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黃山的念頭早就有了,只是因為LG去過黃山,想讓他再陪我去一次,他一想到黃山的山路就發蹴,直說:“這是很耗體力的事啊”,唉,沒轍,只得另想辦法,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聽說黃山上的秋葉紅了,平靜的心裡又不由得噪動起來。於是,約好一上海朋友,准備在黃山腳上會合共游黃山,誰知她卻臨時被派往沈陽公干,郁悶之極,終於痛下決心,不再受制於人,孤身一人游黃山。說起來一個女孩子一人去游黃山,確實需要點膽量,好在聽說黃山民風淳樸,風景區內管理也很完善,所以少了許多顧慮。最先的考慮是在福州參團游,可了解了一下行程,兩天時間幾乎有一天是在購物,不可行,於是還是決定自力更生,獨自出行。當然,獨自出游,事前准備是不可少的,為此,我花了好幾天時間,仔細閱讀了攜程網內各位驢子們寫的游記和攻略,並按驢子們的建議和黃山當地的雲海樓取得了聯系。確定了整體行程,於10月26日坐火車向黃山進發。出發前,看了黃山四日內的氣像,說是28日變天下雨,而我的行程初步計劃安排是28日上山的,如果下雨那不是很掃興的!不過,還是心存僥幸,希望氣像預報不准,給我一個大睛天。D1:27日6:40分,火車准時到達黃山車站,說是黃山站,應該准確的說是屯溪站,距離黃山腳下的湯口鎮,還有60多公裡的路程。出了站口,果然見到雲海樓聯系的司機在門口舉牌接站,懸著的心一下放了下來。按他們的安排,我坐上一輛去湯口鎮的的士(至湯口鎮10元),一路上和那位女司機聊天,也說第二天要變天,而且說天氣預報是很准的,沒轍,臨時決定修改原定行程於27日當天上山。8點左右,到達雲海樓,雲海樓在網上名氣很大,許多自助的驢友推薦,實際見到,只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家庭旅館,分為新樓和舊樓,接待能力有限,但是人很熱情,我一到,他們先讓我洗漱一番,放好行李,煮了一碗網友推薦的筍干肉絲面,味道不錯,然後趕緊給我介紹上山路線,幫我參謀購買上山必帶的東西,還塞給我一根拐杖,說是山上用的著。整頓完畢後,一位姓程的平頭小伙子騎著摩托把我送到東嶺換乘點,然後坐旅游巴士到達後山雲谷寺乘索道上山。從黃山後山上,前山下是一般游黃山的傳統走法,然而,由於後山的雲谷寺索道運力有限,一次只能運50個人上去,所以一般情況,在雲谷寺坐索道都要等很久,我去的時候是9:30,等了1.5個小時,才上了索道,8分鐘後到達白鵝嶺時,已是十一點。黃山自助游驢子們的傳統路線,一般是第一天上山後游北海和西海,然後走西海大峽谷到光明頂,宿天海;第二天再從光明頂出發,走鰲魚峰,蓮花峰,天都峰後步行下山至慈光閣乘車返回。西海大峽谷是近兩年新開發的景點,走過的人均贊不絕口,因此,也是我此行必去的景點之一。穿越整個大峽谷的時間約在五個小時左右,為了趕在天黑前能走完全程到達天海住宿,我上山後看了始信峰就直奔光明頂,下到天海招待所,放下行李,吃了點午飯,整理好必帶的東西,開始向大峽谷進發。西海大峽谷有兩種走法,一種是從天海下去,到步仙橋,後經二環,一環到排雲亭,另外一條是反向走,從排雲亭開始,經一環,二環到步仙橋後上到天海,完成行程,一般走法是第二種,因為這樣走下來,下坡的路段比上坡多,走的會輕松一點,而且,上來後直到天海休息,不會太累,我也是第二種走法,事實證明,驢子們的推薦是無比正確的。從光明頂經飛來石到達排雲亭後,再往下走就是西海大峽谷了,由於所有的旅行團都不走西海大峽谷,(所耗體力過大),所以,與傳統路線相比,一進大峽谷就感到難得的清靜,剛進去時還能見到幾撥越往後走人越少,可能走完整個峽谷見到的人不超過30個。