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行記

作者: 雨靜靜下

導讀飛機在武夷山機場降落的時候,窗外夜色已濃。走下舷梯,發現飛機停在了停機坪的正中,機場似乎不比鄉下的場院大多少,乘客都要步行著穿過機場走進大廳,倒是別樣的一種體會。抬頭望去,滿天的星鬥,看來明天是個晴好天氣,心裡頗有幾分喜悅。攜程網上預訂的武夷茶苑大酒店有接機服務,已經有人舉著寫著我們名字的牌子在出口等了,免了在黑夜中摸索轉車之苦, ...

飛機在武夷山機場降落的時候,窗外夜色已濃。走下舷梯,發現飛機停在了停機坪的正中,機場似乎不比鄉下的場院大多少,乘客都要步行著穿過機場走進大廳,倒是別樣的一種體會。抬頭望去,滿天的星鬥,看來明天是個晴好天氣,心裡頗有幾分喜悅。攜程網上預訂的武夷茶苑大酒店有接機服務,已經有人舉著寫著我們名字的牌子在出口等了,免了在黑夜中摸索轉車之苦,確實體貼。車子在小路上輾轉騰挪,等到了酒店才明白接機的必要性,原來位置有點偏僻,要是靠乘客自己是斷斷找不來的。偏僻自有偏僻的好處,夜裡安靜的很,跌到床上即沉沉睡去。大概是漸漸變老了,很難有興奮得睡不著的時候了。到哪都能當成自家的床,大概也是一種了不得的境界。

早晨沒等鬧鐘響,自己就醒了,苦笑,又是變老的征兆。拉開窗簾,才發現竟然下雨了,原來昨夜的星空不過是老天給我們開的一個玩笑。大概由於中庭的回聲,雨聲很大,讓人擔心白天是否還能出行。從花園池塘裡的漣漪來看,雨點確實也很密集,只有先吃早飯再看了。

吃過早餐,雨似乎小了一點,於是打著傘出來,決定按原定計劃,登天游峰。走到酒店門口,有車過來,說15元送到天游,上了再說,反正我已經沒有任何方向概念了。路上路過了武夷山莊,本來想定這個酒店的,可惜當時酒店被會議包房了,從外面看,規模確實了得,庭院景觀也不錯,可惜位置略偏了一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只能等著被關在裡面狠宰,適合公款。這樣一想,也就不覺得遺憾了,雖然天氣陰沉,心情卻好了不少。

進了天游景區,沒走幾步,便過石橋橫穿了九曲溪。說是溪,其實還是很寬的,溪水碧綠,映著岸邊青山倒影,間或竹排帶著笑聲漂流而下,彷佛世外桃源。繼續前行,路過武夷書院,據說宋代理學家朱熹曾講過學。只可惜在我看來,理論和教條幾乎是可以劃等號的,這樣的人,所言所說再堂皇,其人未必值得崇拜,因此這樣的地方也就不必細看了,草草幾眼一帶而過,省著力氣看精華吧。

買過門票,每人62元,再穿過林蔭小徑,眼前豁然開朗。左邊是直達溪水的石灘,右側是如刀劈斧削般的石壁,眼前有高大的榕樹,盛開的玉蘭,又有鳥鳴不絕於耳,不由放慢腳步,撐著傘在小雨中慢慢欣賞起來。不知不覺,已走上後山通往天游峰頂的山路。大概是因為繞著山盤了個大圈的緣故,石階並不陡,正好可以讓人放松了心情來看兩邊的風景。路兩旁樹木茂盛,大多都是常綠喬木,在滿眼的深綠當中,夾雜著星星點點新綻放的鵝黃的嫩芽,於不經意間泄露了春天的信息。杜鵑也開得正旺,淺粉,深紫,在一片斑駁的綠色中挑逗著人的視線。越接近山頂,也就可以更多的看到遠處的風景。由於霧氣的原因,周圍的山峰時隱時現。有時,遠處一片蒼茫,只有雲霧流動。有時,在薄薄的紗幛中,群峰側影隱約可辨。有時,又從雲開處露出清晰的山峰一角,如海市蜃樓。就這樣邊走邊看,也就到了山頂。走到山崖邊緣,扶著欄杆望下去,不由驚嘆:果然是武夷精華所在,怎一個美字了得!從前山危聳的絕壁,到近旁陡峭的天梯,從如浮於雲中的群峰,到九曲溪柔美的曲線,都一覽無遺。出發之前在網上查找武夷的資料時看到,先是有人對武夷的風景頗有微辭,於是就有人出來反駁說:你連天游峰都沒有登,有什麼資格評論武夷山呢?語氣中很是氣憤。站在天游峰頂的一剎那,我一下子明白了那個人的情感表達為何如此強烈。確實,武夷的美妙,只有在天游峰頂才能最充分地領略。帶著這份滿足,從前山的絕壁天梯下了山,又體驗到了一種刺激。等到站在山腳下,再回望天游峰頂,已是雲深不知處。

