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禾木喀納斯——秋之絢爛

作者: 秋漠

導讀感慨,只看游記的跳過此段。 讓我怎麼說我不知道 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 頭頂的藍天沉默高遠 有你在身邊讓我感到安祥 走不完的路望不盡的天涯 在燃燒的歲月曾漫長的等待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 許巍 《時光.漫步》之《禮物》 誰在身邊誰在天涯? 逃開每天重復的一幕一幕,逃開讓人厭倦的生活, 回家。杭州和烏魯木 ...

感慨,只看游記的跳過此段。 讓我怎麼說我不知道

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

頭頂的藍天沉默高遠

有你在身邊讓我感到安祥

走不完的路望不盡的天涯

在燃燒的歲月曾漫長的等待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

許巍 《時光.漫步》之《禮物》

誰在身邊誰在天涯?

逃開每天重復的一幕一幕,逃開讓人厭倦的生活, 回家。杭州和烏魯木齊——工作的地方和家在地圖上連線則劃過半個中國。

國慶的新疆,秋高氣爽,聽杭州的朋友說那裡是一場秋雨一場涼,我很慶幸自己逃回了家,感受另一片截然相反的美麗天空。

1號晚上8:00,坐上了從烏魯木齊到布爾津的夜班車。國慶的游人非常多,因為今年是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怕會有暴亂,所以查的很緊。票是提前買的,幾乎擠破頭。從烏魯木齊到布爾津每天有四班,早晨一班,晚上三班。如果選擇白天走,可以看見克拉瑪依油田還有魔鬼城,但班車你沒有機會下車拍風景。大概晚上能到,可以在布爾津住一晚調整。我們選擇晚上走,因為時間緊,白天的時光寧願留給更美麗的禾木和喀納斯。

2號早晨7點左右到了布爾津,和別人拼車去了賈登峪,本來計劃是直接布爾津到禾木的,可是司機說沒有車從賈登峪到禾木,所以只好到了賈登峪再打算。從布爾津走的人多數直接區喀納斯,我們等了好久才找到人包了輛車到賈登峪。每人40米。賈登峪是個分岔口,公路繼續走是喀納斯,往草地那邊走則是禾木。一路去賈登峪就拿起相機拍照,被同行的另兩個包車的人嘲笑,好風景還在後邊呢!

中午11點多到賈登峪吧,新疆和內地時差兩小時,11點實際上在那邊還是早晨呢,司機幫我們找了個哈薩克人,聯系了兩匹馬,加上媽夫兼導游的一匹,三匹馬就上路往禾木前進了。嗯,每匹馬120/天,加上馬夫的工資50/天,每天我們要付120*3+50=410RMB,我們的經驗證明這個選擇不是很明智。why?請往後看。

騎上馬,既害怕又興奮,是以前去壩上奔過,所以感覺還好。之前知道要騎馬,還上了兩堂騎馬課,可惜上課永遠和實踐又很大的差距的。

從賈登峪到禾木的路還不錯,秋意從閃閃的黃色樹葉上流露出來,騎馬略顯快了,如果徒步這樣溜達過去,一定感覺更好。所以羨慕背包hitch-hike一族,但是他們又好像很羨慕我們。呵呵,可能和每個人都覺得別人碗中的飯更好吃的道理一樣。走了三分之一行程的樣子要過喀納斯河,水很清很涼,洗了把臉掃除疲倦,買了門票,30/人(學生票,呵呵已經畢業了還用學生證省錢,臉紅一下)。接下來的途中沒有飯館一類的,只有一個哈薩家供應拌面(20一份)所以建議自己帶吃的。

一路沿著喀納斯河前行,淡淡的綠帶在金色山林種穿過,最愛這種秋。大約一半路程後,河水變為深綠色,我們的馬夫哈嘉說是已經是禾木河了,有點深邃的那種顏色。下午路過很大一片寬闊的草坪,這時候我們已經能很好的駕馭馬,於是策馬狂奔,風在耳邊呼呼作響,飛的感覺真的很舒服,之前馬兒顛巴顛巴已經快讓我們抓狂了。快到禾木遇到哈薩克人,豎起大拇指說我們騎馬騎得很好,洋洋得意一把,實際上,骨頭快散了。