峽谷寧靜,幽深,秋天的葉子有的紅了,有的黃了,一路看去,萬丈深淵之中怪石嶙峋,山谷裡花團錦簇,美不勝收,更絕的事,這麼美的景致,似乎只給我們這少數的幾位游客所設,可以盡情觀賞,而不必擔心前有來者,後有追兵,真是令人心曠神怡。西海大峽谷說險也險,主要是上坡和下坡路不斷,幾乎少有10米以上的平路,平日沒有鍛煉的人確實走得辛苦,說不險也不險,峽谷的道路修得非常好,所有地方都有欄杆欄住,而且台階也很平整,因此,只要按著導游的話:“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實際上,我覺得西海最美的風景常常還不是邊走邊看的,而是走到氣喘吁吁時,停下回頭一看時的驚艷感覺,用語言無法形容,真有一種“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我在峽谷中拍的幾張自以為經典的照片,幾乎都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拍的,所以,有時,真覺得,埋頭走路的時候,還不知道漏去了多少難得一見的風景呢。圖一:西海大峽谷圖二西海大峽谷的棧道圖三大峽谷裡的一點小風景沿著一環,二環路直向下達到谷底後,就是大段大段的上山路了,在體力幾乎耗近時,蹣跚走過四個山洞,還有一長段無比壯觀的棧道,忽然眼前豁然開郎,原來,步仙橋到了,步仙橋其實是一個很小的橋,架在兩塊巨石中間,只是因為它是一個路標,到了步仙橋,就知道離天海不遠了,所以,一見到步仙橋,心裡就不禁歡呼雀躍了。步仙橋的對面是一個獨立的山峰,山峰上有一個用許多小石子壘起的人像,非常可愛,這是整個峽谷中見到的唯一有人工痕跡的東西,至於是什麼東西,怎麼壘起來的,我到現在還想不明白。站在步仙橋上的平台往遠處望,只見得群山巍峨,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覺天地間人的渺小,坐在石椅上,盤起腿,閉上眼,深深的呼吸,吸入天地的靈氣,呼出世俗的濁氣,感覺身體輕輕的像要飄起來,剛剛爬山的辛苦也褪去了不少。不知不覺行走之間,天已經越來越陰,直到到達步仙橋,已開始下起了小雨,起先只是一滴兩滴,後來就越來越大,無奈不敢逗留,離了步仙橋就快步走向天海的路,往天海的路上景致也不多,雖然如果是在平時,也算一等的景致,但和先前一環、二環及谷底相比,已經差了不少。大約50分鐘後,順利到達天海,到達天海招待所吃晚餐30元/人,二葷一素,味道還行,飯管飽,但湯只有一碗,稀得不得了,想加湯還要再交錢,有點小氣,只好加點開水,不要錢的。算起來,從光明頂出發,到走完大峽谷到達天海,我只走了四個小時的時間,比起驢友們說的時間,少了許多,五個小時應是比較合理的。我想我走得快的原因,並不見得體力比別人好,主要原因有二:一,我是中午一點才開始走的,因為是一個人走,所以很怕在天黑前不能到達天海,一路上不敢逗留太久,而且到後來下起小雨,更是不再停留,一心趕路;二是一個人走確有一個人的好處,主要是路上沒人說話,專心走山路,這樣的話呼吸始終比較順暢、均勻和有規律,爬起山來也就不會很累,中間休息的時間減少了,因此奉勸走峽谷的朋友們,走的過程中以勻速為佳,千萬不要一會快一會慢,這樣走會特別消耗體力,而且,走路時盡量少說話,專心走路,調好呼吸,就不會太累。D2:28日早晨一覺醒來,外面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雖然不大,可是滿山的霧氣,十米以外已經看不清東西。日出肯定是沒的看的了,與同住的驢友一起去餐廳吃了早飯,15元/人,稀飯任意吃,其他定量,大概喝了有四碗粥,飯量約是平時的三倍。穿好雨衣、雨套,於早上8點出發,經海心亭到鰲魚背、再到蓮花峰、玉屏樓,天都峰,最後於中午一點到達慈光閣,由於雨霧濛濛,山上的能見度很低,蓮花峰、天都峰幾乎都看不見,所以也沒上去,不過,一下起雨來,山上人就少了不少,原來熙熙攘攘,人潮洶湧的景像不見了,昔日百步雲梯上都是人,可我走的時間就空無一人,走得很舒服,看來,下雨天也有好處啊。