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九寨溝

作者: XYZ50

導讀難忘九寨溝終於抵擋不住“九寨歸來不看水”的誘惑,在一個“溽暑醉如酒”的夏天我登上了西去的火車奔赴成都。 到成都後擇定了旅行社,次日一大早就出發。一開始路旁景像與見慣的江南沒有什麼兩樣,過江油就轉上高高低低的兩車道山間公路,漸漸的,景像漸漸清幽起來,路左有條小溪在撒歡,溪水澄澈,溪中的石頭都歷歷可數;溪水被石頭一攪,翻起朵朵浪花,遠遠 ...

難忘九寨溝終於抵擋不住“九寨歸來不看水”的誘惑,在一個“溽暑醉如酒”的夏天我登上了西去的火車奔赴成都。

到成都後擇定了旅行社,次日一大早就出發。一開始路旁景像與見慣的江南沒有什麼兩樣,過江油就轉上高高低低的兩車道山間公路,漸漸的,景像漸漸清幽起來,路左有條小溪在撒歡,溪水澄澈,溪中的石頭都歷歷可數;溪水被石頭一攪,翻起朵朵浪花,遠遠望去猶如水面上撒了一把珍珠;後來才知這就是涪江的源頭,名喚火溪河。午後,旅游車到達平武報恩寺。報恩寺是明代的建築,原系當地土司仿紫禁城縮小而造,全寺紅牆金瓦、飛檐鬥拱氣勢非凡,在蒼莽的荒山之中是非常扎眼的,也難怪剛造好就遭人舉報。

兩個小時後旅游車重新上路,公路七彎八轉、山谷也益發顯得聳翹深邃,只有汽車發動機那低低的沉重咆哮在山谷中回蕩。車越開山路越高,路邊的樹林也隨之高大粗壯起來,擠擠挨挨的將樹冠伸向公路的上方。不知何時小雨淅淅瀝瀝起來,和著團團濃霧在拜訪我們,山區的異樣清新涼爽也在一點點地滲入車廂;我猛地意識到:汽車已經開入雲中了。此時,雨在靜靜地、柔柔地、耐心地梳洗著路旁樹林的枝葉,直到樹冠顯出一種新鮮活潑的油油之綠,方從樹梢上滑落。窗外的綠是那麼的靜、那麼的幽,仿佛有股潤肺腑沁心脾的清新在我的五內游蕩,九寨未到,這雨中的山路已夠讓人陶醉;沁入心脾的郁郁蔥蔥和清清淨淨浸洗著我的身心,讓我久久找不到詞來形容。這裡是這一路的最高點,海拔約3100米,也是平武縣和九寨溝縣的分界,叫做杜鵑山。

翻過這個山脊,汽車在翠綠的林海中歡快地向山下奔去,雖然天低雲暗,但濃翠卻始終盤旋左右,那種心情可不是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汽車越開越快,天色也越來越暗,窗外的景色漸漸淹沒。沒有多久,公路邊上突然出現了一組漂亮的建築,路兩邊也像城裡一樣出現了路燈,隔幾百米就有一座賓館。過了大半個小時,賓館越來越密集、造型瑰麗,有一兩座甚至可以說是藏族風味極其濃郁,從建築的造型式樣幾乎能推測出樓房的建造先後來。除了林立的賓館還出現了密集的飯店、商場、超市、還有網吧的招牌,路上甚至有出租車。很快車子就拐進了一所並不時髦的賓館,此時汽車已經行馳了十四小時。

第二天早上六點多點乘車出發去九寨的景區游覽。入口在一個濃翠環繞的谷地;公路沿一面的山麓穿過,路對過有一個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停車場很寬闊,間有花樹點綴,若非四圍的翠山映襯,此地簡直可以認做人造園林。意外地,進門是一個巨大的觀光車停車場,與常見的環島式公交終點站無甚兩樣:除了此處是環山之外。

觀光車剛開車時,景色未見多麼出色,與來九寨溝的路上所見相差不大,可很快景色讓我眼睛一亮:此處溪流開闊、溪水喧鬧,但卻有一叢叢千姿百態的小樹突兀地散立在溪流當中,靜靜地看著溪水在它的周圍歡快流淌,在溪流平緩處水卻呈現出一種天藍色,說它是盆景灘真是形像。觀光車繼續上行,樹叢漸漸被大片的開闊的芳草地所代替了;一條窄窄的溪水曲折地將這片茂密的草地劃做兩半,這水從剛才的淺淺的皎潔的天藍變成了奇異而瑰麗的寶石般的深藍,與緊挨著的芳草地的翠色青青在互相唱和著。

