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開始朋友提議去新疆,就已經欣然接受。其實在2002年的時候就已經看過朋友在喀納斯湖和白樺林的照片,這種別樣的美深深刻在我心深處。我之所以沒有去西藏的計劃,主要是因為對於高原反應有一定的恐懼感,然後就是覺得還沒有做好心理准備。不做長篇論述,就隨我去瘋狂地神游一下吧。
瘋狂理由一:干!干!干!不要看著標題以為我說粗話,其實說的是新疆的氣候,就是干燥得很,簡直有點忍無可忍。我們為了節約開支,買了周六晚上五點多的航班,晚點一個多小時,又在西安轉機一次,故而到達烏魯木齊已疲憊不堪。
半夜一點多Check in,往床上一倒就睡著了。早上起來,覺得鼻子裡像要冒出火星來一樣,干澀無比,嗓子也不舒服,趕緊喝了一杯水下去。發現毛巾已經完全干了,硬幫幫的掛在那裡,只得連連感嘆氣候的大不同。
整個行程當中,我們一直被超乎尋常的干燥空氣所包圍,一刻不停地在我們的皮膚上刻上烙印。而每一餐之後也恨不得能從嘴裡或者鼻子裡噴些火氣出來點燃了好像火龍一樣,我們笑稱“火龍傳奇”。
尤其在吐魯番盆地和敦煌的沙漠裡,干燥變得像個殺手一樣潛伏在身邊,手上肉刺一個個冒出來,手變粗糙得像個拿鋤頭的,臉上的皮膚也已經過了最高忍耐度,開始提出抗議,毫無先兆地延伸出一道道紋路,一笑就變得十分明顯,搞得我們個個都像老太婆似的。打開我的隨身化裝包,除了美白的防曬的(去之前以為防曬很重要),什麼都沒有。咳,無奈啊。
9月27號回來的那天,飛機降落後由巴士送我們到候機樓,一出機艙,一股潮濕的空氣朝我撲面而來。心裡想是到家了啊,不知道是我已經習慣了新疆的干燥氣候,還是上海現在真的處於濕潤期呢?回家做個保濕面膜,皮膚也很快恢復了彈性。
小提示:去新疆,女士須帶保濕護膚品,有保濕面膜更好,護手霜,防曬的當然也要。每天在賓館的床頭櫃放上一杯水,半夜裡也能喝上幾口。建議可帶些潤喉糖。
瘋狂理由二:羊!羊!羊!造成重大皮膚困擾的原因,除了干燥當然還有別的,比如是因為整天吃著葷油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羊油炒的菜煮的湯,自然也讓人難以忍受。
說實在的,去新疆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備——吃羊肉。到處都會是如此,想找個沒有羊肉的地方非常困難,所以某一聞見羊味道就想吐的朋友就已經退出了我們的隊伍。我們都是些無肉不歡的人,所以照說也應該能適應。說是這麼說,實際發生的事總是讓人招架不住。
一開始,大家都還沉浸在新鮮羊肉的美味之中,沒過兩天就開始反映強烈,能不吃就不吃,不僅是因為羊肉的味道太重,已經與我們的衣服緊密結合,洗了兩次還褪不掉,更因為羊肉太熱,吃得大家成天要做“火龍”。直到後來,我們已經分辨不出羊肉的味道,只是吃到豬肉和牛肉的時候(部分旅游餐廳提供),還是很驚訝地發現我們在吃別的肉類。在那些旅游景點,我們只吃得起便宜的團隊餐,這些都是根據旅游團的要求做的家常菜,味道實在不怎麼樣。而我們隨身帶的零食,不是豬肉類就是牛肉類,總之也是又干又火氣大,但總算是擺脫了羊肉的糾纏。
當然我們還是很高興一路上都能看見成群的羊,各種顏色的都有,在那裡乖乖的吃草。有一次我們在去白哈巴的路上看見一群羊,執意讓司機停車下去拍照,誰知道師傅說那也算是羊多的?一群羊多的時候幾千頭都有,現在這群頂多三四百頭,那也叫壯觀啊。正說著我們就抬頭看見前方不遠出有一群規模龐大的羊,看上去有一千多頭的樣子,我們互相吐了吐舌頭,笑到不行。
小提示:隨身應攜帶零食,可以吃飽得那種,但無須帶很多豬肉和牛肉干,因為那裡什麼肉都很多,吃太多上火。瘋狂理由三:亂!亂!亂!亂就是錯亂的意思,在新疆,我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時間亂了、季節亂了,導致我帶的行李75%以上中看不中用。
