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班了,沒有以前當學生時候那麼自由。每周的新教師培訓把我“折磨”得疲憊不堪,出來玩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幸好下周學生去軍訓,我不用跟隨前往,於是周三突發奇想想趁周末去蘇州一行,周四一上班就查找了大量資料,周五下班買了火車票,我的姑蘇行便成行了。
正文:
周六一大早天空依然飄著小雨,我心想這回旅行估計要伴隨著這秋雨。乘上頭班地鐵,來到火車站,本想去工行取款,結果那裡沒有ATM。誰知上海站內也無取款機,只能抓緊時間先上車。為了多玩點景點,我買的是早班的T732次(¥15), 7點左右列車開動了。車上乘客不少,而且很多市去蘇州旅游的上海人。火車上網友消息我說蘇州回滬車票比較緊張,由於在上海沒有買到回程票,我心裡頓時產生一絲疑惑。(年初的湘西行就因為車票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大概8點不到列車就到了蘇州站。
先前我去過幾次蘇州,虎丘、西園、留園、天平山、木瀆、甪直、蘇州樂園都早已去過。不過蘇州最出名的還是那些園林,並且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所以這次的姑蘇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看園林。蘇州火車站沒有多大變化,不過門口那些黑車、旅館、旅行社的托越來越多了,看了CTRIP的許多帖子,就號召大家不要親信那些三輪車、旅行社的花言巧語,不然上當後悔都來不及。(上次在木瀆就碰到黑心的三輪車夫拉我們去發廊一條街的尷尬事件)我先去旁邊的小店買了張地圖(¥5),然後趕緊去售票處買回程票,卻被告知晚上只有8:30那趟車有座。正好我想感受一次新車型,便買了一張T721次軟座(¥22)。不過此時手頭大概只有50塊錢不到,於是趕緊找ATM,幸好前方200米有工行,我查了一下,發覺余額突然多了很多。後來一想,原來今天是發工資的日子。由於今天出門太早,忘了吃早飯,正好工行旁邊有游4,便上車去觀前街找家老字號小吃店。可能是這趟車多了個“游”字,短途居然要3元,座到底得4元。(後來蘇州的同學證實我挨宰了,大家出門一定看清楚哦,不要親信司機)
早上:綠揚餛飩店 拙政園 忠王府
汽車一路狂開,看到了絲綢博物館、北寺塔(正在大修,不過很雄偉)。我在接駕橋下了車,對面就是著名的觀前街。蘇州的美食早有耳聞,不過這次一個人出來,還是以小吃為主。可惜這次出門忘記帶TK工具,所以很多美食美圖都無法風險,這是我本次旅行最為遺憾的一件事情了!網上看到蘇州幾家著名的老字號,比如綠揚餛飩店、朱鴻興面館、陸長興面等,著名作家陸文夫先生曾在小說《美食家》中也有介紹。一路尋覓終於讓我在碧鳳坊口找到了綠揚餛飩店。我點了著名的雞湯三鮮餛飩(¥3)、半緊酵蟹粉小籠(¥4),感覺餛飩的餡非常鮮美,湯裡還有蛋皮和豆腐干絲,頗似上次在無錫王興記吃的餛飩。小籠依舊有點甜,只有4個,但味道不錯。此外店內還有半緊酵鮮肉小籠、雞鴨血湯等點心,價格非常便宜,小籠還提供外賣呢。出了綠揚餛飩旁邊就是另外幾家老字號,心想晚飯有地方解決了。
觀前街外面就有公交車,前往各個園子。(2路車¥1)第一站我選擇了最著名的拙政園。下了車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園子,發現通往園子的那條馬路在大修,只好從園子外的小巷,繞這園子走到門口。那小巷非常狹長,不過沒有《雨巷》那樣的感覺。走了好久才到門口,發現蘇州的園林真有點“養在深閨人未識”。拙政園門票果然不菲,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而且只有老人、兒童享受優惠。(如果你坐蘇州旅游集散中心的巴士也可優惠不過折扣不大)敢情現在離淡季還有半個月,沒轍只能怪怪買了70塊的門票,售票處還有免費宣傳冊子提供,上面有園子的介紹和導游圖,值得參考。園內還提供免費導游服務,工作人員會在指定的時間地點為游客進行40分鐘的導游介紹。其實拙政園由兩條長廊把園子分為三個部分,東園、中園(拙政園)和西園。東園景點不多,是解放以後修復的。中園可謂是其精華部分。經過聽雨軒,頓時風雨大作,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感覺特別有意境,就像以前學的古詩詞所描繪得那樣。其實在古典園林中有許多的講究,而且處處都體現著園主的修養和趣味。中園的長廊上可以看到北寺塔,這塔仿佛就在西園中一樣,導游介紹這采用了借景的手法。中園內還有三個池子,中間就有個荷風四面亭,到了夏天裡面種滿荷花,在亭中便可聞得荷香。據說園子的主人非常清高,不遠與當時官場的人同流合污,希望自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種下那麼多荷花。園內還有一座見山樓,相傳當年太平天國時的忠王曾在此辦公,樓外便可看到高山,因能開門見山故稱見山樓。樓上的窗戶鑲嵌的是最早用貝殼打磨得玻璃,非常珍貴。中園主要體現了明代園林的風格,而西園則是典型的清代風格。印像中有處房子四面玻璃,到了夏天打開窗戶非常涼爽。還有一座專門接待賓客的“三十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其實是在同一個屋子,前者接待男賓方內布置大方,正對園中美景;而後者專接待女賓,布置比較小巧,正對一株曼陀羅樹,由此便可看出當時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說道拙政園的景點真的不少,這裡篇幅有限來無法一一介紹。此外的與誰同坐軒(頗似一把打開的扇子)、留聽閣(取自李商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裡面的木雕非常精細)倒影樓等都很值得一看。看完三個園子,我還參觀了園林博物館,館內有蘇州園林的介紹。對於我們了解園林發展很有幫助。其實園林是一門學問,裡面的亭台樓閣無不體現出中國的傳統文化。另外古人很喜歡將許多詩詞中的意境體現在造園中,真得令我非常佩服!
