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9月10日 DAY23~DAY26 瑪旁雍錯—普蘭—塔欽—獅泉河1.岡仁波齊,岡底斯山主峰,海拔6638米。藏語意為“神靈之山”,而梵語稱之為“濕婆的天堂”。 岡仁波齊峰的腰部是較大的淡紅色平台,平台邊緣被冰雪侵蝕,風化嚴重,呈犬牙狀,平台上有一圈凹進去的溝槽,構成了奇特的卍字。岡底斯山脈地處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恆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這些河流與岡仁波齊有著神聖的關連。據苯教經典描述:從岡仁波齊而下的一條河,注入瑪旁雍湖——不可征服的湖泊。四條大河由此發源,流向北、南、東、西四方。 據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岡仁波齊同時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的轉山道分為兩條,一條是外圈,一條是內圈。轉完13圈外道才夠資格轉內道。神山周圍共有5座寺廟。年日寺為轉山第一站,以後依次為止拉浦寺(止熱寺)、松楚寺(幻變寺)、江扎寺和賽龍寺,其中後兩座寺位於內線。這五座寺廟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並留存有豐富的雕刻、塑像、壁畫等文物,但如今都程度不同地毀壞了。我們轉的,是全長55公裡的外道。一天半轉完。2.下午2點,從普蘭坐車到達神山腳下的塔欽。找好挑夫,稍作休整後我們便出發開始了我們的轉山之路。計劃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止熱寺住下,這段路程長22公裡。 行程很順利,僅用了5個小時我們就到達了第一天的住地止熱寺。止熱寺建在高高的山坡山,從窗戶向外看去,正對著的,就是岡仁波齊雄偉的北壁。似乎,近在咫尺,伸手便可以觸及。 山裡很冷,沒有熱的食物,誰也不願意為了一碗熱面下去對面的帳篷再爬坡回來。於是就著熱騰騰的酥油茶,消滅了些隨身帶的干糧,解決了晚飯之後把自己壓下兩層被子之下便早早地睡了。 這一覺睡得很不舒坦,半夜醒了好幾回,折騰了幾下也近天亮了。第二天的行程非常艱苦。計劃是參考到松楚寺的時間決定是否當天趕回塔欽。對我而言,這天最艱難的關頭是卓馬拉山口。海拔5700米,從止熱寺到卓馬拉山口5公裡,海拔垂直上升700米,一路上坡,路非常難走。每年都有朝聖的人死在轉山途中,大半,是因為卓馬拉山口。這天開始的狀態就不是很好,一來沒睡好,二來一直沒吃到熱的東西。 走到大天葬場的時候,我已經落下鐘哥和小Z很長一段路了。這個天葬場很特別,雖然早已廢棄不用作天葬,但是整片山頭卻已經被破爛的舊衣所覆蓋。人們相信,在這裡,留下自己的一件衣服,人就可以重生,之前的一切罪孽都會被洗清。 最後的幾公裡路,幾乎是三步一停,十來米就要歇上一歇。我的腳在前一天走山路的時候磨破了皮,貼了創可帖後又套了兩雙厚襪子。但是每走一步上坡,還是隱隱作痛。最後的一段坡,遠遠的能看到巨大的經幡堆,小Z站在山口等,鐘哥大喊著阿敏,加油,馬上到了。我卻一句話都已經說不出來,只是喘著粗氣,一步一步,終於把自己挪到了山口。鐘哥說,他在山口整整坐了一個小時,坐到瑟瑟發抖,五六只神鷹一直在他身邊徘徊。 過了山口,一路下坡,雖然大石頭小石頭的路也很難走,但比起艱難的上坡,一切便不算什麼了。中午在河邊的帳篷終於有了熱面,雖然只是方便面泡熱水,卻都已經無比滿足。之後一路到松楚寺顯得輕松無比。平路甚至有一段我首次走到了隊伍的前頭,鐘哥超人的上坡水平,小Z強勁的下坡水平更使得整個隊伍保持了很高的平均速度。晚上7點,重回塔欽。這一夜,睡得很熟。湛藍的天,雪白耀眼的山頂,紫色的河流,巨大的經幡堆,一切盡回夢中。3.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僅一山一隔,瑪旁雍被稱為不可戰勝的碧玉聖湖,而拉昂卻被稱為鬼湖。我們在聖湖邊上住了一晚,冷得要命。除了院子裡神犬拉西,奇怪的尼泊爾薩滿,冰冷的寶石藍湖水,關於聖湖的其他,便沒有更多的記憶了。車到鬼湖的時候反倒是個明媚的上午,湖面上偶有鷗鳥飛過,湖邊拾到不少小小的白色貝殼。科加寺是我們臨時起意要去的。《藏羚羊》上說,這是一個不大但非常淳樸的寺院。果不其然,坐落在中尼邊境科加村裡的這座同名寺院小巧,樸實,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4.從塔欽回到獅泉河的這段路原本並沒有什麼好多說的,之前已經走過。意外的快樂時光緣自一次汽車的拋錨。在中途誤加了偽劣汽油後,我們的車莫名地拋錨了。師傅修了半個小時也不見起色,我們閑不住,就下車跑去邊上的小河,居然發現不少小魚。 要知道,阿裡地區沒什麼好吃的。早在班公錯沒吃上生魚片之後,我們便念念不忘要打魚,抓旱獺。幾次行動失敗更是憋了一肚子氣。難得這裡居然看到魚,大家的情緒一下高漲起來。小Z從包裡翻出了2簡易魚鉤和魚線,准備大干一場。不想這地方掘地三尺,也挖不出半條蚯蚓。蟲蛹倒是挖出個,可魚兒壓根不吃。想了半天,翻出剩余儲備,餅干,火腿腸,巧克力,榨菜。所謂實踐出真知。以下省略實驗經過若干字。。。。。。關於垂釣阿裡篇,偶們最後得出的真知是:阿裡的魚,原來最喜歡的是榨菜~

(止熱寺的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