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在路上-2005十一稻城亞丁攻略(三)

作者: daocheng_2005

導讀1.1. D1:成都-54km-都江郾-120km-臥龍-60km-日隆鎮/四姑娘山(234km/5.5小時)【行車線路】234公裡(成灌高速、317國道、303省道),路況不錯【行車時間】7AM成都出發,3PM到日隆鎮 【天氣變化】成都、都江郾小雨,過臥龍後天氣逐漸轉好,巴郎山埡口到四姑娘山一路晴朗 【穿衣指數】較溫暖,短T-shirt+外套/秋褲+牛仔褲 【海拔高度】成都幾百米,臥龍1000多米,巴郎山埡口4 ...

1.1. D1:成都-54km-都江郾-120km-臥龍-60km-日隆鎮/四姑娘山(234km/5.5小時)【行車線路】234公裡(成灌高速、317國道、303省道),路況不錯【行車時間】7AM成都出發,3PM到日隆鎮 【天氣變化】成都、都江郾小雨,過臥龍後天氣逐漸轉好,巴郎山埡口到四姑娘山一路晴朗

【穿衣指數】較溫暖,短T-shirt+外套/秋褲+牛仔褲

【海拔高度】成都幾百米,臥龍1000多米,巴郎山埡口4523米,日隆鎮3160米,四姑娘山雙橋溝最高處3840米,住宿地四姑娘山雙橋溝口2700米

【景色特點】成都附近一馬平川,臥龍附近是多樹多竹的山谷,巴郎山高海拔藍天白雲群山峻嶺,四姑娘山雙橋溝原始森林+草甸+溪流 【住宿地點】日隆鎮金林賓館,三星標准,標准間,帶獨立衛生間,晚上定時供應熱水,可充電 【高原反應】巴郎山埡口4523和雙橋溝3840處嚴重犯暈,晚上頭疼氣喘失眠

【cdma覆蓋】過都江郾後,只有臥龍鎮、日隆鎮、雙橋溝口附近有信號

【舒適指數】較舒適腐敗的一天

【成都出發:踏上充滿期待的旅程】

早晨7點從賓館出發,安頓好行李上的車去,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心中充滿期待和憂慮。期待是因為即將去體驗“眼睛在天堂”的稻城亞丁,用眼睛做鏡頭、心靈為底片,去記錄這最後的香格裡拉;憂慮是因為不知道以睡眠為唯一運動的自己是否能經受住“身體在地獄”的考驗,能夠有驚無險地堅持到最後(旅游團常有最後上不到亞丁的團員)。

憂慮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一次一個人去這麼艱險的地方,雖然是跟團,但看著別人都是一對一對一堆一堆的來參團,不知道自己一路上是不是很孤單,如果生病或者高原反應……我要緊緊拉著導游的衣角:) 剛想到這裡,一位男士在我身邊的空座位坐下,在我用借他一把瑞士軍刀打破沉默之後,“風雨”正式成為我的搭檔,真慶幸一路有這麼一位既健談又周到的搭檔!他總能像魔術師一樣變出各種各樣恰好需要的東西:)

團友們分布在幾個地方上車,後來才知道,這個團是中旅、青旅和新旅程三個旅行社拼起來的,最後由專業做甘孜州線路的新旅程出團。一行29人,外加導游小馬(大家都叫他馬導或者小馬哥),兩位司機範師傅(他們是兄弟,下面就簡稱範哥哥和範弟弟吧)。因為線路艱苦的緣故吧,一車都是20多30多的年輕人,最年長的是老許45歲和老欒41歲,到了這個年紀還敢上高原的人,也都是人老心不老的頑童吧:) 【成都-都江郾:一馬平川】

車子駛出市區,上了成(都)灌(以前都江郾稱為灌縣)高速,經過盛產豆瓣醬的邳縣,看見到都江郾、青城山景區的出口而不出,避開喧鬧的都江郾城區,沿成(都)汶(川)公路(317國道)繼續前行,不久便駛入山區,路況不錯但是景色平平……忽然,一座飛架於兩山之間的大橋引起一車人的驚嘆和劈裡啪啦的快門聲,可惜因為小雨綿綿,而且又是隔著車窗,只能隱約看到它的壯觀。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5640899.jpg

圖:RIMG0006 天塹橋.JPG 【都江郾-臥龍:大熊貓家的山溝溝】

車過映秀後沿303省道進入著名的大熊貓的家-臥龍,山勢開始陡峭,景色逐漸秀美,滿山茂密的叢林和竹子。逆臥龍峽谷而上,一路有歡暢的小河相伴,連太陽也終於撥開雲霧撒下金輝。這裡的山海拔6000多米,但是行車都在山谷中海拔1000多米處,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只是野生熊貓生活在高海拔的山上,無緣看到他們了。

