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終於見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b]第二次坐輪渡。
第一次是在上海。本來要坐游船,趕不上開船的時間,就花了2塊錢,坐上馬上就要出發的輪渡。行駛在黃浦江上,靜靜地看兩岸的燈火輝煌。
再次坐輪渡,還是感到新鮮,畢竟是在茫茫的海上。天氣晴朗。陽光灑在海面上,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風把頭發吹亂了。只因忙著拍船底翻卷的浪花,顧不上攏一攏。身旁年輕的男子善意提醒,小心拿穩,曾有人把相機掉到海裡。抬起頭來,看到他溫和的笑容。
下了輪渡,坐上公交車,在城區裡繞了一個多小時以後,終於到了海邊。遠遠地就看到了他。迫不及待地奔過去。就像一次相逢,和久未謀面的戀人。
廣闊無邊的藍色海水。凝視的那一刻,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想哭。終於見到你了,終於見到你了。
風很大。白色浪花一層壓一層地翻卷過來。“嘩嘩”的聲音。他在唱歌給我。坐下來,靜靜聆聽。
沙很細,摻雜著亮晶晶的顆粒。被陽光曬暖了,摸起來很舒服。風吹過去,沙跟著走。把耳朵貼近了,真的就聽到“沙沙”的聲音。驚異於這奇妙的發現,像孩子一樣開心地笑了。
人們紛紛爬上岸邊堅硬的黑色礁石。我卻有另外的發現。一只海鷗,正站在不遠處的礁石上。它靜靜地站在那兒,在風中瑟瑟發抖。我看著它,心生憐憫。你是否被你的家人和朋友遺忘在這裡,還是你生病了,沒有力氣遠行。我拿出相機,想給它拍張照片。可是在按動快門的剎那,它卻“撲”一下飛了起來。是害羞了嗎?也許只是驚擾了你。那麼,對不起。
秋天的海,已經略顯寂寥。冬天的時候,必定更加荒涼。我想請你耐心等待,等我冬天再來看你。依依惜別。像就要分別的戀人,心懷不舍。
[b]游走在老城區[/b]
在青島的三天,除了特意乘輪渡去看海和沙灘,基本上就是在老城區逛來逛去。也沒怎麼坐公交車,只是走路。拿著地圖,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走下去。
很多的坡路。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新奇不已。慢慢地,變得習以為常了。似乎覺得,青島的路,就該如此。
路口很少是十字,總是有好多條岔道。只好對著地圖比照,確定方向。另外一個不適應的地方,是很多路是曲折的,走著走著,就從一條路跑到另一條路上。所以,近在咫尺的幾個景點,因為我太過隨意的走法,被分散在幾天裡面游覽。
在基督教堂的鐘樓裡,聽到了工作了近百年但依然准確無誤的機械裝置帶來的悠揚鐘聲。在上午十點整的時候。看了它很久。大大小小的齒輪,彼此咬合。兩邊垂著巨大的砝碼。找不到發聲的部件,深感奇怪的時候,就聽到了鐘聲。來自頭頂。原來鐘在那裡。
在機械裝置的邊緣處刻著德國設計師的名字和制成的時間,1909。多麼珍貴。據說德國本土某個教堂的鐘樓裡有一個與之相仿的姊妹鐘,但因為戰火被毀掉了。它成了唯一。設計師早已不在,他已年邁的兒子坐著輪椅來到青島,想要把父親的傑作帶回家鄉。沒有成功。原因可想而知。它已在這裡待了近百年,是這裡的一部分,是這裡的驕傲。
有一個下午的時間,花在了海底世界和幾個相關的展館裡。
海豹的眼睛又圓又大,還有長長的睫毛。游到一半時會打個滾兒,非常可愛。當它游到水池盡頭接近池壁的時候,我湊近了觀察它,而它似乎也在定定地看我。清澈的眼神中透著陌生和防備。可我還是喜歡它。它在水池裡游過來游過去,我就在水池外跟著它走過來走過去。游累了,它就把尾巴支在池底,腦袋探出水面休息。我也走累了,坐在一旁,輕聲和它說話,充滿愛憐地。它的眼神不一樣了,透出溫和的光芒。它一定是聽懂了。休息夠了,它又開始打著滾兒地游來游去,而我依依不舍地走向下一個展廳,默默地在心裡念著,再見,寶貝,再見,寶貝。
看到一種名叫“冰海精靈”的浮游生物。小小的,通體透明。頭部和身體中部的內髒部分呈現紅色,頭上還伸出兩個小犄角。兩個小翅膀有節奏地前後揮擺,帶動著身體游動。如小天使一般,可愛至極。
