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湘西之旅(超詳細篇)

作者: iamthere

導讀張家界湘西之行 一早就計劃今年休假和女友出去旅游,一早就開始在網上搜尋相關的資料,我們的心也一早隨著網上一篇篇的游記飛到夢中的張家界――鳳凰。終於定下出游的日子,緊張地准備行李,像去年到黃山旅游那樣,同樣地興奮,同樣地激動。 D1:晚上7:15的火車N710(廣州――張家界,309元/人,中鋪)。今天的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早早就盼望著下班。打摩托(不 ...

張家界湘西之行

一早就計劃今年休假和女友出去旅游,一早就開始在網上搜尋相關的資料,我們的心也一早隨著網上一篇篇的游記飛到夢中的張家界――鳳凰。終於定下出游的日子,緊張地准備行李,像去年到黃山旅游那樣,同樣地興奮,同樣地激動。

D1:晚上7:15的火車N710(廣州――張家界,309元/人,中鋪)。今天的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早早就盼望著下班。打摩托(不敢打的,特別是周五下午廣州的交通不敢恭維)飛回宿舍,洗澡、換衣服,背上行李,牽著女友的手後出發。到達火車站已經人頭湧湧,等了二十分鐘後終於上車。晚上時睡時醒過了一夜。

D2:早上10:20左右,火車終於到達張家界。早聞張家界火車站的野導非常厲害,但我對此不屑一顧,我想只要我對他們不理不睬,諒他們也奈我不何。當我們出站那一刻,我傻眼了:十幾個肌膚黝黑的女人,用罵街般的音調,把我們圍得水泄不通。此時此刻,我感覺我們倆就像兩只甕中的小鱉。我只有使勁拉住女友的手,奮力向前挪動,但是,被簇擁著的我們幾乎寸步難行,那場景只有用兩個字形容——壯觀。當時我想,如果這些都是漂亮的女生們,我,真不枉此生(幸好,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不然,又要被女友擰耳朵了)。在艱難前行二十幾米後,終於看到2路車(1塊/人),衝上去坐下,結束了這場戰役。真讓我汗顏!

車上又發生了一件小事,讓我對張家界的導游有更深的認識。坐我們前面有一中年男子,態度挺友善,一路跟我攀談,介紹張家界應怎麼玩,說市委那裡有市委組辦的旅行社,那裡請導游正宗實惠,自己游玩很麻煩,並且給我列舉了一個個游客自己玩被坑的故事。正跟我談話中,車靠站,女友推我下車——汽車站到了!我塞,剛才那男子還答應我到汽車站會提醒我,可是到了汽車站他居然還無動於衷並且繼續和我聊天分散我注意力,我原以為他是熱心市民呢!幸好女友聰明伶俐,在如此惡劣環境中(售票員講當地話,講了白講;車上水泄不通,誰知道小偷是否已經盯上我們),依然保持頭腦清醒。下了車舉目四眺,看到“湘裡人家”,聽說那裡物美價廉,環境幽雅,上去飽餐一頓再說,上了山就可能沒什麼吃的了或者價格狂貴,就像在黃山上一樣。剁椒魚頭(28元)、海帶湯(5元)、蒸南瓜(6元),分量非常大,實在吃不完。

酒足飯飽後,到汽車站坐車到武陵園門口(8元/人),半小時發一趟。大概1個小時車程。但離武陵園門口500米左右的路邊就轟我們下車了,只好打面的(2元/人)到門口。買票(245元/人)進門。驗票處需要輸入游客的指紋,2日內進出景區有效。坐上到水繞四門的豪華大巴(景區內的所有大巴、中巴都是免費的,而且攔手即停,如果沒坐滿的話)。在水繞四門下了車,背起行囊負重前行。水繞四門是金鞭溪的下游的一個景點。沿著金鞭溪往千裡相會前進,風景非常美麗,小徑幽幽,溪水潺潺,鳥聲不絕,奇峰挺立,美不勝收。因為一路慢慢欣賞絕佳的風景,大概2個小時後,我們才到達千裡相會。此時,因女友體力有所下降,我們只好請了一個大嬸背行李上後花園(10元,後給了5元小費)。2個多小時後到後花園蕭老師家。蕭老師家(0744-5712597,13974437361)是網上人氣很旺的住宿點,雙人間40元,帶獨立衛生間,24小時供應熱水,雖然簡陋點,但也干淨衛生。梳洗一會後,我們出發到天下第一橋。從蕭老師家門前穿過一片菜田走2分鐘,就是後花園――迷魂台――天下第一橋這條線。

