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我們是在夕陽尚未落盡的時候闖進西塘的,這是和同裡,烏鎮等並成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水鄉,白牆黑瓦,層次分明的馬頭牆下就是蕩漾的水,當然少不了紅燈籠,天黑了就亮起來,搖搖晃晃的,在風中。
夜晚是嘈雜而浮躁的,各式各樣的旅游者在青石小路上體會各式各樣的人生,河裡的船上傳來嘻笑聲,絲竹聲,對面的戲台傳來咿咿呀呀的嗓子,還有鄉音,我當然是聽不懂。只是昏昏然的,不知道想什麼,也不知道怎樣去感受。也許就這樣來了,帶著自己。
吃飯是慕名的,叫做響堂,在河邊的一張桌子,上面掛一個燈籠,看看水,腳下時不時有貓和狗。很新鮮。吃的什麼倒是不提也罷,價錢貴賤的不說,味道倒也未必多美,有上當的感覺。同伴們開始議論復旦的那幫小資,因為在復旦的bbs上搜集的自助資料。感覺忽然消失,甚至有了些厭倦。我困了。
包船時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是上了船就剩下了寧靜。隨著水波輕柔的晃動,我躺在甲板上,後背最大限度的體會水的溫存。又坐在船頭,溫潤撲面二來,可惜沒有月亮和星星,只有水波在腳下泛著岸上的燈光。小鎮已經快要沉睡了,喧鬧的是我們,這些外來者。
第二天早上五點多起來,幾乎沒有一個人,腳步踏響,遠處傳來雞鳴,還有狗的叫聲,偶爾有魚撲啦啦泛起水花,婦人們或蹲或站的在岸邊洗衣,這時候我才開始感受,這座千年古鎮。寧靜的,溫順的,充溢著生活氣息和炊煙的香氣的鎮子。雖然我明白眼前的一切還不是原生態的鄉村,但是我寧願相信,這就是真正的水鄉,人們活了千年。
吃了不少小吃,有的很不錯,有的因為口味的原因並不喜歡。許多人美美的吃,還有棉花糖,香香興奮的大呼小叫,是啊,在上海呆久了,這種玩意兒是不容易見到。
鎮子本來就不大,兜了無數圈子,該吃的,該看的,都吃到了,看到了。於是坐車回上海,不遠,兩個小時。
文化遺產
小鎮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
不知道世界遺產具體是什麼定義。但是這裡我不認為有這個資格。
先說建築,風格不論。單單是古香古色的壁燈和斑駁的牆壁構成的美的圖畫上面,那個全國如出一轍的字跡——辦證13◎◎#¥¥…………或者就是觸目驚心的一個字——拆!
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嶄新嶄新的,一串串的在眼前晃蕩。在我心裡這並不是中國的農村,或者古鎮,這樣的做作和傳統的中國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相信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旅游者也不是大老遠的跑來看這些不知道南方北方特色的圓不隆冬的東西的,一幅絕佳的水墨丹青就這麼著被切換的不倫不類了。
河水裡漂著的東西很難辨認,只記得小小的船和上面的老人,慢悠悠的蕩著,把那些花花綠綠撈起來,一圈又一圈,
在河對岸就看到了水陽樓,轉到門口時發現這裡是賣票的,一個中年婦女在門口說這是她們家,歡迎大家進去參觀,倒不是很貴,五塊錢帶講解。廢話,你上我們家我還給你講解呢,都不用請導游的,只不過水陽樓李嘉誠來過,我們家去過的最高級別的也許就是個村長了。“這麼多人到你家裡參觀,對你們的生活沒有影響嗎?”我問。“怎麼沒有啊。可是上面老是帶人來,沒辦法我就辦了退休,專門做這個了。”無言。
又一個老宅子,進去的時候有個小孩子在堂屋裡寫作業,悄悄退出來,拐進旁邊一間,一個小女孩拿著書看我一眼,又低下頭。來來往往的觀光客在我身邊走過,世界忽然喧鬧無比。
兩個小孩子在亭子裡下飛行棋,有人好奇的看著,小男孩輸了兩盤,回家了。聽到有人開玩笑,你去和小妹妹下吧。給她錢。小女孩奶聲奶氣的說我們玩的開心,不是要錢的。“那怎麼可以啊!下次誰要和你下棋就向他要錢!”聲音格外刺耳。我看過去,挺漂亮的都市美眉,不以為然的繼續。
午飯在老街酒店吃的,服務員似乎有些心情不好。讓大家吃了個渾身不自在。最後爭吵起來,最終也沒弄清這個服務員究竟是老板娘還是服務員,只記得一個猥瑣的男人唯唯諾諾的向我們賠不是,我快步的離開。
我怎麼了
我想我是不太適合和大家一起了。
所有人都在開心的笑著,我一個人陷入沉思的孤獨。在火車上。
香香就在身邊,周圍是她的同學。
我極力想融入這個熱鬧的集體,但是徒勞。
也許是習慣了一個人了,習慣了一個人走路,看風看雨,看花看月,看自己的影子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可以和陌生人打成一片,甚至是出租車司機和面試的主管,可是身邊忽然多了這麼多人,即使有在香香一旁,我也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在西塘的夜色當中我悄悄的跟在隊伍的後面,偶爾和香香議論幾句,或者和小師妹們胡亂調侃,月亮躲在厚厚的雲層背後,只有坐在船頭的時候我才沉浸在寧靜裡,任思緒蕩漾開來。
距離近了,又遠了。就像我從西安到了上海,把我和香香的距離從幾千公裡拉近到了走路不過半個小時但是另一種略顯生疏的距離油然而升一樣。
夜深了,黎明到來。
我步出巷子,小鎮都是屬於我的。因為我一個人習慣性的用心開始感觸這裡獨特的美感,一直認為水鄉是需要品味而不是匆匆的掠過。昨夜的喧囂,只會讓我惶恐。我慶幸自己很早很早就起來了,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也不肯能發現的西塘。
流水可以讓我想起很多很多,那些人那些事一直是在我腦海裡徘徊的,在如此靜謐如此溫柔的早上,這些都曾經在夢裡面出現,如今都展開在我眼前了。遙遠的故鄉,如水的歲月,朋友,西安,以前去過的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展開在眼前。
我自己呢?我是誰?
尋找自己,是那麼困難,那麼艱辛,又實在不甘心就這樣渾渾噩噩了卻一生,所以還是要繼續自己的路,用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自己。
也許並沒有答案。。。。。。。。。。
城市歸屬
2004年十月的某天
上海火車站
我愛上海!
香香在喊。
我沉默著。因為一切都和我無關。因為我只不過從一個陌生的地方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不足三十個小時之後又回到了這個本就陌生的地方。
和西安不同。
說不出來的原因。
記得我到西安的第十天就去了寶雞,三天後再度見到那滄桑的城牆時我感到了媽媽懷抱般的那種溫暖。以後的每一次遠行,不論多遠,也不論是從家裡還是其他地方回來,更不論刮風下雨,這種溫暖都會為我洗去旅途的疲憊,遠行中孤獨的傷感。西安是我的家,精神上的,已經濃得賽過血,衝不淡,化不開。
上海沒有。雖然這是我向往的也是熱愛的海濱都市,雖然這裡有我最愛的申花,雖然這裡有香香,我熔鑄了經久的思念的女孩。但是這裡沒有我的精神的土壤。
歸屬感是需要時間來積累的嗎?
但願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