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西安和來到西安一樣,都是城牆默默的送我,或者迎接,仿佛一位沉默了千年的長者,慈愛的看著他的孩子,投向他的懷抱,或者離開,他知道,即使再決絕的分別,那些孩子的心裡,都不會忘記他,他那結實而寬廣的胸懷。曾經給了那些或激情飛揚或灰暗頹唐的歲月多少的寬慰和寬容。所以讓我最後再看一眼城牆,說一句,別了,我的西安。記得那是一個灰蒙蒙的早上,有些雨絲,九月十八號,氣溫不高。出了火車站就看到了城牆,看著身邊的老爸和行李,我心想,這就是我離開家之後生活的第一座城了。忽然就覺得塵土飛揚,眼睛裡朦朧起來。因為軍訓,老爸走我沒去送他,也不知道他的心裡,會不會也留下了這四四方方的一座城。
年輕的我迅速的適應了這座古老的京都蒼老的節奏,伴隨著千年的韻律,不緊不慢的讀書,寫字,上網,追喜歡的女孩子,或者網戀,從容不迫,一切順理成章。當然經常進城,每當公交車穿過磚石壘就的城門,都會聽到呼嘯的風,從遙遠的漢唐吹來,帶著彪悍的吶喊,以及刀光劍影。
讀城牆應該是一件枯燥而浪漫的事情。登上去,慢悠悠的走,跟著太陽的腳步。看著四周日新月異的變化,城裡,城外。心莫名的就激動起來。成百上千年前,這裡發生了多少的故事!成千上萬年後,這裡又會延續多少的傳奇!歲月就這樣帶走了紅顏,時間就這樣碾碎了豪情萬丈。而我們記住的,忘卻的,又有多少,宿命。
聖誕節,數以萬計的青年湧進城池,南大街,鐘樓,然後是東大街或者西大街。總會走著穿越城門,那時是虔誠的走著,經過門洞時頓一頓腳步,拍手時的回聲告訴我,當千軍萬馬從這裡經過,回來的就不僅僅是血流成河。多少年了,有多少人從這裡穿過,來了又去,而我們,不也終將被歷史遺忘在城門洞的回聲當中麼?又有誰還記得那個曾經在這裡拍手的,瘦弱的青年?
來上海了,道路狹仄,蜘蛛網般的糾纏,全沒有西安城的橫平豎直,就越發的想念。吊橋,護城河,城門,角樓,敵樓,箭樓,馬面,垛口。設計的合情合理,保衛著,震懾著,堅持著。日本人在這裡退卻了,叛亂的軍隊在這裡退卻了,戰亂在這裡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但魂魄,積攢成這樣敦實的懷抱,昂首,眺望著西北的廣闊。老的,新的,都有條不紊的各行其是,簡單,豁達,連感情都是。
坐在城牆邊聽秦腔,戀人們的激情火辣辣的迸裂開來。原始的衝動,總是帶著無與倫比的衝擊力,那種勃發的感情,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最大的遺憾,是在西安的那幾年,沒有和自己的愛情,一起登上城牆,傾聽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絕世的愛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莫過與此,遺憾終歸遺憾。我還會回來。
離開西安越久,就越是想念西安的好。茵雨妹妹一直要我為古城寫點什麼。這次就專門寫下一點點感想,只為古城西安。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