哈嘉帶我們去了河邊的一個小木屋,從窗口望去,河對面就是樺林的山,很漂亮,所以沒有猶豫就在這裡住下了,20/人,但是據說木屋可以是10/人的。禾木是今年才通手機信號的,但是仍然沒有電,晚上點蠟燭或者手電。也好,早睡早起身體好。看了美麗的晚霞落日,我們本來想在這個小村落裡走走,可我的嬌小姐本性暴露出來,渾身都酸,想要早點休息,就沒有去看看飄著旗子的哈薩人小學。天差不多黑了的時候,徒步的大隊人馬也到了禾木。

很原始的地方,我們只能用冰冷的河水洗臉刷牙,我不知為何想到了小學課文中的彩霞姑娘,可能水實在夠刺骨的,不過我有厚厚的羽絨服,可憐的彩霞姑娘只有單衣。嗯,一定要有羽絨服的,這裡早晚都很冷很冷。

睡前偷偷跑到沒人的地方噓噓(天大地大,哪裡都可以是廁所的,嘿嘿)滿天的星星,伸手可摘,好美的星空。

一夜渾身都疼,睡得不好。醒來早晨8點,我的生物鐘很准時。可惜我們馬夫哈嘉用的新疆時間,足足拖到11點(新疆時間9點)才出發,導致了是夜的悲慘遭遇。

從禾木到喀納斯的路一天抓緊點是可以走完的,哈嘉非是把這拆成了兩天的行程,因為可以多賺400米啊,真是不厚道。頭天徒步的人在禾木租了馬,個個膘肥體壯,而且只要100/人天。我們覺得那個虧呀,其中哈嘉的那匹途中都走不動了,後來像趕牛一樣趕到目的地黑湖,要是我們租得像禾木的馬那樣壯,憑我們的技術(自誇一把)我們絕對可以當天直接到喀納斯。

3號這天的路很辛苦,很險的山路,可憐的馬,可憐的我們,不過景色也還不錯,雖然不比賈登峪到禾木的風光。下午的時候,就覺得天氣涼下來了,可能海拔已經挺高了,路上看見蜿蜒的一條河流,可惜不知道名字,在山間一大片平原上纏繞而過。再翻過山,黑湖,果然很滄桑的顏色,可惜照片拍不出來那種愴然的效果。還路過一個很可愛的亮亮的月牙坑,我自己取的名字,呵呵。那段路要慢慢走,看看風景,同時作為先前爬山的調整。

過了黑湖再翻過幾層山,就可以看見白皚皚的雪山,涼風吹過,我們覺得寒意逼人,卻被這種很凜冽的壯觀景色打動。穿上羽絨服繼續前行,天也逐漸暗下來,途經一個蒙古包,50/人,十來個人圍著睡,中間是柱子還有火爐。我們覺得很黑,拒絕,卻不知還有更黑的。再往前走,還有一個蒙古包,卻已經被占領。還討論想徒步前行(馬夫說他的馬肯定跑不動了),可是擔心會迷路,而且沒有路沒有光沒有裝備沒有足夠的食物,我實在擔心我們丟了或者被凍死餓死,放棄。其實事後我們總結說走也能走到喀納斯,騎馬3、4個小時,走路5、6個小時也到了吧,星光月光也能指引前行,但那樣就無法欣賞到從禾木到喀納斯絕美的絢爛之秋。

話說回來,我們只好睡蒙古包邊上的一個大的帆布帳篷,木板在地上拼成的床,非常硌人,而且裡邊的爐子一點煙就嗆死人,這樣的住宿60/人,天啊真是搶錢。沒有辦法,因為馬夫說前邊沒有住宿了。需求遠大於供應,自然供應商要賺黑心錢了。可憐後來的人比我們更可憐只能睡單薄的帳篷。吃的更貴,所以拒絕吃這家哈薩的飯,我們吃了一點干糧,就和另一撥人擠在木板床上。一夜只覺得左右都在擠,我被夾在中間不能動彈,居然忘了騎馬造成身上的酸疼。