時差兩小時,是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無論是飯店服務員,旅行社小姐,景點工作人員還是司機,都這麼對我們說,新疆的時間比北京時間晚兩小時。所以我們就是這麼偷時間來用的,每天按北京時間7點8點起床,其實烏魯木齊時間就是5點6點的樣子,天完全沒有亮,然後我們按新疆時間吃午飯和晚飯,總之午飯呢不早於14:30,晚飯不早於20:30,睡覺也是如此,一般22:00過後才剛剛吃完飯回到住處,梳洗一下怎麼也要晚上12點以後才能睡到床上。催眠一下,才終於可以安然入睡。真的很累。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有機會看到美麗的喀納斯晨霧(具體在後面會做描述),也算是此行最大的收獲了。
說到季節,我們也都知道新疆是個溫差很大的地方,早晚涼,中午熱。到了秋天,這樣的情況還是很明顯。在烏魯木齊,早上不穿一件外套是無法出門的,中午呢,就必須穿一件短袖或中袖的T恤衫剛剛好。到了喀納斯則更加嚴重,最低溫度在零下1度到零下4度,被子上需要加蓋棉衣,早晨出門也必須穿鴨絨衫戴手套,如果要拍照把手裸露在外,一會就凍得僵僵的。溫度最高時有十幾度,且在陽光的強烈照射下,穿一件長袖的T恤去爬山游湖差不多,如果穿外套,不一會就出汗了。這樣的溫差比在高原的情況還厲害,所以我按照去年去稻城的行李照樣帶去新疆,結果很讓我難堪。短袖和長袖T恤及外套各只有一件,洗了不干就沒有穿,有時候只能不洗穿髒衣服,到後來去敦煌的鳴沙山,不得不問別人借衣服穿,狼狽得要命。而比較厚的衣服圍巾我帶了挺多,還帶了羊毛衫,結果基本沒有用上。
小提示:隨身應攜帶多件短袖和長袖T恤,帶有夾裡的外套一到兩件,鴨絨衫和手套必備。瘋狂理由四:雞肋!雞肋!雞肋!沒有一個人去新疆旅行會錯過吐魯番和天池,我們當然也不例外。只是這樣勞累的行程給我們帶來的唯一感覺就是——雞肋!
吐魯番是我們正式開始游玩第一天的安排,天池則是從布爾津回來的以後去的。不管安排在什麼時候,去那些地方真的挺無聊的,但是好像不去又不算到過新疆。
吐魯番就是眾所周知的又熱又干又曬的盆地,盛產葡萄。我們去的時候因為已經過了葡萄豐收的季節,因此葡萄溝顯得冷清,除了高高掛在棚上供游人觀賞的葡萄和幾間所謂的維吾爾族民居以外,沒有什麼特別的。尤其是有一處模仿江南小橋流水所造的景觀,有幾只鵝在戲水,不倫不類。大概在這麼干的地方有小橋流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估計新疆地區的人們來觀賞會覺得“別有洞天”。
葡萄溝門票60元,性價比不怎麼樣,非葡萄節不推薦游覽。
交河故城相比其他地方還是一個有點特色的景點。資料記載,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這裡。因為兩條河水繞城在城南交彙,故名交河。在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之後,這座城市建築布局的主體結構依然奇跡般的保存下來。這些都得益於吐魯番得天獨厚的干燥少雨氣候。其中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部分建築就是一座被稱為是嬰兒墓的地方,聽上去感覺怪怪的,看上去也想像不出為什麼會這麼龐大,難道真的是嬰兒的墓地嗎?因為天氣暴曬溫度極高,我們沒有流連只是走馬觀花地走一圈就離開了。
交河故城門票40元,值得一游。
天池,怎麼說呢,大概是因為喀納斯太漂亮了,讓她受了連累,沒有機會表現自己的美,所以就變成了雞肋,怎麼也讓人提不起興趣。更何況我們去的季節正是枯水期,東小天池連一滴水也沒有,非常讓人失望。總的說來,是一面山上的湖,湖遠處仍是層層疊疊的山,逆光下波光粼粼,閃著刺著我們的眼睛。回來後聽一位新疆來的同事說其實天山和天池都還是很美的,可能季節不對,比如冬天可以看雪啊,夏天水比較大啊,等等。總之每一次旅行都有適合季節的和不適合季節的景點,就看你怎麼取舍了。
天池門票60元,10元纜車費,作為標志性的景點,實在是沒什麼大的特色,當然要看是什麼季節了,大家自己琢磨吧。