從天游出來,剛過正午。於是繼續前往九曲溪的上游,去乘坐竹筏,再從低角度欣賞一下武夷山。武夷山對竹排的管理很是嚴格,每排乘坐6人,每人100元。上排前大家各自武裝起來,買了各種一次性的雨具,將全身包裹嚴實,免得被雨水和溪水打濕。濕漉漉的風景好看,濕漉漉的人就未必好看了。但等竹排行走起來,才發覺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危險。溪水基本還是很平緩的,只是偶爾在過淺灘的地方,才會有水花飛濺,也只是輕柔地牽一下人的衣角,似作挽留。兩岸青山如黛,怪石林立,果不其然,撐船的人又開始指著石頭講故事了。好在還不太離譜,無需動用過多腦力,確實也能看出個大概來。就這樣一路扭頭,一路猜測,一路觀看,很快就到了一曲的碼頭。武夷山最精華的線路,一天搞定。

回到酒店,略作修整,便打算四處走走,順便解決晚飯的問題。酒店雖說不在主要街面上,但離度假區的繁華地段也並不遠,正好活動一下腿腳,免得明天腿疼。不過沒走幾步,就有人力車粘了上來,說每人兩元錢,可以逛一圈再送回來。得知我們只是想吃飯,不必坐,對方又說,那就送到吃飯的地方,每人一元。說得我們心裡倒不落忍了,只好上了車。度假區裡面有不少大排檔,吃飯很是方便,價格也比較公道。吃過飯,可以在街裡逛逛,看看當地的特產。除了武夷岩茶,當地有一種雲耳也相當出名。雖說看起來都不過蠶豆大小,但據說泡出來都勻稱厚實。買了兩袋,總不能白來。

第二天已經計劃妥當,下午偏晚的時候離開武夷山前往廈門,也就是說白天還有大半天的時候留在武夷。由於最精華的部分已經一天完成,倒不知這半天該如何打發了,經過比較,最後選擇了水簾洞和大紅袍景區。這一線確實安靜了許多,游人很少,路邊的景色少有人工雕鑿,雖然不夠細致,倒也韻味天成,可以欣賞一下武夷山最自然的一面。正如要全方位了解一個美女,除了最光彩照人的那一刻,還需看看卸妝後眉眼是否還都在本來位置。這麼看來,武夷山又如清新的鄰家姑娘,雖說少了天游峰的勾魂奪魄,卻也落落大方,因為隨意,倒多了幾分親近。不過所謂水簾洞,並無水簾,只有一線飛瀑,從崖頂飛墜而下,直入深潭。崖下凹入,有幾間木屋,據說是古人在此結廬講學的遺跡,朱熹就常來拜訪,探討學問。崖壁上有火燒的痕跡,也許是古人做飯留下的,看來再清高脫俗,喝風飲露也是不解飢的,還得人間煙火。屋邊有一小小水池,寫著“活源”二字。在仔細查看之下,才發現其中玄機:原來從崖頂的飛瀑中拉下了一根長長的繩索,汩汩的清流就順著繩索淌入了水池中,真所謂“活源”。此刻想到朱熹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的名句,不由莞爾。至於大紅袍,未免就讓人失望了。雖說早做好心裡准備,知道不過是崖壁上的幾株茶樹而已,但是茶樹之矮小單薄,還是出乎了預料。倒是山腳下的茶園,種植了武夷岩茶中的各種知名品種,雖說從外觀上看似無太大不同,但光是那些名字,連起來讀已如詩句一般優美。的確,武夷如詩。低低誦念,細細品味,唇齒間似乎已泛起岩茶的清香…


(天游峰頂)



(上下天游峰的天梯)



(九曲溪)


精選遊記: 武夷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