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觸澳新之十一----在海外的中國人

作者: 快樂老謝

導讀感觸澳新之十一 ---- 在海外的中國人 草原雨虹 去澳大利亞游玩前,看了不少有關的資料,好像有人說,悉尼的中國人極多,大街上十個人中有七個是中國人。據我本人的感覺,沒有那麼誇張。悉尼的不少地方是西方人占多數,有些還幾乎見不到中國人。到達後的第二天,我獨自在悉尼轉悠,去往Manly海灘的輪渡上只看見了一對中國母女,在聖瑪利教堂只遇到一個也是剛剛到 ...

感觸澳新之十一 ---- 在海外的中國人

草原雨虹

去澳大利亞游玩前,看了不少有關的資料,好像有人說,悉尼的中國人極多,大街上十個人中有七個是中國人。據我本人的感覺,沒有那麼誇張。悉尼的不少地方是西方人占多數,有些還幾乎見不到中國人。到達後的第二天,我獨自在悉尼轉悠,去往Manly海灘的輪渡上只看見了一對中國母女,在聖瑪利教堂只遇到一個也是剛剛到達悉尼的中國留學生,在“新南威爾士藝術館”中居然連一個中國人都沒有找到,讓我這個初到異國他鄉的人頗感孤獨。面對我的疑問,那輪渡上的中國母女告訴說,悉尼的中國人的確很多,但他們都在忙於打工和學習,沒有時間和閑情逸致到這麼遠來享受陽光和沙灘(她們是個例外,孝順的女兒寧願少掙點錢,每周也要陪伴喜愛大海的母親來Manly海灘)。悉尼有些地方是中國人真多,中國店鋪也多,滿眼是中國招牌,滿耳是中國話,比如唐人街和一些華人聚居區(像我曾居住過的Hurstville地區),還有賭城Star City。 最極端的一次,是在從中央火車站開往Hurstville的城鐵上。悉尼的城鐵和北京的不同,在進門處只有一小塊空間,兩排椅子,共可坐8—10人,可能主要是為上下車的人提供方便,其他人就分流到上下兩層的車廂裡去。那是個白天,城鐵上人很少,我就坐在了進門處的小空間裡。環顧四周,發現一共8個半人,居然其中7個半是中國人:一個上海老先生、一對上海老年夫妻,一對福建年輕夫妻帶一個小孩,那妻子又身懷六甲,加上我。中國人的說話聲高,這裡很快就變成了喧鬧的中國沙龍,使我有點不好意思,只有頻頻向那位關注著我們的優雅平和的西方女士報以善意的微笑。我是個外向的人,喜歡和別人交流,英語不好,當然首選就是中國人。問路或聊天時,我先環顧四周,找一個東方面孔,然後說:“Can you speak Chinese (你會不會說中國話)?”一旦遇到能說中國話的人,就特別高興,總是說:“太好了,你也是中國人!”在悉尼,我所看到的中國人中,好像說廣東話的最多,其次是上海話,當然也有說北方話的。有時,對方會客氣地告訴我,她(他)是馬來西亞人或新加坡人。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我的興奮,因為在我的頭腦中,說中國話的就是中國人,就是老鄉親!的確,不管是什麼地方的華人,都十分熱情。第一天出門就有一個大陸來的女士給我留下了家庭電話,表示可以隨時提供幫助。後來又有幾個熱心人主動留下電話,其中還包括一個漢話都說得不太好的馬來西亞華人。她們的好意使我這個獨自出國游玩的人倍感溫暖,不過,我沒有打攪她們。相對而言,新西蘭南島的中國人就少得多。我在新西蘭南島15天,轉了9個地方,行程2484公裡,只遇到了8個在新西蘭工作學習的中國人,沒有找到一個中國大陸的旅游者。然而,正是在這裡,我幾次遇到了中國人的“冷淡”。到達新西蘭南島的第一大城市基督城的第一天,無論是在旅游信息中心,還是所住的背包客旅社,甚至是街頭和超市裡,我沒有見到一個中國人。與悉尼的反差之大令我失落。第二天,我乘坐著名的觀光火車Trans Alps去Greymouth。整個列車,見到的東方面孔幾乎都是日本旅游團的,至少有一、二百吧。正在失望之際,忽然聽到身後有人說中國話,雖然是聽不太懂的南方口音,但絕對是中國話!我驚喜地回頭叫道:“我也是中國人,看到你們真高興!”沒想到,這對夫妻吱吱唔唔的,轉身就離開了。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遭到冷遇,真讓我想不通,居然還是同胞呢。下火車後,坐上從Greymouth去Fox Glacier的長途汽車。照例選擇一個東方人作臨座。