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境中感受空明--蓮花山觀感一(影子飛翔)

作者: 影子飛翔

導讀佛境中感受空明與開闊寧靜--蓮花山觀感之一 作者:影子飛翔 提交日期:2005-10-24 14:07 [cod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onload="imgLoad(this);" src="http://hot.tianyaclub.com/hot.js"> <script>[/code] ??蓮花山可觀之點太多,主題有三,一是以蓮花禪寺與望海觀音為主的佛境,二是以蓮花城與獅子洋外的伶仃洋與文天祥相聯系的歷史,三是山下古采石場讓人嘆為觀止的巧奪天工。所以,這 ...

佛境中感受空明與開闊寧靜--蓮花山觀感之一 作者:影子飛翔 提交日期:2005-10-24 14:07 [cod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onload="imgLoad(this);" src="http://hot.tianyaclub.com/hot.js">

<script>[/code]


??蓮花山可觀之點太多,主題有三,一是以蓮花禪寺與望海觀音為主的佛境,二是以蓮花城與獅子洋外的伶仃洋與文天祥相聯系的歷史,三是山下古采石場讓人嘆為觀止的巧奪天工。所以,這一番游行,我決定以三個主題來寫游記。

??從蓮花山的西門步行而上,經過蓮花飛瀑,山路一轉,就見了平靜如鏡的蓮花湖,和樹林掩映中的蓮花禪寺。沿著右邊的山路而上,先到齋堂,齋堂前的水池中有個會擺頭的假烏龜,前面放著幾個小缽,貼著“平安運”“桃花運”等等字眼,讓游客拿幣去投。好像玩者不少,但是,我還真的不敢相信,我若是能投中“平安運”的話,是不是就真的能一生平安。這於游人來說,不過是一種娛樂的方式而已。

??再往上走,看見一顆樹上掛了密密麻麻的桔子。我還真以為哪一棵樹能長出這麼多的桔子呢。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棵掛著許許多多文字的塑料桔子,裡面裝滿了水,據說是許願的。旁邊擺下攤子,說買多少個硬幣就可以送一個願望。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願望也可以送的。只是送的願望卻不能真的讓我願望成真呢。

??登上寺的階梯,來到了寺前。站在平台上,境界豁然開朗。原來,山前就臨著海,這座禪寺就是坐山面海,我站在平台前,就可以俯視珠江口上的獅子洋,以及洋中的島嶼。那開闊的水面,水面上來來往來的大船,還有那遠處的水天一色。近處山腳下有著平整的地面,種著清一色的香蕉樹。秋日的陽光裡,登高遠眺,讓人心境開朗。

??走近殿堂,那巨型的千手觀音令人叫絕,耳邊傳來的是廣東佛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不說它是否靈驗,光是那千只手中,握著各種各樣的佛教道具,這種造型就足以證明能工巧匠們的巧奪天工了。大殿兩旁陳列了各種姿態的觀音塑像,有拈花微笑的,有莊嚴肅穆的,有慈藹濟世的。若非一番細致的觀察與設計,也無法刻劃出如此多的形像出來吧?

??步上寺的高層,爬到第三層,站在欄杆前遠眺大海,有一種佛界的空明之感。佛之所以能普渡凡人,緣於它總以一種高姿態地注視著世人,察看著人世間的種種煩惱與困擾。而佛正因為站得高,看得遠,看得到人世的輪回,看得到更長遠的人生,所以它可以以一種空明的心態去看待,而不必像世人那樣,拘於眼前的利益與痛苦。我站在這樣的寺裡,看著這樣的一種開闊的境像,發現我的人生所經歷的這一些小小的苦惱,原來不過是滄海一粟,過來不過是眼前這個海面上的一丁點的異物而已,實在無需為那一點點的暇點而放棄了觀賞如此美麗的海景。人生也當如此吧,痛苦與煩惱,功名與利祿,不過都是會轉化為過眼雲煙。而心境中,所應該留下的,便當是這一種開闊與空明的境像而已。

??步下蓮花禪寺,移步到了望海觀音的廣場上。那個四十多米高的望海觀音,與西樵山上坐在蓮台的南海觀音又不一樣。這個全身金燦燦的觀音,站得高高,俯視著海面,遠望著蒼生,她的神情我們都難以看得清楚。大概也是寧靜安詳吧。只不知,站得如此高的她,只看得見遠處的蒼生百姓,可曾看到在她腳下頂視膜拜的信徒們?她全身金碧輝煌,可曾看見在她腳下生存著的黎民百姓的貧窮與煩憂?她日日遠觀美景,卻看不到廣州城裡那每日的匆忙,那為生計而奔波勞碌的人們。她又怎麼去普渡人們呢?她能夠以高高的姿態告訴人們,痛苦是暫時的,終有一天,我們也和她一樣,可以整日面對著滄海碧波,而心中不再起半點漣漪嗎?

??到蓮花山看望海觀音,我想,我們所來的並非為了崇拜這位高高在上的佛者。而只不過是想跟她共享這一番美麗的滄海之景,共享一種空明寧靜的環境吧。


精選遊記: 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