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車票已經是9月30日的下午了,由於臨時決定出游,票自然也就買得完了,好在訂票的師傅特牛,什麼都能搞定,也讓我們放心了不少。一號晚上快九點的火車,說真的這時間還真尷尬,讓在喝喜酒的我根本沒時間把飯吃完就中途退場了,很是掃興。
“億年河床,萬頃碧波,千峰翠綠,百畝竹海,十裡古道,一片熱地。”這便是對文成景色的概括,在一個網站上看到的介紹,周圍的人都好像對這個地方不太熟悉,攜程上也沒有過多的介紹。不為別的,單一點"為人所不知"就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來就胝腋鑾寰駁牡胤繳⑸⑿模?砝磯噯找岳匆恢輩凰車男男鰨?摶燒飫鍤歉齪芎玫牡胤健A偈毖?肆礁鐾?亂桓鐾?B琈M四人就上路了。
上月一場台風“麥莎”使得浙南地區遭受了百年不遇災難,許多地方的道路到現在還沒被修復,一路上到處可見遺留下來的殘跡。只是還有個十九號台風,這卻是我沒有料到的,也都怪我事先沒有好好了解當地的天氣,使得這次的行程有點零亂,好在最後都順利完成任務,該走的能走的地方一個也沒落下。
10月2日一早,火車按時到達溫州車站,天氣很好,清晨的太陽就有些曬人,於是拿出太陽鏡和帽子來遮陽。大家商量了一下還是准備買好回程的票,在黃金周什麼事兒都有可能發生,還是保險點好。買到票總算可以安心上路了。去文成在新南車站坐車,就在火車站斜對面,走走才幾分鐘的路。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六點,每隔二十分鐘一班車,所以到車站就能買票上車,很方便。雖然火車上有很多背包族,但去文成的也就我們幾個,這讓我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經歷了一個半小時的晃悠後,文成到了,比我想像的要先進些,還算是個不錯的小鎮。很多三輪車,這讓我們的出行方便了許多。打聽到去百丈漈的車在老車站,便招了輛三輪往車站趕去。去百丈的車很多,基本都是南田方向的,沒有固定的時間,人上的差不多就開車,好在沒讓我們等太久,六元一個人,但沒車票。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把我們帶到了山頂,百丈漈沒看到,反到是先領略了天頂湖的風光,很特別的一個水庫,碧綠的湖中凸起許多圓貝似的土丘,從上往下俯視,讓人視野很是開闊。我們試著走到湖邊,可惜不太好走,也許是我們的路選的不對吧,戰戰兢兢的來到湖邊,可惜風光並沒有在岸堤上來的好看,不免有些失望。公家的游船由於人不多不開,我們決定吃完飯後就去百丈漈。有些人,但不多,大多都是當地的私家車開上來的。
當我們正准備去百丈漈的時候,迎面來了輛車,應該算是當地的面的了,都是事先講價的那種,也是我們以後幾天的主力。司機說應該先坐車到山下,再從下面往上爬。我們看四周也沒人和我們同路,於是也信以為真,就這麼稀裡糊塗就跟著下了。山下的入口在山坳裡,電廠的旁邊,門口停著好多面的。花三十大洋買了門票,一行四人浩浩蕩蕩的進山了。天公不作美,先是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後來就雷聲轟鳴了,不得不穿上雨衣(因為是初秋,所以沒想到要帶衝風衣)。第一次感受負重爬山,真TMD的累,大大的登山包背在身上就像是座小山似的。身上透明的液體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浸濕了全身衣物,還不時聞到陣陣酸酸的味道,啊~~~~~臭死了。百丈瀑的水不大,和想像中的不一樣,不過經歷過五泄的枯水期之後,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大失所望的了。聽說水是從上面的水庫放下來了,明年這次會修一個入水口,把水引過來,這樣會更大些。只是很奇怪,按理說瀑布的水是雨越下越大,而百丈的水是雨越下越小,到後來干脆沒水了,讓本來想趕著拍照的MM特別郁悶。在一個小涼亭休息的時候遇到兩位當地的老伯,向我們介紹了文成的一些景點,和我們在網上找到的差不多,閑聊了幾句後就上路了。爬到山頂已是下午五點左右,用時兩個多小時,有點慢,但已經很不錯了,兩個同事MM更是累得不行,她們肯定也沒想到第一次跟我出來玩就那麼累,以後打死也不干了,呵呵。
