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舍的富春江

作者: zhuzheyu

導讀2005年10月7日,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早上7點,我和yuan開車向桐廬而去。11點已過桐廬縣城到了富春江邊的富春江鎮,買了點面包做午飯,繼續向江對岸的白雲源駛去。 桐廬和富春江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最早在89年就來過,那時就住在富春江鎮上的富春江發電廠裡,就在江邊,一住住了四天,把當時周圍的幾個有名的景點都玩遍了,特別是小三峽一段的嚴子陵釣台附近, ...

2005年10月7日,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早上7點,我和yuan開車向桐廬而去。11點已過桐廬縣城到了富春江邊的富春江鎮,買了點面包做午飯,繼續向江對岸的白雲源駛去。

桐廬和富春江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最早在89年就來過,那時就住在富春江鎮上的富春江發電廠裡,就在江邊,一住住了四天,把當時周圍的幾個有名的景點都玩遍了,特別是小三峽一段的嚴子陵釣台附近,青山碧水,感覺太靜太美了,真有長住下來的想法。所以,在98年後的十幾年間,我又去了三次。在92年我就想去白雲源,在到蘆茨灣沿著峽谷進去時,發現因受台風暴雨影響,沿山土路幾乎沒了,有些地方只能走平時農民砍柴走的小路。山裡看不到人影,路在一人多高的茅草中,風一吹過“沙沙”做響,我們幾個越走越怕,最後不得不半途而廢。從此,白雲源成了我的夢想。前幾年,聽說白雲源正式開發成旅游點,我就一直想去。這次終於成行。前幾天一直在下雨,我卻很高興,下雨瀑布才大啊。

一路進去的路還不是很好,有些地方車顛簸得很厲害,而且還是比較狹窄,但比我上次來好多了。

十二點左右,到景區門口,交了十元停車費,卻能開車進景區,看來裡面人不多,否則這麼窄的路,大家都開車進去,不要出事?

門票五十元,我通過“旅游互聯”預訂,四十元。

手裡的資料寫著:白雲源是富春江-新安江南岸龍門山脈的的核心山區,也是杭州、金華、紹興三地的地理分界,隨著地勢從海拔30米到 1246.5米垂直上升,地貌、氣候、植物垂直分布,溪流眾多、瀑布成群、峭壁林立,水急潭深,樹大林密。

我們進了大門,一段爬山路,經過一個水庫,看到了第一個景點——鴛鴦潭,停車拍照。然後繼續向上。路彎彎曲曲,時而在山的邊上,盤山而過;時而穿過樹林,溪流陪伴。經過一個個時小時中的瀑布,我想,前幾天一直在下雨,今天就是我們在路上也在下雨,山裡的瀑布應該很大呀,怎麼感覺不怎樣,那個我向往很久的大龍門瀑布不知怎樣,別像龍的唾液啊。

前面沒路了,前面是座橋,不能通車。車停路邊,我們下車向前走,我發現在路邊的樹上,蜘蛛網很多,湊近看,謔,好大的蜘蛛!身體有2個多釐米,最長的腳比身體長一倍,正在網中心等待著獵物的降臨。

走過橋,耳邊隱隱傳來了隆隆聲,我抬頭一望前面山上幾十丈的高處,一條白練斜斜的奔騰而下,在下了一半處一塊巨石擋道,瀑布稍稍拐彎,直衝山底的深潭而去,一路上發出隆隆的吶喊,氣勢雄壯,看著眼前的壯景,我的擔心一掃而光,趕緊拿起相機﹍﹍

由於我們是自己開車進去,一路主要在主道上行進,也錯過了小路上的一些景點,留著以後來吧。

近二點出了景區,向桐廬縣城開去。住進了幾次來都住的目前是桐廬最好的金鑫賓館。晚上兜了兜縣城,老城在富春江南岸,變化不大,就是好像人越來越多,新城在江對岸,很漂亮,新街道新住宅新商店,不過人口感覺少,就像上海的浦東。

