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井陘

作者: whim

導讀1、霧氣茫茫·憂心忡忡攜程在起飛的前一天短信給我說上海小雨轉中雨,我將短信轉發給同伴,同伴說擔心的倒不是雨,而是霧。竟果然被言中——烏鴉啊! 早上5:15的鬧鐘,我起床倒也不十分艱難,一個晚上好像都在做夢,根本沒有睡踏實。走到陽台發現霧氣大得好像眼前放了杯淡淡的牛奶,一切景物都隔著一層淺淺的白色。6:15到達同司機師傅約定的地點,雖然霧氣大、 ...

1、霧氣茫茫·憂心忡忡攜程在起飛的前一天短信給我說上海小雨轉中雨,我將短信轉發給同伴,同伴說擔心的倒不是雨,而是霧。竟果然被言中——烏鴉啊!

早上5:15的鬧鐘,我起床倒也不十分艱難,一個晚上好像都在做夢,根本沒有睡踏實。走到陽台發現霧氣大得好像眼前放了杯淡淡的牛奶,一切景物都隔著一層淺淺的白色。6:15到達同司機師傅約定的地點,雖然霧氣大、車速慢,但還是提前就到達了與同伴約的地方。等了大概5分鐘,他才姍姍而來——並沒遲到。

一路開往機場,所有的車都開著大燈,好像使勁兒睜著的眼睛。可司機師傅還是幾次三番地走錯了路,上錯了橋。

終歸還是到了機場,可幾乎每一個走進機場大廳的人都被大屏幕上顯示的通知擊倒了。我們原本8:20的航班延至11:30,同伴周一要趕回來上班,於是他就動了退票的念頭。我是覺得很不甘心,5:15起床難道就為了跑來機場退票嗎?

與退票的打算同時出現的是三個改道計劃:1、回家睡覺;2、去香山;3:去盤山。由於原本是想去天平山看紅葉的,所以為了跟原計劃靠靠邊兒,我們決定去香山。

於是從機場打車到火車站。事後一算,我們竟花了110元走了打車只要50元、乘公交車只要每人4元的路,曲折啊。

2、再進石家莊

我是沒想到會再去石家莊的,同幾年前相比,這次的行程也同樣奇特啊。

因為到北京的人太多,排隊的人組成了一個不太小的長方形。同伴說起河北的蒼岩山,國家四星,想必是看秋色的好去處。於是我去排石家莊的隊,看看誰會先買到票來作為決定。但同伴對這個四星的景區期望值頗高,此念頭一經提起,便無法打消,於是就此決定蒼岩山。

火車行程大概近6個小時。先是聽廣播,裡邊說全國好多省份都有大霧,我心裡想不知道有多少人因大霧滯留,又有多少人像我們一樣果斷改道。然後我又找了個沒人抽煙的車廂連接處,故作憂傷的站了近一個小時,呵呵,其實我就是想站會兒,並沒憂傷。站累了就回了座位,沒想到同伴竟問“你是去廁所了嗎?”乘心啊!

我對石家莊已經完全沒有印像,即便會追懷上次到石家莊時的心情,也完全不會從眼前的景物看出蛛絲馬跡。

乘9路到長途客運站,一路觀光,卻也沒啥光可觀。

到了客運站才發現,這裡的長途車都是由私人的車組成,所以沒有十分嚴格的運營時間。本想直接到蒼岩山的我們也只得先去井陘落腳了。

3、礦區的井陘

由石家莊開往井陘,一路上有滿眼的荒涼,荒涼到讓人心生悲傷。隨處可見的礦場、灰頭土臉的礦工、滿地沉積的粉末、巨大的礦場建築、叫不出名的機器,之後又是沒完沒了的煤廠,滿天滿地滿空間的灰色,所有植物都平白的蒙上了一層灰暗,好像這裡的人們的臉,無故的多了幾分蒼老。

車到井陘縣城,我背著兩盒沉甸甸的麻花開始跟隨同伴找住處,關於這兩盒麻花原本是打算拿到蘇州送人的,現在就成了我鍛煉身體的工具了。

小小的井陘縣城標間居然敢要120元,經過一番講價,最終以150元兩個房間成交。但看過房間之後還是認為十分的不值——姑且姑且。

由於我們兩個目前都有減肥的打算,所以決定先吃飯,然後再逛逛縣城順便消化。我這個人有個習慣,看到別人吃得多就會擔心,勸別人少吃點,想來也夠羅嗦了。菜裡邊好像有個酸酸甜甜的茄子挺好吃,至於還吃了什麼就不太記得了。

井陘的夜晚還是很安靜的,除了我們所在的這條主要街道有些燈光外,其余的路上都十分昏暗,原本想橫向走走的,結果也只是順著一條路走了一圈。

快九點的時候回到住處,房間很冷,我穿著長褲和毛衣,又蓋了兩床被子,依舊還是冷。雖然冷我卻也睡得很沉,好像又作了夢,早上被鬧鐘叫醒的時候竟恍惚著不知身在何處。

4、走進蒼岩山

早上不到七點的時候,井陘的街道上還很清靜,空氣中透出淡淡的青色,是早晨的顏色。賣早點的人剛剛開始出攤兒,正忙著擺放桌子、凳子,路上偶爾會有一兩個人經過,好像整個縣城惺忪著眼剛剛醒來,只有我們這兩個外省人精神抖擻的,倒顯得格格不入了。

