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深處的小城

作者: 公孫小白

導讀480多個彎道!汽車在盤山公路上緩緩地行駛著,穿過片片白雲,朝向雲端。我透過車窗看著青山上繚繞的雲霧和漸漸跑到腳下去的農田,感覺自己正直上九霄雲天,不禁想起了一部電影《walk in cloud》(雲中漫步)。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在匡廬的深處,白雲的盡頭,竟奇跡般地出現了一座城市。牯嶺,挺鄉土的名字,卻是一個很現代的小城。在深山中盤旋了幾個小時,我竟然來 ...

480多個彎道!汽車在盤山公路上緩緩地行駛著,穿過片片白雲,朝向雲端。我透過車窗看著青山上繚繞的雲霧和漸漸跑到腳下去的農田,感覺自己正直上九霄雲天,不禁想起了一部電影《walk in cloud》(雲中漫步)。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在匡廬的深處,白雲的盡頭,竟奇跡般地出現了一座城市。牯嶺,挺鄉土的名字,卻是一個很現代的小城。在深山中盤旋了幾個小時,我竟然來到了一座城市!如巴比倫空中花園一樣吧?它真的像懸在空中一樣!

小城中彌漫著濕氣,卻不並不膩人,山中的空氣沒有被現代工業污染,很清新,好像還有香味。“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個季節,山外正值三伏天,這裡卻涼意陣陣,無論摸什麼都是潮濕清涼的,那清涼順著血管一直到心的深處。牯嶺的建築,大多是石砌的,沒有紅磚那麼規整,卻漂亮了許多。石牆上有青苔、有爬山虎,綠得嬌滴滴、水汪汪的,我想,正是這些綠,妝點的牯嶺,也妝點著廬山吧。

不會再有這樣的城市了。它棲身於青山秀谷中,汲取著山巔的涼霧和大地的精華,在現代氣息中透著安詳,它的燈紅酒綠與古樸寧靜自相矛盾著,又彼此包容著。臨窗而立,外面是匆匆的行人、閃爍的霓虹燈,遠處是連綿的山脈、輕紗似的霧靄。這種情景,怕是只有在廬山才會看得到啊。

在太陽落進山坳後走上牯嶺的街市,揀個酒家坐下,呼吸著帶著潮意寒意的空氣,抿一口碧綠清香的雲霧茶,品嘗一下石雞、石魚、石耳那帶著原始味的鮮美,真是感覺飄飄欲仙了。於是,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城市,並期望自己能永遠生活在這裡。

然而,我最終還是要離開的,只是沒有想到會帶著些許遺憾。牯嶺不是桃花源,中是一個白雲深處的小城,它寧靜的背後也有著紙醉金迷。我一直試圖讓自己忘記歌廳外那些化著濃妝攬客的女子們,忘記華燈背後黑暗的交易,我只想記住——牯嶺在“雲端”,有著干淨的空氣和清泉,有著潮漉漉的石板路和香噴噴的雲霧茶。畢竟,醜惡是無孔不入的,但人可以選擇記住美好。

我終於還是離開了。牯嶺漸漸消失在我的頭頂,隱在那漫山遍野的綠中。我望著遠處的近處的青山,聆聽著從山上衝下的泉水聲,想起了“白雲深處有人家”的詩句,有人家,就有人間煙火,縱事“雲端”,也不過如此呵!我只是將牯嶺放在心中,記住它所有的美,讓它成為我心中的桃花源。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