圖表 1天下第一橋背面

這條路游客很少,全路段都是懸崖邊的石階,山景大氣磅礡,風景美不勝收。我們一路慢慢欣賞美麗的景色,享受寧靜的張家界。大概2個小時左右,我們到了天下第一橋,這是橫跨兩座山峰之間的天然橋梁,橋下深不可測,真感嘆大地的造化。離開天下第一橋,順著路走了10分鐘,到了天下第一橋車站,沿著馬路走了15分鐘,就回到蕭老師家了。坐在蕭老師家門前的大院吃飯,20元兩人,一葷一素一湯。因為體力消耗大,加上飯菜很可口,不消一會,狼吞虎咽3大碗飯,所有菜席卷一空。另加5元一瓶的冰凍啤酒,一個字:爽。飯後,和蕭老師交流了我們在山上剩下3天的行程,蕭老師會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給出不同的建議,而且給我們手畫地圖,標注游玩不同景點的時間、線路,非常詳細、到位,比我們買的地圖不知強多少倍。回到房間洗完澡,躺在床上看了一會照片,就在窗外的天籟聲中沉沉入睡。

D3:早上5點半左右就醒來,呼吸窗外的新鮮空氣,精神為之一振。背起三角架,走2分鐘就到了山邊。早晨的張家界很安靜,清風徐徐,令人陶醉。看著早上太陽暖紅的陽光照射在一座座形態各異的懸崖峭壁上,抓起相機狂拍一通,享受著攝影給我帶來的快感。半小時後回去,田裡已經有人開始勞作了,可愛的西瓜,像一個個小精靈,沐浴在早晨的露水中,好一片田園風光!

圖表 2清晨的後花園

吃過早餐後(5元/人,饅頭、雞蛋、4種小菜、白粥),我們沿著大路步行15分鐘到天下第一橋車站,坐環保車到天子山風景區,計劃早上游玩神堂灣——點將台——賀龍公園。乘車45分鐘左右下車,沿小路步行10分鐘到景點神堂灣,途中看到一個賣黃瓜的老婆婆,看那黃瓜肥嫩新鮮,即充飢又解渴,才1塊一個。看完神堂灣後,走回到馬路上。再步行15分鐘到達點將台,點將台氣勢恢弘,幾十座高聳的山峰猶如一個個武士等候發號司令。此時,女友好奇心起,砍價至3元租了一套土家服照相。本來漂亮的女友穿起土家服來還真有另一番韻味,口乖的我當然不會吝嗇口水,非常適時務地稱贊一番。走回馬路邊後,發現很多人在等車,攔了幾輛車都因客滿不停,此時正是到賀龍公園的高峰期。無奈,只有往回走幾分鐘,想避開人群再攔車,可惜同樣無效。正是等車百無聊賴時,看到有幾家人帶著小孩,拿著尖部帶樹葉的樹枝往路邊的排水渠的小洞裡搓,晃悠幾下後拿出來,居然有小螃蟹夾住樹枝,小孩子們看到小螃蟹都興奮異常,手舞足蹈。一家人出來旅游享受天倫之樂,也挺有趣。期間,我們攔了十幾輛車,全都不停,我們絕望了。只有攔車回天下第一橋車站,在那裡再坐車回賀龍公園。回到天下第一橋車站,在唯一的餐廳吃了自助餐(25元/人),已經到中午12點多。這時候去賀龍公園,可能會很多游客,人擠人,不喜歡。決定下午只玩天子座、仙人橋——神雞啄食、一步難行。坐車在大觀台下車,在第一個路口左轉,在第二個岔路右轉,一路步行了1個多小時才到仙人橋,一路無景、無人,頗為無聊。翻了大約5個山頭後,終於到達天子座。天子座這裡氣勢非常雄威,遠眺是幾公裡長、上百米高的懸崖峭壁,但是因無導游,我們想像力不夠,發現不了到底哪裡是“天子座”。仙人橋在天子座旁邊,是兩座山崖間的天然石條,所謂石條,是只有1米寬、二十來米長、兩邊無任何護欄、橋底幾十米深的橫跨兩座山峰間的一座天然石塊。

