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記

作者: timberlands

導讀此處講的並非“西游記”外傳,而是借用紫霞仙人的名號,敘述一段我拜訪南京紫金山和棲霞山的經歷。 第一次去南京,是在讀大學的時候,N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想來那可能算是我背包旅游的雛形。才上大學那會兒,興的是遠足探望身在異地的中學同窗,同宿舍的一個四川女孩小春有一異性知己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於是在來來回回幾次平信協商之後,我們的南京之行終於啟 ...

此處講的並非“西游記”外傳,而是借用紫霞仙人的名號,敘述一段我拜訪南京紫金山和棲霞山的經歷。

第一次去南京,是在讀大學的時候,N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想來那可能算是我背包旅游的雛形。才上大學那會兒,興的是遠足探望身在異地的中學同窗,同宿舍的一個四川女孩小春有一異性知己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於是在來來回回幾次平信協商之後,我們的南京之行終於啟動了。

火車搖搖晃晃到達南京火車站的時候,還只是凌晨時分,二個女孩在車站候車廳的地板上打了個鋪蓋卷,就地小盹片刻,等待晨曦中駛來的第一班通往市區的公共汽車。

朋友幫我們預定了學校裡的招待所,一個十來張床的寬敞大房間,只住著四五個房客,床上還有當時挺時髦的席夢絲床墊,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我還是很滿足的。唯一的遺憾是那是個細雨紛飛的季節。

現在想來煙雨朦朦的莫愁湖,秦淮河應當是小資情調泛濫的最佳時機,即便謅不出幾首詠古嘆今的詩詞,也至少應該作惆悵傷感狀,水上泛舟片刻。可我們卻是很理性去尋訪無絲毫風情可解的紫金山天文台。

朋友那天有課要上,告訴我們大致路線,我和小春就出發了。乘公共汽車來到紫金山下,看見一條盤山而上的水泥路,想必就此順道而上了。

那會兒才下過一陣雨,空氣中濕淥淥的,帶著山路兩邊樹木泥土的氣息,很是清爽怡人。我記得我的裝束是單件薄套頭毛衣和及膝的短褲,冷風略過,感到絲絲的秋涼。

因為不是周末,當時也不興什麼全民旅游,工會組織的療養多是些小面包車上下,所以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那時的四輪小汽車還不像現在這樣滿地蝗蟲似的,更不用提什麼出租車之類的新名詞,偶爾經過的是一兩架軍用吉普,那是因為紫金山裡駐扎有部隊。

路上沒有什麼指示牌,也沒什麼岔道,可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我們怎麼走著走著就走到有士兵站崗的駐隊營地了。看見此路不通,只好自嘆晦氣,原路折返。可是門口的小戰士很熱心的告訴我們,翻過營地左手邊的山坡就是天文台了,他們空閑時常上去溜達溜達,想必是散散心,望望遠,豐富業余生活什麼的。

站在那裡,由於樹木掩映,望不到山頂,我當時有點猶豫,自然解放軍叔叔的話是絕對沒假的,大方向肯定是正確的。只是就我們兩個女孩子,山上沒有路,怎麼走?跌倒了,滑下來了又怎麼辦?我四下踅磨了老半天,也望不見個人影可以和我們一同上山。我的傾向是原路回去,走到正道再上山。盡管費些腳勁,也不知道終點有多遠,可是你問對道,就不會迷失,因為路會帶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人不都是應該走“正道”的嗎?

可是小春卻不想走“正道”,她幾乎是二話沒說,起步就向山上走去。如此沒有團對協商精神,我也只好不情願的跟了上去。

我不知道如今的我看到那片樹林會有什麼感想,留在記憶中的場景是:不斷地撥開擋在眼前的樹枝,轉左饒右的踩著綴滿濕滑樹葉的泥濘山路,聽著自己粗重的呼吸聲,手腳並用的跟在小春後面,想上爬去。

由於樹木參天,望不見山頂,不知道還要前行多久,在作出幾次超出歷來體育課教學大綱要求的有驚無險的動作後,我開始喋喋不休地向小春抱怨她的錯誤選擇。當時的自己一定是聒燥,怯懦,而且狼狽不堪。多虧了小春同學的寬容和耐心,沒有一腳把我踹到山腳下。

經過了一通軍訓級的登山運動之後,我們終於望見一排黑色的鐵欄杆。當時自己心中還傻冒的置疑要不要翻過去和如果翻進去,是否要先去門口買門票等問題。

幸好那護欄不是很高,還能使自己在完成此次任務的最後一個動作時顯得體態輕盈優雅。跳下來後,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陳列有渾天儀的院子裡,盡管站在它的後面,可自己的眼睛一下子就被這個雕刻有蟾蜍和龍的神奇物體所吸引,當小時候看見的書上的東西成為一樣實物呈現在眼前的時候,有種不真實的滿足感。正陶醉於這種感覺,眼角末稍卻瞥見一二道詫異的目光,現在想來那眼神仿佛是看見火星人突降到地球,卻徑直巫自衝進甜品店買冰激凌的樣子,好在當時的人比較質樸和內斂,也並不圍觀和深究。

