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飛游記】大夢江南(2)

作者: 鸞飛鳳舞

導讀大夢江南(1):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7319 (樓外樓·西湖醋魚) 五、樓外樓 到中山公園門口,一眼就望見了裡面不遠處兩個鬥大的字:“孤山”,卻發現通往孤山的路上狼藉一片,一塊告示杵在路中央:05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對孤山景區進行封閉整修,謝絕游客參觀。 暈!孤山是小鷹倍加推崇、也是我心儀已久的地方,難道就這麼錯過?我 ...

大夢江南(1):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7319


(樓外樓·西湖醋魚)

五、樓外樓

到中山公園門口,一眼就望見了裡面不遠處兩個鬥大的字:“孤山”,卻發現通往孤山的路上狼藉一片,一塊告示杵在路中央:05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對孤山景區進行封閉整修,謝絕游客參觀。

暈!孤山是小鷹倍加推崇、也是我心儀已久的地方,難道就這麼錯過?我的放鶴亭、我的西泠印社、我的西湖天下景!全都看不成了……不行,就算在整修,我也要看看。於是繞過那牌子徑直向山上走去。剛到近前,忽然被一個小保安攔住了去路,終究還是把我們趕出了中山公園的大門。

時已近午,我們無法,遂決定前去大名鼎鼎的樓外樓一品杭州美食,以彌補孤山被拒的遺憾。

到杭州的人,鮮有不知道樓外樓的。不知是因了那句“山外青山樓外樓”還是樓外樓的美食果然有過人之處。而我之所以情鐘樓外樓,完全是因為總理對樓外樓的偏愛。總理九上樓外樓,宴請外賓,招待朋友,留下了許多故事。

有一次總理在樓外樓吃飯,席間忽聽總理嘴中喀的一聲輕響,少頃,總理吐出一塊半個玉米粒大小的固體,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吃飯。散席後這顆小東西卻成了重大事件,當天擔任接待任務的廚師姜松齡受到了調查。就在他准備做檢討的時候,公安局來了人,代表總理向他道歉。原來,在回京的飛機上,總理發現自己的鑲牙少了一塊——正是那顆小東西。總理馬上向杭州拍發兩封電報說明此事,當他再次來樓外樓時,又拉著姜師傅的手說:“非常抱歉,你受委屈了。”

73年9月,七十五歲的總理來樓外樓用了一次便餐,飯後結帳是11塊2毛9,心細的總理認為不對,又多交了十塊錢。去機場的路上,總理對衛士說,樓外樓給他按照“內部價”算帳,這種風氣要不得,21塊錢也不一定夠,於是臨上飛機前,總理又留下了十塊錢。幾天後,樓外樓的一封信送到了總理辦公室,原來那頓飯實際需要19塊9,並附上退回的11塊3毛9分錢。總理看了信說:“這就對了,不能搞特殊。”

這些事,樓外樓的人至今銘記,盡管今日之樓外樓,其氣派和名聲早遠勝於昨日。只是很不巧,我們去時樓外樓也在裝修,裡裡外外堆放著建築材料,於是我們徑直上了二樓。

其時尚早,顧客不多,我們挑了離窗不遠的一張桌子,既可看湖上風景又避免陽光暴曬。點菜,自然是久聞大名的西湖醋魚、東坡燜肉、宋嫂魚羹、蓴菜湯和小籠包了,我們只有兩個人,只能挑最經典的點了,不然肯定浪費(最後還是浪費了小籠包)。

因為是第一次吃杭州特色菜,沒法子比較。樓外樓的菜雖沒有特別好吃的感覺,但是都不賴,至少很中規中矩。宋嫂魚羹比我想像的好吃,東坡燜肉果然不膩,而且本著勤儉節約的宗旨,一向不愛吃魚和酸味的我竟然在老穎小啄兩口就聲稱吃飽了的情況下把那條魚能吃的地方都吃了……

