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歸來不看山”(二)

作者: 往往

導讀“張家界歸來不看山”(二) ——美麗的黃石寨、金鞭溪 1979年底,借著畫家吳冠中先生的生花妙筆,張家界的這片神奇的土地才揚名海內外。早就聽說過它,卻怎麼也想像不出它竟有如此的神韻。湘西,在我的印像中,一直是個神秘莫測的地方,那裡曾是土匪出沒的地方,閉塞、落後、貧困就是湘西的代名詞,不過這次的張家界之行,卻讓我感慨萬千。 一下飛機(張家界 ...

“張家界歸來不看山”(二)

——美麗的黃石寨、金鞭溪

1979年底,借著畫家吳冠中先生的生花妙筆,張家界的這片神奇的土地才揚名海內外。早就聽說過它,卻怎麼也想像不出它竟有如此的神韻。湘西,在我的印像中,一直是個神秘莫測的地方,那裡曾是土匪出沒的地方,閉塞、落後、貧困就是湘西的代名詞,不過這次的張家界之行,卻讓我感慨萬千。

一下飛機(張家界機場),就被機場南面的一座山吸引住了,天氣有些陰沉,山也是灰藍色的,最奇妙的是山上有一天門洞,南北洞開,玄朗如門。仿佛來到了天宮。這門高131.5米、寬37米、厚30多米,曾有直升飛機特技表演,穿越天門洞,馬上俄羅斯的特技飛行表演也將在這裡舉行,屆時兩架飛機會同時飛過洞去,真是很刺激呢。我的心一下子被張家界的山迷倒了,多麼神奇的地方,以後幾天的游覽常使我迷失了自我,一直沉浸在這夢幻般的美景當中。

第一天游覽黃石寨,它原稱黃獅寨,因山勢似雄獅而得名。進入園中,地貌突變,兩邊紅岩峭壁高聳入雲,一溪碧水潺潺流過,山勢狹窄,真如山門一般,素稱“閨門初開”,進的門去,這“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生麗質的美女,才展示在你的面前。這是奇特的石英砂岩的峰林,巍峨挺拔,直刺青天。更為奇妙的是這裡的山形,可與桂林的山比美,卻不像桂林的山是禿禿的岩石,上面林木覆蓋,各種植物從岩石的表面和縫隙中頑強生長,使原本怪石嶙峋的山峰增添了幾分嫵媚。這些山峰有的像拔地而起的擎天柱(南天一柱),有的像大斧劈開的半壁山岩,恰如立在你面前的“銅牆鐵壁”。有的有如天台,登上去“手可摘星辰”(摘星台),有的像巨人的五指(五指峰),有的像許多婀娜多姿的宮女,那纏繞在山峰之間的雲霧就是宮女身上的飄帶,難怪取名後花園,是比作皇帝的御花園了呢。登上六奇閣更讓人感到你進入了夢幻般的大千世界。看到奇峰林立,萬石崢嶸,你的心不免也在悸動,多麼了不起的造物主,它竟然把這樣一幅巨大的潑墨畫卷完整的呈現在你的面前。

金鞭溪是一條蜿蜒於奇峰峽谷間的潺潺溪流,因為步入谷底,與在山頂觀景又有了全然的不同。金鞭溪因著名的金鞭岩得名,此岩石山形似鞭,顏色金黃,高達300多米,四四方方,見棱見角,如鑿如削,陽光照耀下熠熠閃光。這裡的山峰有破土而出的”雙石玉筍”,有被刀斧劈開的“劈山救母”,有兩岩相對的“千裡相會”,有酷似駱駝的“駱駝峰”。觀所有的山峰都要仰視,越發顯得人的渺小。照片更是取景就不能取人,即使照了全景也早不是那樣的氣勢了。真是十步一個景,百步一重天。這裡因為溪水才使山更有靈氣,水隨山轉,把你帶入綠色的植物世界。在水的滋養下,這裡植物繁茂,紫草潭應稱紙草潭,水邊有一種草可以用來造紙,還曾發現造紙的紙槽呢。楠木坪的楠木共有十幾種,它們大都生長在石縫或沙土中,盤根錯節,土層不厚,它們就抱石生長,故有雙楠抱石一景,真是令人稱奇。還有一顆重歡樹也是十分奇特的,它原為一棵樹,後來分成兩棵,但長著長著又合抱在一起,變成了一體。這裡植物種類繁多,樹木遮天蔽日,陽光漏射如線,清風送爽、鳥雀啁啾歡唱,溪水中小魚暢游。群山環抱的跳魚潭,四周林木掩映,水清卻有魚,青魚、白魚成群結隊優哉游哉。據說山洪爆發的時候,魚就會跳出水潭,魚多的時候,一晚上就可以撿鮮魚50公斤呢。坐在潭邊,仰頭看綠樹遮掩下的高大石峰,低頭看緩緩流動的溪水,接一杯甘甜泉水飲下,伸展走累的雙腿,真是愜意的不願意離開了。

這裡的猴子很有趣,它們只在林子裡看著過往的游人。不時也撿起游人給它們的食物,卻絕不越雷池一步,真是有靈性的小東西。

沿著溪水一直向前,就到了水繞四門,水大的時候,溪水要繞過四個自生的岩門流進索溪峪,可惜現在水幾近干涸,那美景也就看不見了。

一天的行程就這樣結束了,我是喜歡旅游的,走過的名山大川也有不少,每一次都給我許多美的享受,但這次我卻真正的被這裡的美景感動了,面對這樣的自然奇觀,我們所能作的只是吸日月之靈氣,納天地之精華,讓大自然的力量游走在你的體內,不斷升華。


(黃石寨的摘星台)



(蓬萊仙境)



(金鞭溪的獼猴)



(千裡相會)



(金鞭溪水少多了)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