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到姑蘇城,感覺似乎親切了些許,不再那樣茫然。
因為查找了一些資料,加上一位身在蘇州的朋友的推薦,故心中有了不少底氣。早上九點從豪華的巴士上走下來,看見藍天白雲,陽光燦爛,原本就有的好心情更是飛揚起來。
好容易才在火車站的售票處附近找到游4路車,上去之後已經是人滿為患,好不熱鬧。看地圖有不短的路途,可以小睡一會了。
終於在晃晃悠悠中到了天平山。說它是山,實在有些抬舉了,不禁莞爾。據說這裡有不少紅楓,到了每年的11月中旬光景便可賞紅葉,的確是件美事。北京的香山太遠,就在這裡看看也能小飽眼福了。
看來今天的確是個好日子,一下車便看見人頭攢動,仿佛是過節般。向來怕游人如織,但此時也別無選擇。或許熱鬧也有另一種風景。
這裡已是一派秋景,古樹參天,落葉繽紛,煞是好看。加上正是菊花盛開季節,顯得更是五彩斑斕。愛好攝影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良辰美景,趕忙四處捕捉精彩瞬間。可惜的是紅葉紅的不夠濃,看上去不是特別的燦爛了。
從天平山出來,已經是正午。其實早在幾小時之前,我的肚子已經開始唱“空城計”了,現在估計胃已經餓的昏過去,再也叫不出聲來。我們發現這裡的交通實在不怎麼發達,兩路公交都間隔時間很長,無奈之下只好很奢侈的和黑車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午飯吃的比較簡單,在十全街上的雲南過橋米線。由於實在餓的鬧荒,所以把滿滿一大碗米線吃的精光。味道還是可以的,只是沒太大特色。
下一站去文廟逛了一圈。說實話對孔老夫子不是很有好感,所以見到他的畫像也未參拜。殿堂倒是不小,有木刻全部的《論語》,還有不少碑刻。不過走的匆匆,所以沒細看,只記得筆鋒遒勁,線條流暢,很不錯的。在這裡有不少參天的古銀杏樹,粗的很,正好來的是季節,黃色的扇形樹葉滿樹滿地都是的,感覺好的很。
文廟外面是個小型古玩市場,說是古玩,其實不過是些贗品而已,稱之為市場,無非就是些用報紙或者塑料布鋪的小地攤罷了。不過都聚集在此,顯得有些規模。不過卻真沒淘到什麼好玩的小玩意,也許是眼光太高了的緣故。
接著我們趕往拙政園,據說是蘇州園林最經典的園子,值得一看。雖然天色有些晚了,但游人仍然不少,游興也濃,我們也買了票混跡其中。這裡的建築布局的確是精巧的很,也很婉約,羞羞澀澀的掩映在假山和樹木叢中,宛若江南的水鄉女子般動人。說實在的,一旁沒有人講解,尚無太高的欣賞水平,只是隨意的亂走瞎看一番,盲目的說道:不錯不錯。
這裡的楓葉卻是比天平山的紅的艷麗,銀杏葉也黃的耀眼,占用了我相機存儲卡的不少空間。同伙笑話我說,還從來沒見過像你這樣跑來園林拍那麼多樹葉的。池中的荷花只剩枯枝,不過卻想起古人的“留得殘荷聽雨聲”,覺得頗有意境的。
從拙政園出來,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根據功略指示,我們打車來到了十梓街的“關於吃.COM”。光看這名字,就是很有個性的,符合喜好獵奇和追求個性的青年人的口味。一走進去,看見這裡的黑底金花軟墊的木制靠椅,藤框壁畫,藏族風格的吊燈就覺得確實不俗,真是來對了地方。
來到了二樓,找到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下。點了四個菜:紙鍋豆腐、嘟嘟沸騰魚、避風塘茄芋和鐵板牛蛙。滿滿一桌,實在美味的很,讓我們嘖嘖稱贊了好一番。
晚上趕往體育中心看莫文蔚的演唱會。因為剛吃好,飽的很,所以沿著十梓街朝著體育中心的方向散步去,途經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還有母子保健醫院,真是醫院一條街。很驚喜的發現這裡的道旁樹竟然都是銀杏。在夜晚的昏黃的燈光下顯得風情萬種——當然很大的可能是我情人眼裡出西施了的緣故。
