊,揀一石而坐,凝望著這奇山、這異水、聆聽著鳥的鳴囀,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只感心曠神怡。雄奇中透著清秀,幽深中帶著恬淡,粗獷中含著嬌媚,隨意中露著靈氣。每一處、每一景,都是自然大師的妙手絕筆。
我和愛人在金鞭溪行走了兩遍,到如今依然魂牽夢繞。
登臨黃獅寨
走出金鞭溪時,雨已停,空氣分外的清新與干淨,山清水秀,我們要去登臨黃獅寨。
黃獅寨其名稱來歷有三種說法:一說山似黃獅,故名“黃獅寨”;二說山頂曾建有清平寺古廟一座,廟內和尚姓黃,因喚“黃氏寨;三說漢留侯張良的救命恩人叫黃石公,為紀念黃石公,便喚名“黃石寨”。素有“不登黃獅寨,枉上張家界”之說。
黃石寨有六奇:山奇、水奇、石奇、雲奇、植物奇、動物奇。它的奇山,雲霧美的令人驚嘆,讓人恍若隔世。
由於在金鞭溪行走了兩遍,我們的腿有些酸疼,登臨黃獅寨只能借助纜車了。纜車在徐徐上升,周圍諸多懸崖峭壁、奇峰怪石盡收眼底,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不覺纜車已到站。
從纜車站出來,拾階而上,我們來到山頂的環形觀景台。眼前一片雲海,浩浩淼淼,褐色的突兀山峰在雲海澎湃升降中穿行,霧幔繚繞,一幅蓬萊仙境。我們被震撼,屏氣凝神,凝望從密林、峽谷深處升起的白霧,由薄變濃,愈來愈大,漫過山腰,最後將整個黃獅寨淹沒。再一定神而望,雲霧慢慢散去,五座齊刷刷的山峰,如針般插地而立,這就是傳說中美猴王的兄弟獼猴王從東海龍王處借來“定山神針”。向左方望去,台的對面屹立著八九座山峰,大小不一,像一個個虎背熊腰的威武將士,在等待著出征的號令。往東鳥瞰,一玲瓏易透的翡翠鑲嵌在峽谷密林之中,那就是金鞭溪了。愛人注目凝神,嘆為觀止:“這樣的傑作,不知大自然如何雕刻出來的?”
第二天起來,是一個晴天,我們就要和晨曦中的張家界告別了,回望仙境般的張家界,那是一幅妙手絕筆的山水國畫,一本優美的詩集,一個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