回到雲海樓時,已是全身濕透,又冷又餓,自覺體力已到極限,趕快叫雲海樓的人煮了一碗姜湯喝下,再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筍干肉絲面,回到房間洗了個熱水澡後方才安定下來,舒舒服服睡了一覺後與驢友小劉到網友們推薦的徽州美食去飽食了一頓,兩人共花50余元,吃的不錯,老板很厚道,徽州美食店上面也有住宿,50元/間,看起來條件比雲海樓好了不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他們聯系。老板蔣志紅,tel:0559-3388276,1395598064。D3:早上起來,天已慢慢放睛,與驢友小劉包車前往翡翠谷,10元/人。翡翠谷又稱情人谷,因《臥虎藏龍》在此拍攝而成名,沿溪而上,只見溪水奔流而下,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池子如散落在路上的玉,溪水清澈,碧綠如玉,很是漂亮。去年也去過九寨溝,感覺與九寨的水還是有一定差別,九寨的水顯得更藍,更靜,確如神話傳說所雲,像一面面散落凡間的鏡子一樣,而翡翠谷的水則是動態的,流動的,沿著小溪伴著流水聲一路上行,感覺心曠神怡,一個多鐘頭後到達“愛”字石後返回,可經過一片竹林,據說《臥虎藏龍》中周潤發在竹上打鬥的情景是在這拍的,無從考證,不過,據我所知,說這話的已有三個景點了,一是四川的蜀蘭竹海,還有一個是黟縣的木坑,到底哪個是正版,我也不知道了。圖四:翡翠谷圖五:翡翠竹林翡翠谷的風景確是美的,只是感覺人工開發的景致很煞風景,在半道上一座所謂的情人橋就很是難看,與周圍景致不搭調,更可笑的是,快到愛字石時,突然傳來一陣動感音樂,抬頭一看,原來是兩山間一繩子上,兩個雜技演員在表演高空雜技,寂靜的山谷一下變得嘈雜起來,讓我們游興大減,到了愛字石便匆匆返回了。我覺得,中國歷來的風景名勝,無一不是自然與文化的完美結合,才能流芳後世,而如此拙劣的開發,實是對自然景致的玷污,應該引起開發者的注意和深思。游完翡翠谷後,直接坐上開往屯溪的汽車,到達屯溪與驢友小劉共進午餐後揮手告別,她回廣州,而我前往下一站:宏村。下午4點多到達宏村,本已聯系住在湖沁樓郭老板處,無奈臨時無房,她把我帶到她哥哥的房子住,也是50元/間.天,很好,很新,比起雲海樓強了N倍。跟著導游走了一圈,對宏村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宏村是明清時期汪氏家族群居地,根據風水先生的設計,先建水系,後建房屋,高山上的流水從山上引下,到村中心形成一個半月形的湖,名為“月沼”,再到外圍形成南湖,村內房屋臨水而建,家家門前均有流水經過,據說,水流清澈,還能見到透明的小魚游過,據說,村裡的規定是早上八點以前水可飲用,8點以後的水可用以洗衣等,不能飲水,不知近兩年來,游客漸多,會不會對這個桃花源裡的村落產生不好的影響,但願不要破壞小村莊裡自給自足的寧靜生活。宏村的房子大戶不太多,但參觀的幾戶人家建築都很有特點,特別是梁上的木雕,極為精美,每個木雕講述的都是一個故事,讓人感嘆當時住在此處的徽商之家的富貴和精致生活。月沼和南湖兩個景點是宏村最漂亮的地方,粉牆青瓦的古民居倒映在水中,確是一幅美麗的山水國畫,所以人稱“中國畫裡的山村”,在我看來一點都不過份的。宏村最美的時段又是黃昏和清晨,黃昏的宏村罩在落日的余輝中顯得寧靜祥和,而晨霧中的宏村看起來又像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讓人感覺有點神秘,像在夢中一樣。難怪這樣一個小小的山村能吸引那麼多畫院的學生在此駐留,做畫。