圖表 3仙人橋

因曾經有人摔下山崖,過仙人橋的路已被封起來。但我翻過封起來的地方,爬到橋上。天哪,橋上風很大,站在上面的確有點腳軟,小心翼翼地彎著腰爬到橋對面,叫女友在不遠處拍了幾張照片後折回。用兩個字形容這裡:奇、險。在仙人橋停留了大半個小時後原路折回,在來路的第二個岔路口前行二十來分鐘就到達神雞啄食,然後到了一步難行。一步難行是兩座山峰間有1米多的間隙,原來這裡什麼保護設施都沒有,勇者從這座山頭跳到另一座山頭,但有一老教授因此而喪命,而後在兩座山之間修了鐵欄封死了這間隙,但仍可從鐵欄間看這犬牙交錯的山間,想像當年的人在此來回跳躍,想起而後怕。看完這兩處景點後,走回到大馬路邊已經是下午5點多。環保車晚上5:30分開出最後一班,但聽說車站有緊急電話(忘了號碼),如果有游客落單,公司無論多晚都會派車接游客,大家記得問這個緊急電話號碼,環保車的司機都知道。回到天下第一橋車站才不到六點,天還很亮。所以我決定沿著天下第一橋——迷魂台——後花園的山路往回走。夕陽的光線真的很美,抓緊機會拍了很多照片,其中就拍到我最喜歡的一張山景。沿途在一個景點處,管理人員已下班,但是幾十個西瓜就堆放在那,無人看管。我們倆對視一眼,心有靈犀,邪念已動。但因後來我良心發現,沒有做對不起山民的事。回到蕭老師家七點半左右,天剛暗,但已餓極。點了三個菜加一瓶啤酒,35元,味道好極了,同樣狼吞虎咽3碗飯。洗完澡後,拿著自帶的茶葉,借蕭老師家的茶具到門前大院泡上一壺上好的鐵觀音,和驢友們品茶聊天吹風看星星。

D4:清早起來吃早餐時,發現今天起霧了,匆匆咽下幾個饅頭,留下女友吃早餐,跑到山邊拍風景去了。此時的後花園,雲霧繚繞,山體若隱若現,猶如蓬萊仙境。幸好蕭老師家附近有如此漂亮的景色!因昨天錯過了賀龍公園,今天重新坐車到天子山風景區賀龍公園。賀龍公園是旅行社必到之處,游客很多,要去的話一定要早,盡量避開游客高峰。賀龍公園和天下第一橋山景的風格各異,賀龍公園秀麗,天下第一橋雄偉,這裡不多述。值得一提的是,在賀龍公園停車場往賀龍公園的路上,有很多擺攤的,賣各色小吃,我在這裡列舉一二:烤玉米1元/個、炸土豆1元/串(1串5個,比麥當勞的薯條都好吃),鮮桃1元/袋(1袋5、6個,有人2元買3袋)、栗子5元/袋等等,比在停車場旁邊的餐廳吃自助餐好多了。

上午11點左右回到賀龍公園停車場,打算下午玩烏龍寨,天波府――一步登天,空中走廊。烏龍寨是原來土匪占山為王的地方,在山的懸崖處及山頂建了寨子及防御設施,遠眺甚是雄偉。

