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游芙蓉鎮和鳳凰

作者: 往往

導讀十一游芙蓉鎮和鳳凰10月6日,游完了張家界,已是5點鐘了,驅車趕往芙蓉鎮,天漸漸黑了下來,大家又困又乏,都昏昏睡去了,直到晚上8點才到了芙蓉鎮,因為鎮子太小,車開不到賓館裡邊,我們只好拉著行李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石頭鋪的路上,沒有路燈,大家用手機的光亮照著腳下,最後來到了猛洞河賓館,也就是芙蓉鎮最好的一家旅館了。還算干淨,匆匆吃飯休息,因為 ...

十一游芙蓉鎮和鳳凰10月6日,游完了張家界,已是5點鐘了,驅車趕往芙蓉鎮,天漸漸黑了下來,大家又困又乏,都昏昏睡去了,直到晚上8點才到了芙蓉鎮,因為鎮子太小,車開不到賓館裡邊,我們只好拉著行李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石頭鋪的路上,沒有路燈,大家用手機的光亮照著腳下,最後來到了猛洞河賓館,也就是芙蓉鎮最好的一家旅館了。還算干淨,匆匆吃飯休息,因為第二天6點半就要出發。

第二天一早,天剛發亮,就開早飯了,有米豆腐,味道還好,有點像涼粉,但是不是用澱粉做的,是用米粉做的。六點半鐘,我們就走在芙蓉鎮的小街上了,我們是最早的游客,芙蓉鎮還在沉睡中。首先來到古碼頭,這是猛洞河上很大的碼頭,年代久遠,一個翹檐的古老閣樓矗立在猛洞河碼頭上,下邊是半圓的台階直通河中,站在河岸向對面望去,河對岸的船家已經亮起燈來,炊煙裊裊,一幅水鄉小鎮靜謐安詳的畫卷。論年代,芙蓉鎮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原來叫王村,它之所以出名還是因為劉小慶、姜文在這裡拍了“芙蓉鎮”這部電影。這裡的房屋建在河邊的山坡上,房屋也都是湘西的吊角樓,石板鋪的小街古樸自然,讓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悠閑。也許是因為太早,避開了白天的喧鬧,真是早起人的福氣。看了劉小慶米豆腐店,還有它旁邊的一個貞節牌坊。吃了炸糕,就乘車去鳳凰了。因為是路過,所以看看還很有味道,尤其是因為清晨的寂靜,的確感覺不錯。但是如果人多了,可以想見是多麼嘈雜和擁擠,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湘西真出了不少名人,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沈從文、熊希齡、黃永玉都是鳳凰人以外,宋祖英也是湘西人,我們從芙蓉到鳳凰就路過她的家鄉古丈縣。導游說,宋祖英就是機遇好,其實湘西像她那樣唱得好又漂亮的妹子有的是,口氣中透著不以為然。一路上牛和人都在公路上穿行,司機要十分小心駕駛才成。大約10點左右,我們來到了鳳凰古城。

這是一個從遠古走來小鎮,地處極為偏僻的湘西苗疆。過去交通十分不便,但這裡的靈山秀水孕育出了許多人傑,卻也是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因為是十一黃金周的最後一天,游人少了許多,讓人感到比較輕松。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城門,對於在北京看多了古城牆城門的人來說,城樓並不新鮮,但在這麼偏僻的苗族人聚集的地方卻有著用專制城磚砌築與北京前門樓相仿的城樓,卻是讓人驚奇,據說是建於清康熙年間(1715年),距今快300年了。向前走到城中,就到了一個三岔路口,導游告訴我們,其中一條通向鳳凰的民族一條街,是賣東西的步行街,一條可以到沈從文故居,還有一條經北城門到沱江邊,我們首先要看的就是鳳凰的代表景點,沱江邊的吊腳樓。鳳凰城很小,沿街都是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屋,不過有許多已經修繕一新了,到給人不太自然的感覺。北城樓倒是仍然古舊,與城牆相連,走上去,上面的磚石都被人踩出了坑,許多苗族婦女坐在城樓上編織著什麼。出古城北門就到了沱江邊。映入眼簾的是對岸建在江邊的嶄新的吊腳樓,它們大都是飯店,旅店,所以掛滿了一串串的燈籠,但是太新了,並不給人好印像。沱江上的一排跳岩是讓人過河用的,這其實就是一排石墩,相距一步遠,新修的為兩排,每排66墩,可以兩人對面錯過。還有一個舊時的橋,是在舊的墩子上面鋪了木板,兩橋相距不遠,隨你選擇。走過跳岩,就到了對岸,這時你看到的是鳳凰最經典的畫卷了。河水碧綠,水邊吊腳樓林立,影影幢幢,沿江的樓閣用木棍支撐,像懸空寺的建築,一來少占好地,架高又可防潮、防蛇蠍和野獸。吊腳樓的建築很別致,一般為兩層,第一層不做正規房間,多為谷倉、或豬牛羊欄。上邊一層很講究,為居室客房,有外走廊和花窗。屋頂飛檐蹺角,木制結構,確實很有特點。江上黃色的船只往來讓人乘坐游覽,因為河不寬,所以沿岸走過,也可把所有的風景盡收眼底。我們時間太緊,所以就沒有乘船。岸邊一個大水車,一條石板鋪到江中,許多人在上面洗衣服。真是很有詩情畫意。

沿著沱江北岸向前,江對岸是密集的吊腳樓,跨江的一座虹橋展示在你的眼前。虹橋的風雨樓確實壯觀和俊美,使人想起意大利佛羅倫薩的老橋。這作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600年了,幾經修葺才成了今天這個古色古香的二層廊橋。裡邊多經營各種民族工藝品,游人往來穿梭,到有點像“清明上河圖”中的景像。只是橋頭的門樓太新也太古板,給人的印像實在很差。從橋頭可見“萬名塔”,它原來是一個用來焚燒字紙的“紙字爐”,建於清嘉慶年間,這也說明鳳凰人對文字的尊崇,寫字的紙是不能隨便丟棄的,都要拿到這裡燒掉。可惜文革期間被毀掉了,後來著名畫家黃永玉(他也是鳳凰人)倡議並捐款在原來的石基上修了這個塔。從虹橋過橋就可以進入民族一條街,這裡多是賣東西的,我向來對購物沒有什麼興趣,況且看過了許多類似的地方,所以並沒有感到有什麼可買的東西。但是這裡的姜糖確實一絕,到處可見現場制作的,又酥又脆又甜又辣(姜的辣味),對於胃寒的人來說應為上乘佳品。導游推薦的張氏姜糖包裝較好,價錢也貴,如自己吃,有便宜的,味道也不錯。從民族一條街拐到另一街上可以看到沈從文故居,但是他一定要花60元買套票,其實游沱江如果找個船一個人才10元,可見買套票多麼不值,可你不買套票,故居恕不接待,只好在門口照張照片走人。

總之,鳳凰給人的印像還不錯,但比我想像的規模要小,可看的地方不多,當然如果有時間,到附近的地方,據說還有鳳凰8景和青山綠水異洞,不知是否值得去看。我們是太匆忙了,還要趕回張家界乘當晚的飛機回北京。雖為匆匆過客,但小城的城樓、江邊的吊腳樓、紅石板鋪就的街道、永遠不倦流淌的沱江也使人不能忘懷。



(芙蓉鎮古碼頭的清晨)



(沉睡中的芙蓉鎮)



(沱江邊的吊角樓)



(沱江中的洗衣人)



(虹橋風雨樓)


精選遊記: 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