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中無弱者--平淡的鼎湖之旅後記(影子飛翔)

作者: kandy_001

導讀??汪國真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去鼎湖是衝著它的名氣去的,據說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據說鼎湖可玩之處太多,我也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可以見到讓我驚嘆之美景。??空氣中透著絲絲涼意的秋日總是適合出游的。我們從省站上了往肇慶的大巴。原以為會在鼎湖山的牌坊下車。可是那位巴士小姐告訴我,去鼎湖要在桂城下車,再轉15路公交車才能去山腳。我有種上當 ...

??汪國真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去鼎湖是衝著它的名氣去的,據說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據說鼎湖可玩之處太多,我也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可以見到讓我驚嘆之美景。??空氣中透著絲絲涼意的秋日總是適合出游的。我們從省站上了往肇慶的大巴。原以為會在鼎湖山的牌坊下車。可是那位巴士小姐告訴我,去鼎湖要在桂城下車,再轉15路公交車才能去山腳。我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不過出游的愉快心情很快就把這種不快掩蓋了。一路上,好像是只打了個瞌睡的時間,小姐就叫我們下車了。我們在桂城的客運站下了車,坐上了旁邊的15路公交車。

??公交車果然是到了鼎湖的山腳下,走上幾百米,就到了售票點。穿過林蔭道,一直拾路而上。路上車來人往,好不熱鬧。我們是專門從廣州過來爬山的,也無意去坐車。一行幾人就走走停停,走進了森林浴吸氧區,走過一座座的石板橋,經過了百佛洞,還有什麼半山亭、補山亭之類的,也許是見慣了山,也許也真的是平淡無奇,也許是因為一路上人來人往,我們並無驚喜。山,之所以吸引人,緣於它的寧靜與生機,然而,當山路成了趕集的墟市,它就失去了那種山的靈性。

??不過山就是山,它孕育著許許多多的生命。我們一路上看到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樹,而樹的生長也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種寧靜安詳。在一顆榕樹前,掛著它的簡介。據說這種細葉榕是森林中的殺手,它先是寄生在別人身上,然後抓住一切的機會瘋狂地生長,到最後把自己的宿主絞殺而死,而自己得以獨活。森林中的弱肉強食,並不比人世間的爾虞我詐遜色多少。記得以前看《情何以堪》,六爺說過:“在我的手下,沒有人能光靠別人的憐憫與照顧而生存?”在刀光劍影,人心叵測的環境裡,人總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險惡的環境裡,沒有弱者的生存空間。這一次,站在這一棵大榕樹前,我再一次明白了這個道理。即使是我以為是寧靜安詳,沒有風浪的森林裡,也上演著種種的搏殺與血戰。雖不見刀光劍影,但誰搶得了生機,誰就能繼續生存,誰才能擁有以後。森林中無弱者。

??登上幾步山梯,我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像。那兩株“姻緣樹”相互相依,擁抱而生,卻相互獨立,也的確如婚姻中的人一樣。兩個人一起結伴生存,一起經歷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即使是唇齒相依,但相互還是獨立的,還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吸收養分而生存。姻緣,所連結的只是兩者的命運而已,生存,卻是個人的能力了。一株木棉,一株龍眼,兩者相互擁抱,但樹干之間,也是並無實際相連。它們此生擁抱了幾十年,上百年,但是,木棉始終是木棉,龍眼也一樣到夏季開花結果。各自有各自的使命,有各自的追求。

??穿過姻緣樹,我們上了慶雲寺。這座據說是頗有名氣的寺院裡,好像我所見到的也只是跟南華寺相去無多的地方,佛像,僧人,放生池,泉眼,等等,這些跟成都的文殊院,跟新都的寶光寺,跟韶關的南華寺,還有西樵山的觀音像都相差無多。佛勸人與人為善,此生積德行善以待來生的幸福,只是告訴人們,幸福此生難覓,注定要受苦受難。而我想到的是那一句“他生未蔔此生休”,我擁有的只是此生而已,便當珍惜。我是個俗人,並無佛所謂的空明境界。我來慶雲寺也只為了看熱鬧而已。走出寺門,遠眺群山,境界甚是開闊。難怪人說,但凡名山名寺,都在風景秀麗,好山好水之地。這個寺的佛像是不是靈驗,我無意去關心,但是當我在山門,看到遠處的青山起伏,雲霧繚繞之時,我倒覺得這個地方的確是個修心養性之處。只是此處的佛性,都難以抹去我剛才在那“森林中的殺手”前感受到的那種肅殺之感。佛門無爭無鬥,清靜無為,但是就在寺門下,就充滿著生存的鬥爭。佛若真是想普渡眾生,那森林中的那些弱肉強食的生存者,又該怎麼去普渡呢?

??從慶雲寺出來,我們繼續前行,十幾分鐘後,我們步到了蝴蝶谷與鼎湖。鼎湖山以鼎湖為名,想必鼎湖必有它的獨特之處吧。待到親眼目睹,景雖為美景,只是似乎又沒有意料之中的那樣驚嘆。就只是一湖碧水,映著藍天,在青山之間,平靜如鏡。湖上停著幾張畫舫,那真的不叫船,是舫,因為有雕花,有欄格,一如古式的那種畫舫。似乎是只有這樣的畫舫,才配得上這樣寧靜的湖面。坐在舫上泛舟湖面,倒真如“人在畫中游”一樣。那湖心有個小島,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願望島”。只是那加入了商品意識的願意島,只不知能幫多少個人實現自己的願望呢。因為進去要交15塊錢,我們就只能是遠眺了。站在湖邊上,低頭賞湖,仰頭觀山,山水相映之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倒沒有“青峰無語立斜陽”的這種靜謐,也許是熱鬧的人群,與無處不透的商品意識破壞了這種青山的寧靜吧。

??寶鼎園陳列了很多的寶鼎,那只巨型大鼎高得我連扔個福壽球都扔不上去。人工造出來的景點,我實在是沒多少去細看的興趣。但是站在寶鼎園的邊上,俯視鼎湖,倒也是一種享受。

??從寶鼎園出來,沿山路而下,十多分鐘,到了包公亭。在半山腰上,一身正氣的包公像正視著山下的黎民百姓。據說,包公曾在肇慶為官,那時候叫端州。包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都是清官與正氣的代表。不知如今的“他”,每天眺望著在朦朧中的端州蒼生時,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若他生在今日,他還能“清者自清”嗎?

??從包公亭出來,步行下山,在山門那看到有個站牌,寫著“鼎湖火車站,往廣州方向去的5424次18:30分開。”我們打算步行去火車站的了,不過一問旁邊的保安,說早沒有火車可坐了。那個作廢的牌子差點害我們白行500米的冤枉路呢。我們只好打算吃個飯,然後坐車進肇慶市區找車回廣州。去到一家農家菜館門口,發現那裡旁邊就有個汽車站,是回廣州的汽車,每個小時一趟。原來我們可以輕輕松松地享受晚餐,坐等回程的汽車。鼎湖的輕松之旅可以畫上個圓滿的句號了。

??只是,這樣的鼎湖山,這樣的平淡的旅程,留給我的,多多少少總有一點遺憾。

http://www2.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02909&PostID=2945683&idWriter=2343858&Key=131123386


精選遊記: 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