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大觀園

作者: 花朝月夕

導讀記得是個酷熱的下午,和好友冬冬一起逛北京大觀園。我們都愛紅樓夢,每個夏天至少重讀一次前八十回。 北京大觀園的布局還是非常忠實於原著的,只是一切都像微縮過了,園內的湖小得可憐,從怡紅院出去就和隴月庵貼著鼻尖了,哪裡有山。最讓我們失望的是瀟湘館,小的像個包子,又暗又濕,林妹妹要住在這兒一准得病。最喜歡的是暖香塢,錯落有型,小巧別致。繞到 ...

記得是個酷熱的下午,和好友冬冬一起逛北京大觀園。我們都愛紅樓夢,每個夏天至少重讀一次前八十回。

北京大觀園的布局還是非常忠實於原著的,只是一切都像微縮過了,園內的湖小得可憐,從怡紅院出去就和隴月庵貼著鼻尖了,哪裡有山。最讓我們失望的是瀟湘館,小的像個包子,又暗又濕,林妹妹要住在這兒一准得病。最喜歡的是暖香塢,錯落有型,小巧別致。繞到大觀樓時,我們都有點中暑,多少有些失落。

事隔三年有余,在上海歇假,臭臭問想去哪玩,我就說大觀園。他不明白大觀園有什麼好看,但還說請假陪我去玩。我只當開玩笑。晚上的讀書時間,他來讀,我指名讀紅樓賈政帶寶玉初游大觀園那一段。臭臭讀得是搖頭晃腦,抑揚頓挫的,但到讀完完全不知在講些什麼,也真難為他了。

第二天醒得晚了,他還真就打個電話請了假,要陪我去大觀園。

原來上海的大觀園離市區這麼遠,怪不得門票如此之貴,總不成大老遠跑來不進去吧。讓我恨恨,六十元,趕上我們的故宮博物院了,它憑什麼。

我是背了書來的,一邊走一邊在翻。總體感覺,這裡的保養還是比北京的強很多,單個院子的質量比北京要好,但有致命缺陷,就是布局與書中說的不符。該左的成了右,該依山的成了傍水,稻香村原著裡明言是竹籬茅屋,可這裡都是水泥的厚牆,也不可能有耕地了。

倒真是清靜,工作人員比游人還多,畢竟是南方,水還是活的,裡面的魚快餓瘋了,我們吃的可愛多筒子引來無數魚兒。這園子裡的植物還是好的。在通往藕香榭的曲折橋頭,桂花可真香。

櫳月庵的設計可真算有趣,竟有香客在院子裡拴的紅繩,且後院竟有個流水觀音,地上全是綠苔,很滑。

差點就錯過了怡紅院,的確是個大院子,但寶玉屋裡那多寶格,那做門的大鏡子,是不可能再現了。

有劇組在瀟湘館拍滬劇,那個林妹妹的演員正在休息,可能是穿著綢裙熱,直撩上來,那坐姿真不敢恭維,手裡猛扇扇子,臉上厚厚一層。我看得直發冷,幸好現在已長大有了抗體。臭臭的感覺自是另有風味再不用說。他陪我細細的逛,可也不過兩個半小時,再無可看之處。

和北京大觀園一樣,這一次是沒有任何驚奇的游玩。可是我來此一游的初衷,也其實並沒有期望。只是來看一看而已。

因為沒有驚喜,我覺得不必寫出什麼,只是這幾天,在北京最長的秋日催情下,非常想念那一干朋友,想念臭臭,也想念曾經的我。有時去一個地方,只是為了看看想像和現實究竟有多遠,扔下一些,然後可以更輕松的上路。


精選遊記: 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