圖表 4遠眺烏龍寨

上烏龍寨的路上有類似一線天的地方,我正身走根本過不了(我本人身材標准),在這裡真正體驗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上到烏龍寨頂,經過懸在半空的索道,就是天波府。登天波府,要爬上十幾米高的垂直的鐵梯,鐵梯兩邊就是萬丈深淵,幸好鐵梯外面有護欄圍著,不然還真不敢往上爬。天波府上遠眺,風景非常雄壯,這裡的山體就像一堵堵牆佇立在群山峻嶺之中,非常奇特。看完天波府後原路折回至一餐廳,往另外一條路走就是到一步登天――空中走廊。往一步登天的前一段路,讓我感受到行走於原始森林的感覺。我們穿行於多座山谷底,很潮濕,路上因無人走動而長滿青苔,我還真擔心是否會有蛇串出來。我們一路翻過幾座山頭,在山林的石階中穿行,一路基本無景。走了大約2個小時,終於到達一步登天。一步登天是在山頂山一突兀而起的巨大石塊,與天波府類似,但比天波府高、大得多,約二十幾米高,有鐵梯上下。登上一步登天,一覽眾山小。

圖表 5一步登天上遠眺

離開一步登天,步行二十多分鐘,就到了空中走廊。空中走廊是在懸崖上的長約1km的小道,走到小道盡頭能看到空中田園,風景絕佳。我們往回走時,山上突然狂風大作,雷雨交加,只有我們倆在山頂的樹林裡往回趕路。走到一個叉路時,就到了蕭老師告訴我們的一條已經荒廢的小路,走此小路回去大路只需25分鐘。說是一條荒廢的小路真不假,路上盡是枯葉,還有倒了的大樹擋道,有的地方路跡難辨。此時天已漸黑,我們的手電筒燒了,再不快點離開,我們只能摸黑走出這片無人的森林了。步行20分鐘左右,漸漸聽到車聲,此時,我感到這種聲音是多麼的動人。共走了大約30分鐘後,我們終於走出這片森林回到大路上。一路有驚無險!

D5:今天我們就要離開張家界了,蕭老師幫我們請了一個大叔背行李下山,15元。大叔帶我們從衫刀溝下山,經金鞭溪至張家界森林公園正門口。衫刀溝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山溝,人跡罕至,在清澈見底的溪水邊,沿著長滿青苔的石階一路下山,如世外桃源般。

溪水清澈而冰冷,我只能用冰冷來形容這裡的溪水,在溪中攝影時,只要站幾十秒,感覺溪水冰冷刺骨,寒氣從身體裡透出。極力推薦大家下山時走這條路。走了大約2個小時,就到了金鞭溪的中段,金鞭溪風景也很美麗,只是游客眾多,破壞了山溝本來的寧靜。

在門口坐中巴回張家界市區汽車站,這裡每天下午2:30有一班車發往鳳凰,每小時都有車發往吉首,途徑芙蓉鎮(王村)。我們接下來的行程就是到芙蓉鎮,玩猛洞河漂流及坐龍峽。汽車途經芙蓉鎮的村口時下車,一下車就有旅行社推銷猛洞河漂流,100元/人包接送。芙蓉鎮原名王村,因劉曉慶在這裡拍了電影《芙蓉鎮》後改名,米豆腐更是這裡的招牌小吃。我們找到飛水寨入住。飛水寨是一座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原土司王的行宮,坐落於王村的瀑布之旁,平湖之上,並且是一座小型的博物館。住在這裡可以欣賞瀑布,體味古韻,而且也是攝影的好地方。可惜湘西好長時間沒下雨,瀑布沒水了,真是我們此行的一大遺憾。我們侃價至50元入住帶獨立衛生間的標間,屋內全是木質結構,很干淨整潔。有的房間在閣樓,有獨立的景觀台欣賞瀑布;有的房間有古床,古床精雕細刻別有風味。