沒多久車子左邊出現了一個湖泊,湖邊緊挨著青山,就像熱戀中的情人般;湖水呈晶瑩剔透、純淨無暇的藍色——有如純粹的硫酸銅溶液般輕盈透徹的孔雀藍;這種藍色是那麼純淨可愛、那麼沁人心脾也是那麼的令人陶醉,這藍被旁邊山的濃綠、天的開闊一襯托益發顯得嬌艷,難怪人們說九寨歸來不看水,也難怪人們把這種類型的水叫做九寨藍。我向湖的遠處望去:一層乳白色的蒙蒙水霧輕輕的、柔和的貼在湖面上,在這層迷朦的霧紗上面貼著薄薄的一層濃綠,濃綠的上面又是一層潔白的雲,白雲上又是一層濃綠;就這樣夾了四五層之後,再向上卻是一層潔白一層天藍的鋪絮著。這色彩純潔而鮮艷,令人忘卻這些色彩原系於何物;這景像說像油畫,它卻如輕紗籠罩般朦朧;說像國畫,它卻有性格張揚的嬌艷;說它如夢似幻,它分明又置身於蒼山的環抱之中。此時,全車人都在如醉如痴地望著車窗外的這幅美景,過了好久才有人輕呼一聲:“啊!真美,美得叫人無法形容!”

觀光車仍然沿著緊挨山麓的公路在不緊不慢地行駛著。馳過大片的清幽,車終於在一個開闊的山麓停了下來,觀光車的終點也是游覽區的頂點到了。下得車來,只見此處三面是山,正前方有一塊用大石頭刻的游覽路線示意圖,木板鋪就的環游步道從示意圖前向左右伸展開去。我信步順著右邊的步道向林中走去,起初步道兩旁仍是開闊的山間草甸,但很快就是稀疏的樹林了。隨著步道的延伸,樹越來越高,漸漸有了遮天蔽日的感覺,林中靜靜的,也沒有風,但感覺涼爽宜人,令人渾然忘卻現在是一年最熱的時節。透過樹間的空隙,能隱約看見遠處的山峰與藍天,那山尖往往是山岩嶙峋,與眼前茂密的靜謐組合成了一種極為奇特的蒼勁,這種感覺往往用照相機卻表達不好。

越走身邊的樹就越粗而密,不一會,步道盡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木頭鋪就的平台。平台邊上的一塊石碑清楚地告訴游人:這裡是九寨溝游覽的頂點也是最高處。我不由得將這裡與杜鵑山比較:杜鵑山有山峰夾峙、公路穿林,顯得神秘而秀麗,此處是深林安謐,似乎各有所長難以取舍。盤桓了好一會兒之後,我往回走開始今天的游覽。下行的觀光車在每個景點都有站點,我在第三站芳草海下車。路邊的大樹靜靜地望著海子中的芳草萋萋,與不時出沒的熒熒淺藍相互唱和、呼應著。順著海子邊向前走去,不多時就能看到湖面開闊了許多,但湖水似乎也被芳草染成剔透的綠,湖對岸是青山陡立,樹木濟濟挨挨,偏這時蒼青的峭壁還要擠開已經密密的樹叢來向游人展示它的風姿。

漸漸地,湖水又變成了蔚藍,水平如鏡,路旁湖岸邊倒在水中的樹木猶在顯示著金黃的軀干,此時已說不出是到了那裡。一路雖然賞心悅目,但我卻生出一些不安,才剛游了九寨的一角而時間已過11點。走著走著,忽然湖水一下就不見了,路拐入了一片樹叢中,在樹叢當中有窄窄的清淺溪流在輕快地流淌著;樹林是郁郁蔥蔥的,給我以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先前的不安也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真是清新處可以洗心吶!至此,路分兩岔:一條繼續蜿蜒向前;另一條則向右一拐,似乎通向了對面的公路,我不由自主地就順勢向右拐了個彎。可是沒有走多少路就聽見了“轟轟”的水聲,再走幾步,陡然看到了一條寬寬的瀑布突兀地出現在了眼前。這條瀑布若說它雄偉它卻大約只十幾米高,若說它秀麗但卻是又極其壯闊——我估計能有好幾百米的長度。緊挨著瀑布的又是密密叢叢的樹叢,萋萋的綠樹在瀑布頂端、在瀑布的四周爭先恐後的伸展著枝條,仿佛在呵護著瀑布、吮吸著空氣中的蒙蒙水汽。在綠樹簇擁下的瀑布,散發著一種清幽安謐的氣氛,連它周圍的游人都顯得不多。

