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地就開始了“十一”的出游計劃,根據網上查閱的相關資料和前人的經驗,我們制定了背包自助游的線路和日程,在攜程上預定了往返機票和第一天在張家界市的住宿,並決定好了不請導游。
九月二十八日 (多雲)
隨著飛機的轟鳴,我們離開了上海。經過不到兩個小時的飛行,抵達了張家界荷花機場,酒店有人接機,倒是省事。安頓好後,就去市內逛逛。
張家界市區不大,主要集中在以廻龍路、解放路、天門路為三橫,北正街、人民路、教場路為三縱的田字形區域內。酒店在廻龍路上,向西不遠的人民路口就是汽車站。而沿人民路向北走到解放路,就是著名的“梅尼超市”。這是一個規模不亞於家樂福的大超市,至少不用擔心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我們一路逛到天門路,看到一家“金太陽酒店”,可以預定十月二日晚的客房,雖然要200元,考慮到國慶期間,那天又是從山上回來會比較累,沒精力再去找,於是就付了定金。
因為是第一天,穩妥起見,我們去了網上有人推薦的“音樂廚房”吃晚飯。從解放路到北正街轉向北,再走約100米就到。店面很干淨,上座率也高,晚來的甚至會要排一會兒隊。幾乎所有的菜都分大、小份,相當人性化。
我們點了兩葷一素一湯,都是要的小份,結果端上來一看,分量還是相當的足,吃的我們倆撐的,最後連飯都沒要。感覺干鍋辣子雞辣的很過癮,排骨冬瓜湯也不錯。
九月二十九日 (多雲)
一早起來,在街邊的小店吃過早飯,到汽車站坐中巴車去森林公園,每人6元。
從車站開始就被當地導游盯上了,我們就說自己都安排好了,他們也就沒辦法。到了森林公園,下車去買門票,又有人圍上來,還有一個姑娘大叫“帥哥,靚妹”,熱情地衝上來,十分搞笑。有一位中年婦女一直跟著,絮絮叨叨的走了幾百米。到了老磨灣,就是去黃石寨與金鞭溪的岔路口,她見我們堅決地往金鞭溪走去,只好悻悻地離開了。
游道都是平路,一路上林木茂盛,小溪隱隱,流水潺潺,空氣特別清新,好一條林間幽道。沿途碰到有旅游團的導游講解景點,我們就順便聽一下。一路經過師徒取經、劈山救母、神鷹護鞭、雙龜探溪等景點,到紫草潭小憩。
這裡又有一位背著竹簍的婦女盯上了我們,說爬山是如何的累,而坐百龍電梯又是如何的貴,硬要幫著背行李。在我們的嚴詞拒絕下,她仍然鍥而不舍,一直跟到了千裡相會。
按計劃我們該從這裡上山到袁家界了,可是時間尚早,一路游來又甚輕松,我們看了地圖,決定順便上鷂子寨玩玩,沒想到過了鷂月潭向上,直走了大半個小時,居然沒有碰到一個游人,只有“鶯啼與蟲鳴齊聞,翠竹共幽林一色”。而且由於游人罕至,有的石板路上還結了些青苔,比較濕滑,有些危險。更成問題的是,一路上再沒見到一塊指路牌,也不知身在何處。看看將近中午,只好放棄。
我們坐在路邊,吃了點干糧,沿原路返回。路上仍然是沒有碰到一個人。
