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0月29日——淨土與世俗一步之遙酒店Morning-call在5:30准時把我喚醒。整個城市都還在睡夢中,天灰蒙蒙的,偶有晨練的人在鷺江道上健身。事先沒有注意天氣預報,心裡奇怪怎麼不見昨天早上那明亮的朝陽?後來才知道是陰天的緣故。從鷺江賓館打車到南普陀去時13元,回來10元。由於我到的比較早,寺廟大門前非常清靜,幾乎沒有什麼人。旁邊賣早點的小販告訴我。今天寺內有重要活動,所以免費開放(門票3元),且禁燃香火。這個始建於唐代的南普五老峰山下的千年古剎,以奉祀觀音為主,與廈門大學相鄰。兩側山門建築,大理石刻“鷺島名山”,“廣廈島連蒼海闊,大心量比五峰高。”將寺定位得相當之高。在南普陀寺院的門前,屹立著七座漢白玉的如來佛塔和兩座11層高的萬壽塔,塔前是放生池,盛夏季節,荷花盛開,藍天、白塔、綠葉、花海,展現出這裡是分外清淨高潔的佛門淨地。大門兩邊已擺滿意鮮艷花藍,大紅地毯從自大門口一直向裡延伸……我很好奇,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重要事情。順著紅毯一路走下去,來到放生池邊。這時,我才從一位早來的老先生那裡知道,今天我很幸運地趕上了即將隆重舉行的“則悟法師榮膺南普陀寺第十二任方丈升座慶典”儀式。原來,該寺本由臨濟宗一派世襲主持,1924年,臨濟宗的轉逢和尚,將之改為十方叢林選賢制。從會泉法師當選為第一任方丈起,到今天已是第十二任經過“民主評選”的方丈上任了。久居都市的凡夫俗子生平頭一次幸遇佛門勝事,想來自己真的很有佛緣,如此“懈逅”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時間,好奇加興奮的心情難以表述。趁著離大典開始的時間尚早,我帶著虔誠、恭敬的心參觀、禮拜這盛裝一新的著名古剎。南普陀它薈集了閩南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左右廂房、鐘鼓樓等構成的建築群,雄偉、壯觀,頗具佛教特色,更具“佛法無邊”之威嚴。大雄寶殿石柱上有副對聯:"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夏島對太武以增輝。"這副對聯將寺廟開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說得清清楚楚。進入南普陀寺的大門,看到的第一座殿閣就是天王殿。裡面彌勒佛正中盤坐,慈眉笑眼,耳垂雙肩,袒胸鼓腹,笑態可掬。彌勒佛的背後是威嚴的護法神韋馱。"天王殿"的兩側是四大天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後,對稱排列著鐘樓和鼓樓。因為這個特殊的日子,所有來人都不能像往常一樣燃香拜佛,而且為了保護紅毯的潔淨,所到之處都有年長的女居士隨時提醒香客“脫鞋”。這佛門勝地裡來來往往提著鞋子拜佛的“景”恐怕也得算是一種“奇遇”吧。^6^ 我才不要那麼傻,想來提過“臭”鞋的手再來拜佛恐怕多少也有些“不敬”。反正居士阿姨f在“站崗”我就把鞋放在她邊上,嘻嘻——省心省力。阿彌陀佛!信步來到大雄寶殿前,只見石庭平展舒廣,正中寶鼎香爐巍立,兩側白石寶塔高聳,莊嚴肅穆。主殿正中祀奉著"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尊佛:佛祖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殿後則供奉著"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隨後我來到大悲殿,看到了祀奉殿內、傳說中“有求必應”的四尊觀音菩薩,正面為雙手觀音,端坐在蓮花座上,神態文靜自若、和善可親。其余三面為48臂觀音。每支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執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態也各不一樣,表現觀音有不同的渡眾悲願。雙手合十、匍匐朝拜……寺裡最高處是兩層的藏經閣。