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若爾蓋游記(五)——我們的地球

作者: wang50318311

導讀最後一站是去四川與甘肅交界的朗木寺。那個小鎮因為國外的旅游手冊推薦,成了外國游人扎堆兒的地方,因而也有了好幾家賣西餐的地方,不土不洋,挺奇怪的感覺。小鎮因為白龍江穿鎮而過,天然地分成了兩半,一半屬於四川,一半屬於甘肅,但是來此的人大多是從甘肅過來的,據說路比較好走,但是他們大多都會錯過四川境內絕美的好風光——真是無限風光在險途!鼎 ...

最後一站是去四川與甘肅交界的朗木寺。那個小鎮因為國外的旅游手冊推薦,成了外國游人扎堆兒的地方,因而也有了好幾家賣西餐的地方,不土不洋,挺奇怪的感覺。小鎮因為白龍江穿鎮而過,天然地分成了兩半,一半屬於四川,一半屬於甘肅,但是來此的人大多是從甘肅過來的,據說路比較好走,但是他們大多都會錯過四川境內絕美的好風光——真是無限風光在險途!鼎鼎有名的朗木寺在甘肅境內,四川境內也有一處恢宏的寺廟則叫達倉納摩寺。我們先去了朗木寺,不高的小山爬上去也累得氣喘吁吁,畢竟是高原了。站在朗木寺的山坡上環望四周,我們才明白為什麼朗木寺如此有名——高山峽谷的風景很是壯美!白龍江源頭在谷底沉靜的流淌,碧綠的高山草甸覆蓋著山坡,還有樹林和成片藏式民居掩映其中,這裡被國外的旅游手冊稱之為東方的小瑞士。鎮上的藏族小孩兒和小喇嘛都很友善,黝黑的皮膚,紅彤彤的臉,天真無邪的笑容,這世上真的還有一種質樸的美叫做純真:三個藏族小男孩正蹲在地上玩游戲,看見我們同他們打招呼,便也高興地同我們說漢語:你好!我們一拿出相機,他們便立即從地上站起來,站得筆直地配合我們照相。還有一個三四歲的藏族小孩正在路邊玩泥巴,看見我們便主動和我們打招呼,我們揮手叫他過來准備給他吃巧克力,他攤著兩只泥手跑過來,頭一仰,便閉上眼睛,張開了嘴。在朗木寺,我們碰到的藏人和孩子們,臉上都有一種羞澀的表情,但是他們待人都很真誠,沒有戒備心,懷著天然的善意。四川境內的達倉納摩寺因為時間緊沒有去參觀,只是路過混雜著僧舍和民居的一大片房屋。我們徑直去了朗木大峽谷。大峽谷的景色頗有點美國黃石公園的神韻,景區沒有專門為游客修葺的路,進峽谷只能挑溪流裡高高低低的石頭踩跳著走,在沒有路的地方,還需要“翻山越嶺”!這真是一份純天然的樂趣。峽谷據說有8公裡長,我們最後只走了大概一半距離,已經是那天走得最遠的一撥人了。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高原峽谷的風光,山勢挺拔而奇峻,谷底草地平坦而開闊,站在高處眺望這一片美景,心裡體會到前所未有的震撼,這份壯美和迤邐因為景區的未開發而保存地相當完整和純正。從峽谷裡往外走,我們碰到兩個年輕的外國游客,他們一邊往外走,一邊撿著垃圾,我們被深深地打動了。回想起來,在花湖的時候,我們曾經就因為游客亂扔垃圾而憤慨了好一陣,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從行動上做什麼有益於環保的事情,他們兩人的行為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與其抱怨,不如行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從背包裡翻出所有塑料袋,同他們一道撿垃圾。最後我們六個人一共撿了七大口袋的垃圾,我自己就撿了一件塑料雨衣、一件破衣服、無數食品包裝和數不清的煙頭、濕紙巾!說實話,朗木大峽谷的游客並不算多,但是我們輕易就撿出來了如此多大自然不能降解的垃圾,不能不叫人內心深處感到一種悲哀——不知道那些游人如織的景區會撿出多少垃圾!我們一邊撿,一邊同兩位外國帥哥聊天,他們說:人們丟垃圾是因為看到路上有垃圾,只要看不到垃圾,就不會有人丟垃圾了。他們的觀念質樸而單純,在他們的國家——以色列,人人都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們也許不會懂低素質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撿完垃圾後,我們由衷地對他們致謝,他們卻很輕松地說:不要謝,這雖然是你們的國家,卻是我們的地球!這樣的回答,叫人無言以對。 ——(完)——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