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冬雨游記

作者: fujiamm

導讀黃山冬雨游記 寒假一至按奈不住被壓抑許久的驢性,打算在過年前出去溜溜。考慮到海南現在是殺豬價(寒假快是平時價格的兩倍),出國又不符合我的國情(年終獎渺茫)於是想到去黃山,因為黃山到杭州的高速已通,據說只要三小時車程,來回三天搞定。於是聯系三五好友,都紛紛表示pass。去西站買5號到黃山的票,還有,竊喜(可是返鄉流大軍的時候啊),哪知道兩個 ...

黃山冬雨游記

寒假一至按奈不住被壓抑許久的驢性,打算在過年前出去溜溜。考慮到海南現在是殺豬價(寒假快是平時價格的兩倍),出國又不符合我的國情(年終獎渺茫)於是想到去黃山,因為黃山到杭州的高速已通,據說只要三小時車程,來回三天搞定。於是聯系三五好友,都紛紛表示pass。去西站買5號到黃山的票,還有,竊喜(可是返鄉流大軍的時候啊),哪知道兩個男生臨陣脫逃,只剩我和一個大學姐妹,少了兩個背包的兼保鏢,心裡一陣發抖,還是決定go!想該出腳時就出腳,也不管安徽這陣子正腦流鬧的凶,兩個女生就打定注意要走,一副豁出去的架勢,不過到底底氣兒不足——改自助游為跟團。報了中青旅的黃山三日游掏出480,也是散客游,一打聽,整個杭州就我們兩個游客去那裡的說,寒。

5號一早出發,7:40的大巴,公交車啟動瞬間驚覺車票不見,胡亂找了一統全不見蹤影,愣是在大冬天急出一身汗。下公交,打的回家,找,果然是沒帶,再打的去西站,總共花了我30多車錢外加被姐妹K了N下頭。這也不好怪我,以前出門車票這等事都不是我管,這一下子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付給我,也要有個適應過程。

經過這一折騰,我們睡意全無,車上高速到臨安、昌化再進入安徽,一路也沒什麼風景,11點多就到了黃山的市府所在地屯溪,果然高速。車門一開,就有一個中年婦女舉著我們的名字接站,記起杭州導游和我們說:“有黃山的導游來接站,也就和你們差不多年紀。”想我們已經成熟到這地步了,一時無言,只好跟那中年婦女走。

黃山要第二天上,所以我們被安排住在屯溪一晚,下午沒事,吃了點心我們就趕往屯溪以東30KM的歙縣。歙縣是古徽州的行政中心,曾經的繁華也給它留下許多古跡,最著名的有棠樾牌坊群和許國石坊。從屯溪坐到歙縣的中巴(5元一人)途經棠樾牌坊群,到路口下車,再換乘農用小三輪(1元一人)約5分鐘就到景區了,門票50,想安徽這窮地方收錢到是一點也不含糊。

棠樾牌坊群有7個牌坊,著名的瓊瑤劇《煙鎖重樓》裡那7個牌坊就是這裡拍的,自瓊瑤以後,越來越多的苦大仇深的戲也紛紛在此取景,怪道要收50。步入景區,凄涼的氣氛就來了:除了我們兩個再無其他游人。那7個牌坊冷冷的坐在那裡,見我們到了,平地裡冒出幾個當地人要做向導,反正我們沒文化的也看不出其中的人文故事,就花10元讓一個當地人講解,那婦女果然口才極佳,滔滔不絕的向我們講述,想這山村也是臥虎藏龍人才濟濟,聽的我們兩個做老師的汗顏。

棠樾牌坊群由7個牌坊組成,前後歷時數百年,連成一氣,皆為此地的鮑氏家族所有。每個牌坊相隔不過二三十米,並沒有像電視屏幕中展現的那麼綿延,前後一眼就可看盡,所以想當年劉雪華作為紅杏出牆的典型代表被打的爬了也沒多久,不至於像電視上演的那麼吐血。牌坊下當然要留影了,天空極有氣氛的飄下了一點小雨,更增加了凄涼的味道(只有兩個女生逛當然凄涼),我們在貞節牌坊下狠狠的拍了一通,這年頭純樸的不多啊!