瘋狂理由五:吃!吃!吃!品嘗美食是旅游一大目的,也是我們非選擇自由行不可的最大原因之一。之前已經在網上做了一些功課,摘錄新疆著名美食和小吃若干。此行不負重托,代替我們那位不能吃羊肉的朋友基本吃遍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新疆特色,為了不讓鮮美滋味被淡忘,一一列舉如下:烤全羊:50元/公斤,皮脆肉香,但有點膩,不如加了孜然的羊肉串更香。羊肉串:2元/串,肉味非常鮮美,一串抵上海這裡的兩串那麼大,有點肥,基本上是一塊肥肉夾一塊瘦肉,超過兩串就比較撐。酸奶:3元/碗,應該是羊奶做的吧,這個沒有考察過。稱得上是當地一絕,非常好吃,冰冰爽爽的入口即化,乳香陣陣,酸味剛好,但要加少量糖。馕:路邊到處都是,大概2-3元/個,有加餡和不加餡的。我們吃的是司機師傅免費請我們吃的,所以價格不明。大概是用羊油酥和在裡面的,比上海這裡新疆飯店門口烘烤的,更香,薄的地方更脆,像是必勝客的無邊pizza,如果你還吃飯吃菜,那是吃不了多少的,但非常值得嘗試。抓飯:50元/份,貴了點,不過是在有民族特色的氈房裡吃的,且要多少可以隨便添。用羊油拌了很大一盤,裡面有幾塊羊骨,上面撒了很多葡萄干,吃時拌開來,飯是鹹的,羊肉是鮮的,葡萄干是酸甜的,什麼滋味都在這飯裡了。大盤雞:25元/中盤,38元/大盤。那裡的中盤已經比上海的大盤大了,人不多就足夠了。應該說味道還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因為雞是放養的,非常鮮,肉有彈性,土豆呢就比較酥而且甜,也就是說做料理的用了好的原材料,即使調味料差不多,最終還是更勝了一籌啊!拌面:根據裡面加的澆頭不同,從5元到8元不等。分量十足,一個女生打死也吃不完。面條超級有嚼勁,QQ的,澆頭是現炒的,都有點辣,酸辣程度很符合我們的口味。強力推薦!格瓦斯:2元/瓶,布爾津人們自釀的酒,糧食發酵而成,有一點點氣在裡面,有點像小時候非常喜歡吃的汽酒,低酒精成分,吃多少也不會醉。在布爾津夜市上有,也是強力推薦!烤狗魚:8元/條。狗魚是布爾津河特產,長著像狗一樣的臉,烤狗魚是布爾津夜市特產,撒上各種調料香料及孜然,魚肉鮮而嫩,加上當時在夜市吃飯的氣氛,真的是非常難忘!黑玉米:2元/個。天池景點特有,黑色的玉米粒,每一顆都又糯又飽滿,一口下去滿口皆香,在天池上溫度還是相對低的,所以吃上一個熱玉米,真的是人間美味。驢肉黃面:驢肉23元/斤,黃面3元/小碗,6元/大碗。敦煌市特產,驢肉是涼菜,提供特制的辣醬,雖說沒有牛羊肉鮮美,但味道獨特還是很值得嘗一嘗。黃面是黃顏色的面條,面條過水撂出來,用特制醬料一拌,面湯則拿出來當茶喝,非常特別!水果:西瓜0.5元-1.5元/公斤,超級好吃,水分多,果肉爽口,甜度適中;葡萄(免費品嘗的),有點太甜了,沒有多吃,不加評論;香梨5-6元/公斤,超級甜;哈密瓜3元/只,賣也賣不掉,我們覺得火氣大,沒有吃。其他水果:在新疆沒有好的番茄、黃瓜、蘋果等水果,如果有也非常差,是自然長的,有點營養不良長僵掉的樣子,而且很貴,一根黃瓜才一手指長,兩手指粗,味道嘛就是那種當藥吃硬硬頭皮勉強吃下去的感覺咯。瘋狂理由之六 瘋狂故事!旅行當中有那麼多有趣的事情發生,才讓我們抵抗疲勞和大自然和氣候和遙遠的路途做鬥爭,每一件事情笑完了,都有一點點道理在裡面。
三峽移民這裡還再重復前面講到的關於吐魯番的特點,最低(盆地),最干,最熱,最曬。然後講這個小故事。
我們在去火焰山的路上,經過一大片光禿禿的砂石地,一望無際的樣子,陽光暴曬下沒有一點生氣。好困好困的我們個個垂著頭打瞌睡。其中自然要屬我睡得最死,頭往玻璃窗上撞了好幾次,撞醒了又繼續睡。迷迷糊糊中聽到大家在笑,就睜開眼睛問。原來是師傅看大家挺沒精神,說了個有趣的事,當然是應景的。沒想到這塊荒蕪的地方,這塊又干又熱又曬的地方,當初曾經是撥給三峽移民的!當時來的人忍受不了多久就紛紛逃散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咳,搞什麼!居然有人出這麼個餿主意,讓生活在水邊的人們遷移到此,那還不活活逼人走?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也不能這麼分配呀。這位仁兄應該親自到這塊寸草不生的地方來吃點苦頭,才不至於如此荒謬。
和木托洛蓋的規矩在克拉瑪依往魔鬼城方向去的路上,要路過一個名叫和木托洛蓋的小鎮子。這個鎮子嘛,說小不小,也是看上去挺有錢的樣子,說大不大,當然是跟克拉瑪依比咯。不過師傅突然把車速降到不可思議的慢。我們非常納悶,以為是車子出了什麼故障,所以派團長出面詢問原因。
不過師傅已經發覺我們的疑問,向我們解釋了個極其有意思的原因。原來這個鎮子故意在車輛必經的道路上設置了限速的牌子,限速30!
