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長安

作者: Yun在雲端

導讀隨著清晨陽光慢慢撒到車廂中,隨著T43 隆隆的前進,我又一次在黃土高原上了。窗外濕潤的土地,青色的田野,大片大片的黃色小花漫在軌道兩旁……冷空氣剛剛過去,希望這三天天氣好一些。 火車8點50 正點駛進西安站。出站抬頭就看到剛剛合攏的城牆。以前多次坐火車經過它,趴在玻璃上緊緊地盯著看,心裡盤算著什麼時候到上面走一走…… 對城牆的熱愛不知為什麼近 ...

隨著清晨陽光慢慢撒到車廂中,隨著T43 隆隆的前進,我又一次在黃土高原上了。窗外濕潤的土地,青色的田野,大片大片的黃色小花漫在軌道兩旁……冷空氣剛剛過去,希望這三天天氣好一些。

火車8點50 正點駛進西安站。出站抬頭就看到剛剛合攏的城牆。以前多次坐火車經過它,趴在玻璃上緊緊地盯著看,心裡盤算著什麼時候到上面走一走……

對城牆的熱愛不知為什麼近幾年來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北京的舊城牆已不可尋,雖然這兩年也復建了崇文門的一段,皇城根的一段,但那畢竟看起來更像後人堆起來的紀念碑:為了忘卻的紀念;為了可觸摸的歷史隨風而去的無奈……

住在安定門的時候,時常趴在陽台上對著50米外的河道發呆:那裡是城牆最後的遺跡,是現代人們唯一可以准確指點的地方。河道裡是三面厚厚的水泥板,凝滯著本該是城市血液的流水。只有在節慶時,衝刷河道時你才能看到鮮活一些的流水;在其它大部分時間裡,這裡就慢慢變成深綠,變成深褐,承載著一些油狀物;或者干脆就是干涸著,裸露著,靜靜的在那裡。不遠處,夕陽照在雍和宮的金頂上,有時可以輕輕嗅到微風帶來的香氣。在它們之間是繁忙的二環路:車水馬龍的交通,現代城市的柏油路大概是它的血管,裡面疾馳的大約就是繁忙的血液們了,在奔向一個無盡的終點。

常到景山眺望一下故宮,眺望一下四面八方的北京。總是要感慨一下林立的吊車,感慨一下新的躍入眼簾的建築。再到角樓下想像一下走在城牆上面的景像。這時十有八九列車上的想法就會再一次呈現在我的面前……於是努力去找尋:看過大理的,在嘉峪關上隱約找到了在仙劍裡的感覺:我走,我走,我走走,哈,真好!

當然仍舊不能忘懷的依然是這裡:長安城!私下以為中國人都應當到這裡來看看,在這個城市裡,在這個高原上,在這片大地上可以清晰地感到我們民族的脈絡,我們文明的歷史,我們為何而驕傲,我們迄今屹立於世的原因。腳下厚厚的地層裡有我們先人的遺跡,腳下厚厚的地層裡是我們皮膚的顏色,腳下厚厚的地層裡代表著我們文明的淵源和她的顏色。要說皇天後土,不是北京,不是南京,更不是上海或其它的,而是這裡。所以,我寧願說我是回到了這裡,回到了冥冥中開始的地方。

還好,現在我終於在這裡了。出站往前走有十多路公交車的彙集處。我和MM決定先去鐘樓旁看看,那裡有不少旅社賓館。坐上雙層的603來到鐘樓。一看西安就對旅游業比較重視,幾乎所有公交車的玻璃上都有西安城的輪廓和本車的行駛路咄肌N?私謔】??頤薔齠ㄏ熱ブ勇ビ示峙緣那嗄曷蒙緲純礎I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層,開門看到一位老師傅正在他們有名的陽光露台上教外國MM打拳。只有8人間了,打開一個房間,還拉著窗簾,一個下鋪的MM和一個上鋪的外國壯小伙還在蒙頭大睡,設施和國外的青旅差不多,決定住下:因為是非會員,每人每晚35元。

放下東西,決定先出去吃點東西。當然青旅也提供,據說分得還挺細:中式,西式,美式啥的。不過到了西安還在這裡吃就怎麼也說不過去了。鐘樓以前是現在也是西安城的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直通四個大門。鼓樓就在不遠處,走過去好近:這就是住在市中心的好處吧?!我們來這裡是因為這裡有一條著名的美食街:北院門。10點多,太早了,很多店鋪還沒開門。這裡的黃金時間是在晚7點後了。折到對面也很有名的竹笆市:手裡一個王恆肉夾饃,一個樊記肉夾饃,商量著下一步去哪裡。看著還有些陰霾的天空,我們決定去兵馬俑。610路直奔火車站,坐上著名的306路(游5):火車站前拉客的冒牌306路人員依舊如網上所說的那麼多,依舊有人鍥而不舍的試圖堵住你上車的路告訴你先去他們那裡買票,唯一的改進是在306 前擋風玻璃上貼了一張:“上車購票”的大紙。單程5元往返8元,70分鐘後到達終點:兵馬俑。一路上下車的人不多,在華清池有幾個。我們早就聽說過幾個水泥池子就要40元,當然不去。不過它門前的旅游車可是真多,大家都想看看當年貴妃出浴的地方吧?居然還看到粗陋的埃及獅身人面像:這就是什麼八大奇跡館了吧。放在這裡有些關公戰秦瓊的味道。路過秦始皇陵的時候,眼望那高大的封土,不由自主的想起剛看完的《神話》中的情節,有趣。