很多很多魚,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真漂亮。一群一群地游,各自跟牢自己的隊伍。也有獨來獨往的,也許是想更自由一點兒。可是它們全都離開了海洋,它們的家。擁有足夠的食物和充分的安全保障,卻失去了自由。被隔絕在有限的空間裡,多麼寂寞。除非是出生在這裡的,那些曾生活在深海的魚們,一定對過去的時光倍加懷念。那無限廣闊的大海,那無法回歸的遙遠的家園。
過隧道時,我看著它們寂靜地游過頭頂,感到異常難過。
喜歡八大關。
用古代關隘名稱命名的路,縱橫交錯。路兩旁是高大的郁郁蔥蔥的樹木和枝葉掩映下的歐式別墅。行人稀少,安靜幽美。怡然自得地漫步,多麼好。
對面走來背雙肩包的女孩,也是旅途裝束。我們注視著彼此,會心地笑了。
還未走近花石樓,就聽到嘈雜的人聲。原來人都集中在這裡了。沒有給它拍一張照片,雖然它是八大關的標志性建築。也正因於此,很多人到了八大關,就只是忙著在花石樓拍照,然後離開,卻忘了到那些路上安靜地走一走,真切地去體會它們的好。
小魚山附近有很多名人故居。帶著恭敬的心去探訪。屋門上“謝絕參觀”的提示阻擋了進入的步伐,但是從鏽跡斑駁的院門和雜草叢生略感荒蕪的院落仍能感受到那已逝去的時光。
德國總督官邸建在山坡上。遠遠地就看到了。很漂亮的一棟古堡式建築。一群韓國游客忙著拍照留念的時候,我卻在它的上空發現了一道淡淡的彩虹。我對這個發現感到興奮不已,也趕忙用相機拍下來。因為逆光,除了彩虹,古堡只是一片暗影。
官邸內部古樸典雅。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細心觀看。不論多麼尋常的東西,經過時光的撫摸,都會擁有一種特別的美感和氣息。再有的,就是留給後人的無盡想像。
[b]凱越青年旅館[/b]
抵達的時候是早上六點多,大門緊鎖。拿出手機撥號,有鈴聲傳出來。年輕男子略帶含混地答話,一定是被我吵醒的。打開門。看到櫃台邊簡易床上鋪開的被子,不好意思地笑了。從聲音可以判斷出就是預訂房間時接我電話的那個人。卻在初次見面後再也沒有見過他。後來,在一樓空曠酒吧的牆壁上看到他去墨脫途中拍的照片,很後悔沒能有機會聽他親口講述那段經歷。我想問他為什麼要去墨脫,為什麼明明知道路途中的艱難險阻還是要去。我猜他給出的答案應該和我心中的一樣。
特別喜歡四樓的圖書室。
因為是以前的老房子改造的旅館,室內光線昏暗。順著曲折的狹窄樓梯上到四樓,把門打開,卻發現圖書室裡面亮亮堂堂的。可明明沒有開燈啊。忽然發現,屋頂中央是一個突出去的八邊形,由若干塊玻璃組成。所以,即使在雨天,圖書室內仍然光明一片。
四周的牆壁上裝飾著小幅的電影海報。也沒有忘了在角落擺上一盆綠色植物。書架上有很多雜志,書卻比較少。抽出一本,陷入舒適的沙發裡隨意翻看。非常令人留戀的地方。
第二天晚上,睡不著,就想再到圖書室裡坐一會。還未進入,就透過玻璃門看到一對戀人背靠沙發的身影。每人手中捧著一本雜志,安靜地閱讀。實在不忍破壞這份靜好,悄悄地回了房間。
[b]再會[/b]
晚上的火車。
到棧橋邊,是夕陽西下的時候。特意在這個時候來,拍夕陽余暉中的海和青島。舉起相機時,驚喜地發現一個正為朋友拍照的人剛好處在夕陽投射在岸邊的光芒裡。他一定不會想到當他忙著給別人留影時自己也進入了另一個人的鏡頭。
去車站附近的快餐店裡吃了晚飯。還有一個小時時間。重又走回棧橋。靜靜地站在海邊,看著海浪被風一層一層地推過來。一次比一次向前。開始漲潮了。錄下海浪和風的聲音。
站在不遠處的男孩走過來問,你是在等著撿貝殼嗎。我笑著搖頭,我確實很想撿幾塊貝殼回去,可是時間來不及了。
就這樣開始了短暫交談。原來他不是青島人,剛畢業不久,進入海爾工作。談起三天裡面走過的地方,他說好像你比我還了解青島。我雖然已經來了幾個月,卻一直沒有時間出去轉轉。
趁海水回退的間隙,他彎腰翻弄沙子,替我尋找貝殼。試了幾次,都沒有找到,只好作罷。
時間快到了,我該走了。他說,我送送你吧。我說,好。
快到進站口時,我說,謝謝你送我。男孩微笑著搖頭,別客氣,歡迎你再來青島玩兒。
揮手。再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