驚人啊,這麼寬的大道,六車道都有了,開什麼玩笑?
師傅有接著說了,這個鎮子就是這麼富起來的。
什麼,什麼意思?
他們就專門派人躲在一旁,見有人超速,就出來逮個正著,然後罰款200。我第一次就是被罰了呢。
啊,原來如此,抓一個200,好生意!在旅游旺季,路過這裡的新手不知道有多少,每天估計能上萬吧,哈哈。這個致富的方法真虧他們想得出來,大概是聘請了什麼點子大王吧,值得發一個創意獎。
東小天池的馬頭去東小天池,正如前面講到的,沒有水,也沒有風景,只是有山風和樹林伴隨我們。不過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唯一的收獲呢就是下面要講的故事。
我們走了很長一段山路,覺得挺無聊,正好碰到前面有一隊旅游團停在那裡抬頭看著什麼,導游在給大家講解。於是就湊過去聽。抬頭一看,真是被狠狠驚了一下,高高的樹上掛著一只馬頭,是真的馬哦,黑色的,僅有頭而已,眼睛還沒有完全閉起來,牙齒露在外面。渾身都不禁打了個冷戰。
導游開始講故事了。原來哈薩克族人有一個傳統,當一家之主死去後,在他一周年的祭禮上,就會將他生前騎的馬拉出來殺掉,然後把馬頭掛起來,掛得越高就代表這家人日後將越好。最後把馬肉煮了分給親戚朋友吃。
聽完故事,我們都坦然許多,不然真的很難以理解。可是,再也不忍心回頭看這個馬頭,怎麼說它也是很無辜的陪葬品,少數民族的傳統真的是有種說不出來的詭秘啊!
關於典故呢,就說到這裡,更多有意思的事,應該留在後面與風景一起描述出來。
瘋狂理由七:灣!灣!灣!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你真的無法想像,在經過一天半的長途跋涉後,在長時間馳騁在荒蕪的半沙漠化的地帶之後,在枯燥乏味疲勞寒冷之中,突然看見喀納斯河會是什麼心情。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於美景的反應就是大呼小叫地跑過去,恨不得馬上一頭扎入河中隨波逐流。這次沒有例外,不同的只是我們還是驚愕了一下,呆滯了幾秒,這些表情只是因為太詫異了!為什麼是這樣的景,好似天與地之間巨幅的立體油畫,彩色的樹,彩色的水,彩色的橋,彩色的陽光斜斜地照著,如果我們撲過去,會不會成為油畫的一部分再也出不來。
河水有一種神秘的藍綠色,湍急而下,泛出陣陣白浪,嘩嘩地經過我們腳下的石頭堆成的河灘,一直往前,在轉彎處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與兩岸參差的白樺林一起消失。陽光從樹林的一側穿透過來,把樹的影子投射在河面,讓河水變得更加富有層次感。流水處如若無橋則缺乏意境,一座破破的木橋橫跨兩岸,橋面很寬,我們幾個或站著或蹲著,在橋上面四處捕捉美景,木頭的深褐色和周圍一切配合得恰倒好處,陽光也從我們的前方照射過來,把我們的投影拉得很長很長。
師傅說現在才剛剛開始,我們准備正式向臥龍灣進發。
臥龍灣 之前是讓我們有了思想准備,以免在下一個景點區興奮過度。但是我們無一不例外地還是興奮過度了,幸好不是高原,不然又要心動過速而缺氧了。
臥龍灣可以說是最讓我們難忘的一個灣了。這是一段因喀納斯河長期衝刷形成的寬闊河灣,其景色真的令人有點痴狂。河灣中心恰好有一座小島,從高處看,酷似一條遠古的翼龍靜臥水中。島上林茂草深,禽鳥成群,迎面朝西望去,是傲然矗立的波勒巴岱山,山頂積雪終年不化,景色十分壯觀。 車停在山道上,我們不顧勞累一個勁地往下走,往下走,每走低一層,都要非常仔細地用眼睛捕捉,用耳朵傾聽,以免漏掉任何一個美麗的片段。河水在這裡呈現淺綠色,印證了喀納斯是條變色的河水。整個中心小島和河岸兩邊的白樺已經完全變黃,我們走在鋪滿白樺樹葉的棧道上,望著身邊層層疊疊的金黃,襯托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間,怎能不讓人神往?