回到千裡相會已接近一點鐘了,我們趕緊上山。由於前面在鷂子寨消耗了一些體力,而且負重登山,所以這一段路爬的比較辛苦。中途休息了幾次,花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到了一個休息點,吃了慕名已久的葛根涼粉。得知上去不遠就是後花園,歡欣鼓舞之下,也不覺得怎麼累了。
又爬了不下半個小時,這才真正來到了後花園。不過景色真的相當不錯,一座座石峰巍然屹立,高低錯落,構成了峰林奇景,頗有意味。
我們沿著山道一路游去,經過迷魂台,直到天下第一橋。這裡游人明顯多了,而且都是一隊隊的韓國人,在有的景點簡直擁擠不堪,可稱人工版的“一步難行”。
在上山的路上,我們遇到一位當地婦女,給了我們一張名片,原來她家是農家旅社,地點在迷魂台附近。在游完天下第一橋後,我們見時間也不早了,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按名片上的地址找去。
沿公路走不到十分鐘,就到了迷魂台的停車場。再往下走轉個彎,就見到了那家旅館,位置還不錯。
我們看了看,房間還干淨,有電視,獨立衛生間和熱水器,洗澡不成問題,就是有些潮氣。於是決定住下,和老板談到40元住一天,晚飯兩葷一素一湯50元。
沒想到電視只能收到一個台,就是湖南衛視,好在我們來張家界又不是來看電視的,就沒多計較。
九月三十日 (晴)
早早起來,輕裝上路,沿公路走到天下第一橋,搭上免費環保中巴來到烏龍寨。
當天天氣相當好,而且經過前一天的鍛煉,這段山路走起來比較輕松。不過烏龍寨的那三道關確實夠險要,難怪路上聽到有游客調侃“當個土匪也挺難的,搶個東西要走這麼多山路,多不容易啊”。
從天波府下來轉到藏寶台,聽聽空谷松濤鳥鳴,看看山林美景,再加上涼風習習,真是心曠神怡。
忽然聽見隱隱約約的山歌聲。清脆的聲音在早晨寂靜的山谷中回蕩,感覺比《荷塘月色》裡的“仿佛遠處高樓傳來縹緲的歌聲”還要更勝一籌。
下來之後,經過點歌台,原來是一隊游客在請兩位土家阿妹唱山歌。不過走近了再聽,倒少了那一份空靈、縹緲的意境。
從烏龍寨出來,繼續搭車去天子峰。在一個岔路口,司機把我們放下車,仍然是沒有任何指路牌。我們往一條路試著走了走,看見一個加油站,再走下去5分鐘,終於來到了大觀台。
休息點的木屋幾乎荒廢,只剩一對老夫妻還開著一爿小店。和老板娘談到30元一葷一素一湯,飽飽地吃了頓中飯。番茄蛋湯裡的菜葉子特別好吃,一問才知道這就是著名的小白菜,當地人也叫青菜。就種在路邊的一片菜地上,估計是沒什麼污染,而且不怎麼施化肥,所以味道特別鮮嫩吧。
休息完畢,繼續上路。先去了一步難行、神雞啄食,再折回來去仙人橋和天子座。山路修的很好,走來並不辛苦,可惜路程較遠,游人寥寥,一路上景色也乏善可陳。
正在無聊之際,忽然前方樹林裡傳來一陣“嘩嘩”的聲響,趕忙停下來觀察,原來前方路邊的山谷中有一群猴子!
