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左右為難的以色列(2)

作者: pious

導讀、“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先知所寫的一切事情,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人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 為著向人民宣布他的災難預言,耶穌進入了耶路撒冷,並被猶太的祭司、文士和法利賽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耶路撒冷,這個以色列目前的國都,在白天車水馬龍。全城 ...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先知所寫的一切事情,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人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

為著向人民宣布他的災難預言,耶穌進入了耶路撒冷,並被猶太的祭司、文士和法利賽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耶路撒冷,這個以色列目前的國都,在白天車水馬龍。全城的建築物都不是很高,但很靈氣。陽台上、晾台上垂著許多的藤蔓和鮮花。許多的街道彎彎曲曲,十分干淨。這個城市又很安靜,汽車不鳴笛,行人不喧嘩。

目前以色列的全部國家機關都在耶路撒冷了,但各國的使館卻還在特拉維夫。巴勒斯坦正在阿以和談中要求將巴勒斯坦國首都設在耶路撒冷,阿拉伯世界對1967年以色列將約旦逐出耶路撒冷始終耿耿於懷。以色列強調耶路撒冷本來就是以色列的,但那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在以色列公元前10世紀攻占耶路撒冷之前,這座城卻屬於耶布斯人,是他們建的,並使用了900年。不過也許還有些其他我不知道的事情。

我們的司機索哈,開車技術一流,他駕著車在城區裡靈巧地穿行,很快就鑽出了猶太人居住區。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雖然古時同宗,但現在很僵。不過兄弟倪於牆的事聖經裡比比皆是,也不奇怪。在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老城一帶。到了那裡,就能處處看到穿長袍的阿拉伯人了。

當導游指著一面灰色的高牆和一座巨大的拱形門,說這就是耶路撒冷老城,這就是大馬士革門時,我感到心裡一顫。聖經裡反復記述的,三大宗教紛爭的,導致許許多多民族情結的,演繹了三千年史話的耶路撒冷,就是指這裡!

耶路撒冷老城其實只有1平方公裡。有8個門,大馬士革門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以朝向大馬士革而得名。古城的三千年歷史中,曾被許多統治者統治,被無數次攻破,18次重建。在1967年以前,約旦占據著老城和耶路撒冷東北部的一些區域。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軍隊將約旦人趕走,從而統一了耶路撒冷。據說那一天,以色列人在哭牆前相擁大哭!他們在哭:上帝賦予了他們錫安山(耶路撒冷古城內的一座有像征意義的小山),卻使他們在外流浪了兩千年,受盡了苦難;他們在哭:兩千年來他們只能在別人治領下的哭牆前偷偷地泣訴,而只有今天,他們才能盡情地放聲慟哭!

耶路撒冷雖然在以色列的治下,但它並非只是猶太教的聖地。公元前十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耶路撒冷錫安山建立了猶太教的聖殿,所羅門聖殿。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毀掉,以後重建。公元70年和135年,又兩度毀於羅馬人手下,只剩下一座殘牆,即哭牆的來歷。聖殿是上帝托付的所在,猶太人對此自當永世不能忘記。

奧瑪大清真寺是伊斯蘭的聖殿,建於公元699年,這是穆斯林最神聖的地方。穆罕默德在這裡升上了七重天,得到天啟。它金色的圓頂是耶路撒冷標志性的建築,遠遠望去,十分耀眼。圓頂下面覆蓋著亞伯拉罕的基石。奧瑪大清真寺是不准外人參觀的,確實,那裡總是威嚴如儀,很是冷清。

而聖墓教堂,則是基督教徒的聖殿,它原本是座山,耶穌就受難和復活就在這裡。聖墓教堂是後來在蒙難處建的,殿內有數根無法合抱的神柱,穹頂高高,十分宏闊莊嚴。猶太人審判耶穌是在另一個猶太教堂,那個教堂不大,現在供奉著耶穌受難像,院子裡一派恬靜,開滿鮮紅花朵的藤蔓安寧地垂在牆上。審判後,耶穌負著苦難的十字架,過街穿巷,被押送著向今天的聖墓教堂走去,由於身體羸弱,一路上昏倒七次,每處昏倒的地方如今都有指示,成為游客追尋的向導。

所以,耶路撒冷是神明的聚會,是教民的共和。在耶路撒冷,星期五是穆斯林的安息日,星期六是猶太教徒的安息日,星期天是基督徒的安息日,大家相安無事。以色列人並非狹隘到排斥異教。而游客在城裡一走,就各教的形式都領略了。當然還包括東正教、天主教那些其他教派。這,就是耶路撒冷。

在非宗教儀式的日子裡,這裡還是一個商業小城,在狹窄的街巷裡,到處都是市場,經營者多數是阿拉伯人。他們的店鋪裡多是些旅游禮品,還有鞋帽水果等等。很多佩刀的樣式我看著眼熟,仔細一想原來都是從我國滇藏一帶進口的。狹窄的小巷有時很黑暗,導游一再叮囑不要亂走,免得發生意外。看到處處可見的荷槍警察,也知道這裡是不敢造次的。在另一些街巷裡,有許多的古老建築,很典雅的。也很安靜的,就像我們江南那些古鎮的深深小巷裡。

耶路撒冷城內的每一處聖跡門口都有警察看守。但在哭牆,卻更要經過安全門,比機場安檢還要嚴格。拎著衝鋒槍的警察和軍人虎視眈眈,盯住每一位過檢的游客。現在我們走近哭牆了,這是很聞名的一處聖跡,它是全世界猶太人感情上的一個維系。在這面高約8米,長52米的大牆下,歷史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裡哭泣過,為民族,為國家,為家庭,為自己。向一面高牆來傾訴,這是一個莊嚴的儀式。從前我對此並不了然,還是音啤導化,並委托我依例為他塞上一張紙條。塞紙條是儀式的一部分。紙條上要泣訴般地祈禱一個心願。想想那些紙條會有各種文字,如今再加上一張中文的,我替音啤感到鄭重。最後,我像其他人那樣,雙手撐著牆,頭貼在巨大的冰涼方石上,聆聽石質裡震顫著的歷史和斷斷續續的聲音,默著默著,讓心裡模糊起來。

耶路撒冷有許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個只有60萬人口的城市,肩負著600萬以色列人——其中包括150萬阿拉伯人——的命運,肩負著中東和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和平使命,肩負著宗教和政治賦予的雙重權力。在耶路撒冷的街上,經常能看到身穿黑衣戴黑帽的行者,面色凝重,步履堅定。這也是些先知,當然這意味著他們是猶太教的學者。他們從小就沉湎於教義中,不上學也不工作,終身致力於教義的闡釋。他們由以色列政府贍養。有人說,以色列政府最大的國家開支是軍隊和先知。他們對於宗教和國是的意見,當政者是不能不考慮的。

耶路撒冷是個很美麗的城市,由於是在丘陵上建城,各式的建築起伏跌宕,高速公路和鐵路通往特拉維夫和海法,道路上車流如織。不管以色列其它城市,如特拉維夫如何燈紅酒綠,耶路撒冷的城風始終是很嚴肅的,沒有酒吧、舞廳這類場所。一到夜裡,居民們就早早安息了。如果不是經常有些恐怖事件在城裡發生,這裡的人民真的是在享受奶與蜜。這南迦時代古老的夢,在這一代以色列人手中看來是實現了。就說那通過沙漠河高山鋪往全國各地的供水管網、世界最先進的全國性滴灌系統,就是個奇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