回來後,我在劉若英和王力行的《分開旅行》MTV裡,看見她在臥龍灣裡取的景,以及部分可能在白哈巴取的景,證實這個如詩如畫的MTV的確在喀納斯拍攝了大部分鏡頭。
月亮灣從臥龍灣北上1公裡,就來到著名的月亮灣。月亮灣夾在東西兩山之間,河道隨山勢迂回,恰似一彎初升的明月。月亮灣的水又是另一種色彩,淡淡的粉綠色,就像是在淺淺的綠中加了牛奶。在“灣月”之中又有兩座迷你小島格外引人注目,猶如兩只大腳印,傳說是西海龍王當年在此降服河怪時留下的腳印;也有人說是大腳嫦娥在凡間找不到丈夫而被迫上天尋夫時不小心留下的足跡;還有人說這是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追擊敵人箭步如飛時留下的腳印。眾說紛紜,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鳥瞰月亮灣,感覺近在咫尺,實則遙不可及,若即若離。不過月亮灣的確有點單調,只能從這一個角度觀察她,雖然美到了極致,卻也只在腦海裡留下一個影像。不過也正因為此,她可能一生都會深印在我們的心頭。
神仙灣月亮灣往北大約3公裡處有一片河灘,這裡的河水將森林和草地切分成一塊塊似連似斷的小島,就是神仙灣了。它實際上就是喀納斯河在山澗低緩處形成的一片沼澤淺灘,在陽光照射下河水流光溢彩,連樹上的葉子都隨風搖曳、閃閃發光,乍看去仿佛無數珍珠任意撒落。
我們進山時,正縫游人眾多,河灘邊不少人留念,還有牽著駱駝兜攬照相的生意人。感覺整個景像有點亂,所以也沒多停留,就匆匆瞥了幾眼離開了。
神仙灣的美麗就在出山的那個雲霧繚繞的早上被我們撞見。前一天晚上下了雨,清晨有山霧圍繞在山頭久久不肯退散,等我們九點半坐車出山的時候,太陽才剛剛露一小臉。就在此時,我們看見了神仙灣。她正如一幅靜止的油畫,模模糊糊呈現在我們眼前,因為光照度不夠,顏色不是那麼跳,顯得灰灰的,山間偶有一小片雲飄過,讓我們可以聞到山林的潮濕的味道。河水太平靜了,所有的山、林、雲都倒映其中,真實與倒影糾纏不清,又似乎分得很清,超凡脫俗,讓我們仿佛置身於半夢半醒的狀態,難道到了仙境嗎?
瘋狂理由八:霧!霧!霧!山裡有霧是極自然的景像,以前也對武夷山早晨籠罩整個山頭的霧印像深刻。然而在喀納斯,若你錯過了她的晨霧,那或許就是錯過了全部。
我們起了個大早,七點多就從住所出發,由於我們住在“半山”,上下山坡需要走172級台階(走得無聊時,我自己數過),同時我們還要走一段山路,所以也花費了二十幾分鐘才到河邊。路上也已經陸陸續續有專業攝影師扛著三腳架背著沉重的器材匆匆行走著。我們都穿著鴨絨衫戴著手套,天非常暗,只有遠處的還沒有落山的月亮和幾處旅館前的燈光指引我們,走著走著,天就開始有點發亮,於是必須加快腳步。
河邊是那樣一種令人窒息的景色,或者都不能用景色來描述。我們仿佛置身於中世紀精靈居住的山林,感覺整個人都可以飄起來,飛過河去。晨霧裊裊自河面升騰而起,可以聞到清新的河水香味,像是一整片河水正在被加熱烹飪一樣,即將變成一道人生從未能品嘗到的仙湯。山林也被緊緊圍繞上蒙蒙的霧,好像成為了仙湯邊上的配菜。我們呢,站在鐵橋上,人來人留,是這道天下美味裡的小小的調味料,不是胡椒就是孜然,或者就是一小片蔥花。不知道這樣的佳肴要呈現給誰?