因為路上只有我們兩個人,而且不知這些野猴是敵是友,於是不敢輕舉妄動,就站在原地靜靜地看。只聽見一聲聲“呵呵”的叫聲,估計是為首的大猴發出的。不時有猴子從樹林中鑽出來,有的摘果子吃,有的順著樹枝蕩著向遠處移去。
我們看了有半個小時,見猴群漸漸遠去,附近沒有什麼動靜了,才慢慢地向前挪。又轉過一座山,終於來到景點。路邊休息點的木屋都已荒廢,旁邊一塊傾倒的石碑兀自訴說著有關“向王”的故事,頗有些凄涼。
仙人橋是一個類似於天下第一橋的懸空石梁,不過更窄,更險,而且沒有護欄。估計是出於安全考慮,通往仙人橋的路用鐵絲草草攔住了,我們也沒有去冒險。
天子座是一塊向前突出的大岩石,站在上面,三面都是百丈絕壁,仰望天空,仿佛天地間唯我獨尊。
趁時間還早,我們攔車回到天下第一橋後,又順便去了昨天遺漏的橋後面的“仙山”。
在路上的一個由幾位土家姑娘開的休息點,我們吃到了在張家界吃過的最好的葛粉。我一口氣吃了兩碗,只覺得渾身通泰,十分舒服。
晚上依舊回到昨天住的旅館。
十月一日 (陰,有霧)
早上起來,外面下起了大霧,真是十米之外不辨人形。
結完帳,背上背包,從“天下第一橋”坐車直奔“賀龍公園”,沒有再去神堂灣,點將台。
一進園門就聽見前方人聲喧嘩,走近了才見是兩隊韓國旅游團在賀龍元帥銅像前的場地上集合。只見他們旁若無人,呼朋引伴,高談闊論,與周圍環境極不相稱。聯想起在來的飛機上目睹一位韓國老太太脫了鞋,將腳擱在前面座椅的扶手上的行為,不由得令我對韓國人的印像大打折扣。
賀龍公園裡的景點相當集中,有著名的御筆峰、仙女散花等,可惜濃霧彌漫,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跟著一個旅游團轉了一圈,聽了幾個故事,只得作罷,准備下山。
途經天一閣,果然一進門就有和尚殷勤地遞上香,好在早有准備,趕緊走開。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下也算是有所體會了。而且這段下山路並不是一味向下,中間還有幾段上坡,要翻過幾座小山,如臥龍嶺,感覺比後花園那條路更長更累。
有許多游客選擇這條路上山,加上當天有霧,比較悶,只見個個爬的面白目赤,氣喘如牛。滑竿的生意也比別處好些,只是這錢想來也掙的十分辛苦。
在當中“寶塔峰”休息的時候,又吃了葛粉,比之“天下第一橋”的就差太多矣,淡而無味。中途有人兜售何首烏,還是童男童女一對,黑倒是挺黑的,只是雕刻得太過逼真,鼻子、耳朵都栩栩如生。
走到後來其實感覺並不累,只是一路下山,兩條小腿酸痛得很,肌肉都僵了。花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終於下到了底,所有的人都發出了歡呼,有些女游客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了。
時近下午,霧也散去了些,於是重整旗鼓暴走十裡畫廊。
一路都可以碰到旅行團的導游在講解,可惜還是有些霧蒙蒙的看不真切,備受推崇的“采藥老人”也沒見到。這時一輛觀光電車開過,車上滿載的韓國人在嗚哩哇啦地唱著歌,氣焰甚是囂張,路上游人紛紛側目。前面一個估計是廣東來的旅游團看不過,在導游的指揮下齊唱《團結就是力量》,眾人一起叫好,算是爭了一口氣。
由於沒有水,景色略顯單調,而且經過兩天的美景轟炸,有點審美疲勞,所以也沒有過多的流連。很快走完了十裡畫廊,坐車前往索溪峪門票站(又叫標志門),就出了站,來到武陵源。
沿路走去,路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旅游客車,也途經幾個相當豪華的大酒店,看到都是些韓國人出沒,我們知道沒戲,就問也沒去問。
正在漫無目的的瞎竄,看到右前方一幢稍顯陳舊的賓館模樣的建築。走過去一看,居然運氣不錯,是名叫“秀山大酒店”的賓館,就在武陵源汽車站旁邊,距離土家民俗風情表演的會場步行只要3分鐘。雖然標房要180元,想想國慶期間,自己又累得不行,就住下了。