小路在看似就要到公路邊時,忽然向左一轉,向著樹叢的深處延伸。這裡是兩山之間的谷地,油光碧綠的樹叢有一人多高,簡直是密密層層地遍布於木頭鋪就的小路的兩旁,似乎是無窮無盡、鋪天蓋地一般。走在其間只覺得高高的樹叢像如堵的翠屏一般映眼撲面,生機盎然的磅礡綠意柔柔密密地包圍著我、暈染著我,也讓我陶陶然。在樹與樹的間隙當中,可以看到溪水正漫漫地湧來,然後一下子從小路的底下躥了過去,重又鑽入了重重疊疊的樹叢中,發出嘩嘩的響聲。此時此處,只聽得見隱隱的轟轟聲夾雜在喧囂的嘩嘩聲中,將萬籟渲染得分外的謐靜。此刻我感到了一種陶醉般的舒暢感,我想形容一下這種感覺,但是辦不到,我想我一定是融化在這綠意盎然的林泉之中——而且是連思維一起。至今回想起來,還能讓我想起這個生動的綠來——令我刻骨銘心。

忽然間我明白了,九寨之美就在於一靜一動的交替。平平的海子的純靜是有青山的安謐陪伴的,奔瀉而下的瀑布的喧騰是由林間活潑的綠意來伴隨的,山谷就在這林與溪的交響曲中而下。

這林與溪之中長長的小路,終於隨著它最後的幾級台階通上了公路。上了公路後,我隨眾多游客向前方走去,沒過多少時間,公路邊上石碑上的大字告訴我們熊貓海到了。熊貓海的面積不算大,可卻水色純碧,水平如鏡;與九寨的其余所有的海子都不一樣,水面以下則被海子隱藏得神神秘秘的,據說這是因為熊貓海的水最深的緣故。步道蜿蜒向前,很快在曲折了幾個彎之後,熊貓海那碧綠的水面就看不見了,步道也開始下坡。此刻一片雄壯的“轟轟”聲彌漫在林間的小路當中,緊接著,一條飛動的瀑布出現在身旁,盤旋而下。九寨的海子之間幾乎都由飛跌的瀑布來連接,據說這裡是九寨落差最高的瀑布,有六十多米;瀑布是這樣的近,又是這樣的活躍,使得所有游經此處的人都興奮起來,紛紛在此拍照。瀑布在樹林中彎彎曲曲、高高低低地奔騰宣泄著,轉了幾個彎後,瀑布忽然伏地消失變成一條清亮的小溪,又引得各種各樣的樹爭先恐後地在它周圍婆娑;再轉過幾個彎,一直伴隨在身旁的小溪也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開闊、澄澈的瑩瑩的蘭色,我想是五花海到了。

走近五花海我才明白了為何此處叫五花海:海子中的水並非均一的蘭色,有的地方淺些、有的地方深些,還有的地方干脆就是在蘭色的湖水中呈現出一條條奇異瑰麗的孔雀藍的彩帶,但不論水呈現什麼顏色它一概極澄澈透明,連水底的倒木與水草都纖毫畢現。這裡的群山緊緊環抱著五花海,五花海又緊緊依偎著群山,海子的四周被密密的樹林包圍了;樹影與山形都倒映在水面上,雲層也倒映在水面上,在五色的藍上又塗抹了濃淡不一的鮮活的綠和層層疊疊的白,益發顯得斑斕而嬌艷,仿佛深閨麗人一般。

我是帶著些戀戀離開了這海子乘巴士向珍珠灘馳去的。走到入口,只見一條木頭的步道在右緊貼公路伸展出去,另一條則筆直向前橫穿一個巨大的斜坡伸向對岸。這個斜坡開闊而長,直向谷底溜去,漫坡的水就順著坡勢向下方滑去。斜坡的面當然不是平整的,有嶙峋的石塊不時凸起,也有株株綠樹挺立坡上;下滑的水流被他們一擋,頓時激起無數的浪花,恰似滿坡的珠玉在跳蕩,又像翠玉盤中翻滾的珍珠。站在這裡,我感覺到了漫山滿坡的歡快,又一次讓我找不到任何詞彙。沒走多時,我發覺流水的聲勢不減反增,似乎又進入了一級台階地,這種地方往往多瀑布。果不其然,很快我就看到潺潺的流水;與前面箭竹海、熊貓海等處開闊平坦的湖間一階而下的瀑布不一樣,此地是喧騰的瀑布隱隱現現地夾雜在曲曲折折路、凹凹凸凸石和高高低低樹當中,逗引得水與石時有時無、瀑布聲時隱時現。瀑布不止一條也不止一級,隨著路的婉轉而此伏彼現,有的瀑布很小,有的則很開闊水勢很大。最大的一條幾乎就是橫貫峽谷,瀑布的水勢浩大、吼聲如雷;水從頂上翻下,跌在緊挨著的無數巨大石頭上又形成數不清的小分叉、小瀑布,它們彙集在一起形成了這巍為壯觀的大瀑布,形與色都非常生動。