忘記了時間的我們,在一座別墅式的旅館邊又找到取景的絕妙角度。從這裡望過去,是一個河的彎道,除了裊裊的霧,還有遠山上披著的橘色的陽光,河灘這邊是一大片鵝卵石,在晨色微露的當下,閃著墨綠色神秘的光,不遠處還有一匹正在飲水的黑馬。沒有人打攪這樣的畫面。我們都屏息著,生怕破壞分毫。恰有一群白色的鵝蹣跚著走入河水中,成為小小的破壞者,卻讓我們更在心裡默默地欣喜不已。天鵝湖!我們這樣認為,在童話故事裡的天鵝湖,就是這樣的吧。雖然只是一群白鵝,不是天鵝,但遠看還是非常貼切呢。團長提醒大家,要去山上看晨霧,時間已經很緊了。我們都不聽指揮,她就只好獨自前往,我們囑托她如果我們晚了沒看上,就全靠她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後來我們緊趕慢趕往山上跑,看似就在眼前,卻跑了快半個小時。上山的時候,霧氣已經全部退去。那坐落在山谷裡的村莊已經完全露了出來,據團長說她上山時村莊還是被霧氣掩埋的,只露出兩排木屋,幾分鐘的樣子霧就完全退下去,到很遠的更低的山谷裡去了。現在還能看見似一團雲在那裡繾綣著,不願意散開。有點遺憾啊,因為後來照片洗出來,並沒有拍攝得很清楚,只白茫茫一片。
霧起霧滅,似乎在轉瞬間消失,又晃若隔世,並非凡塵。
小提示:如果是自由行,完全應該安排第二天早晨去河邊觀晨霧,如果為了貪睡不去,那幾乎是白白浪費了去喀納斯50%的意義。這麼說,一點也不過分。瘋狂理由九:灘!灘!灘!灘,顧名思義,就是河灘。這裡要介紹的除了我們此行的主角喀納斯的河灘外呢,還有特別推薦的額爾齊斯河邊的五彩灘。
喀納斯先簡單介紹喀納斯的情況,我們把喀納斯形狀較為狹長的部分呢稱為河,彙聚起來面積較大的地方稱為湖。
喀納斯湖面積為45.73平方公裡,從觀魚亭往下俯瞰,呈長條形彎月狀。湖長24.5公裡,平均寬度約2公裡,最深處為188.5米,是國內已知最深的高山淡水湖。喀納斯湖沿岸有六道向湖心凸出的岩石平台,形成著名的六道灣:一道灣有吐魯克岩畫和羊背石;二道灣湖水最深,傳說中湖怪經常在此出沒(我們好像沒有這個福氣呢);三道灣有一個天然的觀湖台;四道灣坐落著美麗的湖心島;五道灣湖畔有一座喜鵲山;六道灣因山溪衝刷有一段枯木形成的長堤,被稱作枯木長堤,枯木長堤有個奇怪的現像,就是水往低處流,枯木卻往反向走,還沒有找到答案。 遺憾的是,如果乘坐游艇,也只能游覽前三道灣的景色,後面三道灣估計只能在有時間的時候自行前往了。
喀納斯湖以“變色湖”著稱。湖水時而湛藍,時而灰白、時而火紅、時而深綠。碧波萬頃,變幻多姿。喀納斯湖變色的原因至今仍有多種說法。有專家認為,這是雲霧、陽光、兩岸山體植被和湖面水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有人認為, 這是冰川融水將沿途的山石粉沫帶入湖中,並因季節不同、流量和濃度不等而產生變化的結果。究竟是什麼原因,至今還是個謎。當然那麼多顏色也不是我們都能看到的,需要在不同的季節,在不同光照的角度下,在各個不同的河段,才能領略如此神奇的變幻。盡管如此,我們也都心滿意足。
因為是自由行,我們比一般的旅游團多出很多時間,這才那麼舒服地在那個溫暖的下午,先坐完游艇,然後沿河灘逆流而上,慢慢的,一步一景,大家才有機會看到這許多明信片一樣的詩畫美景。
河道彎曲,時而有洶湧澎湃的浪,時而變得嫻靜優雅,連在河上漂流的人們也只能憑自身的力氣才能將氣筏子往下游推進,“一二三”的喊聲回蕩在林間,真為他們捏把汗啊!河灘上一會是枯木成堆,造型婀娜,一會則亂石成片,層層疊疊。金黃的白樺樹隨風搖曳,陽光透過樹葉,將絲絲動感投射在我的臉上,不遠處的河水也跟著一起反光出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在風中跳躍,好像有無數橙色的閃光燈,突然在面前點亮,又一下隱去。