賓館的條件還是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晚上七點以後才有熱水洗澡。我們打開空調,躺在席夢思床上,好好地睡了一大覺,直到快六點鐘才爬起來准備吃晚飯。
在賓館的前台,我們問起晚上的土家民俗風情表演,得知散客的票價要240元一張,跟著導游才能便宜。我們去實地打探了一番,果然不假,只好返回酒店請他們幫忙托人買了票。
晚飯去吃了“三下鍋”,要的是肥腸鍋,另加了些豬血、豆腐、白菜,要價30,味道還不錯。
晚上的表演內容挺豐富,又適逢國慶,氣氛挺熱烈。許多旅行團都紛紛獻上賀詞,一聽之下,原來都是某某局長、某某院長親自帶隊,與民同樂。
十月二日 (陰)
早上退了房,行李還是寄存在酒店,輕裝上陣去寶峰湖。
好像只有面的可以坐,十元可到。門票倒要62元(另2元的保險大可不必買),令人咋舌,不過“既來之,則玩之”。
裡面就像是一個大公園,修得很好,玩起來毫不費勁。特別是景點標識非常清楚,甚至在一個路口標出了到“鷹窩寨”的距離有2400米,約2000級台階,令人望而卻步。
回想起來,凡是游客較多,旅行團必到的景區,道路指示都比較詳細,比如賀龍公園,寶峰湖。而其他只有散客才去的地方,比如鷂子寨,烏龍寨,天子峰(一步難行,仙人橋等),道路的指示就少的可憐,半天也見不到一個指示牌,也不知道自己走的對不對。甚至在有的岔路口要根據石板路上落葉的多少,有無青苔來判斷該走哪條路,更不用說距離、台階數了。張家界開發也有些年頭了,出現這種情況好像不太應該。
寶峰湖的景色不錯,游船上的土家阿妹導游也是活潑伶俐,講解風趣。
雖然我們已經放慢了腳步,游完寶峰湖也不過花了兩個小時。早早地坐車回到武陵源,吃過中飯准備去黃龍洞。
本來聽說可以乘武陵源到慈利的客運車在黃龍洞下的,車費只要幾塊錢,可惜在汽車站左等右等不見有車發出,於是耐不住性子,再叫面的去黃龍洞,花費20。
門票又花去65元/人。進得洞來,在導游阿妹的引導下一路看去,南天一柱,石琴山等盡收眼底,只是裡面人滿為患,人聲鼎沸,常令我擔心高懸在洞頂的一根根石錐會不會被震掉下來。
黃龍洞的游覽時間大約將近兩個小時。當然可以在洞口等下一撥人進來混在裡面再走一遍,不過我們還要趕回張家界,就沒再逗留。
路上買了一串烤土豆,感覺暴難吃,又干又沒味道。
回去只花了10元,到賓館取出行李,坐中巴客運車回到張家界市。
此時對張家界市已經比較熟悉了,不過也發現一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店鋪、機關甚至銀行、郵局,都沒有門牌號碼,令我等對張家界市的郵遞員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
晚上就在解放路“梅尼超市”門口的大排檔吃鐵板燒。我們點了羊肉、牛筋、雞肫、韭菜、白菜等,在鐵板上一陣猛炒,還要了一瓶啤酒,一盤蛋炒飯,總共花費30元。
吃完飯順便到“梅尼超市”買了些土特產,葛根粉、蕨根粉、岩耳自不必說,居然看到有湘西腊豬頭(其實就是臉那一塊),在上海也是見不到的。
十月三日 (陰)
早上睡到自然醒。出去吃了米粉,回來收拾好東西,賴到十一點半再退房,再到“音樂廚房”吃了中飯。
叫車去機場花費15元。
換完登機牌,在候機室裡坐著,我心裡想到即將離開而有一點點的不舍,一面又對家裡舒服的大床和熱水澡產生了向往,畢竟我已經五天多沒有刮胡子了。
後記:
6天5夜的張家界背包游,除去機票、門票、演出和最後買土特產,吃、住、行的所有開銷大約每人600多元,如果平時去當然可以更便宜,而且我們都不大會講價。
除了黃石寨沒去,賀龍公園有霧,其他主要景點玩下來,感覺還是烏龍寨、天波府最佳,天子座雖然風景也不錯,還有猴子看,可惜少有人跡。至於天下第一橋、迷魂台、後花園、金鞭溪、十裡畫廊等自然是必去的。

(小溪隱隱,流水潺潺的金鞭溪)

(上天波府,聽空谷松濤鳥鳴,看山林美景)

(鳥瞰十裡畫廊)

(寶峰飛瀑,景色不錯)

(光怪陸離的黃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