盤桓到下午兩點許,實在是因為時間不多了才離開這裡,向交通彙結點的諾日朗廣場進發。在諾日朗廣場換乘了中巴,沿著則查哇溝馳去。這一路有兩個景點:長海與五彩池。長海距車站不遠,是名副其實的狹長,長到劃出一個弧線掩藏到了青山的背後,湖水飽滿、緊緊地與青山綠樹融為一體。長海的水是深深的藍,猶如純藍墨水一般,它給我的突出印像就是“安靜”兩個字,山與樹似乎都被湖水渲染得藍浸浸的、安安靜靜的。與日則溝的神奇瑰麗相比,長海就顯得極其幽靜了,只有湖畔一棵獨立的松樹伸著僅有的兩三個枝椏在照看著這藍墨水般的海子。呆得時間稍長,不知怎的我陡生悄蹌幽邃的感覺。五彩池距長海不遠,除水色艷於五花海外,環境與五花海比顯得有點破碎凌亂,我沒有久留。

回到諾日朗廣場早已過了下午的四時。乘車下行一站,到達諾日朗瀑布,剛剛拐進小路,我就聽到了低低的雷聲。原來諾日朗的瀑布與箭竹海瀑布有幾分相像——都是寬寬的,而瀑布周圍有石岩疊壘,有綠樹攢擁,卻又與珍珠灘瀑布又了一些神似。出諾日朗瀑布,立即跳上公交車,車子開了好幾站,到犀牛海時間已近五點半了,反正趕不上旅游團了,干脆就下來邊走邊玩罷。此刻安靜極了,海子邊上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叢叢盛開著,海子中靜靜的倒映著綠色的群山、皎潔的雲彩,還有湛藍的天空,不過最奇妙的是湖中的天空倒影:呈現從淺淺的藍色到深沉的藍的連續變化,原來天空的藍亦分五色。

從犀牛海走不了多久就是樹正寨了。樹正寨還沒有到,我就注意到路旁的溪澗邊上有好些髹以紅漆狀類小亭子的轉經亭,用五彩的經幡裝飾著,在碧綠的山林、藍茵茵的澗水的映襯下格外的醒目。從原始森林流下來的水在創造了一連串的瑰麗與神奇之後,在此因地形的收窄而有些奔騰起來,衝得石岩嶙峋凹凸奇形怪狀,溪澗水就分成一小股一小股的從岩石凹處流過,將溪澗弄成了個巨大的雕塑,也引得樹木舞動枝條在歡呼雀躍。轉經桶就是在這水流的作用下晝夜不停地轉著經。在這清幽秀麗的溪澗邊上我停留了好一會兒,在這裡一站是很容易忘記時間與空間的。

隨著溪澗旁邊的小路一轉彎就聽見了一片巨大的雷鳴聲,雖不太大但很有氣勢的樹正瀑布就橫亙在眼前。這條瀑布水勢極其湍急,它飛濺出的水花在幾十米外都還很勁健;這種帶些強橫的雄壯氣勢能與九寨溝其余地區的和靜秀之美形成強烈的反差的。小路順著瀑布水的流向延伸著,緊挨路旁變成溪澗的瀑布水仍然還在大聲地喧鬧著,只有此岸的我與彼岸的綠樹叢在靜靜地觀看著它們的歡騰。

順著這條路走出樹正瀑布之後,恰好到了觀光車的樹正寨站,這裡是個大站,對過就是樹正寨的廣場,廣場上有白白的藏式佛塔和招展的經幡,還有無數在做生意的藏民。我踱進熱熱鬧鬧地在購物人群中,在一個中年藏民那裡花十元錢買了一把犛牛角的梳子。說實在的,這裡五彩繽紛的還是有看頭的:有鍍金的水力轉經桶、磨房和一些關著門的小房子,還有一條通向溪澗對岸的木制步道,在步道的周圍,滿是迎風獵獵的經幡。

就這樣我在這裡進進出出地游觀,直到突然發現六點鐘早已經過了才覺得時間真有些晚了,在觀光車上我還望了一眼通向溪澗對岸的步道,我相信那邊一定還藏有些神奇壯美的。罷了,還是留下些念想在此吧,它可以永久地在我胸中勃勃,成為我對此次游玩九寨回憶的引子。

等到出了九寨溝的大門我陡然感到門前的廣場僅僅是一種人造的精美,與溝內景色簡直就能用仙凡兩重天來形容。雖然時間已近七點,但我還是帶著說不出的戀戀不舍在大門口盤桓了好一會兒、拍了幾張照片揚招了一輛出租車回到了住宿的賓館。

當夜我睡的很香,依稀記得只做了寥寥幾個夢,可全是夢見回到神話般的九寨溝內,又見到了那片瑰麗神奇的孔雀藍。

脫稿於 聽雨齋



(天鵝海)



(芳草海)



(長海)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