直到看見一片蘆葦叢,我們知道離我們每天爬上爬下跨來跨去的鐵橋相去不遠了。說到鐵橋,也有一個好笑的事與大家分享。其實我們每天都爬上爬下跨來跨去的原因,是因為這座橋幾天前被大水衝垮了,現在正在重建,而且由於游人眾多而更耽誤了工期。所以,大家就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過橋。
橋分兩層,下面一層已經鋪好,上面一層只架了橫梁沒有鋪好鐵板,因此我們需要越過這些橫梁。在橋兩邊橫梁離下面一層的距離遠,我們小個子的可以從下面鑽過去,大個子沒法鑽也沒法跨,只好從上面爬過去。在橋中間橫梁離下面一層的距離就很短,鑽是不行了,靠跨。我總是一邊跨一邊埋怨,已經這麼累了還讓跑障礙賽。有時候人特別多,幾乎都停滯不前了。有一天我們回來時,我無意中想起自己初中裡曾經是田徑隊的,教練給我們上過跨欄的訓練課,又聯想到劉翔,結果沾沾自喜地不得了,說了一句驚天動地的話:“想當初,我也是110米跨女欄的!”我本來想把自己和劉翔做一個性別的區分,結果把女子110米欄給說錯了,沒想到我旁邊這位還逗,糾正我說:“胡說,是女跨欄!”笑得我們半天直不起腰來,更不要說要做跨欄的動作了。晚上躲在被窩裡,為了節約我們兩個人擠一張床,睡不著就說笑話,結果又笑得大家精神亢奮絲毫沒有睡意。於是“跨女欄”便成為後來幾次過橋時的專有名詞了。
小提示:坐游艇100元/人,速度很快,景色一般,不推薦游覽。漂流150/人,要自己劃的,不推薦游覽。可以像我們一樣,沿河逆流而返,既飽覽湖光山色,又悠閑自得,攝影愛好者更不能錯過。五彩灘五彩灘位距布爾津縣城以北約24公裡處。此處河水平緩開闊,呈現出有點幽深的湛藍色,微微泛出似寶石的光芒,神秘而壯觀。河東岸就是五彩灘景點,五彩灘是色彩斑斕、風景獨特的熔岩地貌,由紫紅、土紅、淺黃和淺綠等泥岩、砂岩及砂礫組成,形狀酷似古堡、怪獸、蜂叢等各種造型。
河面有一吊橋橫跨兩岸,走過吊橋,就可以在對面遙望五彩灘在夕陽漸漸變色的過程了。吊橋也十分有特色,中間部分由輪胎鋪成,上面再墊些草,踩上去軟軟的,隨著整座橋晃來晃去的節奏,感覺自己快要掉下河去了!我們到達對岸的時候已經有點晚,整個岩石層和河面都被染色,五彩灘的已經變成了赤紅色,河面已經變黑,只在表面還塗上金燦燦的一層。
對面無數攝影師正聚精會神看著鏡頭,等待額爾齊斯河的夕陽完全落下。在返回橋上的時候,我們有幸看見了最後一抹余輝,天空還帶著微弱的橘紅色,知道該是離開的時刻了。
小提示:五彩灘是自由行的好去處,離布爾津很近,僅15到20分鐘的車程。門票30元,建議在太陽落山前先游覽景區,然後去吊橋對面走一走,絕對值得一生回味。瘋狂理由十:林!林!林!喀納斯的一絕是我之前都一直提到的——白樺林。秋天的時候,整片整片的樹林變成金黃色,樹干是乳白色上有班班駁駁的褐色,樹葉的形狀和大小有點像杏樹的葉子,變黃的時候是整片都變色,一點其他雜色也沒有。最絕的是,在瑟瑟風中,葉子會翻飛著飄落,成百上千的樹葉從空中往下墜,它們在風中做旋轉的舞姿,一忽兒迎著光,一忽兒側著光,因此就感覺像是在下雪,發光的金色的雪花。樹葉落下後,在木頭的棧道上薄薄地鋪了一層,點綴著我們的腳印。走在這樣的路上,抬頭望著滿眼的金黃,多希望每一片葉子,都能恰巧落在我的肩頭。有人忍不住對落葉的喜愛,偏偏要拿來插在頭上,還拍照留念,葉子看上去像是精靈族人的大耳朵,不過這張照片被無情地戲稱為“豬頭照”。
在進山的時候,和在喀納斯河大橋的邊上,都會有大片的白樺林,無論如何要下車去欣賞。另外我們也在去白哈巴的路上經過一片不錯的林子,可惜的是那個時候太陽已經落山,光線嚴重不足,拍攝效果顯然有點失真,不太好意思拿出來。