圖表 7飛水寨門栓

圖表 8門上的木雕

圖表 9湘西建築的屋頂

放下行李後,我們點好晚餐就出去村裡走。王村的規劃並不好,只有一條古街可以逛逛,當然街上只是賣各種工藝品,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與安徽的西遞、宏村相比實在差太遠了。在牌坊旁邊品嘗了正宗的米豆腐,2元/碗,味道還挺特別。晚上回到飛水寨吃飯,雖然瀑布沒水,但是在湖面懸崖之上興建的飛水寨,依然涼風習習,在這裡吃飯很是舒服。晚上在飛水寨的四合院裡,很多游客坐在一塊磕瓜子喝茶賞月聊天,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D6:一大早把行李寄存在飛水寨,就出發到猛洞河漂流。在漂流門口處有雨衣賣,3元/件,大家最好都買一件,我因勇字當頭,以為大男人不需這些玩意,後來漂流途中把我冷得雞皮疙瘩全起來了。漂流是八到十人一艘橡皮艇,有兩個船夫撐船。原來以為要自己撐才好玩,後證明一定要有船夫才行,不然太危險了。我們出發得比較早,只有寥寥幾只艇在漂,開始時大家打不起水仗。一路在山間懸崖峭壁間穿行,有種“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有的地方水流很急,坐在船頭下衝時,江水全都湧向身上,很刺激。沿途有幾個瀑布,很漂亮,船從瀑布中穿過,水寒冷刺骨,看我女友,穿著雨衣蜷縮得像只小貓。這時我才想到穿雨衣的好處,千萬別省那幾塊錢。漂流完大概需要2個小時,上岸後付錢。因長時間沒下雨,坐龍峽也沒水,失去原有靈氣,所以沒到坐龍峽。回到王村飛水寨吃過午飯後,在王村車站坐車至吉首再導車(12元)到鳳凰。王村沒有直接到鳳凰的汽車。

大概1個小時後到鳳凰。打的(2元起步,車費四舍五入,2.3元算2元,2.7元算3元)3元到沙灣(虹橋北),約好江邊客棧的阿姨接我們,步行2分鐘到達。江邊客棧(0743-3260875)在沱江以北虹橋以東,帶獨立陽台,可以看對岸的吊腳樓和虹橋,旺中帶靜,50元一晚。特別是2樓有間客房,陽台可能是鳳凰最大的,有5米左右長,視野很開闊,坐在這看閑書聽山歌品好茶賞江景,很寫意。我覺得在鳳凰不要住吊腳樓,因為吊腳樓都在沱江以南,沱江以北是沒有吊腳樓的,要住在江北看吊腳樓才更能體味鳳凰。梳洗後,我們出去填肚子。因為已經連續多天吃湘菜,女友有點受不了,晚上要在鳳凰吃西餐,可惜我們走了多家酒吧和餐廳,都沒有牛排吃,我們只有到了虹橋以北的一條街吃燒烤。虹橋以北那條街,場面真是壯觀,吃燒烤的、賣水果的、賣涼粉的等等,各色人擠滿原本很寬闊的街道,煙幕彌漫,熱鬧非凡。這裡的燒烤挺便宜,羊肉串、牛肉串5元35串,雞腿3元等等,我們點了滿滿一桌,加上冰凍啤酒、冰涼粉(1元1/大杯)、冰綠豆沙(1元/大杯)和冰米酒(1元/大杯),才二十幾元美美飽餐一頓。晚上在江邊慢慢散步攝影,看江邊吊腳樓燈籠串串搖曳,江面許願燈盞盞漂浮,挽著女友慢慢走著,此次此刻,我只想到一句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等我們都變老了,然後再到鳳凰故地重游。

