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行筆記(二十八)恆河邊的葬禮——死亡和誕生

作者: wydkj

導讀???印度人視恆河為聖河,甚至將恆河看作是神的化身。傳說古時恆河水經常泛濫成災,毀滅良田,殘害生靈,是濕婆神(Siva)的到來,制服了洶湧的河水,澆溉兩岸的田野,居民從此安居樂業。大凡讓人們景仰世代膜拜的神,大都有被人們賦予救民於水火的故事,這點大概所有宗教都是相通的吧。瓦拉納西曾經是恆河邊最大的城市,又因其地處恆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在印度 ...

???印度人視恆河為聖河,甚至將恆河看作是神的化身。傳說古時恆河水經常泛濫成災,毀滅良田,殘害生靈,是濕婆神(Siva)的到來,制服了洶湧的河水,澆溉兩岸的田野,居民從此安居樂業。大凡讓人們景仰世代膜拜的神,大都有被人們賦予救民於水火的故事,這點大概所有宗教都是相通的吧。瓦拉納西曾經是恆河邊最大的城市,又因其地處恆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在印度人心目中這個城市是聖河的中心,享有印度之光的盛名,絕對是印度教徒的聖城。甚至在傳說中(印度的歷史基本都是傳說),瓦拉納西城本身就是由印度最有影響的濕婆神在6000多年前建造的。

??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天色已近黃昏,河上的船並不多,天邊的余光中,三三兩兩的小船靜靜地在水中緩行。戴眼鏡的搖槳人把我們帶到恆河中央,我們一邊最近距離地接觸著很多印度教徒一生想往的聖河,一邊傾聽搖槳的老者講述著恆河邊的故事。租船下河,有一個必然的節目,就是去看河邊石階上焚燒死屍的場景。劃船的老者,一再提醒我們,乘船看焚燒屍體,是不能拍照的。如果要拍照留念,在離焚燒地100米以外可以拍照,但最好也不要用閃光燈。

??在灰暗的天色下,離我們下水有200多米遠的岸邊石階上,有五六堆火光在燃燒,火堆周圍人影攢動,煙霧繚繞,那就是在焚燒印度教徒的死屍。據說,瓦拉納西城是濕婆神確定的整個宇宙屍體的火葬場,所以,在瓦拉納西恆河邊的石階上,有很多像這樣火葬場。在恆河搖船的老者說,這裡焚燒死屍的場景終日不斷,最多的時候,有上百個火堆同時焚燒。在微暗黃昏的恆河小船上,聽著老者的介紹,看著遠處火堆邊的人影,冷風吹來,我們似乎能聞到焚燒的氣味,不禁感到有些恐怖。但對印度教徒來說,卻完全沒有這分感受。按照印度教輪回的觀念,死亡正是誕生,而在這裡被焚燒,就是另一次誕生。所以,前來“送葬”的親友,沒有悲傷、沒有眼淚,倒更像是歡送的慶典。

??死對印度教徒是極其重要的事情,能死在恆河邊,死在聖城瓦拉納西,是一生的幸福。所以,很多印度教徒一旦發覺自己來日無多,會想盡辦法到瓦拉納西去,到那裡等待生命最後大限的來臨。即使不能死在聖城,他們也會讓生者將他們的遺體運送到這裡——到這裡,在恆河邊變成灰燼,並最終融進聖河。我想起,在我們來瓦拉納西的飛機上,就有一個被擔架台上來的病弱老者,也許,他就是到瓦拉納西來完成他最重要的也是最後一個經歷吧。

??焚燒屍體應該是一種儀式,是有一定程序的。燒前要把屍體包裹起來,請神職人員誦經,越是有身份的人,要請越多的人誦經。用於燃燒的木材是果樹之木,只有男人可以點火,即使死者的妻子也沒有資格去點火為丈夫送行,家裡沒有在生的男人,就要請親戚或朋友幫忙了。焚燒後的灰燼,直接被推入恆河,算是得到神的照顧。碰上要焚燒的屍體太多,即使整天整夜的柴堆燃燒不熄,也要排隊等候,有時候排在後面的人等不急,前面的屍體沒有完全燒燼,就被清入河中。據說,按印度教舊式習俗,還有丈夫火葬,寡婦跳入柴堆殉葬的悲慘場面,這樣的習俗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被禁止。不是所有的印度教徒屍體都要燒的,掌管宗教事務的人員(種姓制度中最高等級的婆羅門)去世後,是可以整屍沉入恆河的。

??想到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來瓦拉納西死去,或許有更多的屍體被運到這裡焚燒,我們對眼前這座聖城開始敬畏——這是一座充滿了鬼魂或靈魂的城市。本來這個季節的瓦拉納西的夜晚溫度就不高,我們穿衣不多,水上時時有冷風襲來,再配有這樣的場景,我們都冷的發抖了。我們本來租了一個小時的船,雖然只有40分鐘,大家都贊成立即掉頭上岸。

??其實,上岸後我本有心從岸上繞道近距離去看看印度教徒焚化死屍的場景,近距離感受一下虔誠的教徒們送別逝者的氛圍,但同行的伙伴們已經被剛才在河心看到的情景以及老人的故事徹底嚇著,想到要去親眼看到屍體在火光中化為灰燼,親耳聽木柴劈啪聲中燃燒屍體的滋滋聲,甚至要呼吸彌漫燃燒屍體的刺鼻味道,無論如何不願再接近那個場所,我也只好放棄了,把更多的感受留於想像。

??此時的岸邊碼頭卻是燈火輝煌,一個拜祭河神的儀式已經開始,5個祭祀者手中擎著煙火在岸邊石台上舞蹈,音樂聲響遍河岸,一級級石階上,滿是信徒和旅游者,場面十分熱鬧。據說,這樣的儀式,每天晚上都有,所需費用均來自善男信女和公司贊助。

??我們不明白表演的內容,天氣卻越來越冷,我們堅持看了半個小時,決定趕回旅館,晚餐,休整。這時街上的攤販還沒有收攤,我們買了些雞蛋作為晚餐的一部分,在這個看起來非常肮髒的城市,雞蛋是我們想到的最衛生的食品了。在國內也偶爾吃方便面,但那天的辣味方便面打雞蛋是我吃過的最香的。

??在回去的路上,穿過河岸邊的小巷,看到有不少骨瘦老者露天或臥或躺在木板上,眼神坦然但有些呆滯,想他們可能就是從外地趕來這裡,靜靜等待煩惱人生之途終點的來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