小籠包終於打了包,白色紙盒貼上樓外樓的不干膠標簽,傻乎乎的掛在我小挎包外。結帳,一百冒頭,在我們意料範圍之內。

擦擦嘴准備走人,我不甘心的跟服務員打聽這裡有什麼跟周總理有關的東西,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一樓西側大廳入門處的玻璃櫥窗裡陳列著周總理在樓外樓招待外賓所使用過的餐具——貌似是銀器或者錫制品,已經很陳舊了,但不管如何,樓外樓在傳達一種信息:我們沒有忘記總理,並且以他為自豪。這就足以讓我欣慰和歡喜了。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六、西泠印社

出了樓外樓繼續向前,忽看到路邊一個小小的月洞門,門上四個小字:西泠印社。探頭探腦的走進門,居然無人阻攔,原來西泠已經開放了!前面有父子倆已經走進去了,我和老穎也跟了進去。卻聽那兒子問道:“這是什麼的地方?”父親沉吟了一會兒,回答道:“是個印刷廠。”

我那個暈哦……“印社”不是這麼解釋的啊……

其實在決定來杭州之前,我也不知道西泠印社到底是個什麼地方。聽起來確實像個印刷廠……不過模糊的印像裡又覺得該是個社團,或者是個研究會之類的地方。在來杭前惡補江南知識時才終於明白了,西泠印社既是一個學術團體,又是一個經營機構,還是一個園林名勝,它的核心是“印”——印人和印章和印學。

印學我不懂,但印章和印人,我從小就十分的熟悉,因為我的爺爺就是一名印人,刻章刻了一輩子。我可以清晰地記起他帶著鏡子在燈下一手握石一手操刀的樣子。小時候的家並不大,所以他刻章的桌子通常也作為我的書桌。做作業的時候,我會看到滿桌的刻刀、石料和桌縫裡的石屑。偶爾也會看到已經刻好的印章,上面的字全部都是反的,而且通常是篆字或者其它什麼難認的字體。

爺爺刻字的時候,我不可以碰他,因為刻章是種極精細的活,如果不當心刻壞了一點,就要把整個章面全部磨平,重新再來。爺爺的眼睛總是很累,後來爸爸、姑姑甚至姑父都學會了爺爺的手藝,有些活讓他們來做就可以了。但有重要或者難做的活,還是要爺爺親自來刻。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將來也學會刻章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但直到現在,我卻連一個像樣的字也不會刻。

我走在西泠印社的山路上,心裡卻想著我的爺爺。十二歲就離開家一個人到外鄉當學徒學刻字的爺爺,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能夠像西泠印社的印人們一樣更多地追求一種藝術的美,而只是將刻章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就在人們又想起“篆刻家”這個稱呼的時候,爺爺的眼睛卻看不見了。手術後,爺爺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些東西,但八十歲的他已經不想、也不能夠再刻章了。

爺爺說刻章很累,所以爺爺沒有把這門手藝教給我,可能他是希望我能有更輕松的生活。爸爸和姑姑也都沒有以刻章為職業,所以我和印的緣分也基本上成了前塵舊事。但在西泠這印和印人的世界,我卻還是能夠感到莫名的親切。在西泠印社,我和其他游客一樣,對印章和印學的了解都是一鱗半爪的,而對印社那一代代的印人們,我只能說,有西泠印社在,他們就是幸福的。

過了牌坊上山不遠,有一泉名印泉,泉畔岩上有小碑一塊,竟是弘一大師李叔同出家前,將自己的印章埋在此處。一個人的印,有時可以等同於一個人的存在。弘一大師將自己的印埋了,或許便意味著他將以前的自己埋了。從此世上不再有李叔同這個人,有的只是一個叫做弘一的和尚。