也是紅毯的盡頭——新任升座大禮將在此行。隔著柵欄我看到一尊玉雕臥佛,據說是用緬甸白玉雕塑的釋迦牟尼的涅磐像,長四尺五寸,神態自若,姿態柔美,為稀世珍寶。已有身著警服的警察陸續到達,而旅行社帶領的參觀團如同蝗蟲般蜂擁而來……一時間,晨風中莊嚴寧靜的寺廟“熱鬧”起來。一個個導游高舉彩旗和擴音喇叭各自宣講著大同小異的說詞。我抓住這個機會跟住其中之一,從中了解到許多我所不知道的東西。比如:大雄寶殿石柱上有副對聯:"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夏島對太武以增輝。"這副對聯將寺廟開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說得清清楚楚。比如:這裡香火鼎盛,每年農歷的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觀音誕的時候,寺內均會舉行盛大活動,眾多善男信女手持燃香叩頭跪拜,祈求健康和財富。比如:寺內“素齋館”的素菜,烹調考究,頗負盛名等等……(很可惜,我沒有吃到……)跟隨旅游團一路來到寺院後山,見崖壁巨大的“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行筆豐滿圓潤,粗獷豪放,剛勁有力。導游煽動說:此佛字為燙金,求財極應。於是便有老板模樣的人前去禮拜。我也愛財,定然要拜,求財源滾滾而來呀,呵呵。寺後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大八景之一。登臨遠眺,山風海濤,盡收眼底。整個南普陀寺游走一遍以後,我選擇寺廟最高處藏經閣前的平台上,俯瞰越來越多的游人香客。此時,見一群身著棕/黃二色佛衣的年輕女子很有秩序地排列在殿閣周圍、紅毯兩側。雙目低垂、表情安靜平和與圍觀、拍照的熱鬧游人們形成強烈反差。我心裡暗自訝異於她們的年輕和飄然塵外的身影。猜想著是什麼樣的緣份讓這些年輕的女子,放棄華美時裝和秀麗青絲與素服古剎為伴?繼而,又見許多年輕少年身著鮮黃僧袍手持各種“道具”列隊而上……看他們衣袂飄然中那一樣的風華正茂,一樣的青春年少。忽然間感覺到僧門淨土與紅塵世俗如此接近——僅一步之遙!後來,我才知道南普陀寺一側是就是著名的閩南佛學院,它創辦於1925年,在海內外久負盛名,是弘揚佛法、培養佛家弟子的搖籃。而我所看見的這些年輕的男女,都是這裡的在讀學生。從此畢業後他們大多在全國各地的寺院擔任主持或執事,有的還到海外的寺院去弘法任職。傳說學院中的菩提樹,據說鳥不築窩、蟲不爬行,是為佛家聖樹。上午九點,大典正式開始。一時間寺內鐘鼓齊鳴、儀仗隊開鑼引道,四眾佛子夾道歡迎。來自各地的高僧列隊而行,緩緩走進天王殿。圍觀的人們一定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從未參加過如此典禮,這一刻大家紛紛攝影、拍照,閃光燈此起彼落……新任方丈在班首引領下,依次在彌勒殿、韋馱殿、地藏殿、伽藍殿、祖堂、大雄寶殿、監齋殿,禮拜拈香說法。隨後,則悟法師進法堂,諸山長老、各級領導及來賓起立,聖輝法師接方丈具送至法座上,說偈畢致辭。則悟法師答謝曰:“依教奉行,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維那師舉唱香贊,方丈拈香,三拜畢,隨即升座。熱鬧也看得差不多了,肚子也餓了。等不及典禮結束就回到酒店,吃完早餐後雖然明知所剩時間不多了,卻還是跑到鼓浪嶼島上轉了一圈。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結束了此次廈門之旅。不過,幸運的事還在後面,回來時竟然給免費升級到頭等艙。沒別的,就是地方寬敞些。舒服。(完)

(鷺島名山——南普陀寺)

(新任方丈到來之前—兩邊列隊的法學院的學生們和中間的廈門電視台記者……)

(新任方丈則悟法師的恩師)

(寺廟後面的崖壁上巨大的“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

(佛門裡的妙齡女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