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達土林與古格王朝

作者: BYEBYEANNANN

導讀9月5日~9月6日 DAY21~DAY22 獅泉河—扎達—古格遺址1.小時候,曾經夢想過成為考古學家。天生,血液裡面似乎就有一種對於遺跡的渴望。而古格,是我關於阿裡作過的另一個夢。2.公元843年,吐蕃王郎達瑪實行滅佛政策,從而引起王室中的一系列動亂,吐蕃王朝終告崩潰。其中維護佛教的王室後人為躲避災難,逃至阿裡,娶了當地頭人的女兒。三個兒子分別在阿裡三環地區建立了 ...

9月5日~9月6日 DAY21~DAY22 獅泉河—扎達—古格遺址1.小時候,曾經夢想過成為考古學家。天生,血液裡面似乎就有一種對於遺跡的渴望。而古格,是我關於阿裡作過的另一個夢。2.公元843年,吐蕃王郎達瑪實行滅佛政策,從而引起王室中的一系列動亂,吐蕃王朝終告崩潰。其中維護佛教的王室後人為躲避災難,逃至阿裡,娶了當地頭人的女兒。三個兒子分別在阿裡三環地區建立了三個王國,其中三兒子德祖袞在公元10世紀前後建立了古格王朝。偏居阿裡的古格王朝從此經歷了700余年的風雨,傳承了20余代國王,於十七世紀覆亡。3.天蒙蒙亮,吉普穿行在扎達特有的土林地貌之中。遠遠的,隱約看到山腰上有紅色和白色的房子。侯師傅說,那就是古格。太陽在升起來,我們到的正是時候。山腳下,已經有兩車人馬趕在我們前頭,在最佳位置支好了三角架等著光線。記得有個專業攝影師曾經這樣說過,我知道,在我拍下美麗瞬間的同時,我永遠錯失了更多。幸虧我不是色友,我的態度永遠是感受第一,拍照第二。如果遇到時機恰恰好,那便是幸運。我們是當天參觀的頭一批客人。守門的師傅提著精致的銅壺,一路走在前面。開啟一扇殿門,更換供在佛前的聖水,再把殿門鎖上。殿內的佛像大多都已經毀壞了,所幸精美的壁畫大多保存完好。乍看跟桑耶寺的風格很近,細看藝術表現風格上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痕跡。古格坐落的土山高300余米,而保存相對完好的殿宇只到山腰的地方。之上,只剩下殘存的土牆,隧道和溝隙。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最大的差異之處就是能讓人產生行走於歷史之中的錯覺,而王朝的遺跡更是如此。贊嘆,驚喜,遺憾,惋惜,無所適從,各種感覺交錯,最後是空白。只是靜靜的坐在土階上,吹著微熱的風,似乎與千年前一樣。一個王朝盛衰背後的故事不計其數,留下的永遠不過是個蒼茫的背影。



(古格)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