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風萬裡卷潮來,
無情送潮歸。
——蘇軾《八聲甘州》
離開杭州,我忽然感覺有些累了,紹興、揚州、無錫都不想再去了,只想和Achilles快點回去。南京,我要回家。
其實,南京與我本無干系,只是這六年來,因為Achilles的緣故,幾乎每日都在想南京,每日都在談南京,頻頻傳遞著南京的消息。所以,在精神上,不知不覺地,這裡竟然成了第二個最可依戀的地方,那些所謂的六朝粉黛、烏衣王巷,所謂的樓台煙雨、台城孤燈……早就熟悉得有如夢中景像。
坐上夜行的火車,開始踏實地有說有笑,6個小時的路程也容易起來。深夜,12點30分,廣播裡通知南京到了。車外是一片橙色迷蒙的燈光,就這麼一腳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就這麼一步完成了夢境與現實的交接。由於迎接十運會的緣故,整個火車站都推倒重建,一片沙石鋼钎中掛著一個紙板“出站口”,出租都停在外面凸凹不平的工地上,馬路上,燈光下塵土飛揚。我深吸了一口氣,微笑著告訴同伴:這就是南京了,我們走吧。
六朝繁華,金陵大夢
南京有2500多年的歷史,因為孔子那家伙的一句“此乃江南文脈”,所以從三國到民國,有十個朝代或政權都爭相以之為都,奇怪的是南京大都是在中國分裂的時候最繁華。
但人們習慣說的是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仔細看了看這些朝代,雖然大都是一些小國小朝,但這裡面卻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時代之一——東晉,那一片玄衣飄飄的年代,那一片玄衣飄飄的年代!
還記得初中時開中的老師以極其歡喜可愛的神情向同學們說起魏晉士族的腐朽生活,例如哪個紈绔子弟不熱愛勞動導致身體素質極差,走路都要幾個人攙啊,又如誰誰顯擺到上廁所都要坐金馬桶,還有幾個mm站在旁邊啊,嘿,可逮著稀罕了,全班同學笑得那個歡羅。呵呵,笑歸笑,其實,在那個動蕩血污的社會,士族們雖然富有卻不能自保,奇裝異服、極盡奢華的背後隱藏著肉體易逝的巨大憂懼,詞采華茂、縱神馳情追求的是自我的實現和靈魂的永生,這個有些類似於西方哲學的“快樂主義”。像前面老師講的那樣“垮掉的一代”畢竟不是太多,很多人極盡精細,刻意修煉的是精神的力量,從而也就實現了禁錮的秦漢以來人性的回歸,文字的自覺,審美的自由。
也許你可以罵他們腐朽,也可以罵他們廢物,但你卻不能不偷著羨慕他們的真性情。他們充滿了懷疑,尤其是懷疑什麼“獨尊儒術”,名家法家道家圓周率什麼都要搞一點;他們喜歡純粹的思辨,常常幾個人混在一堆兒“有”啊“無”的口吐玄言,辯才無礙;他們最好賦詩畫畫,在每一個詞每一根線條上糾纏不清;他們還要煉點仙丹喝點藥酒,幻想長生不老後又嘲笑自己的幼稚……想想他們每天游山玩水喂,想想他們日日寫字彈琴喂,想想他們在籬笆下采菊花喂,想想他們不做官還罵人喂 ……咳,就不明白皇帝老兒怎麼就不管管他們唉,哈哈,因為皇帝不僅是他們的粉絲,自己本身就是superstar也,像魏大王曹丕呀,像南唐小後主李煜呀,只是這樣的才情對政治是有危害的,所以榮華富貴終究化作了一江春水向東流。
正是這樣的人性和自由的回歸,中國在這個南北分裂的時期,擁有了一大批閃亮的星,王弼、陶潛、建安七子、竹林七閑、二王一顏、顧愷之、謝靈運……他們共同書寫了中國文藝史上不可或缺的四個字“魏風晉骨”,而嵇康斷頭台前仰天一曲《廣陵》絕響,奏出了這自由高貴的魏晉風度的最強音。
可惜後來,六朝金粉堆積的繁華,數代名士勾勒的風流,都毀於楊堅那廝之手,像這樣毀城為田的大手筆恐怕也沒有幾個人干得出來,短命的隋朝一開始就給自己下了詛咒。
我試著要發現一些當時的痕跡。佇立在復建的烏衣巷口,希望尋找些許飄過的身影,可玄衣不再,散曲絕響,只有毛主席題寫的那個句子在閃閃發光——“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所幸,在東南大學尋訪到了一棵“六朝古松”,第一眼看到它時,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眼眶立即濕潤了。它就這樣站在了我面前,就這樣蒼老皴裂地站在了我面前,只有下垂的樹梢還在艱難地萌生出暗淡的綠色,千年的滄桑和眼淚就這樣擺在那裡,異常的安詳和異常的震撼就這樣撲面而來,我敢保證我聽到了它的心跳!我敢肯定萬物皆有靈!帶著敬畏的心情繞樹三匝,我不敢觸碰它的皮膚,怕它會痛。奇怪,來江南後,竟然為了這樣一棵樹而第一次掉下淚來。
