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方式才可以獨自去品味,那就是旅行。只有一種心情才可以獨自去旅行,那就是寂寞。
休息了將近一個月後,我終於踏上的西征的旅途,談不上蓄謀已久或是一時性起,正好是在有時間的時候又有了點錢吧。
大家對我一個人出去不是很理解,這有什麼,唐三藏最初不也是一個人麼。
11.12
乘T702於11:28准時到達南京西站。
一下車,第一件事情是買當晚去黃山的車票,人品很好,順利搞定!然後就該買份南京市地圖來研究行程了。
先去漢中門,在那裡轉9路車直奔中山陵,好像還比較遠,到那裡已經是下午1點左右了。進入景區,馬上折服於它的氣派。博愛坊--陵門--碑亭--祭堂,由近及遠,由低到高,錯落有致,一眼望去,便可以感受到它的雄偉莊嚴。海拔的落差造就了一定的坡度,使得瞻仰者在攀登途中不經意已經彎下了腰,表現出對死者的尊重。不過,搞不懂的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這裡留影,畢竟這裡還是陵寢啊,在墳包包裡拍照,我覺得晦氣(一家之言,呵呵)。過了博愛坊便是陵門,它中間大門緊閉,上方有“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兩邊分別是出口和入口,據說這是一定要分開的,也就是進了門一定要再出來,呵呵,不然......。再過去是碑亭,上書“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老規矩,上面刻有白雲,代表天,下面則是山,代表地,於是他就頂天立地了。過去碑亭,是一段比較長的台階,上面便是中山先生的祭堂,這裡也有三個門,上面分別是“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在往上是一塊刻有“天地正氣”的石匾,進入大堂,百合花的香味迎面撲來,繞到後堂有一銅棺,據說孫中山先生便在此長眠。瞻仰一下後出來繞到後花園,看沒有什麼東西了,便匆匆離開。
離開中山陵,先去了總統府,時間不夠,在門口拍了張照片就趕往夫子廟。“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宿酒家”,就衝這句詩,秦淮河邊的夫子廟就不得不去。到不是為了去見孔老夫子,主要是餓了,想去那裡品嘗一下當地的小吃。先要了一份鴨血粉絲湯,一籠湯包,味道不錯,平時心肝肺一概不吃的我也把它吃了個干干淨淨。吃晚後順著人流倒了秦淮河,看慣了長江,這裡可以用袖珍來形容了,不過雖然夜幕已經降臨,這裡仍然相當熱鬧。我是不能在這裡夜宿酒家了,不過時間還早,問了下怎麼去湖南路,便坐車去了玄武閣,這裡是它的入口。一出地道,就見到金陵小吃店,剛才似乎沒吃夠勁,於是忍不住又進去了,要了一份桂花糖藕粥和一份豆腐腦,前者味道不錯,後者嘛,不敢恭維。
逛完湖南路,正好有去西站的車,該過去了。一天下來,走馬觀花,也有點累了,可是,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呢。
11.13
很高興,今天硬是把這魔鬼行程堅持下來了,明天似乎也就西海大峽谷還有點挑戰。
早上6:10到達黃山火車站,買好返程票,6:45乘當地旅游線出發到溫泉景區,馬不停蹄轉新國線到慈光閣。好像對自己的體力過於自信,我不僅選擇了難度很大的前山上去,還放棄了索道,打算自己爬上山去。
8:45左右,從慈光寺開始,到半山寺這一段可以說是熱身階段,不過就是這麼一小段就難度不小了。一上來就是50-60的坡度,剛開始我還一步兩個台階往上竄,沿途超越了好幾個人(這些幾乎是我登上天都絕頂見到的僅有活口,除了松鼠),再往後,開始喘氣,小腿發酸,然後走一小段就得休息,開始罵自己神經病,放著好好的後山步走,非得找刺激爬前山。10點左右到了半山寺,天開眼,太陽終於衝破濃霧出現了,雲海也隨之而來,這裡應該就是所謂的黃山前海。休息一小會之後,咬咬牙選擇了很少有人走的天都南路,這裡果然險峻,山腳下那個“雷雨天氣 請勿登峰”的警告不是說著玩的,即使今天沒雨,在上山的路上也沒見著別人。天都南峰的確很陡,好多地方幾乎垂直向上,台階很高,有的地方很窄,僅能一人通過,我的背包還是不是被卡住過不來。山下買的手套正好發揮了作用,到這裡幾乎是手腳並用,真佩服古人,發明的是“爬山”一詞而不是“走山”、“跑山”之類。真正可怕的是,爬了半天,始終沒看見別人,估計失足掉下去都沒有人知道。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略寬的平台,坐下來打開背包,把裡面能吃的幾乎全拿出來了。倒不是餓,只是吃得越多,背得越少,可惜我在南京買的小吃,這下全成負擔了,也不指望帶回上海了,全掃蕩了。