8日一早,我們出發沿著16省道轉05省道到胥口鎮再到富春桃園景區。

富春桃源是新開發的景點,我們先到了其中的“九霄碧雲洞”。實際上我一向對洞不感興趣,但既來之則安之,乘上地軌纜車,到洞口,稍等了會,又來了四個游客,導游帶著我們六個人進洞(避開假期的好處——沒什麼游人)。洞的面積為2.8萬平方米,洞內最高處24米,算單廳面積,國內罕見,被稱為“亞太第一大洞廳”。洞裡麼,也就是燈光打打,五顏六色,像什麼、像什麼,老一套。

出洞,乘輕軌列車(噪音好大)穿過隧道,眼前就是百余畝野生櫧樹林,空況的山裡鳥鳴蟲語,充滿生機。山路上就我們倆,一路蜿蜒而下。在山腳處有個游樂場,沒人,我倆童心大發,蕩秋牽,走索橋,一一盡興。

走到公路上,對面就是岩林湖,實際上就是一個水庫,走近看也就一般,但在公路上看,湖光山色,還是相當美。

離開富春桃源,經新登鎮一路來到富陽的龍門古鎮。

龍門古鎮在富春江的南岸,龍門山下,周圍峰巒四起,龍門溪和剡溪呈丁字形相交穿過古鎮。

對於古鎮,近期開發了好多,相當的鎮商業氣息日趨嚴重,典型代表是周莊。所以我對龍門古鎮是抱有“肯定是似曾相識”想法去看的。門票50元,免費導游,還是沒多少游人,導游帶我們及另二位共四人,一路走進鎮。

進鎮,感到有點出乎意料,一般概念的古鎮,是沿河一排非新非舊的民居,新的是白牆黑瓦,舊的是破破的門板,沒什麼特色,最多是窗框上雕著漏花。龍門古鎮裡也有相當的新房,但有好多老房你進去看看房梁屋檐,雕龍畫鳳,院子、廳堂,明、清老屋的格局一應俱全,看我在那裡探頭探腦的張望,居住的居民或熱情相邀,或繼續做著自己的事,很自然,拍照是沒人阻攔的。當然,鎮裡還有好多古跡,像古鎮標志性建築之一,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義門,門樓氣勢雄偉,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依然屹立,至今完好。還有子孫堂、百花廳等等。

無意中走到了小鎮的商業街。說商業街,也不過是十幾米長的窄窄的小街,路上鋪著一個個石卵(這是古鎮的特色,它不鋪石板,大多數老屋的牆也是用石卵壘成),街旁的店鋪也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買旅游紀念品的,或是什麼蹄什麼餅的,而是小鎮居民要用的日用品、裁縫店、理發店等。龍門溪兩旁,時時見到居民在洗衣洗菜。跨在溪上的三房橋上,有人在做著當地的小吃,鎮上的老人帶著放學的小孩圍著等小吃出鍋。太婆橋邊一棵四百多年的銀杏樹,大樹華蓋,樹下有一個休息亭,裡面有老人在下棋、聊天。整個鎮,時時透出一種濃濃的小鎮風情。

夕陽西下,依依不舍地告別龍門鎮,心想,有機會會再來,但願那時別像周莊,別改了這鄉情鄉景。

晚上住富陽的富陽賓館。富陽城倒底離杭州近,建設比桐廬好多了,街上很繁華。沿富春江邊一溜的飯店,很是熱鬧。

9日早上,我們去了鸛山。

鸛山位於富春江邊,離我們住的賓館不遠。山上古木參天,峰巒秀麗。山要有依山面水的春江第一樓,樓東有“雙郁亭”,是紀念郁達夫、郁曼陀二烈士的。臨江有東漢高士嚴子陵垂釣處,登高遠眺,水天一色,風景如畫。我們慢慢溜噠,細細品味,一個不要門票的小小的山包,也用去了二個多小時。

吃了午飯,一點二十,離開賓館, 先是走沿江的江濱東大道,然後到杭州繞城,再接滬杭高速,四點半到家。

三天游程,都圍繞著富春江。富春江,一條難舍的江。

2005年10月16日於上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