發現這個姑娘能說中國話,真是大喜過望,這是兩天以來我第一次用漢語交流。我迫不及待地訴說,到新西蘭後在確定路線、尋找旅社方面遇到的困難,那姑娘就耐心細致地介紹了自己的旅行計劃。後來,車上又來了一個會說漢語的劉姑娘,當我們聊天時,先到的那人卻突然變得冷若冰霜,再也不搭理我們了。劉姑娘悄悄告訴我,她們都來自台灣,昨天同坐一趟車,聊過天,那人是個鐵杆台獨分子。我這才恍然大悟,上午在火車上遇見的那對躲躲閃閃的夫妻一定也是台獨分子嘍。我覺得,那位姑娘很有意思,得知我來自北京,還把她也稱作中國人,可能心中很不是滋味,但看到我獨自出游遇到困難,就沒有給以臉色,而是盡可能地予以指點,直到我有了別的可依靠對像。其實,她應該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呢。在新西蘭南島,我遇見不少台灣的旅游團和背包客,我總是首先介紹自己來自北京,主動和他們聊天。他們的態度大相徑庭,有的友好,有的好奇,有的回避,有的願意交往。在Wanaka遇見的一個台灣旅游團對我非常熱情,對我的獨自出游表示欽佩,其中一個祖籍北京的先生更是表現出特別親熱。在基督城遇見的台灣團中,有人對我惟恐躲避不及,但當我微笑著請其幫忙照張相時,他倒沒有拒絕。在Dunedin的背包客旅社中,我和兩個台灣小姑娘、一個香港留學生聊了一個晚上。真正是兩岸三地同血緣的人吶,氣氛極其和諧融洽。台灣的劉姑娘是我在新西蘭接觸最多的人,我們在一起有兩天多時間。在漫漫的長途汽車上,一邊欣賞著窗外美景,一邊和一個坦率而浪漫的人閑聊,真令人愜意。劉姑娘是從大陸去的國民黨人的後代,她本人是個服裝設計師,自由職業者,去過十幾個國家。雖然她不問政治,但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長大,對大陸有著很多的誤解,對共產黨有著很深的成見。聽說我的父母是解放前上海的地下黨員,我本人也是共產黨員,她大叫,那你們都是特權階層啦。我告訴她,父母和我都是普通的知識分子,我們姐弟的名字叫“為群”“為集”“為民”,這正是老共產黨員的爹媽寄予子女的期望。中國共產黨目前有六、七千萬黨員,其中腐敗分子只是極少數。幾天後分手時,劉姑娘告訴我,從我身上,她已經相信共產黨中有很好的人。不管哪裡的華人,除了台獨分子外,都對我十分友善,但是我也常常感到有些人對大陸還缺少了解。台灣的一些反面宣傳是很厲害的。比如,在悉尼,賣報紙和電話卡的店門口大多擺著台灣極端反共分子出版的一種報紙,免費發放。記得我剛到悉尼時,看到這個報紙說,中國共產黨已有40萬黨員退黨,覺得非常可笑,想起過去國民黨曾經把共產黨說成紅發獠牙共產共妻的謠言。當我離開悉尼時,這份報紙已經把退黨人數提高到200多萬,把中國說成專制腐敗、暗無天日、軍民造反、政局不穩。可是,這時我卻笑不出來了。因為我注意到,周圍的華人幾乎都看此報,上面有許多招工、租屋、二手汽車的廣告,也是悉尼唯一的一份免費中文報紙。我在街頭遇到過一個發放材料的華人小姑娘,十四、五歲吧,回家後細看,這是份歪曲事實攻擊共產黨的傳單。我真後悔當時沒帶花鏡而沒能看一下,否則我要問問她,你這麼小的年紀,對政治對歷史有多少了解呢?!謠言重復百遍就會讓人誤作真理,必然讓久居海外的人們疑慮重重。我真是希望我們的正面宣傳比那些謠言更強大,讓所有在海外苦苦打拼的中國人能夠看到祖國安定團結繁榮強大的真實情況。回京後,接到不少網友的E-MAIL、電話,甚至是當面詢問,除了有關赴澳新游的具體操作外,還有人咨詢我對送孩子去澳洲讀書的看法。我以為,是否送孩子出國學習,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有一個同事,她的孩子素質不錯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中考時連普通高中也沒有考上。父母一發狠,索性送兒子到新西蘭去讀高中。孩子很適應寬松的學習環境,現在已經在那裡工作了,IT行業,他父母挺滿意的。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兩個兒子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國內時有著穩定舒適的工作。