早晨醒來,爐子早已經滅了,有個人的飯盒裡盛的水凍成了冰,真結實啊,可以當榔頭防身,呵呵。有人說說晚上可以聽見老鼠在頭頂跑來跑去,我心裡真慶幸,幸虧拿圍巾包住了頭,不然鼻子耳朵會不會被它們當夜宵?起來後,看太陽升起,雪山發出柔和的桔色光芒,美景讓我們暫時忘了夜裡的痛苦。他們跑到遠處去方便,說一路凡是有水的地方都結了很厚的冰。本來想玩玩的,怕溫度升高冰化了回不來,因為有些地方極有可能是沼澤。

我們已經沒有什麼吃的了,哈嘉給了我們熱的奶茶和馕,狼吞虎咽吃掉,上路。

這一路風景真是美極了,我喜歡這樣的世界,童話裡的秋天?茂密的原始森林閃著金色的光芒,湛藍的天空。透過黃色的葉子看藍天,我覺得美麗的眩暈。這一路騎馬也不覺的辛苦,事實上路也好走,下山馬兒也輕松走得很快,平坦開闊的路上我們還賽馬,真是很快樂啊。

快到喀納斯的時候接到老爸的電話,把我教育了一番,說家裡人擔心死了,兩天沒有聯系,老媽都打110報警了。事實上是因為出了禾木就沒有任何信號,手機打不通的,畢竟是那麼原始的地方啊。

還不到中午的時候(新疆的中午要2、3點),快到喀納斯,我們的馬夫找了個景點內的另一個哈薩,帶我們逃了每人100元的門票,條件是在那裡吃飯,我們吃了拌面和烤肉,唉,從出門到現在終於吃到一點肉了。馬夫哈嘉顯然也很高興,和我們一起喝酒聊天。哈嘉說他們的馬旅游旺季拉客,淡季運木才,還有別的時候他們挖藥(比如蟲草)打獵,也還是很賺的。很向往他們采藥打獵的生活,哈嘉說下次來免騎馬費帶我們去打獵去看更原始更美麗的地方。憧憬中~~~

吃過飯,我們坐景區1號巴士去喀納斯湖。所有喀納斯著名的景點我們都沒怎麼好好轉,景色也很美,可是我們卻更喜歡原始的地方,像征性的環湖走了走,沒有看見水怪,只看見大把大把的人。不過我想別的地方比如西湖黃山可能更誇張要擠破頭。

喀納斯的湖水很藍,不過我覺得不比瀘沽湖的溫潤不比九寨的靈動,可能北方的水更粗獷吧。開發有點過,有人覺得景區的木屋也是一種景色,可是這要砍伐多少樹木破壞多少環境啊,我反而覺得這不是景色是罪證。沉重了點,就此打住。

本來還想去白哈巴的,可是那裡要辦邊防證,可是沒帶身份證,而且時間也不夠了,就打算在布爾津住一晚,腐敗完了5號早晨坐車回烏魯木齊。從喀納斯出來,找車回布爾津挺困難的,幸好碰見一輛十座的車,坐的都是本地人,我們擠了進去50/人,不然別的車都要100/人。千萬不要聽信有的司機說把你拉到賈登峪再讓你們自己找車,賈登峪回布爾津的車極難找的。

坐在車上,路過五彩灘(可惜沒有機會下車拍照),看大漠、長河、落日,許巍的歌聲回蕩,覺得幸福。

讓我怎麼說我不知道

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

頭頂的藍天沉默高遠

有你在身邊讓我感到安祥

走不完的路望不盡的天涯

在燃燒的歲月曾漫長的等待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

後話,到了布爾津,我們沒能腐敗成,烤狗魚和馬奶酒只能成為下一次旅行的期待了。因為5號早晨晚上布爾津回烏魯木齊都沒有車票了,我們很幸運搶到了最後兩張夜班車的票,准備人不人鬼不鬼的回家嚇老媽了(我的臉已經因為日曬和風吹變成哈密瓜皮,皺紋片片滄桑啊)嘻嘻...


精選遊記: 阿勒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