悠悠秦淮,十裡珠簾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幾百裡波光瀲灩的河水滋養著金陵人家。但秦淮河的形像似乎卻不那麼高大,傳說是秦始皇為了泄江東的王氣而開鑿的,後來其騷聲海內外又多半是因為“秦淮八艷”,所以但凡寫秦淮的字眼都是些“漿聲燈影、胭脂流艷、雕欄畫檻、十裡珠簾”。
我是晚上到秦淮河的,先逛了夫子廟,看了江南貢院,這個旅游景點加夜市的地方遠沒有杭州的清河街規劃整齊,賣炒冰的買鹵雞蛋的小攤亂占亂擺著,店鋪內高檔偽劣商品魚龍混雜,小吃店裡粗獷的鴨血粉絲湯水流了一地,看得剛從杭州過來的同伴對我直瞪眼,哈。秦淮河由於裝上了很多現代的霓虹,又有各色船只招攬顧客,再加上岸上人聲嘈雜,川流間真還有點濃艷得透不過風來的感覺。在河邊要了壺雨花茶坐下,茶葉很粗糙,桌上還插著只塑料花兒,高大的老板娘提了一大瓶水來嘭一聲撂在地上,同伴再次瞪了我一眼,我衝他微微一笑,可別惱,這就是南京呵。真的,對於有過那麼多顯赫,經過那麼多苦難的南京,我沒有太高的要求,它只需要真實,只需要平常,只要是南京就好。
坐在河邊,吹著秦淮的風,不會不想起那些女人來,想到寇白門用銀子贖出負心郎然後決絕而去,想到董小婉拼命跳出火海後為窮書生欣然赴死,想到柳如是居然在明亡的時候投水殉國……唉,為什麼要寫一句“商女不知忘國恨”呢,詩人是流芳了,卻讓她們背負永久的唾棄。電視裡薛寶釵教育林妹妹“女子無才便是德”,我嘆息還是封建社會好啊,女子天天都可以玩兒,不用讀書不用工作啊,老媽聽了怒發衝冠,呵斥道“好,好什麼好,沒有地位的附屬品,有的是氣你受!”哈哈,想想也是,古時候的男子多痛苦啊,身邊的女人實際都是文盲,稍微自負風流的都不免要想找個把紅顏知己,而那時幾乎只有青樓女子受過琴棋書畫的系統教育,像柳如是那樣聰慧的還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世界觀、人生觀,所以也就發生了很多書生和商女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她們的名字也就籍著這種方式流傳下來。
先生和他的報國夢
估計龍蟠虎踞的地形決定了南京這個地方只適合於風雲際會,而不適合於歌舞升平,所以中國但凡要鬧點事的時候,南京是絕對不會缺席的,估計這也是老毛決定定都北京的原因之一,凡是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比較短命。像三國鼎立、像六朝十國、像鴉片戰爭、像辛亥革命、像國民革命、像抗日戰爭……就是李自成這樣的農民也要來南京露露臉,所以南京也承受了中國最深重的苦難,一次次的叛亂、一次次的毀城,直到南京大屠殺。哎,我在大屠殺紀念館門口徘徊了好久,最終沒有走進去,我走不進去!是血也好,是刀也好,有些東西要埋在心裡!現在堅強的南京雖然也成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但我仍看得見她無數道流血的傷口,想到這些心都在疼,我歡喜不起來!但我愛她,愛得深沉。
老蔣坐了十幾年的總統府現在免費開放了,沒時間了,我就在外邊兒看了看。我們直接去了紫金山,去看中山先生。原來在中山市先生的故居時就曾許願,一定要到南京看看先生,現在也算了了願了。整個鐘山風景區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別大氣,難怪劉備當年很神秘地說“龍蟠於此”。山腳留出了大片大片的綠地,順山路蜿蜒而上,路旁全是南京最常見的參天梧桐,望不到頭的綠色鋪陳開來,雖然有很多車輛經過,但還是顯得異常肅穆,畢竟這裡是朱元璋和先生以及蔣介石相中的風水寶地,嘖嘖。沿途有很大一段明城牆,加上城內的城牆,應該就是傳說中六朝台城的遺址吧?這裡的城牆卻是千瘡百孔的,據說是因為那些明磚上都刻了字,被人偷去當寶貝賣了,我看見還有幾塊也是有字兒的,刻著某年某月某人燒鑄,便也想扛一塊回家做鎮宅之寶來著,但還是立即就打消了這個罪惡的念頭哈。
戴著個耳機,穿著一身運動裝,仰著頭眯著眼吹著風邊走邊想著心事,如果不是同伴叫苦不迭,我是願意一直這樣走下去的。上車,經過了明孝陵,不喜歡朱老八,便沒有花那40元門票錢,直接到了中山陵。