車子停在第一個景點-臥龍熊貓館(自費),裡面還可以抱著熊貓寶寶照相200元,可惜都是圈養的熊貓,跟動物園的區別不大,決定不進去參觀,留在外面給小河和竹子拍照。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5643078.jpg

圖:RIMG0007 臥龍熊貓館.JPG


圖:RIMG0010 臥龍熊貓館 小河.JPG

【臥龍-日隆鎮/四姑娘山:翻越巴郎山】

出了臥龍峽谷,前方就是本次行程第一座需要翻越的高山-海拔4523米的巴郎山,巴郎山藏語叫巴郎拉。車子因爬陡坡而開始轟鳴,路況雖然不錯,但畢竟山路很窄,而且旁邊完全沒有護攔,在彎道會車的時候,坐在窗邊常常是看不到路基,只看到萬丈深淵,這時候唯有信任司機師傅和祈禱了。

隨著海拔的不斷升高,高大的樹木逐漸被矮小的灌木取代,再向上只剩下草皮,在接近埡口的高度幾乎只有太陽光下閃亮的岩石,遠看像剛剛下過雪。天上仍然是厚厚的雲,太陽偶爾像劍一樣從雲縫中射下來,雲層低低地壓著,仿佛再爬高一點就可以頂到雲彩一樣。

車子轉過一個急彎,忽然前方兩座山峰從雲層的縫隙中露出來,映襯著湛藍的天空、雪白的雲層和刺眼的陽光,讓人覺得那不是人間的山峰,而是天上的神山!在這裡我才體會到什麼叫“峰回路轉”,一路在懸崖邊行車的恐懼一掃而光,恨不得對著天上的神山頂禮膜拜~~~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5646212.jpg

圖:RIMG0012 巴郎山 神山1.JPG

司機和導游對著一車人的大呼小叫不禁笑起來,他們早就對這樣的高原高山審美疲勞了吧?找個安全的地方停車,讓大家拍照,可惜這時候雲又散了些,拍不出剛才那種“此山只應天上有”的感覺了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5646408.jpg

圖:RIMG0015 巴郎山 神山2.JPG

越向上走,植物越稀疏,陽光越耀眼,終於在一個荒蕪的山巔看到“4523米”的牌子,這,就是巴郎山埡口了,所有人都興奮地衝下車去拍照。從埡口望下去,盤山公路如一條長龍盤踞,下面白色的茫茫雲海,上面是藍到通透的天空,對高原的第一印像就這樣伴隨著眩暈的高山反應降臨。


圖:RIMG0020 巴郎山 埡口.JPG

【四姑娘山雙橋溝:留下遺憾】

過了埡口,一路下山到達日隆鎮,傳說中的蜀山之後-四姑娘山就在這附近,可惜我們這個團只在這裡停留半個下午,所以只能遠遠眺望。


圖:RIMG0027 四姑娘山.JPG

下午3點左右到達今晚住宿的“金林賓館”,距離四姑娘山的雙橋溝步行10分鐘。20分鐘搞定房間,放下行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出發去雙橋溝,也有部分人留在酒店休息,緩解高原反應的不適。這裡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賓館旁邊的小溪岸邊開滿了鮮艷的花朵,可惜是人工種植的,聽當地導游說,7月的四姑娘山才會漫山遍野的山花爛漫。


圖:RIMG0031 四姑娘山 花溪.JPG

四姑娘山景區有三條溝:

l 長坪溝:距日隆鎮0.5公裡,溝內全長29公裡

l 海子溝:距日隆鎮0.2公裡,溝內全長19公裡,因溝內鍋莊坪、朝山坪、花海子、浮海、白海、藍海、黃海等10多個高山湖泊而得名,是眾多業余登山愛好者登四姑娘山主峰的必經之地。 l 雙橋溝:距日隆鎮7公裡多,溝內全長34.8公裡,是四姑娘山最美麗的溝,但也是唯一看不到四姑娘山的一條溝,全程可以乘坐景區觀光車(中巴)游覽。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6949274.jpg

