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三夜哼哈游黃山(4)完3. 第三天
清晨五點,鬧鈴准時把我們叫醒,雖然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很舒服,可是為了日出,我們必須起床。走廊裡,窗外,已經傳來越來越清晰的早起的人們的說話聲,相互催促聲。看來,我們已經晚咯:)
屋外黑而冷,不得不裹上我所有的衣服,帶上三層帽子也開始向外衝。
我們住在天海,一路上行去光明頂或下行去鰲魚峰都可以看日出。但昨晚已經詢問過旅館的小妹,她認為天氣漸涼,去光明頂會更好一些,所以乖乖聽人家的建議了。因為心情急切,我們爬的比身邊的人都要快很多,但上行的路很快便讓我們氣喘如牛,大汗淋漓。
光明頂上用來看日出的,不過是巴掌大一塊的平台,早到的人們已經將前面靠近欄杆的位置層層圍住。這時候,我不由得的感慨,長得矮是一件多麼令人傷心欲絕的事情:P 左思右想,不能讓俺這幼小的心靈在寒風中備受摧殘哪!於是鼓起勇氣,和站在最前面的一位GG商量,“讓我站前面吧!我個子矮,不會阻礙您的視線!”要不怎麼說天下還是好人多呢:)就這麼招,我愣是站在了最前面一排,端著相機靜靜守候太陽公公他老人家起床咯。
等待是漫長的,等待是寒冷的。瑟瑟之中,我們已守候了近四十分鐘,天空漸亮,山谷中的雲升騰,翻滾,飛揚,讓人心生希望,覺得每一刻太陽都可能衝破迷霧光耀大地。可是或許美好的東西都要經歷一個痛苦的歷練過程吧?總之,我是真正等到心都涼了的時候,猛然才驚覺到天邊盡頭的一個亮點。人群開始騷動,眼尖的人們大聲的相互提醒:“出來了!出來了!”亮點漸漸放大,升高,越來越亮,越來越亮,亮到我簡直無法用眼睛去直視他,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太陽的威嚴,讓你對他不得不心生敬畏而頂禮膜拜。
太陽已然升起,人群漸漸散去,我舉著早已凍僵凍疼的手,不忍離去,我想再多沐浴在他金色的暖暖的光芒下一會兒。我那時簡直都有種錯覺,覺得我們都是太陽的孩子,怎麼可以如此輕易離開??
終於,離開,新的征程又將開始!
過天海,到鰲魚峰。天空一洗碧藍,如此清澈,讓人的心忍不住雀躍!從鰲魚峰出發,有個岔路,一條走一線天(即導游口中所謂的桃花道),這條路更險一些,另一條則是走螯魚洞(即所謂的升官發財道)。我們立意要走難走的路,所以毫不猶豫選擇一線天!:)小心翼翼下去,中間停一下,仰望,果然細細一線藍天,只是擔心頂上被兩邊岩壁夾住的球狀石塊會掉下來,砸到自己逃無可逃。嘿嘿。。
接下來便是百步雲梯。不知為何,此次走百步雲梯全無三年前那種驚險之感,竟如爬一般樓梯輕松無懼。
之後便是今天將要征服的第一高峰——蓮花峰。我們雄心勃勃,絲毫畏難情緒都沒有,在下面大嚼一通巧克力之後,開始一鼓作氣向上衝去。中途每次休息時刻,都必大力吃喝一番,因為我們昨晚便不幸的發現:我們帶的補給實在是過多老!
蓮花峰頂的人頗多,小小方寸之地,一撥一撥的人沒完沒了的抱著那塊刻著海拔1864米字樣的石碑拍照留念,希望以此紀念自己曾經的豪舉吧?!
匆匆下山,我們趕往玉屏樓,去看那棵聲名遠揚,世人皆知的迎客松。非常慶幸,幾乎沒人!我們禁不住傻兮兮的站在他前面左拍一張笑的,右拍一張酷的,直到看的審美疲勞才坐下繼續猛吃我們的干娘。天可憐見!我在毫不知餓的情況下吃了N多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不知回去後,體重又要增加幾斤??
(不得不帶著哀傷之情告訴大家,送客松已經重症在身。只看見沒被罩子蓋住的松枝上滿是枯黃的松針。但願他早日康復!)