到達體育中心,已經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似乎有不少等買打折票的人們。我們拿著票找入口,可憐應該是東南入口,我們進去的地方卻是東北。繞著體育中心的外圍轉了好大一圈,已經開始有些頭暈了。當晚的演唱會到場的人不是很多,看來蘇州有關部門對演出的相關工作做的是很到位的,很是欣賞。舞台很璀璨夢幻,莫莫的演唱是很投入的,她也很善於調動現場氣氛,所以不時有高潮出現。坐在我身邊的兩位女子看來應該是莫姐姐的忠實“粉絲”,總是竭盡全力大聲吶喊,讓我不由心生感動。其實有了追求,人便有了精神寄托,也就不虛空了。
看完演唱會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我決意去蘇州朋友推薦的山塘街走走。打車來到萬福橋,已經看見這裡是燈火通明了。昏黃或者橘紅的朦朧的燈光中的古街顯得寧靜而有些曖昧。小橋流水,班駁的古老的牆壁中傳出的卻是現代的電子音樂,把古典與現代融合,比起完全的古鎮與現代的酒吧群要有格調有品味的多,我以為。
我們欣喜的走在石板路上,享受著這樣的悠閑時光。可惜的是沒找到周傑倫的“JAY”酒吧。還好看見了“春天紅酒坊”,喜好紅酒的我們當然不想錯過,據說這裡有不少好紅酒。
走進去一看,裡面似乎很局促的樣子,兩張小圓桌周圍坐了一些人,於是我們想上二樓,小二卻推薦了堂屋外對著外面的座位。我們走過去一看,不禁心中一喜——原來竟是另一番天地了。
這是一條狹長的走廊,正對著外面的河水,可以看見外面的古老的牆壁和對面的燈火以及天空。走廊是有頂的,就是屋檐的延伸,上面掛滿了一閃一閃的藍色間或點綴些黃色的小彩燈,雖然燈泡很小像玻璃球一般,但是聚集在一起卻很迷人,似夢中的星空。看見如此有情調的地方,我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坐在高腳金屬的椅子上,摸著木制的吧台很有質感,點著一盞蠟燭燈,看著風中搖曳的火焰,開了一瓶法國紅酒,夾了塊冰輕輕投入玻璃高腳酒杯。舉起酒杯優雅的搖一搖,看深紅的酒液蕩呀蕩的掛在杯壁,空氣中開始彌漫酒的醇香。這個時候,言語都顯得多余,只需品著美酒,感受著如此亦真亦幻的氛圍與恬靜的心情。如此良辰美景又有紅酒相伴,這次第,怎一個美字了得!
凌晨一點半時分,實在是很晚了,不得不離開,很戀戀不舍的,只期待著再次與“春田”相會的日子。
結果這個時候找住的地方卻一時成了問題,差一點露宿街頭,若真的這樣,豈不悲慘。還好到底是找到了一家,倒頭便睡。此時外面開始下起了雨,聽聲音還不小,真是吉人自有天相,一進屋就下雨,讓我枕著秋雨入眠,實在愜意。
第二天早晨似乎仍然雨打玻璃,加上困意正濃,所以未早起,磨蹭到中午十二點才起床,感覺還是沒睡醒的樣子,不過該出門晃晃了。因為我們都是吉人,運氣旺是擋也擋不住的,所以出來的時候很高興的看見天空已經是半陰半晴了,喜。
出門亂走一氣之後覺得應該看看地圖,發現自己距離石路商業中心不遠,決定徒步前往。很快就走到了,果然是喧鬧的很。
和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相比,這裡的路要寬闊很多,還有水池和鐵橋,池裡竟然有游魚,增添不少生氣。對於商店我們無甚太大興趣,走了一圈進了老媽火鍋——應該是進食的時候了。
樓裡一樓是米線,二樓是火鍋。米線是品嘗過的了,於是我們上了二樓,找了個座位坐下。點了個饞嘴鴨鍋底,叫了幾個菜和太湖水啤酒朵頤了一頓。
本想去平江路走走,不過好像也晚了些,於是叫了部三輪,還是到了觀前街,瞧瞧它白天的模樣。只覺得這裡四通八達,似乎哪裡都有風景,讓人目不暇接。為了防止迷路,我們只順著觀前街走。
由於午飯吃的晚,所以到晚飯時間同伙說似乎也沒什麼鬥志,於是找到先前去過的“好人民間小吃”。點了“古樹鳴秋蟬”,脆皮鮮奶,水晶冰粉和兩碗小米粥。味道都很不錯,也很清淡。不過吃完後前面裝斯文秀氣的同伙卻說了句“吃的像和尚一樣”,被我好一番數落其先前的虛偽和矯情。
該打道回府了,我們放棄汽車,仍然買了可愛的黃牛的票,這次發火車還是雙層的,我們的座位在上層。我們竟然運氣比上回的還好,座位是挨一起的,都免去了換座位的工序。對蘇州的了解越來越多,也發現自己愈加鐘情於這樣一座生動的城市。我想這也許要化成一種解不開也割不斷的情懷,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越發綿長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