圖:四姑娘山導游圖.JPG 雙橋溝門票80元,觀光車帶導游80元,觀光車上除了我們一行人,還有三個搭車回家的藏族小姑娘,小的9歲的樣子,大的12、3歲的樣子,她們住在溝內,要去日隆鎮的學校上學,下午尚可搭游客的車進去,早上不可能有出溝的車,他們也只能清晨步行10公裡去上學。最小的那個小姑娘就坐在我旁邊,穿著漢族的衣裳,很羞澀,問一句答一句,與城市裡那些表現欲極強的孩子完全不一樣,於是我打消了給她照相的念頭。她的小手指甲黑黑的,臉雖然曬的很黑,但還是比較漂亮。她後面那個大一些的女孩子則是一副見過世面的樣子,耳朵上戴著叮叮當當的藏飾。

我們進溝的時間太晚,陽光被高高的山峰擋住,溝內早早就沒有了什麼光線,車上的導游說,上午10左右進溝最漂亮。不知道是因為光線的問題,還是因為公裡和觀光車破壞了景區的自然風光,我並不覺得風景很美,路上又罕見藏族特色,感覺與一般風景秀麗的中原山區沒有多大區別。在雙橋溝盡頭,海拔3840米的地方,在巴郎山埡口的那種頭暈暈的高山反應又來了,匆匆照了幾張照片就停下來休息。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5668742.jpg

圖:RIMG0038 四姑娘山 雙橋溝 盡頭.JPG 途中有一個枯樹灘景區,河灘上遍布百年的枯樹,河水清澈而湍急。傳說把左手浸入河水可以走官運,右手浸入可以走財運,雙手同時則是桃花運,不過都需要浸入三分鐘以上,我試了一下,別說三分鐘,10幾秒已經足夠刺骨了,我想,這個傳說應該是後人杜撰的,升官發財桃花都是漢族人的今生夢想,藏族人信奉神靈都是祈求來世平安。

http://img162.photo.***/daocheng-2005/18644133/455669531.jpg

圖:RIMG0044 四姑娘山 枯樹灘.JPG 觀光車帶著我們匆匆走完了景區,聽藏族導游描述春天溝內的美麗,心中充滿了遺憾,也為下一次再來四姑娘山找足了借口:) 這時,開朗的藏族小伙唱起歌來,高亢而豪放,一車人顧不上在高原不能太興奮的禁忌,不停喝彩鼓掌合著他的節奏,小伙唱的很高興,一直把我們送出溝口,送到賓館門口,臨別告訴我們他的藏文名字叫“洛桑達瓦”。


圖:RIMG0051 四姑娘山 導游 洛桑達瓦.JPG

【夜宿雙橋溝口:高原反應如期而至】

晚上住宿的金林賓館就在雙橋溝口,海拔2700米左右,看條件應該是個三星標准的賓館,標准間帶獨立衛生間,衛生條件不錯,被子也夠暖和,還有電熱毯,是一路上最舒服的賓館了。一個大連PPMM是跟兩個上海男性朋友一起來旅游的,所以我們兩個成了一路的室友。

吃過晚餐就趕忙睡下,連澡都沒洗。來之前已經查過資料,最容易引起高原反應的是感冒,感冒引起的肺氣腫是導致喪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午在車上也被小馬哥和範哥哥警告今天是最關鍵的一天,最好不要洗澡,早一點休息,今晚如果能休息好,就能較好的度過高原反應了。

其實今天我只有在巴郎山埡口和雙橋溝最高處感到一點頭暈而已,團裡已經有女孩子有較嚴重的反應了,小馬哥也發了一罐氧氣,包裡還有預先准備的紅景天膠囊,所以我很安心的睡下,並且很快就進入了夢鄉……不知道什麼時間,我突然醒了過來,頭疼的要命,渾身燥熱,連鼻孔呼出的氣都是灼熱的,跟發燒的感覺差不多,起來掀了一層被子,再躺下時發現心跳的厲害,感覺應該超過100次/秒了(我的正常脈搏是70多次/秒),我知道我沒能幸免,高山反應如期而至。後來我才聽別人講,高原反應一般在到達最高海拔以後4、5個小時發生,巴郎山埡口4523米和雙橋溝3840米的高度在晚上終於發飆了~~~~

這裡才2700米啊,後面幾天都在3000米、4000米的地方行車、睡覺,所以我很想不吃藥不吸氧,靠自己的身體慢慢適應,高原反應不就是身體適應缺氧環境的一個過程麼?而且我的睡眠一向很好的,於是就盼望著能再睡過去,熬過在高原的第一個晚上……然而,不知道翻了多久烙餅仍然不能入睡,看看表,凌晨3:40,想起小馬哥的告誡,還是穿戴整齊起來吞了兩粒紅景天。僅僅是起床穿衣服找藥吃藥這樣平常的事,再躺下的時候已經是氣喘噓噓,這就是高原!終於在藥物+心理安慰的作用下,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