充分的休息之後,我們開始向天都峰進發。其時正午十二點。我的腿已經開始提出抗議,每到下台階,便覺得肌肉僵硬,不受腦神經的控制了。好容易挪到山下,我仰視,望著陡直的高聳入雲端的台階路,猶豫,躊躇,心裡悄悄想著放棄。花花異常堅定,說一定要挑戰自我!木辦法,咬牙爬吧!
這好像是條新修的上山的路,沒有任何驚險之處,只要穩穩的一步步爬便是。我的明顯體力下降,過不了幾步便要停下休息。中間不斷有下來的人或鼓勵,或打擊我們這些後來者。我審視著這些“先驅”們,覺得沒理由人家都上得去,而我卻爬不到頂啊!:)
鯽魚背——天都峰險中之險。聽說過去沒有護欄和鎖鏈,人們都趴著匍匐過去,因為如果有風,加上高度,人極易被吹下去,下去則粉身碎骨拉。所以說,旅游業發展到成熟,真不知後來者是幸或不幸。我們失去了最原始的刺激的樂趣,但我們得到了安全的保障。孰輕孰重,也因人而異吧。
我在鯽魚背的欄杆鋼索旁再次忍不住表現欲,做了個伸手側身下探的造型,引得周圍一片嘩然。我想,如果虎跳的向導看到我這樣,恐怕又免不了一陣說教了。
上得天都頂峰,幾乎沒人,站在那塊碑邊上,背襯藍天白雲,還真有一種立於天地,任我遨游的意思呢。感覺真好!不由得多呆了一會,走一下,跳一下,飛一下,坐一下。各種造型的寫真拍夠了,也有一隊人上來了,我們趕緊下撤。
下山的路,遙遙而無期,腿已經硬的仿佛不是我的。後半程從半山寺到慈光閣,我都不知自己是如何將身體的重量分散在拐杖上而一步一步挪下去的。看著身邊許許多多衝下山的人影,我不敢冒險,我擔心脆弱的雙腿已然不受自己控制,一個不小心,那就要轟轟烈烈的滾下去老:)多年後還會成為黃山的一段佳話。
下午五點整,終於拖著我殘缺的身體來到了山下新國線車站。因為這番艱辛,我決定回到屯溪一定要大大的腐敗一場!
屯溪老街,聞名已久。老街之繁華,往來之熱鬧,真的是顯而易見。游客穿梭於老街之間,或購物,或吃飯,總不會空手空胃而歸。
我們在“徽菜館”極盡奢侈之能事,點了黃山特色名的毛豆腐,葛粉圓子,還有野菌老雞煲和蒜泥蘿蔔秧。味道之鮮美,至今想起都懷念啊。唯一的不足是我們吃不慣徽菜的偏鹹,以至後來一直覺得口渴。
安慰了胃,又去和錢包過不去。我們到了有名的“筱蘇州”糕點店。這家已有70年歷史的老店據店家告訴我們最早是從蘇州遷過來的。難得的是創始人將蘇州點心與徽州文化相接合,創出了特色點心“徽墨酥”,外形酷似徽墨而命名。老板娘聽說我們是在網上看到介紹而來,顯得更加熱情,連稱重的零頭都給我們免了呢。我最喜歡的還是它打出的口號:誠實是打不倒的招牌,信譽是用不完的資本。這樣兩句樸實的話今時今日又有多少店家還放在心上?
買完東西,坐12路公共汽車去火車站。上車後,發現這個黃山開往上海的N520不僅服務態度極差,就連乘客基本的乘車條件也不放在心上。不知是否疲勞過度的原因,還是我們忍無可忍,總之和在車廂裡晾腳丫子吹空調,而對我們叫憋悶要開空調置之不理的乘務員起了爭執,大罵他們光吃飯不干活:)
4. 最後的幾個小時
清晨五點,車到南京,公車回家,洗澡,吃早飯,7點5分,和往常所有日子一樣,准時出門,騎車前往班車點。
同事眼中的我,毫無異常,神清氣爽。只有我和花花心裡清楚,我們如何在美色與身體的雙重矛盾下哼哼哈哈走了黃山。這種歷練,將會陪伴我們人生很久!

(夕陽照耀下的“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