Achilles說他陪來南京的各色熟人進去過N次了,同伴也說看過,也好,我一個人上去罷,倒也清靜。中山陵和我在電視裡邊兒看見的一模一樣喂!只是進了博愛坊才知道這裡其實更雄偉、更高大。沿著寬大的花崗石台階一直向上,經過了刻著先生倡導的“三民主義”和“天下為公”等幾道牌坊,一路上都蹭著聽旅行團的導游介紹。這些旅行團五花八門,其中有一個台灣旅行團和一個日本旅行團。台灣旅行團的導游是一哥們兒,從一進門就開始對台灣同胞大講風水地形,聽得台灣人民點頭爪腦的,突然,他指著中山陵後邊的一脈山系說:“看!這匹山的幾個起伏就代表了國民黨的幾個時期,看這裡看這裡,到了中途山脈就斷了,但並未真正斷,下面還有一小截兒是連著的!這就代表國民黨還會打回來的!”台胞們一陣騷動,不知是歡喜還是不以為然,我心中暗想“切!搞風水?誰搞得過咱老毛?即使連著的估計也早被挖斷了,哈哈”。那個日本的導游嘰裡呱啦俺就聽得懂幾句“哇大西哇”“空裡七哇”什麼的,心裡有些厭惡,便大步甩開了他們,不想在那口被侵華日軍炸穿的大鼎前又遇見了,這邊兒一中國導游在非常憤怒地介紹那個大彈孔的的來歷,我看見那個日本人的導游中國人的小伙子帶著一群日本人迅速繞過了這口著名的鼎,然後又喜笑顏開地繼續介紹起其它東西來,***我當時就想質問他“為什麼不告訴這些日本人這鼎就是侵華日軍炸的呢!”
終於,到了先生陵前,我先恭恭敬敬地在先生像前行注目禮三分鐘,然後又逐句認真讀完了先生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在整個大綱以及先生一生的言行中,我估計出現頻率最高的便是一個“民”字,先生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的革命家,雖然方法不很得當道路十分曲折革命尚未成功,但人民永遠記住了他,歷史記住了他,記住了曾經有一個大聲疾呼“民族、民生、民權”的人。
到了先生的漢白玉靈柩前,靈柩上面有一個先生長眠的塑像,我有點奇怪“難道先生的遺體沒有落葬?”旁邊兒一導游便開始介紹,雲“中國近代有三位偉人也是三個冤家都沒有入土為安,一個是孫中山,這就是他的靈柩,一個是毛澤東,現在還躺在北京紀念堂裡供人民瞻仰,另一個就是蔣介石,他的骨灰盒下葬時離地五尺,想著有一天反攻大陸成功了搬運起來方便”。嗯,為什麼不讓偉人安息呢?想著毛主席他老人家被福爾馬林泡了這麼多年還要天天出來接待客人,心裡那個不舒服啊,所以在北京我堅決沒有去毛主席紀念堂。還有老蔣,這是何必呢,現在連墓都被陳水扁搞到哢哢角角去了,總應該踏實了罷?
繞著先生的靈柩徘徊了一陣,便慢慢拾階而下,天空湛藍湛藍,青松碧碧,涼風習習,我一路走著一路還在想先生的一些事情,突然第二次流下淚來。想著這個一心要救民於水火的男人,想著這個一生追求偉大理想而未果的男人,雖然他也有他的“資產階級軟弱性、革命不徹底性”,但我看到的是一個無比執著、為了民族大義甘於犧牲一己榮辱的人。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廣州起義泄露後甘於流亡國外,為的是回來再戰,當選大總統後甘於讓位於袁世凱,為的是人民不復遭受戰爭之苦,北伐戰爭時甘於被軍閥利用和背叛,為的是伐段護法,革命一再失敗後又一再重來,哪怕只剩下孤身病體,也還要四處尋求救國門路,直到含恨離開時也還在大呼“同志仍需努力”……還好,在先生的生命中,還有一個宋慶齡!這個雖然年青卻有著異常美貌與氣魄的絕世女子懷著無比的勇氣來到先生身邊,從此,無論順境逆境,繁華凄愴,都再也沒有離開。如此,先生不孤獨矣!如此,先生可含笑矣!
後記
說了那麼多南京過去的故事,太長了,不寫了。最後說幾句現在的南京。江浙一直都在競爭,其中又以省會競爭為最。現在的南京沒有杭州漂亮,沒有杭州整潔,有些地方甚至就是髒亂差,真的。
其他的經濟指標等我就沒了解了。但也許是由於個人感情的因素吧,我總覺得南北混雜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南京比杭州大氣,無數從繁華到苦難的經歷造就了南京的堅強、坦然與開明。如果說南京是一個飽經憂患的頂天丈夫,那麼杭州則是他偉岸身軀庇護的一個如花女子。如今,那些六朝舊事,那些明清煙火,那些近代風雲,夾雜著榮辱興衰,都隨著秦淮河的浪潮遠去,留下的,終究是日復一日的尋常生活。我不知道金陵會不會再次陷入夢中,只祝福南京平安祥和,不要太著急,不要太匆忙,只要是南京,就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舊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秦淮燈火,十裡珠簾)

(中山博愛坊)

(中央大學,六朝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