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行記(10月3日)

作者: iamxiaoyin

導讀在第一聲雞鳴中我們起床,這是多久以前的經歷,已經不記得了。踏著微薄的晨曦,我們沿著山中的石板小路向著叫“金坑梯田”的最佳觀日點出發。農人總是早起的,一路上多數人家都已打開了大門,有的甚至做起了生意。曲曲折折的山間石板路向著山上延伸,梯田就在我們的身邊向四周鋪開。每一步都是風景,越往上走,越覺得壯觀。面對這層層疊疊的梯田,不禁感嘆, ...

在第一聲雞鳴中我們起床,這是多久以前的經歷,已經不記得了。踏著微薄的晨曦,我們沿著山中的石板小路向著叫“金坑梯田”的最佳觀日點出發。農人總是早起的,一路上多數人家都已打開了大門,有的甚至做起了生意。曲曲折折的山間石板路向著山上延伸,梯田就在我們的身邊向四周鋪開。每一步都是風景,越往上走,越覺得壯觀。面對這層層疊疊的梯田,不禁感嘆,數百年前的先人在這大山中艱難的開辟了第一塊梯田,並開始繁衍生息,他們當年的付出不僅讓他們的子孫有了生存的資本,還在數百年後成了旁人羨慕的對像。大山將他們阻隔在這山谷中,大山也保護了他們賴以生存的資本。初秋的早晨氣爽天高,天邊的雲層逐漸亮了起來,我們也離山頂越來越近,更可以清楚的聽見已有不少人在那裡雀躍。那些興高采烈的聲音仿佛是召喚一般,我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雖然此時已是氣喘噓噓,可力量還是由心底生出來。眼看太陽就要出來了,雲層已披上了金邊,可我們似乎是離人聲愈遠了,竟漸漸的聽不見了。我們走錯路了!一聲嘆息加上懊惱就在清晨的山谷中悄悄散開。最美麗的日出一定是看不見了,於是在折返回正確道路的途中我們用相機捕捉我們能見到的最美的一刻。終於到了山頂,雖然太陽已升得高了,但也正是如此,金黃的梯田在陽光中閃亮著,與昨晚純粹的寧靜比起來,這時它多了一份活力。看著在田間勞作的農人,再次想起了“延續”。帶著我們在大寨的收獲,一條圍裙,一塊“桌布”(估且這樣叫吧)我們離開了大寨。下一段行程是返回桂林,從那裡出發去陽朔,4號徒步漓江。在桂林一下車就立刻買了雲陽朔的票,但時間還是有好長一段空余,於是我和妹妹再次去了那家越南風情吧。還是同一個位置,還是看藍胡子的故事,還是臨走時請老板幫忙灌了一瓶水。這趟旅行,這肯定是最後一次來這個吧了。如果下次有機會再到桂林,一定還來這裡。知道我要去陽朔,同學用短信告訴我一定要去泡吧,而且推薦了一家叫做“月亮媽媽”的。網上也有很多人對陽朔的各類吧贊不絕口,於是我的心裡也有些雀躍了,雖然我並不喜歡泡吧。著名的西街就在眼前了。熱鬧是對它的第一評價,熱鬧不可避免的就滋生了嘈雜,這都是我不喜歡的。在琳琅的商鋪中穿行,在擁擠的人群中掠過,尋找我們的住宿地,同樣是後街青年旅館。同屋的人自然也都是來自天南海北,而且都在桂林瀏覽了兩天,大家交流經驗,總結出哪裡可以去,哪裡該怎麼走。而且我們徒步漓江的計劃得到了兩個人的響應。晚上我們相約一起吃晚飯,找到了有名了“一片瓦”啤酒魚。這是從出發那天算起我們吃得最爽口的一頓了,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很想念,而且也一直惦記著要自己也做一頓來嘗嘗。結束晚宴,天已黑了,西街的燈都亮起來了,恍忽間有時光錯亂的感覺。街道兩邊都是古式的建築,燈光卻又透著現代都市的迷離,還有現代人才會取的不知所謂的店名,幾乎所有的吧裡多過中國人的外國人,這是一條更適宜外國人的街道。於是我原本想要開開眼界的想法蕩然無存,喧鬧、嘈雜,這實在不是我所喜歡的。我們走遍了整個西街,走馬觀花似的。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