到悉尼後,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專業,一切從頭開始,打拼得很辛苦。可是,他們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感到通過努力能創造出一片自己的廣闊天地,他們的心中有一個清晰而美麗的目標。我同學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去澳大利亞讀研究生,由於相應專業的工作不好找,他准備今年年底畢業後回國來。花了那麼多的錢,耽誤了好幾年的時間,回到國內還要重新起步,我的同學覺得真不值。但由於當年出國並不是孩子自己的選擇,而是同學夫婦的極力主張,所以,這成了她一塊無法發泄的心病。我對那個同學說,雖然從工作方面看,兒子好像是從起點回到起點劃了一個圓圈,但這個圓圈絕不是零。在澳洲的幾年學習生活,無論在視野上或是品性上,必定會帶來很多改變,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會讓人受益終身。總之,每個出國學習的人是否能適應那裡的環境,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是因人而異的。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意願,否則父母的苦心會付之東流,費力不討好。也有人詢問,老人到澳大利亞或新西蘭定居好不好。從我個人來說,是很喜歡那兩個國家的,那裡的優惠政策可以使老年人生老病死都無憂,每天生活在清新空氣如畫環境中,真正是悠閑自得。但是,有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就是絕大多數大陸去的老人生活比較單調,更因為英語不好,甚至連電視都看不了。他們的接觸範圍極窄,常有孤獨感,有的就去賭城消磨時間,有的則在教會尋找同伴。悉尼的各種教會很多,有西人教會和華人教會,華人教會還分說廣東話和普通話。我特意找了一家說普通話的教會去看看。他們除了每周周日上午做禮拜、下午小組學習教義外,平時還有一些活動,比如,學英語、郊游、互助。融洽和諧的氣氛很容易使人感到終於找到了組織,有了精神寄托。我看了一個小組的學習,有6、7個人吧,都是大陸去的。其中,除了一個老太太是解放前由教會養大的,一個中年婦女是離婚後工作不順情緒低落而來尋求解脫的,其余幾個都是來投奔子女可又寂寞難耐的老人。我感到,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要想在國外完全融入主流社會,是有一定難度的。熊掌和魚不能兼得,舍取之難題只有每個人自己來選擇啦。四月下旬,就在我回國的第二天,台灣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到大陸來訪。其後,親民黨、新黨的領導人接連而至。海峽兩岸呈現出50多年未現的國共尋求合作的良好氣氛。我特別希望,海外的同胞們也能夠感受到兩岸之間同根同源共求發展的滾滾熱浪。在新西蘭Dunedin的旅社,我遇見的那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姑娘,她表示不贊成台獨。她說得好,誰不願意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安定發展是最重要的。這應該是在海外的中國人的共同心聲吧。2005.11.11



(• 新西蘭南島基督城中的雅芬河,不過是一條小河溝,卻能被裝點得如此有情調,真令人贊佩。)



(從基督城去Akaroa路上,登頂遠望,一覽眾山小。)



(在Milford Sound 大峽灣乘坐歷史悠久的游船是必選項目,風景很美,但價格性能比不算好。)



(皇後鎮是新西蘭南島最有名的旅游勝地。各項活動應有盡有,湖光山色令人叫絕。)



(Fox Glacier是新西蘭南島著名的兩大冰川之一,我參加了半天登冰川。冰川的遠景非常美。)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