拙政園門口的那條路正在大修,由於下了場雨,路上泥濘不堪。園子旁邊就是忠王府(¥10,學生對折),相傳當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在此開會議事。大致看了一下展覽的內容不怎麼樣,而且年頭比較久遠。不過房子保存得很好。
中午:獅子林 朱鴻興面館
拙政園附近就是獅子林了(淡季¥20,旺季¥30),此刻正好11點左右。正好早飯吃得太晚,也不太餓,正好去參觀一下。獅子林要比拙政園小多了,但也有自己的特點。當年乾隆、康熙都曾來此游玩,並在承德、圓明園分別仿建。獅子林不僅有古典園林的亭台樓閣,更有以大型太湖石築成的假山群。由於沒有趕上免費講解時間,這次只能自己游覽。從大廳依次走過燕慕堂、對照亭、九獅峰。那九獅峰我至今也沒有看出有九個獅子,可能自己的想像力還不是很強。過了見山樓便來到了園林的主體部分了,這裡暫且不講那些樓、閣、亭什麼的。單單是那些假山就夠自己玩上一陣的了。剛進假山,就發現裡面道路縱橫交錯,仿佛進入一座迷宮,我繞了n圈都沒有繞出來,此時正好又下起大雨,頓時心急如焚。沒辦法,任憑雨水的衝打,我還得想辦法走出來。其實出口看上去近在咫尺,可你走著走著就會繞很大一個灣,或是拾級而上,或是穿過山洞(記得頭碰到被石頭2次,特別疼),走來走去好像還是停留在原地。真佩服這個園子的設計者能設計出這麼一座假山。據說當年乾隆皇帝在此走了兩個時辰也沒出來,最後在眾人的指點下才出了迷宮。當皇帝出來時,說了三個字“真好玩”,於是便在附近的亭子中題字“真趣”,此亭便稱“真趣亭”。獅子林內還有一處石舫,正好和對面的暗香疏影樓應和,石舫內跟一般的船差不多。在拙政園內也有一處石舫叫做“綠洲”。此外,我還在聽濤亭旁邊也就是花圃附近發現了一條暗道,真的是別具匠心。園內的飛瀑亭、湖心亭、御碑亭都值得一看。
游完獅子林已經12點半了,返回2路車站,發現對面正是朱鴻興面館,不過據說總店是在怡園對面。這家分店還算可以,服務員告訴我怡園對面那家已經拆了,老師傅都在這家店內。朱鴻興的面是最出名的,這裡也想FB一下,點了一晚現鈔澆頭的蝦仁蟹黃面(¥19)。這裡還有悶肉面、鱔糊面、魚片面、蝦腰面等,如果不夠還可以加澆頭,價格就是相對應的面價減去一元。不一會兒面上桌,感覺這裡的面非常細,湯頭也很濃,光吃這湯面就很鮮美。再加上這澆頭更是錦上添花。這裡提醒一下蘇州的蝦仁澆頭都是河蝦所以個非常小,但味道很棒!不過這個蟹黃感覺不靈,可能是隔夜備的原料。不過師傅現鈔的手藝果然精湛。下次還是點蝦腰面算了哈哈。看了一下價目表,一般非現鈔澆頭的面不會超過10元,所以感覺蘇州的小吃真的非常便宜,價廉物美四個字形容一點也不過。
下午:網師園 觀前街
下午繼續游園,坐上2路前往小巧玲瓏的網師園。(旺季¥30,淡季¥20)這次總算趕上導游講解,而且正好就我一個游客,講解員開始有些不耐煩,就講得爆快,後來人多了,她終於放慢速度。其實網師園算得上是“以小見大”的,它的一個門就有很多講究。那個門檻特別的高,進門可以看到驕亭內有兩張很長的凳子,原來是給那些轎夫僕人歇腳的。驕亭上方有“清能早達”四字,下面便是園內的全景圖。穿過門廊便是萬卷堂,這裡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沒有多大區別,不過真正值得一看的堂前的那座磚雕門樓,門樓雕刻精致,飽經滄桑300余年後仍然古雅清新,完好無損,精美絕倫,享有“江南第一門樓”的盛譽。萬卷堂後面是擷秀樓,同樣是專門招待女眷的。樓上是女主人的房間,整個房子看上去比較昏暗。網師園也分為三部分,剛才介紹的是主人的宅第,中間便是主園,最西邊也有一個內園,有點像前面的拙政園。中間的主園可謂是網師園的精華所在,園內有四個亭子,可在不同亭內欣賞不同季節的風光。