我和小春在渾天儀前互相拍了照片,除了紀念我國古人在天文學方面的傑出才智之外,自然還有記錄我們這一次 “非凡”的經歷,不信?有我衫褲上的爛泥斑和臉上樹枝的劃痕為證。

從天文台正門出來的時候,才沾沾自喜的想到我們竟逃了一次票。

第二次去南京,是在十運會閉幕後的幾天。

當汽車經過滬寧高速公路,從中華門駛入南京的時候,我一下對這個歷史地位與北京,西安並重的江南城市有了重新認識。在這個時候,這個位置上,中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城市交通規化和中國明代的歷史遺跡完美的交融在一起,雄踞在城門外的辟邪向來來往往的現代人展示南京千年的故事。一過城門,一座南京博物院和緊鄰的希爾頓酒店再次將過去和未來雙雙呈現在你的眼前。

我喜歡南京。

這一次我選擇去的是棲霞山。十一月初的棲霞山並不是看楓葉的最佳季節,可是因為它的名字,因為它的古剎,或者因為自己沒來由的興致,使它成為我短短二日逗留南京的主要行程。朋友要上班,幫我打探到可以在南京火車站附近換乘南龍線去棲霞山。

借了張乘車卡,從朋友的住處出來,換二部公共汽車去火車站。南京乘車卡的設計比上海的要合理,因為是現金車費的7折。市民購買乘車卡的款項可以給公交系統運作投資,公交系統也應該讓利回報市民。單利不如雙贏。

由於以前的南京幾乎在自己的記憶中消失殆盡,所以一路上東張西望的頗感新鮮,而且十運會無疑給南京帶來巨大的契機,感覺現在的它干淨美麗,生機勃勃。

南京火車站也早已非當面模樣,改頭換面,煥然一新,全玻璃建築,面向玄武湖,大有飛機場的氣勢。

在火車站附近的汽車站找到了南龍線,看見汽車站售票處掛有“參觀棲霞山楓葉節,免費乘車”的促銷廣告,猶豫了一下,因為正好趕上這個楓葉節,進山門票比平時貴了一倍,心裡有點不舍,於是想等到了那裡再說,就匆忙上了車。

朋友打探來的消息略有點過時,因為南龍線的終點站已經由棲霞山延伸至黑龍潭。問售票員想去看楓葉爬山的地方,被告知在棲霞寺站下。

2.5元的車資很劃得來,因為車程很長。今天天氣很好,剛入秋的南京陽光燦爛,卻又涼風習習,非常適合外出遠足。一出南京市區,就是綠樹夾道的通暢水泥路,車開的飛快。早晨在鬼臉城公園的城牆堆上跑來跑去,此時坐在晃蕩的車上,享受這午後的陽光和窗外略過的成排綠樹,不禁有點“暖風吹的游人醉”的悃盹感覺了。

到了棲霞寺站下車,走幾步,就望見正對面進山的台階。不過想了想,先折回,跑到馬路對面去看回市區方向的南龍線末班車時間,晚上6點半。抬腕一看,自己有四個多小時的時間。

去寺的路上零星散著幾家賣香燭的小攤和一些三輪車,習慣了有些地方的貼身兜售方式,覺得這裡的生意人真的很客氣。老遠就可以望見山門處的橫幅上寫著棲霞山楓葉節的字樣,看樣子自己白白損失了一次免費乘車的機會。

正打算去售票處,一個中年婦女迎了過來,告訴我給她10元帶我走後山的小路,翻個牆就可以進園,免了30元的門票。她的話一下讓我想起N年前誤打誤撞的紫金山逃票經歷。嘿嘿,這倒也是個不錯的建議啊。

我答應的爽快,可對方卻嫌我一個人,生意太小。不作也沒什麼,我正想走人,她的同伴又為她找來一對學生模樣的男女青年,他們還有些半信半疑,可是別看年紀輕輕,可是提出的問題都比較老道。談定後,大家坐上“馬自達”三輪車,2,3分鐘就來到山腳下的岔道口,那裡是一溜的民居。走上幾個台階,順著小道開始上山。

那一對男女青年都是從蘇州考入南京的大學生,周末班裡組織秋游,他們倆是組織委員,作先頭部隊,負責出來探路。跟他們聊著,心裡頗後悔當時沒考一家山清水秀的大學,業余時間隨便撿個地就可以游一游。大家正興奮的假想著他們班30個同學輪流挨個爬牆頭的情景,領路的婦女不停的回頭示意我們不要說話。沒辦法,作賊心虛嘛。不過我們大家又開始盤算強制30個人不說話的可能性有多大,又惹來“帶頭大姐”的頻頻回眸,自然不是一笑,而是作噤聲狀。

後山上一樣的樹木茂盛,跟著“帶頭大姐”, 一路“分花拂柳”,步履輕松,而且又有些偷作壞事的興奮心情,竟有點得意洋洋。心下思量那紫金山後坡的樹林現在可好,是否亦如斯,這麼好玩的事,怎麼自己當年那麼沒有情趣!