棠樾牌坊群後面還有鮑氏花園,據說是新舊結合的,我們就沒去了,天氣愈發清冷了,我們便回出來往歙縣縣城去,坐中巴花兩塊錢就到了,司機很好心的把我們放到許國石坊所在的解放路路口,我們就自己走過去了。解放路超級繁華,估計全縣一半的人都在這裡逛蕩,街的前半段是商業街,後面連著菜場,夠符合中國國情。我們從許國石坊(就是中國唯一的八角牌坊)下走過,感覺巍峨森嚴,還有五六個保安站在那裡,就沒敢拍照,因為你舉起相機就表示你是游客,那麼就要付15元門票,而當地人在那裡逛街走來走去是不用錢的。延這條繁華的大道走去,還有路過陶行知紀念館,我們做老師的當然要拜會一下了,花15元去參觀了一下,無語。出來的時候同行的女友問“許國石坊到底在哪裡?”我倒,剛才那個八角石頭的就是啊!女友迷茫,我只好又帶她從那石坊下走一遍,她才頓悟。歙縣並無風景,所看的是一段歷史和記憶。

離開歙縣回到了屯溪尚早,早就聽聞到屯溪就必到“程氏三宅”,據說那是徽派建築集大成之所在。於是叫了一輛小三輪前往,一路了解屯溪的街景,才發現中國到哪裡都一樣~~~~因為李寧,肯德基到處都有,臉熟啊!小三輪七拐八歪的進入小巷,庭院深深的感覺馬上來了,心裡那個興奮啊!到了,一看,關門,兩人拐翻!數了數手指2月4號,怎麼也不是法定節假日啊,果然是旅游淡季,只好怏怏的撤了,是為此行最大的遺憾。

小三輪又載我們往熱門的屯溪老街去(網上把屯溪老街的古風吹的忽忽悠悠的,建議杭州人不要報太高期望),車錢總共才要了我們5塊錢,這時感覺人民幣的確在升值啊!其實屯溪老街和杭州的河坊街是一個系列的,不過是買點假古玩、工藝品什麼的,還有一家“張小泉剪刀”,杭州人看見真是親人一般,但是大冷天人跡罕至,店家大都在打牌,到底是全國性娛樂項目。

要品嘗當地小吃可以在老街牌坊下的幾家店鋪,有老街第一樓和美食人家,要吃新疆小吃那裡也有,全國都是羊肉串賣的地方,呵呵。不過我們沒去,因為沒什麼人氣,過於冷清,女友好吃,遺憾的什麼似的。

夜宿屯溪,第二天早上出發上山,導游小陳來接的散客,一家家的客人接了共十個,也花了許多時間,到黃山腳下已是中午,一路不斷的飄著雨點,天氣變化莫測。黃山海拔一千八百多米,車子只能開到海拔六百多米,剩下的主體山峰就要靠自己爬了。

一下車原來的小雨點不再,因為開始傾盆大雨了!淋的一行人水鴨似的,忙不迭的套上雨衣雨褲,順便告訴大家,如果上黃山之前天氣就不太好,那麼山上肯定下雨,要在山腳就買好雨衣雨褲,免得山上又難買到,買到也貴——一套雨衣雨褲要15元左右——其實就是塑料袋的薄薄的質地,不耐用還不環保。

爬上一段山路,雨水淋濕了衣褲,人卻在嚴冬微微發汗,感覺空氣特別好,人也精神了許多,就到了人字瀑,瀑形如人字,故名。建議要在豐水期才看,因為春天水量才會充沛,其他季節你是沒有“瀑”的感覺的,頂多算條小水溝。

雨一直下,走了許多山路,先前的激情澆滅了許多,沿路也有很多景點,可惜下雨天視線不佳,拍照也麻煩,比較掃興。至售票處,羽絨衣已經擰的出水來了,再走幾步就坐上雲谷索道,55元/人,在纜車裡拼命吃東西(好餓啊),還有雲海可以穿梭,感覺很妙,有一點神仙姐姐的味道。建議下次去黃山一定要帶好多食物去,不然一定不夠吃,而且是有錢也沒地買。

下了纜車再走一小段路,就到了著名的迎客松,還算蒼勁,造型也好。導游小陳說只有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松樹才能叫作黃山松,以下的只能叫羅漢松。便想哪一棵樹干在800米以下的,樹枝卻上了800米的,叫什麼?偷笑一陣。未能免俗,在迎客松下留影。

在迷霧和雨水中前進,又到一個山谷,導游讓我們遠望,只見一望無際的——霧。據說平時可以看見有山石形如孔雀,現下只好憑像想,接下來就開始了我們的黃山雲霧游…….

其實黃山有很多綺麗的山石,可惜如果是下雨天就都看不見了,因為海拔還比較高的緣故,一下雨就會起霧。游人穿著雨衣拍照很不方便,而且扁扁的造型會看起來像只河蚌。運氣好的話會看見松鼠、猴子什麼的,還可以喂食,那裡的動物會比較和人類親近。我們就撞見一只小松鼠,扔給它花生米,它還會剝著吃,很可愛,對於城市裡的人來說這是很難得一見的,覺得好稀罕,在那樣空靈的山中,看見這樣的動物,你會瞬間忘卻城市的喧囂,而置身於這樣一番絕美場景之中。

呼吸這雨水淘淨的空氣,你會覺得黃山的確是神仙游蕩的地方,即使是在冬季,行路的微汗早就可以忘卻,人像是用心在大口呼吸一樣,神清氣爽。看不清風景又如何?茫茫的雲霧迷離了雙眼,卻洞開了心門。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