“竹外一枝軒”是欣賞春景的場所,竹子和梅樹都是春天的像征。這裡還用了框景的手法,將景框在“鏡框”中,猶如一幅動態的圖畫,你可以在一年四季看到畫不同的樣子。這裡的“鏡框”有方形、菱形、圓形還有正六邊形。“月到風來亭”是欣賞秋景的地方,主人取“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之意,中秋之夜在此賞月不愧是人生一大樂趣了。“濯纓水閣”是夏天納涼的好去處,水閣下面掏空,臨水而建,利用水的循環吸熱作用,另外這間水閣坐南朝北,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空調。“小山叢桂軒”是網師園內比較有特色的一處景點,這裡是供會客用的,四面都是玻璃窗,透過每塊玻璃都能看到一幅畫,特別中中間那塊玻璃正好能看到園內景色,特別漂亮。西園景點不多,有一處張大千為自己飼養的老虎所立的碑文,旁邊的樹下埋葬著老虎的屍體。據說當年張大千和兄弟住在這裡時非常喜歡畫虎,於是花錢養了一只,任憑此虎在園中玩耍,最後在他離開此園之前,老虎的了重病醫治無效。於是寫了這塊碑,80年代托人從台灣帶來。還有一處景點不得不提,那就是引靜橋,據說是園內最小的一座橋,走一下可以體會到小橋流水的感覺。橋上有牡丹的圖案,像征著榮華富貴。晚上,網師園還提供夜游,在各個景點都有江南絲竹、評彈、昆曲等表演,價格是80元。
由於這三個園子花費了我130元,故原來游覽滄浪亭、盤門的計劃只能取消,其實也好,可以作為我下次來蘇州的理由。我在網師園門口發現了蘇州旅游咨詢中心,裡面蘇州有各種旅游宣傳資料提供,我順手拿了一些回來,正好為以後出游作准備。然後便坐上2路車回到觀前街。
此時才下午三點,離開跟同學約定的時間還在,就在觀前街隨便逛逛。發現蘇州專賣店的東西要比上還便宜,有點像上次在杭州解放路看到的一樣,到處在打折。走著走著,居然走到了“黃天源”,這裡是蘇州響當當的糕團老字號。店內也提供堂吃,不過是一些面點之類。發現這裡的糕團生意特別好,而且買的人大多是上海人。我也不知道哪一種最好,於是各樣糕團挑選了幾個買回家。“黃天源”對面又是“采芝齋”,正好可以購買土特產。我便買了一些蘇州豆腐干、素鴨。這裡有盒裝和散裝兩種。第一次買也不知道那種還就選了散裝的。
大概四點左右終於碰到了在蘇州的同學,我同學說蘇州的許多小吃都已經改頭換面了,成了連鎖經營店,當年的味道再也找不到了,如果像品嘗只能去那些深宅小巷。我跟著他奇怪八拐,去了一爿不知名的小店,據說老板是上海人。感覺這裡有點像我們學校門口的那些小店,店裡的雞爪和皮蛋瘦肉粥蠻好吃的,可惜名字忘記了無法詳說。然後我們又去了陸長興,當地人都喜歡去那裡,因為陸長興面的價格比朱鴻興還要便宜。我們點了悶蹄爆魚加香菇(¥8.8),感覺合理的面不比朱鴻興差。不過店內居然還賣快餐盒飯,這跟老字號面店的牌子有點格格不入,看著老不是味道。其實蘇州除了我剛才介紹的幾家特色店之外還有五方齋面館、得月樓、松鶴樓,下次有機會可以去品嘗一下。
傍晚的觀前街特別熱鬧,我還發現裡面有一條小商品街,有點像我們上海的七浦路。大概7點左右我回到了火車站,八點半登上龐巴特,感受了一番軟座的滋味真的很不錯!下次去南京一定要座這趟車回來。九點半不到就回到了上海,姑蘇之旅告一段落。
後記:
整個旅程不算很緊張,我特地留下了幾個地方為下次再去蘇州作伏筆。蘇州的園林門票實在太貴,而且沒有學生優惠票,這點讓我很不爽的!不過確實這些地方值得一看,花了這些錢還算值得。算下來總共這次花費(車票、門票、購物、吃飯)230左右。門票就占了很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