沿著鴻雪徑,過涼堂,到題襟館,豁然開朗。有一次趙雅芝代言的品牌推廣活動就在此舉行,小鷹來時還很是留戀了一把。我給她打電話,問她叮囑我替她補拍西泠哪裡的照片,結果小鷹竟然也想不起來了。暈倒。

“那就看一看西湖吧!”小鷹對我說,“在那裡可以看到大半個西湖,感覺非常非常的好。”我於是轉頭看,果是一驚。那初見時驚艷的仕女已出了珠簾,但卻是走得遠了些,以至於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腰身、她的裙裾和她的蓮步輕收、婷婷立在那裡的婀娜姿態。

欲把西湖比西子,自蘇東坡以後,早已是最最俗氣的比喻,可是我實在想不出比這更恰當的說法了。美的東西,或許總有相通之處吧!



(蘇堤)

七、蘇堤

我想,蘇東坡不是第一個把西湖比做美人的人,但因著他的出色,那“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才得以傳承千古。

蘇東坡以詩詞名垂青史,然而他的人生內容卻絕不僅限於此。他善廚,因此杭州有了東坡燜肉;他愛民,因此杭城人修好了水源“六井”;他務實,因此西湖有了蘇公堤。或者我們可以說,沒有蘇東坡,便沒有今日的西湖。

他曾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因此他上書朝廷,開列疏浚西湖的幾條重要原因:曰灌溉,曰民飲,曰航運,曰釀酒,無一不關國計民生。與白居易一樣,蘇東坡也並沒有想到要為自己樹碑立傳,只是將那浚湖所生的淤泥水草築成一條縱貫南北的長堤,便是這條使西湖大為增色的蘇堤。

有一種說法,倘若兩個人能夠手牽手從蘇堤的這頭走到那頭,那麼他們就能夠一生在一起。我願意相信,這並非空穴來風,因為蘇堤是那樣長,景色又是那樣美,絕難保證不被其它的事情吸引,不經意間,手便松了。比如今天,我和老穎一上蘇堤,便被蘇小小墓吸引過去了。

錢塘蘇小,古之名伶。關於她的傳說很多,她吟風誦月的才情,勇敢奔放的熱情,摯愛山水的痴情,連同她那寧願輝煌的死而不願苟且的生的豪情,無不令人神往,真真稱得上是“湖山此地曾埋玉,風月其人可鑄金。”

有人說,蘇小小死於對愛人的思念,屬於紅顏薄命、幽怨不堪的那種。而我寧願相信她只是臨風賞月而受了風寒才一病不起。我那個未完成的小說《上官燕》寫到一半時就發現,女主角的經歷竟然與蘇小的經歷有幾分相似。同樣是西湖邊的一見鐘情,同樣是不得已的勞燕分飛,同樣是念念不忘的生別離,但蘇小小死時不過二八年華,我的女主角卻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用二十幾年的時間一手撐起了一個龐大的家族。

非是用情不深,非是漸行漸遠,而是我認為她們在愛情之外,還應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生命的價值,說到底,她們不是為男人而死。

蘇小一生絢如曇花剎那芳華,我便伴著她留下的清香,沿著蘇堤六橋一路走下去。

六橋煙柳是西湖十景之蘇堤春曉的另一種描述。六橋自北向南分別是跨虹、東浦、壓堤、望山、鎖瀾、映波。我對最北的那座跨虹橋情有獨鐘,只因此橋介於曲院風荷的西湖之間,立於橋上定睛注目,一側蓮葉田田,一側湖水渺渺,前方長堤直指南屏山。想見那桃紅柳綠的春日,一條錦帶輕展於湖上腳下,一路行去,可知果不是在夢中麼?

堤上相隔不遠便有長椅,走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只是這人生的路,遠比蘇堤還要長,我卻不知道再來蘇堤時,可有人願與我攜手走完?



(蘇堤)

大夢江南(3):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9241

大夢江南(4):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123

大夢江南(5):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741

大夢江南(6):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948

大夢江南(7):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1833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