圖表 10鳳凰夜景

圖表 11沱江夜泊

圖表 12清晨的吊腳樓

圖表 13吊腳樓全景

D7:清晨6點多就醒來了,女友還在酣睡。背起三角架,獨自一人外出攝影。清晨的鳳凰很寧靜,完全沒有白天的喧囂。橙紅色的晨光灑在滄桑的吊腳樓上,沱江水靜靜地流淌,江邊偶爾傳來苗家婦女洗衣的聲音,一切顯得那麼得和諧與平靜。7點多回到客棧,叫醒女友後一起再到江邊享受鳳凰的良辰美景。在跳岩的岸邊,很多苗家服飾可以租,2元/套,租後任拍不限時,當然不要搞到別人做不成其他生意啦。女友擺了各種pose,拍了很多照片。拍完照後和其中一個阿姨聯系好第二天一大早游沱江的有關事宜,35元兩人一船從跳岩到沈從文墓地。因為這段水路是公司包下來,坐公家船一定要買套票(80元/人)才能游這一段,坐私船就要趕在公船上班前,所以我們約好第二天早上5:30從跳岩出發。談妥後到虹橋南的“老字號”粉館吃早餐,米粉4元/碗,味道還不錯。吃完早餐後已經9點多,鳳凰慢慢熱鬧起來。我們回到客棧,坐在陽台看書閑聊。在我們陽台旁邊的江面搭有一平台,只要有游船經過,上面的幾名女子就會擊鼓唱山歌,只是她們拿著擴音器唱,原本純粹的歌聲有點變了味,破壞了山歌的淳樸。但無論怎麼樣,我們在外面的歌聲中又沉沉睡去。醒來時已是下午2點鐘,肚子已是咕咕叫。因女友不想下樓,獨自走到旁邊一江邊的飯店吃飯,點了一份紅燒河蝦(8元),一份青菜(4元),打了包然後美美吃了一頓。下午4點左右,我們又出去溜達。因我們沒買鳳凰各景點的套票,我們只是在城裡慢慢晃悠,各種故居景點全都沒進。到下午7點多,花5元坐人力三輪車到“大使飯店”吃晚飯。“大使飯店”是黃永玉曾帶一德國大使在此吃飯而出名,飯店還貼有此照片。點了牛杆菌炒肉、鴨腳板、清燉魚湯和半斤糯米酒共39元。其中清燉魚湯非常鮮甜,值得一試;鴨腳板其實是一種味道很怪異的青菜,我們不是很習慣;糯米酒度數很低,口感很好。飯後,沿著古城牆走到古城樓,路邊很多小孩擺攤賣許願燈。許願燈是紙折的、中間有一小截蠟燭的蓮花狀的燈,小的1元10個,大的1.5元1個。走到江邊,已經有很多游客在放許願燈。江面燈光點點,各種許願燈順江而下,帶著游人的願望。我們也脫鞋走到江中,點燃一盞盞燈,許下一個個願望,讓我們的願望隨著這些燈漂去。

D8:清早5:30就到了跳岩,船家已經在等候我們。整個鳳凰還在沉睡中,這時是鳳凰最美麗的時候。船順江靜靜而下,清風習習,感覺非常非常地舒服。到了沈從文墓地,墓地很簡單,只有一塊石碑,上面按照沈從文的手跡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從沈從文墓地走回虹橋大約20分鐘,早上我們還是在江邊慢慢散步,吃過早餐後回到客棧補覺。

下午我們到虹橋南坐環保車(1元/人到車站,坐車3元/人)半小時到南方古長城。到了古長城門口,就有一大群小女孩圍過來,說帶我們繞路上長城。經侃價20元/2人從後山上,而門票價是45元/人。但經過村子時,越來越多的小孩和婦女跟上來,原來她們村的人對我們這種游客實行“見者有份”政策,帶路費平分。到了長城腳,我們又給了5元小費,免得他們一人分不到2元。但長城比較高,有一老頭放了一把梯子,收1元/人爬梯子。南方古長城實際上只有一小段古城牆和古烽火台,其它都是新建的。如果是45元/人,我就覺得不值得來這玩了。

晚上還是到“大使飯店”吃飯,點了血耙鴨、酸菜魚、野芹菜和半斤枸杞酒共50元,又是飽餐一頓。飯後還是到江邊散步,在江邊找了間酒吧喝酒。這裡的酒吧挺貴,跟大城市裡的酒吧相差無幾,嘉士伯20元/瓶,喜力25元/瓶,花茶10元/壺。

D9:今天要離開鳳凰結束我們的行程了。因為吉首始發的火車經過張家界,所以很多車票都被旅行團訂了,在鳳凰的旅行社訂票要50元一張手續費。我們寧願到懷化坐火車回廣州,鳳凰坐車到懷化要差不多3個小時,20元/人。到了懷化後,很輕易就買到N708次(17:20發車),寄存行李後在市區找了間西餐廳吃飯,看雜志喝下午茶。上火車後沒多久,我們就沉沉睡去。第二天7點鐘回到廣州,結束我們的張家界湘西之旅。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