穿過停車場,穿過熱鬧而又單一的集市,步行15分鐘來到兵馬俑大門前。90元門票,好貴:不過還是心向往之了。從12點多一直看到3點多,5個館我們依次看過去:文物陳列館-〉二號坑-〉三號坑-〉一號坑-〉環幕影院。事後覺得這個順序非常好,一種先震撼而又漸入佳境的感覺。雖然在這之前,已經從小到大無數次的通過報紙電視看到過,但是身臨其境時的感觸還是不能通過虛擬旅游來替代的。

那銅車馬,那威嚴的軍陣,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向我們走來。多蒙考古工作者們的辛苦工作使我們可以在今天與他們面對面進行無言的溝通。盡管很多仍舊掩埋在黃土下,盡管很多還沒有被修復,但是足夠了:他們的技術已經向我們後人展示出了足夠的才華,驚世駭俗的才華;他們的陣列已經向我們後人展示出了足夠的威嚴,無堅不摧的威嚴;他們的眼神已經向我們後人傳遞出了足夠的堅強和意志,悠遠的傳承著,在你在我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

面對他們,你似乎仍能聽到戰車的隆隆;青銅兵器的碰撞;漫天的殺伐之聲,隨之而來的是目前中國版圖陸地的東部,南部就是在那時基本確立,“秦”的發音就是在那時成為中國的代表而遠播世界,……如果讓目光延伸開去,來到漢唐,來到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歷史的作用大致於此,因為它能給人啟示,驚醒和智慧。

下午5點回到火車站前廣場。乘610 至五味什字,先到南院門春發生吃了一碗精肥腸泡饃一份12.5 元,隨後走過德福巷,粉巷:酒吧街給人印像不錯。接著再去北院門也是大吃大喝。MM的游記對此有記述,我就不多說了。反正兩個晚上就在這裡東一家西一家的吃過了…… J

10月29日,星期六。一早先去吃了永明岐山面:5元一碗,比北京的實惠。隨後去小雁塔,門票18元。進到裡面後看到正門還在整修中,一個院子裡的各式各樣的拴馬樁有些特色。打車去陝博,7元;門票35元。這裡對了解整個陝西歷史很有幫助:從史前開始一直到明清,重點在漢唐。休息時看來旅游的老外買紀念品很有意思。隨後步行去大雁塔,門票25元。這裡比小雁塔面積大很多,游人也多了很多。剛修的玄奘紀念堂與其它建築相配還算協調。天氣不錯,銀杏葉都黃了,藍天,紅牆,黃葉,塔林,還有幾個紅紅的柿子掛在枝頭……

打車去南門,門票已漲到40元,著實嚇到:自費的話可能也就來這麼一次了。這樣的地方如果不是免費開放的話,也應該只收很少的費用啊。也許只能像期盼某些高速公路那樣:猴年馬月收完費,還完貸了,就免費開放了……嗚乎!在夕陽下,騎車兩個小時環城一周: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顛到虎口發麻,胳膊發酸。看前人說兩人自行車不好掌控,不過看別人都騎得不錯:最起碼兩個人重量大些,壓得住一些吧?

到北門時,看到底下正在搞入城式,一群人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嘻嘻哈哈的拿著通關文牒接受樂舞恭迎。仔細看看是網易的人。隨後在市場上,在回北京的飛機上都看到他們:最搞笑的是這些人似乎不知道行李可以托運,每個人都2個,3個大包的手提著,讓其他乘客都沒有地方了;還有一位網易的壯哥,在飛機落地滑行時站起來,在被空姐要求坐下時反唇相譏:你們為什麼不坐著?噎得空姐大聲說:我們這是為了乘客的安全!這家伙還好像不依不饒的樣子,被同伙按住了。

隨後接著去回民街吃吃喝喝。

10月30日,星期天。一早起來退房,一個包放在青旅。隨後跑到大皮院去喝老劉家糊辣湯。可真是壯觀:最多時有十多人排隊。要了一個小碗的外加一個饃,兩塊錢。我們兩個人就飽了……接著來到清真寺,門票12元。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照在牌樓上,樹影中,溫暖好看。這完全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清真寺:除了文字和最後一個大殿,你分別不出來它和其他古代建築的明顯區別。民族在這裡和睦相處,建築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十字軍的東征,恐怕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徒步去碑林,看到一幅幅書法傑作,看到拓片的全過程。如果歷史可以凝固的話,那她就在這裡了。她是無言的,但是她是有載體的,她是可以傳承的,她是有重量的:壓得龍的兒子都不能前行……

這裡還有昭陵六駿:四幅真跡,兩幅仿制;在那個國破山河在的年代被家賊外盜運去了太平洋的對岸!又想起了成龍在《神話》中兵馬俑旁的慷慨陳詞,光憑那幾句話就是莫大亮點!好漢!

出來後就是去當地的書城,MM的傳統保留節目。然後抓緊機會接著吃吃喝喝;買些當地土產回去以慰家鄉父老……

3點鐘在美倫酒店門口坐機場大巴,還真是人多,居然有人站著:不得不中途送到其他的車上,1個小時後抵達鹹陽機場。伴著夕陽的徐徐西下,我們離開了西安。

其實,我相信我還會回來的:霍去病的陵墓還沒有拜謁,關中,陝北很多地方需要好好體驗……

還有我們生命中血脈裡的召喚……



(1)



(2)



(3)



(4)



(5)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