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媽媽出去玩,輕松愜意的周末。兩個小時的大巴,就從杭州到了昌化。江浙到底是富庶,一路青山綠水,非田即林,如若是在新疆,車行一天,也許還是大漠孤煙。
轉說中水月風輕的浙西大峽谷並不是很吸引我,倒是穿行於陡峭的石壁之中,青山含笑,溪水喧嚷,讓我覺得心情清澈起來。分散的幾個景點走馬燈似的轉了轉,劍門關-老碓溪-柘林瀑,本來還想去白馬崖,可惜時間不夠,下午六點天色就很暗了。
在我的堅持下,司機同意送我們去下一個目的地——大明山附近住宿。汽車行駛在沒有燈光的途中,隱約可以看見層層山影被拋在身後。安靜神秘,聽著溫柔的音樂,有一種醉人的恬淡。
山裡人的生活是很健康的,早睡早起,可惜我卻不惜福,居然一也都睡得不安穩,有段時間都不知道到底自己是醒著還是睡著。
然而,沒有休息好並不影響第二天早起登山。
大明山清秀中有透出點點滄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底蘊是比較淺薄的,雖然朱元璋點將什麼的歷史典故讓這座山不乏人文色彩,但我更喜歡這裡的自然風光。深秋的山林依然青翠會讓你有季節的錯覺,只有些許紅色的樹葉點綴著提醒你。伴隨山路的溪水很清澈,我總想給昨天在峽谷買的娃娃魚找一個好的歸宿,可惜我沒找到,只好帶回家作為這次出行的紀念,以後會尋找他們的天地,畢竟這樣的生靈應該屬於大自然。穿過一個所謂的萬米隧道,找尋大明湖,可惜只找到一個類似水庫的地方,遂下山。
午飯後去了瑞金洞,很清靜的一個景點,幾乎沒有什麼游人,全然不似大峽谷和大明山的熱鬧。與別的溶洞不同的且吸引我的唯一是小石花,清晰而閃亮呈針狀,璀璨晶瑩。驚異於這裡的冷清,問及導游,每年這裡的營業收入居然只有兩三百萬,如此慘淡經營怕也是這片景點中少見的吧。
一番感嘆,兩種情懷。
回到杭州,天色已晚,月如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