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游記

作者: 已涼

導讀飛機降落在貴陽機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了,機場裡冷冷清清的,只有我們一行人,似乎有些冷落。然而,當汽車馳在去賓館的路上時,窗外竟然是滿眼高高低低的燈火,仿佛搖曳在空中一般,奕奕生輝。原來貴陽是個山城,房屋依山而建,隨著山勢的高低起伏,燈光也高高低低的伸展著,遠處的燈光似乎連接著天邊一樣,令人遐想聯翩。下榻的賓館是貴陽城中頗有名氣的 ...

飛機降落在貴陽機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了,機場裡冷冷清清的,只有我們一行人,似乎有些冷落。然而,當汽車馳在去賓館的路上時,窗外竟然是滿眼高高低低的燈火,仿佛搖曳在空中一般,奕奕生輝。原來貴陽是個山城,房屋依山而建,隨著山勢的高低起伏,燈光也高高低低的伸展著,遠處的燈光似乎連接著天邊一樣,令人遐想聯翩。下榻的賓館是貴陽城中頗有名氣的金橋飯店,典型的蘇聯式建築。我們所在的房間外面有一個小小的落地門,站在伸展出去的陽台上,可以看到貴陽的市中心。第一部分:貴州風土1、大小七孔到達貴陽的第二天,我們就驅車5個多小時趕往大小七孔景區。汽車在180度轉彎的山路上開過,貴州這片高原漸漸展示著她獨特的風貌。大小七孔,最初因為兩座橋而命名,各自都是七孔的聯拱橋,分別修建於清末和民初。小七孔景區有著名的六十四級瀑布,據說在水位好的時候,由於地勢的逐級抬伸,水流依次流過,前前後後一共要經過六十四級台階,景像非常美麗。我們到達的那些天,正巧是貴州水勢很旺的幾天,看到嘩嘩的流水綿延不絕的在山路邊蔓延,確實十分動人。大七孔有著名的天生橋景區,天生橋,顧名思義,是上天自然生成的橋,在峽谷的中間,突出了一片岩石,將兩邊的高山連接起來,抬頭仰望,看到頭頂處高高懸掛的大橋,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2、黃果樹瀑布提到貴州,自然讓人想到赫赫有名的黃果樹瀑布,她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瀑布,也幾乎成了貴州旅游的標志性景點。有人告訴我,在離瀑布三五公裡的遠處,就能聽到瀑布的聲音。帶著這種奇特的向往我們從貴陽出發,前往黃果樹。瀑布在群山的包圍中,還沒有到達瀑布邊上,彌漫的水汽已經在山中宣告著瀑布的氣勢。導游告訴我們,西游記拍攝水簾洞的場景就在黃果樹瀑布。飛流直下的白色瀑布後面,有一個狹長的山洞,置身洞中,只聽見震耳欲聾的水聲,滿眼只看到到處飛濺的白色水珠,水似乎從天上而來,滔滔不絕。然而,站到瀑布腳下的時候,飛流而下的水流霎時變得非常溫順,靜靜的在瀑布下形成了一個湖泊,游人們紛紛在湖中赤足嘻戲。3、貴州的溶洞貴州是個高原,山多,於是溶洞也多。在貴州的短短幾天,我們前後一共游覽了三個溶洞。有水上溶洞,;有山上溶洞;也有即在水裡,也在山上的溶洞,真是不可一一而足。天鐘洞是一個典型的山上溶洞,洞中央有一塊非常大的、形狀酷似一口大鐘的鐘乳石,因此而命名。水上溶洞,我們須劃船進入,耳邊是潺潺的水聲,眼前是各種造型奇特的鐘乳石,景像十分怪異。第二部分:貴州人情1、關於人口貴州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苗族,瑤族和布衣族。路上我們每到一處,總能看到風情各異的少數民族。大七孔景區是著名的瑤族聚居區,其中根據他們的服飾不同,還可以分為兩片瑤、三片瑤等等,兩片瑤就是他們所穿的上衣,不分男女,只有前後兩片,一前一後搭在前胸和後背,三片瑤即衣服有三片組成。貴州當地的農民,不管男女,出行都喜歡駕馬車,當地的高原馬小小瘦瘦,個頭很小,我曾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高高地站在一輛馬車上,神態自若的和我們的汽車並馳了很久,真是嘆為觀止。難怪當地有句俗語稱“老太太上坡比車快”2、關於小吃到達貴州的第二天晚上,我們就開始了解他們的特色小吃,有人介紹,在離我們下榻的賓館金橋飯店不遠的地方,有一條貴陽著名的小吃街。“絲娃娃”這個名字,初看以為是什麼兒童玩具,其實是一種風味小吃,用一塊類似面皮的東西做外衣,裡面包上各種菜肴,拌上一點調料,裹在一起吃,味道果然不俗。另外,貴州的口味偏辣,但是區分於四川和湖南的那種麻辣麻辣,辣味偏淡一點。基本上都能夠接受。3、關於建築初到貴陽市,有一些摸不著北,因為貴州號稱“天無三日晴”,我們在的那幾天,幾乎天天都是陰天,氣溫比上海低幾度。更重要的一點是,貴州的建築,不是像上海那樣基本上所有的房屋都是朝南,他們的屋子,只要是臨著馬路的房子,就是好的朝向。你可以看到一棟現代化的住宅大樓,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大門,頗為奇怪。另外,在貴州的其他地方,還保留著一些較早的明清建築,青岩古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一座老房子的門口,還坐著一位穿著漢族服裝的九旬老太太。走在青岩古鎮的石板路上,歷史仿佛沉澱了,在你的腳下。短短幾天的貴州之游,只能讓我們大略的了解這個祖國西南部的高原,她的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許要等待你的到來才能發現。(華)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