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淶源之行,頗有點冒險。之前我和GG對淶源都沒有做過太多研究,除了攜程上僅有的一兩篇游記和淶源的旅游主頁以外,似乎沒有過多的信息。看了看游記,似乎都在打消我們前去游玩的念頭,可是我們就是不信那個邪,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去看看。
10月2日晚上我們先是根據旅游網(http://www.laiyuan.com.cn/)上提供的電話打聽了一下十一淶源的游客狀況。電話那頭告訴我們有好幾個團已經發過去了,聽到這個消息,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淶源暑期是旺季,就怕一到十一人太少,或者封山之類的就不太好了。本來想預先訂好房間的,可是一打聽才知道得提前三天才行。三天前我們的出游計劃從天河山變到霧靈山,再變到靈山然後才想到了淶源,臨時抱佛腳,能抱著就不錯啦!住的地方就先放一邊啦,我們就不信沒有農家可以住。第二天早上一早就去把火車票買了,北京南站有發往淶源的火車7197,17:40發車,23:10左右到,15元一張。我們抓緊上午的時間購物,下午兩點回到家裡,一通洗澡收拾東西,直奔火車站,不早也不晚。
火車上盡是去往野三坡,苟各莊的游客和拉客的村民。我們預想應該也會有拉客的淶源村民吧,實在不行我們就到城裡頭亂轉唄。坐了那麼長時間,只看到一個淶源村民,開始我們還矜持一下不理人家,後來快下車的時候,他又從我們身邊經過,於是我就把他叫住了。同行的還有一家三口。從火車站到村民的家不過3分鐘路程,房間還挺干淨,也有公有的廁所和盥洗室,一人一晚10元,覺得也湊合。安排第二天的行程我們就趕緊睡覺啦!
淶源的景點基本沒有公共交通可以到達,所以節約成本的最好辦法是和其他人拼車。我們和同來的一家三口包了一輛小面包前往白石山,因為是村民(李喜田,電話13703287612or13483261687)帶上山,門票還能有95折優惠,車費人均30+門票35(原價40,據說明年要漲到50啦)。七點出門,先拉到吃早飯的地方,然後直接開到白石山東門的半山腰,據說海拔已經到了2000多米,從野花坡開始爬要五個小時左右才能從西門下山。一路上的風景就不用說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也是天公作美,秋高氣爽的天襯的山石越發顯得峻美。山路不算很陡,只是起起伏伏,一會是石階,一會是棧道,一會在陽光下,一會又到了峽谷裡,山風凜冽。白石山上的植被非常豐富,放眼望去,層林盡染,陽光下顯得格外奪目。終於可以不用在北京的人頭攢動的香山欣賞紅葉了。白石山的紅葉黃葉讓你目不暇接,還有陣陣的松濤,不絕於耳的鳥鳴。下山的路很好走,都是石階,越往西門,植被越豐富。幾乎看不多什麼山石。白石山的確考驗體力和耐力,我們走走停停,算是很悠哉的了,差不多五個小時吧!山上不太好的就是越高級的廁所越沒法用,唯一可以用的就是跟個小木屋似的兩塊板廁所。下了山回到村民家,趕緊用熱水泡了泡腳,泡去一身疲倦,然後我們就去城裡頭溜達了一圈。我對GG的方向感是深信不疑,於是我們就步行回家。沒想到在環島路口,GG帶錯了路,我們走了好幾公裡終於發現不對勁又折了回來,搭了3路公共汽車坐回火車站才得以回家。回頭想想實在後怕,那段路沒有路燈,路邊盡是土堆,草堆,運貨車,要是有人要打劫我們,那真是一點還手余力都沒有。為了不引起路人疑心,我們還不敢打手電,免得招到攻擊,只好手握著手,大步流星。
第二天我們去了十瀑峽,包車25元一人,門票30元一人,我們差不多是第一波進的景區,峽谷裡冷冷清清,陽光也還沒有光臨,只有我們倆享受這種難得的清靜。現在是枯水季節,所以沒有什麼壯觀的瀑布,只有潺潺流水和落葉相伴,我喜歡這樣的景像。峽谷裡的白樺樹特別多,陽光下,枯黃的樹葉閃閃發光,似乎在享受它們最後的輝煌。我們倆走到盡頭後便找了塊大石頭,往上一躺曬起了太陽。好舒服,這樣的生活真是愜意!下午回到村民家,正好可以趕上14:30的快車。一路飄來的煤灰弄得我們灰頭土臉的回到了北京城。
三天的淶源之行就這樣結束了,美麗的空中草原和壯美的烏龍溝長城只好等待來年的暑期了。後遺症就是我的腿廢了兩天,上下樓梯簡直太痛苦了。兩人的花費不到500元。淶源的山蘑菇還是很不錯,回來燉湯奇香,村民鼓吹的山核桃就免了吧,實在是敲不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