走到一個岔道口,看見剛才開三輪的同伴早已守候在那裡,讓我發笑的是,他竟扛著個木梯子,設備很齊全啊。“帶頭大姐”讓我們在牆腳下等著,同伴先翻過去探探風聲。看他爬上梯子,探頭准備翻牆偷盜的情景,竟讓我想到 “西廂記” 中那折張生暗訪佳人的戲。

我們三正仰頭等著他在牆那邊打招呼,可不想他卻垂喪著個頭從遠處的樹林裡走過來。原來一過去就遇到個查票的,他只好灰溜溜的從邊門出來。

我一問,他告訴我遇到查票,要麼照價買票,要麼原路返出,並沒有什麼處罰,只是費些氣力罷了,所以他們也覺得損失不大。“帶頭大姐”又示意從岔路的另一邊上去看看。

這次的路有些遠,的確費些氣力,好在大家都跟得上,看著“帶頭大姐” 幾乎磨破的布鞋後跟,心下感嘆這年頭做哪行也都不容易啊。

終於又看到個土牆了,雖不是很高,可沒有梯子,就有些許難度。“帶頭大姐”手腳靈活的爬上牆頭,和她的同伴又拉又拽的把我們三個人弄到牆裡面。環顧四周,我想我是站在棲霞山上了,分別只是那一個小土牆。

可是看樣子警報並沒有解除。“帶頭大姐”這次很謹慎的讓我們在原地等著,她先出去探探虛實,讓同伴見她的手勢方能帶我們出來。

等了一會兒,她示意我們跟上,大家正雀躍不已,可才沒二步,二個保安模樣的人迎面走了出來。沒辦法,逮了個正著。

“帶頭大姐”上去作苦苦哀求狀,可是想必他們也是守候伏擊多時,故意放行,然後引蛇出動,到嘴邊的肉哪有不吃的道理,自然哀求是行不通的,我還懷疑是不是先前那次的無功而返早已讓他們加強了此處的警備,絕不讓非法之徒有可乘之機,嘿嘿。

“帶頭大姐”見軟的不行,就示意大家走人,我知道她想等下一個時機或者換另一個牆頭。可是此時已經快2點半了,我不想再浪費時間了,況且保安同志已經說了他們早已部署得當,哪個入口都不是免費的。

我決定不玩了,花30元錢買門票。

“帶頭大姐”見拉我不動,而且那二個學生也開始猶豫起來不想跟她走,就又開始作哀求狀,感嘆她的“馬自達”耗油量是多麼的大雲雲。在油價飛升的今天,我的確挺體諒她的高成本,人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我們這麼辛苦也沒占到什麼便宜啊。於是靈機一動,上前同保安同志商量,三個人買二張票,每人可以有余力再給“帶頭大姐”一些油錢。

保安同志竟然也同意,哎,這樣的執法態度也該著有人可以鑽空子。誰知道他們鑽的又是什麼空子呢?

最後我們三個人以每人節約8元錢的代價完成此次的“投機之旅”。下山的時候,“帶頭大姐”也不帶頭了,聽見她的同伴在後面悻悻的說,現在在哪裡下山還不都是一樣。

衝下山坡,就是一條通往棲霞寺的山路,在這裡同大學生們分了手,進了棲霞山。不過事後發現,由於沒有經過正門處的風景區路線示意牌,而且門票上也沒有印制游覽圖,景區裡也沒有任何一處設有路線示意圖,而且又這麼大,所以走漏一些值得一看的地方。如果景區的路線圖是要收費的話,那更不應該了,買門票進來不就為了走走看看的嗎。這是中國旅游業的通病,大處撐得住門面,細微處的服務卻非常的馬虎,不夠人性化。

回去把入山的經歷說給朋友聽,她立刻馬後炮的提醒我,昨天的新聞報道說,最近正值棲霞山楓葉節,旅游部門嚴打偷漏門票進山的不法之徒。不幸的是,我正是其中之一。可能隨著年齡的瘋漲,臉皮厚度也成正比的發展,倘若換成N年前的青澀學生,這樣的遭遇一定會使我在保安同志面前羞愧的抬不起頭,更不用說還鬥膽與他們討價還價。

現在的我,可能有點像當晚在“小尾羊”點的那碟老油條,世顧而且自以為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棲霞山的確是個好地方,集歷史,宗教,文化和自然於一體。我最喜歡的是舍利塔身的精美雕刻和千佛岩的滄桑歷史。源於對它們的感慨,我在南京的另一天就泡在了博物院和解放門的明城牆上。

我想在“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排名榜上,南京應該高於上海吧。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