雨停了,脫掉雨衣頓時一股涼爽的感覺頃入肌膚,很是舒服。由於剛下過雨,清新的空氣中夾著淡淡的水氣,那是我最喜歡的味道。山不是很高,聽說只有五六百米,但足以將山下的美景盡收眼底,薄薄的雲霧由下而上冉冉升起,飄浮在群山之中,如果有個睡椅什麼的就再好不過了。此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小販老媽見時候不早並確認沒什麼人後推著她的小貨車走了。這時同事MM也爬到了山頂,看著她們狼狽的樣子,還真有些心疼,要知道在辦公室裡她們可都是嬌妹妹哦。
根據山上兩位當地老伯的建議,我們今晚住到了南田,號稱是溫州的“福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出了個劉伯溫。面的師傅把我們帶到了南田賓館,大堂遇見了也是從上海來的一幫驢友,裝備齊全,一看就是很專業的那種。閑聊了幾句得知他們比我們早些時候入住,今天去了朱陽九峰,感覺不錯,了解了一些大概的情況。老板娘見我們認識也給了我們相同的房價,50元/標房,帶浴室。還算干淨,比我想像的好多了。晚上在附近隨便吃了些什麼,便回房休息了,驢友的頭兒特地過來叮囑我們晚上有台風,明天可能很多景點都不開放,還讓我們小心點,真是感動啊。
10月3日在嘀噠的雨聲中醒來,拉開窗簾,不見外面有台風經過的跡像,放心了不少。吃了湯粉干,有點像粉絲,應該不是那裡的特產,但味道真的很好。又碰到了頭兒,得知我們打算去九峰時,他建議最好打個電話問一下,因為他們要去的銅鈴山就不開。不會這麼倒霉吧,又沒有台風還不開,真是“一朝被蛇咬,千年怕草繩”啊。立馬打了電話,結果還真不開,見鬼了。於是打算先去劉基廟,下午看天氣再說。
劉基廟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木制的,有點兒像土地廟,只是門口多了“帝師”“王佐”兩塊牌坊,正所謂“才稱王佐,學為帝師”。裡面除了一尊塑像,陳列了一些劉伯溫的簡介,其它也沒什麼了。到此一游還收十塊錢,有那麼點不值,就當打發時間吧。逛了一圈出來,還在下雨,估計景區是不開了,電話確認的確如此後,我們決定去西坑,傳說中的畬族。
南田到西坑沒有直達的車,所以我們叫了輛面的,三十大洋。當司機得知我們去西坑只是為了游玩後,用一種很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仿佛我們是從外星人似的。“畬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畬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等省。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畬族使用漢語客家方言,通用漢文。畬族主要以農業為主,畬族居住的山區盛產林木及毛竹,茶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西坑是個很小的鎮子,那裡的畬族人也都已經完全漢化了。那裡的人見到我們這些背著大包的外來者特別奇怪,好些小孩兒還跟著我們走東逛西的。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文成的水質很好,洗完後皮膚特別的嫩滑,不用護發素頭發也特別的順滑(當然我本生的發質也很好,嘻嘻)。也許是這個原因,那裡的小姑娘都特別的好看,個個水靈靈的,也很乖巧。只可惜沒見著一個帥哥,聽說都外出打工了。閑逛時又見到上海來的老驢們,原來景點不開,他們也到這兒溜達了。還聽說他們打聽到了一個古宅,准備下午去那兒轉轉,於是我們欣然一同前往,並決定明天和他們一起去銅鈴山。
有人安排真好,當我們找到住所放下包後,老大已經叫好車准備上路了。去的地方叫“梧溪村”,很小的一個村落,走一圈也只不過十來分種的樣子。村裡有許多老宅,但保護的不好,破壞的很厲害,幾乎看不出什麼樣子了,只能從些許的房梁上才可以聯想當年輝煌的模樣。小朋友們在旺姐的甜言蜜語下爭先恐後的帶我們看老宅,一圈下來腳都酸了。碰到一位年過古夕的老伯,蹣跚著步子也陪著我們逛了一會兒。那裡的人是純樸的,孩子是天真的,也只有在這樣純淨蔚藍的天空下才能完全保留這份美德。
在老大的建議下我們十幾個人的大部隊浩浩蕩蕩的走回西坑,大概有四五公裡的樣子,人多走走也不覺得長了。今天都不怎麼累,只看了看廟和古宅,有點浪費了的感覺,沒辦法誰叫他有台風呢,還是安全要緊。洗完澡簡單吃了晚飯,便和同學在旅館門前一人一個藤椅坐著乘涼。好久沒有坐過這種椅子了,記得小時候外婆家有一個,一到夏天就和表弟搶著坐,門前永遠是門庭若市,老老少少圍坐著一大堆人,好不熱鬧,可惜這些都成了永遠的記憶了。

(百丈漈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