乘上開往蒼岩山的公交車,一路上的景色漸漸有了改變,空氣中的灰塵由濃而淡,路兩旁的山和樹越發的清晰明亮起來。迎著陽光,黃綠相間的樹葉微微顫動,遠遠望過去仿佛可以聽到“沙沙”作響的動靜。而陽光下一簇簇的紅葉也像火燒一樣的絢爛,讓我想到一首歌,好像是“我一見你就笑”,想必是因為從烏煙瘴氣的礦區過來,眼前的景色才分外顯得令人歡喜。就這樣靠著山的旁邊,沿著枯竭的河床一路蜿蜒而去。

公交車上的一個女孩很會做生意的與我們搭話,原來她是在山下開餐館的,想我們過去吃午飯。於是我們就跟她過去先解決了早飯。山裡的清晨還是很冷的,喝了碗熱乎乎的玉米粥才暖和一點。

拿到蒼岩山的地圖,我們很懷疑是不是3個小時可以走得下來。可當我們迅速的在地圖上一個個景點間轉移時,才發現所謂“放大”就是這麼回事。

兩座山之間連接起來那座橋據說是《臥虎藏龍》中章子怡飛身而下的地方,這個景區想必也是因此而聞名,很多游客慕名而來。而這些景區裡的村民往往會不明就裡的宣傳,是不是時間久了杜撰也變成了事實呢。

有山頭就有廟宇,有廟宇就定有財神,哎,無聊啊!

印像比較深的是公主墳,據說建築本身工藝比較復雜,室內常年保持在固定的溫度範圍內。至於南陽公主的生平是從導游嘴裡知道的,真真假假有待推敲。

還有個地方比較有趣,那是一個溶洞。在賣票的老太太的誤導下,我們就買票進去了,可是在剛剛覺得還不錯的時候發現已經出洞了。老太太說裡邊其實有個很長的溶洞的,但是很危險,於是我們就拿著蠟燭在洞口看了下,的確危險,我很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進去過。老太太說了很多動聽的話給同伴,出洞後又“施法”給我們祈福,最後還送了我們每人一根紅布條。

老太太的那些話使同伴想起了從前的一些事情,他講我聽,竟恍恍然的覺得世界充滿玄機。

很多人乘索道下山,所以下山路上顯得格外清靜,也因此感覺很舒服。

蒼岩山充滿了歷史色彩,甚至包括井陘也充滿了歷史色彩,有很多典故。我對“歷史”向來存有偏見,出行中也因此缺失一份感懷從前的快樂。其實現像本身也的確是真實的,以後會多加留意!

5、悠悠的於家石村

包車到石頭村,一路十分曲折,很多地方在修路,司機又總想抄小路,結果反而多耽誤了時間。

進村前找了個導游,是位22代傳人的大姐。

石頭村的感覺有些蒼涼,或許因為那些故意留下來的建築,有滿眼的破敗,不知身在其中的村民會不會有與歷史為伴的感覺。

石頭村的建築很有意思,大塊的石頭堆砌而成,十分厚重。有幸進到一戶人家,幾個老人正在打麻將,身邊的花壇裡開著艷麗的花,旁邊有葡萄藤架,房頂上是晾曬的糧食,見到我們進來他們也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繼續打牌,並沒顯得不自在,仿佛我們這樣的人天天都會在他們身邊出現,又仿佛他們自己也已經成了游人眼中的一道景致。

在一座已經破敗的戲台前有一口井,導游問我們可知用途,經講解才知道原來那口井可作為擴音的用途,真是厲害。

所到的最後一個景點好像是於謙的第4代傳人獨自修建的一座石頭樓,整個樓裡充滿了杜撰的色彩,一點點可做文章的地方都被後人拿來演繹。據說這個小樓完全是石頭堆砌而成,且沒有用到任何粘合的材料,走在上面我很擔心整棟樓會一下子轟然倒塌。

6、回津

到井陘很順利地找到回石家莊的公交車,又是一路的灰塵,顛簸著就進了城。雖到了9路公交車站,但因為趕時間,還是打車前往火車站。

進了候車大廳才發現我們所要乘的那趟火車又晚點了,且一晚再晚,八點多才離開石家莊。

火車上比我們預想的要清靜很多,本來拿著無座票是打算去餐車的,結果竟發現空座位多得很,於是坐下來在半睡半醒間過了5個小時。

火車最終以晚點一個小時零十分鐘的時間到達了天津。子夜時分的火車站還是很熱鬧的,就是空氣很冷,想想我這身打算去蘇州的裝備的確有點點單薄。

在回家的出租車上,我們最後確認了一下,這次兩天的行程一共換了12次車,呵呵……

走進小區的時候發現深夜裡小區還是很亮的,亮到可以讓我清楚地看到地上有兩只很新的黑色女士皮鞋,嚇了我一跳。還好安全到家,事後一想,小區裡何以會如此的亮呢?是月光嗎,是那一輪如鐮刀般的小小彎月嗎?還是我未曾留意到的路燈,有路燈嗎?


(路)



(橋)


精選遊記: 石家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