接下去還是要強烈推薦一下另外一片頗有特色的林子——中華林,導游是這麼介紹的。我們到達喀納斯的當天下午,有比較空余的時間,按照計劃是去白哈巴。那裡是著名的中哈(中國-哈薩克斯坦)邊境,附近有一個著名的圖瓦人村落,即白哈巴村。
司機帶我們行駛大約40公裡的路程,就來到白哈巴村,然後我們坐一輛旅游車上到邊防站,再由邊防站開到邊境哨所。在一個山頭的一邊是邊防軍守衛的哨所塔,中間是一大塊寬闊的平地,用水泥砌出一個觀景台,上面有國界碑,寫著“1997”的字樣。
站在觀景台往下望去,有一條閃著光的河在叢林裡穿梭,河中央還布著一些小島,島上還是種植著大片的樹林,在秋天,樹葉顏色千變萬化,完全沒有規律。帶我們前去的導游用手劃出一個的區域,說:“這個範圍裡的樹林大家可以看一下,形狀非常像一只雞,這裡是頭,這裡是脖子。然後,”她說著轉身指向另一個方向,正是那個河中心的小島,“這裡就是所謂的雞蛋了,所以我們稱這片林子為中華林,雞蛋就是台灣。”原來如此,越看越像。河水一邊是陰的,像一面反光鏡,照得人爭不開眼睛;另一邊是陽的,呈現出淳厚的藍色。中華林的特色就在於它的形狀,在秋天又尤為多姿多彩,令人嘆為觀止。
小提示:白哈巴為自費項目,如果包車前往的話,每人150元。景色不錯,也有“政治意義”,時間充裕的話應該去看看。白哈巴村則不如介紹中那麼好,商業化氣息濃了點,順路看看也算不枉此行。瘋狂接近尾聲簡單回顧一下我的旅程:
2005-9-17——早晨搭乘海航航班(17:00)從上海虹橋機場出發,經西安轉機凌晨抵達烏魯木齊地窩鋪機場。入住人民飯店(三星級260元/晚)。
2005-9-18——睡個懶覺,逛二道橋國際大巴扎。一個字,斬!下午休息,晚上在木卡姆餐廳享受正宗新疆菜及歌舞。
2005-9-19——早坐車至吐魯番,游覽吐魯番著名景點:交河故城、火焰山、蘇公塔、坎兒井、下午葡萄溝。返烏魯木齊。
2005-9-20——前往喀納斯,途徑克拉瑪依、魔鬼城,晚上抵達布爾津。
2005-9-21——進山前往喀納斯湖。游覽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等。下午包車游覽白哈巴。
2005-9-22——早起觀喀納斯晨霧,上觀魚亭觀喀納斯全景,下山乘游艇游湖,沿河灘散步。
2005-9-23——上午出山返回布爾津,下午游覽五彩灘及周圍景點。晚上在布爾津夜市品嘗當地小吃。
2005-9-24——返烏魯木齊,22:00左右抵烏市。
2005-9-25——去天池,坐纜車上山,遠眺博格達峰,游天池、東小天池、定海神針。晚乘火車赴敦煌。
2005-9-26——晨抵敦煌,上午莫高窟,對於人文景觀,我不擅長描述,留給大家親眼去目睹,親耳去聆聽。下午鳴沙山、月牙泉,感受獨特的沙漠風光。晚乘火車返回烏魯木齊。
2005-9-27
晨抵烏市,休息一下,坐下午14:00航班回上海。
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因為季節的關系,也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期待下一次的旅行更精彩。我知道我的表達還不足以展示我的眼之所見,心之所想,瘋狂真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在瘋狂接近尾聲的時候,只希望這樣的美麗烙在我的心底了,也在你的心底了。

(晨霧)

(臥龍灣)
(額爾齊斯河)

(月亮灣)

(神仙灣)

(白樺林與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