(據說高峰時有6千多美院的學生在此做畫)圖六:宏村的黃昏D4:早晨起來,在晨霧中再走宏村,又看到另一番不同景像,婦女們在月沼旁邊話著家常,邊用棒捶一下一下的捶洗著衣服,而幾只鴨子在湖邊嬉戲,全無視人的存在,讓人感覺時光倒轉,又回到了從前。圖七:晨霧中的小山村看完了宏村後,從黟縣轉車到達西遞。西遞和宏村一樣,並列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西遞是胡姓家族居住的地方,可能歷史上胡姓家族當官的人比汪氏的多,而且經商的成功商人也較汪氏的多,所以西遞的大宅子特別多,印像深刻的是懸掛在各家堂屋上的楹聯,堪稱西遞一絕,每一幅楹聯都講述了主人為官、為商乃至為人的原則,用以警醒後人,耐人深思。特別欣賞的幾個聯有:“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居安思危,念念如同臨敵日,得寵思辱,心心常似過橋時。”“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從上面可以看出,當時的徽商雖然長年在外經商,但對子女的教育還是特別重視的。直到現在,在西遞村落裡遍步的民間藝人,仍多充溢著文人氣息,有些藝人當街在竹簡上刻字,刻得又快又好,讓我們這些久不寫字的人自慚形穢。在西遞敬愛堂中,正好遇到黃山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余治淮當場簽名售書《桃花源裡人家》專寫古黟文化的,很有興趣買了一本,余先生不僅文章寫得好,字也寫得超棒,信手拈來,把我的名字寫得非常漂亮,讓我感嘆寫了三十余年的名字還不如人家隨手一筆的好。由此,對黟縣的文化底蘊始信不疑。另有一件有趣的事,在參觀西遞的一個大宅子時,居然看到高堂大院的題匾上掛著三只正在晾干的鴨子,真有一種“舊日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從西遞村出來,轉道黟縣,赴屯溪,因為火車時間未到,在老街逛了三個小時,買了一些小吃帶回家,比較好吃的是老街的周老太燒餅,一元三個,裡面是霉干菜和肉,非常好吃。下午5點,踏上開往福州的火車,結束了愉快的行程。第一次獨立出行,感覺還是比較愉快,一來行動自由,想走就走想歇就歇,可以走旅行團去不了的精華景點,二來,單身出游,反而心態更加開放,不局限於自已同游的小圈子,主動結識各地同道中人,游山玩水之間敞開心扉,不亦樂乎!當然,因為是自已出行,事前准備工作一定要做足,這樣才能玩得開心,盡性,在這方面,攜程網上的游記能給大家提供很多幫助,在此大力推薦。其它關於出行的細節和注意事項我就不說了,值得一提的事,各位驢友隆重推薦的雲海樓,我們接觸了一下,感覺一般,應該說,在這方面,程劍的網上營銷是非常成功的,其實像雲海樓這樣的家庭旅社,湯口鎮非常多,而且條件很多都比他好,價錢也便宜,正常時間50元/間都能住得到, 而雲海樓要60元/間,價錢倒是小問題,我建議朋友們選擇入住雲海樓,一定要定好是在新樓,我們去的時候沒說好, 就被安排到老樓去了,老樓條件很差,非常吵,而且很多東西都是壞的,住的很不舒服。小小的房間排了三張床,住了兩個人後還要硬塞一個人進來,後來我們兩個強烈抗議,方才做罷。另外,我出發前與他們聯系代訂火車票,開始都說沒什麼大問題的,結果沒訂到,而後來才知道,青島到福州的臥鋪不難訂的。所以,總體感覺對雲海樓的印像很一般,那裡的人倒是態度不錯的,不過我發現黃山當地人都很好的,所以,入住類似的酒店,都能提供相應的服務,在這方面,雲海樓的表現不算突出。

(秋天西海大峽谷的美麗風景)

(西海大峽谷)

(翡翠谷)

(霧中宏村)

(大峽谷裡的小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