不過,“無限風光在險峰”,一點不假,近有奇松俊山,遠有雲海仙境,一路上的美景算是對我最好的鼓勵了。11:45,終於登頂,1810米,看到了久違的人類,同時悟出兩個道理:一是那部分沒選擇進化成人的猴子才是真正的智者,另外,徐霞客那句“五岳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岳”絕非廣告,估計他爬過黃山,再也沒勇氣提“爬山”二字了。從北路下山,感覺就輕松多了,除了鯽魚背,沒什麼好擔心的。說到鯽魚背,那可真是奇險,海拔1770米,長10余米,寬僅0.6米,兩邊懸崖深不見底。抓緊兩邊的鐵索,鼓起勇氣,往下瞟了一眼,被嚇了個心驚肉跳,總算沒辜負老天爺一番好意造出這麼個天險。過了這裡,頭也不敢回,下得峰去。
從天都峰下來,便是小心坡,以前可能需要格外小心,不過現在加了護欄,有驚無險。終於在下午一點登上玉屏峰,這裡有顆松樹比小皮還出名----迎客松,它生長在懸崖上,友好的向游客伸出了歡迎之手。這個時候突然起霧了,能見度低,正好是中午,就地午餐。哎,東西這麼貴,卻難以下咽,也不知道請幾個好廚師,簡直對不起挑山工一步步把原料挑上山的辛勞嘛。吃完後,開始向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進發,其實也就比天都峰高了50多米,卻遠不如天都險峻,加上剛補充了能量的緣故,一邊爬山一邊觀景,就上得頂峰。這裡可以觀天海,一座座山峰直插雲霄,恍如仙境,到底是雲迷上了山,下得凡間,還是山愛上了雲,飛上藍天,誰也說不清楚。
經海心亭到光明頂,中間有一岔路口,兩條路上山。“偷聽”導游解釋,左邊比較平緩,上有三顆大石酷似元寶,叫“升官發財”道,右邊是“一線天”,不過中途有一巨石卡在縫中,傳說那是仙女拋的繡球,於是叫“喜結良緣”道,毫無懸念,我選擇了後者。上去以後,還以為到了光明頂,正好聽見一個導游指著對面的山頭跟人家說那邊就是光明頂。崩潰了,都下午三點了,居然還要再翻個山頭才到,真是可以飛過去就好了。沒辦法,革命尚未成功,只好用大腦命令雙腳繼續向前。這段還算平緩,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然後開始找傳說中的黑木崖,結果發現自己被金大俠騙了。找不到明教勝地,頓時對這裡失去了興趣,短暫停留後經飛來石走到了今天的終點----西海飯店。
天已經黑了,而且開始下雨,又起了大霧,晚霞是不敢奢望了,回住處整頓休息,明日再戰。
11.14
休息了一晚,精力充沛。雖然外面還下著蒙蒙細雨,我仍不甘心,希望出現奇跡可以看到日處,於是5:15便早早起床。向丹霞峰過去的路上,雨根本沒有停的跡像,算了,權當是一次普通的爬山好了,反正是打算征服所有有路的山峰的。外面黑乎乎的,寂靜無聲,大家似乎都放棄了看日處的念頭。相對高度不高,只花了半小時就爬上峰頂,平時應該人滿為患的地方,今天成了我的專場。苦侯了20分鐘,事實證明我是唯一的傻冒兒,看不見日出,游客都懶得來爬丹霞了。四周全是濃霧,日出沒了,西海景觀也沒了,可惜啊。
走下來便是排雲亭,天氣仍然沒有好轉,就聽見導游在那裡說,如果天氣晴朗,在這裡可以看到什麼什麼......可是天氣呢,依舊一點不給我們面子,可能是昨天美景看多了,上天總得給人留點遺憾,不然哪裡還有回頭客。從這裡下去便是西海大峽谷,也就是所謂的夢幻景區,依舊是因為該死的天氣,今天看不見雲霞,也就無所謂夢幻了。即使這樣,風景依然迷人,可以用鬼斧神工來形容,往下懸崖深不見底,往上峭壁高不可攀,近處是狹窄的山路,遠看----平時可以看到的奇山怪石,今天全躲到了霧中。也許是天氣不好的緣故,今天的大峽谷,又出現了昨天攀登天都峰的情景,始終就我一人孤軍深入。不斷的向下,向下......穿過了好幾個山洞和棧道,大約走了一個小時,光線越來越暗,我也越來越怕。叫了兩聲,除了回音,什麼反應都沒有,看來今天真沒有志同道合的驢友了。聽說走到谷底至少4個小時,而且每下去一步,就意味著需要向上的一步來抵消,萬一不能及時下山就慘了。實在沒勇氣走下去,檢查了一下,身上沒穿“邦威”,便開始走回頭路。
出得峽谷,走到北海,一路無話。再過去就是始信峰,當地民謠“不上始信峰 不見黃山松”,這裡可以說是黃山松得海洋。一路上團結松、大王松、黑虎松、連理松、麒麟松、龍爪松、探海松(小平同志稱之為“小迎客松”)、臥龍松、豎琴松,讓人應接不暇。離開始信峰,便開始了下山得過程。天氣不是很好,沒什麼風景,這邊後山的路也比前山平緩了許多,一路走下來,沒有休息。過了一片竹林,突然看見一個山門,上書“出口”二字,不會吧,這就出去了?!還沒過足癮呢。擦亮眼睛瞪了許久,確認無誤,只好跟黃山說88了。晚上10:30的火車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