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著地圖反復看了好幾遍,指著最東邊的長城對艾達說,我們就去這兒吧。多年前想從山海關走到嘉峪關的夢想就這樣開始的第一步。
一大早我們就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了老龍頭與天下第一關,都是近年來修建的仿真景觀,門票都不便宜,估計這諸多景觀都是留給百年後的人們來瞻仰的。即便是“天下第一關”中“下”字的離奇故事也未能吸引我們,此刻大部分的憧憬都留給了角山背後那段明代長城。
因為是金秋長假,擠不進八達嶺的人們都湧到了角山長城,排隊買了十五元一張的門票,又乖乖地排隊走進了入口處,但還是時不時向旁邊山頭望去,幾個學生正翻過鐵絲的圍欄,很快就遇到幾個老頭的攔截,而更遠處一座孤立的烽火台上已經站了著另外幾個學生,我拉著艾達示意她,已有好些人將我們的計劃正在付諸於行動中。今天看來十五元的門票也許並不算什麼,可對於一個學生而言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我理解。於是擠在人群中緩慢移動,卻艷羨著野馬奔騰似的學子們,接著再對比那年八達嶺上十分鐘挪動一步的情景,我似乎該有些滿足了。
爬到唯一保存完好的戚繼光烽火台時就再也挪不動一步了,原來為了讓游人們終生難忘,通向烽火台的道路修得就只能通過一個人,前後都是框在鐵欄內的鐵梯,梯口邊上守著大爺,故意演繹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情景。爬上梯口的人們一般會向山下望去,然後一句“一攬眾山小”的感嘆;也有個別父母正焦急 地要擠上前去保護自己的孩子。守在下面排隊的我們聽著不斷重復的感嘆只想一口氣飛到梯口處,順便給感嘆者們一記耳光,誰叫他們學無所成,除了“一攬眾山小”,卻沒有“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志向。
好容易擠到頂上還來不及看著身後的諸多景色,又得擠著從另一個梯口下去,若不及時挪出足夠的空間,守在梯口的大爺一定支撐不下去,換他吃飯的工作人員堵在半山處又是招手又是跳腳。罷!罷!罷!擠了這麼多的人還有什麼可看的呢?只怕就戚繼光會有興致看到這麼多人,他的戚家軍若是收了這些人,打倭寇還有什麼問題呢?艾達卻說給這麼多人湊糧餉都怕是個問題。
翻過這座烽火台人們就開始分流 了,大部分人向索道站走去,那個方向可以去山中的寺廟還有燕塞湖,遠遠地看見崇山峻嶺環繞的藍色湖水,會幻想到尼斯湖或喀納斯湖水怪,而山寺若隱若現地露出一角,又會幻想到“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山間美景。
我們卻挑了去明代殘長城的這條路,修完這段前方將不會再有完整的路可走了,掛在牆上的牌子反復強調 了這一點。牆頭上還站著兩個年青人正在拍影留念,他們以為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勇氣肯定大於別人。接著就換上來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搖著羊角辨,背著小包,在父親的鼓勵下正一步一步地爬著。我和艾達干脆坐在台階邊上吃光所有的香蕉,與其背上承擔重量還不如讓肚裡承擔來得更為輕松些。
爬過幾段這種類似的險路後就到了山頂,向四周看看已經無路,有幾個學生坐在頂上石頭吃面包,仔細看看怎麼對面的山頭上還有殘留下來連綿不斷的城牆呢?這個山頭到那邊的山頭一定有路!模糊而又破爛的烽火台矗立在遙遠的地方,讓我們心裡充滿的是神秘的想像。於是毫無畏忌地扒開掩映山間小路邊上的樹草,便大踏步上路了,後面留下的是幾個好奇觀望的學生。
從明代以後,這段長城就沒有被修茸過,依山而建的城牆想攔住北方不斷南下的游牧民族,今天看來有點兒異想天開,明代的某屆皇帝還是被瓦剌虜略而去,接著便於謙的北京保衛站;到了李自成抵御清軍入關時,山海關一役,清軍直接從海上攻入,角山長城也沒起什麼作用。到了清代,兩屆英明的皇帝也就沒再考慮是不是要重修長城。所以今天這段不收門票的長城自然不會好走到哪兒去。不時還會走到沒路的地方,靠著山間陡峭石路,我們都貼在岩壁爬過去,向下看看,心裡頓時發毛,手心不禁出汗,想牢牢抓住山間岩石,卻怎麼也抓不住似的,手腕上的表一不小心被撞了個正著,壞了!我心裡喊著。沒有直接掉下去,要不爬多久才能回到山角都沒法想像。好容易翻過無路的地方,面前的山間小路也未必就安枕無憂,兩旁的酸棗刺刮得兩手斑跡點點,下面的蒼耳也趕場似的,一頭扎在褲子上,擾得兩腿叫苦不迭。即便如此,從人跡罕至的地方看景色真是不同凡響,“世外桃園”刻在山壁上的四個大字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隨著山勢不同而呈現出萬種風情。風化了的城牆旁有時還留些用磚石壘成的小路,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卻能感受到古代將士們背糧背槍的艱辛。會不會偶然發現將士們不小心遺留下的愛情見證物呢?一塊玉佩或一把彎刀,物是人非後會是多少感慨呢!
也不知走了多久,終於遇上一群野驢,上來就勸我們不要再往前走,沒路都不算大問題,只是這樣爬坡上坎的還不知要走到幾時。我告訴他們我們就一個鐘頭的功夫已經翻過了兩個山頭,領隊的一臉不屑地說:“求你們別吹牛了!”另外一個副領隊還好心地說:“如果走到快天黑還沒見到路的話,就一定要打110。”我和艾達只好點點頭,誰叫我們是女生呢!
沒有理會這群驢友,我們繼續上路,不是靠著山岩爬著,就是貼在城牆邊上走著。實在沒路,我們就兵會兩路,各自探路前近。真想著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會是怎樣的情景?若是踩上地雷,工兵的一生也就此結束。就是爬到烽火台上點燃狼煙,招來千軍萬馬也僅為博千金一笑。周幽王的故事若是傳到歐洲估計也是君王求愛的浪漫傳說,可惜留在中國這個極其現實的國家,才落了個昏君的罵名,周王朝從此一撅不振,才有了豐富多彩的春秋戰國演義。兩千年後,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來清軍入關,從此中原又被異族統治兩百年之久,於是“驅逐韃虜”的口號才成了幾次革命原動力之一,吳三桂自然不是什麼愛情之神,更多的是漢奸加買國賊,人見人都想吐他兩口水。也許在中國,忠義的精神理念勝過愛情至上,所以翻開歷史書本,看到更多的是借著忠義仁孝而不斷的紛爭。類似爭奪海倫愛情的戰爭也就只能發生在老外身上。
這樣憑吊一番歷史的滄桑變幻,艾達已經爬上山頂的烽火台上,我卻因為下肢肥肉太多而無法達成願望,站在石頭腳下下決心要回去減肥再做比試。就撿塊石頭留做紀念,若是百年後這段長城不復存在,我的石頭怎麼也要值上千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