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旅游所能帶來的樂趣就是在設定的假期中走出固有的圈子,用快樂的心情感受另一空間的人、景、物、聲、光、影、味,從而把堆積的壓抑釋放掉,留下美好的記憶作為人生繼續前行的動力。
不管那地方是遠還是近,只要行動了,心之向往,必能到達。至於景色,那倒是次要的,通過旅游換回一個好心情,這才是我所追求的。
南京離上海很近,棲霞山更是離上海最近的賞楓葉的好去處。看看氣溫差不多到可以看紅葉的時候了,上周末我便去了一趟南京棲霞山。
出南京火車站乘南龍線到棲霞山景區,首先見到的是棲霞古寺。古寺前的兩尊紫銅大像頗有特色:背上有一寶瓶(暗喻保平安),鼻子卷著一只如意,一看便油生欣喜之情。進入大殿,一如到其它寺廟那樣一一叩拜,相信心誠則靈。
寺廟裡上了年紀的老僧侶坐在和煦的陽光下,微閉雙目,口中念念有辭,一副菩薩尊容。那種與世無爭的淡定神情,和著寺廟中旺旺的香火及頌佛的梵音,讓人浮躁的心境一下子沉靜下來。
出得棲霞寺就是千佛岩了,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這裡的石窟佛像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 沿著山路向東行不遠處就可看到舍利塔,五層八面的塔壁上刻有釋迦牟尼佛成道八相圖等精美浮雕,那是我國五代時期佛教藝術的傑作。
拾級而上,這一路就奔著此行的主題-----看紅葉去了。
棲霞山的樹齡都比較長,樹林茂盛,樹枝都爭相往上生長,所以走在石級上,頭上的枝葉遮天蔽日。深秋時節各種樹葉已漸次變色,當第一棵楓樹映入眼瞼時,我心情激動得像孩子般奔了過去。而它則像在恭侯我們這些特意來觀賞它的游人,迎風搖曳著那鮮紅的楓葉。
棲霞山並不高峻,但清幽怡靜。我們花了將近兩個小時,邊走邊賞景,悠閑地登上海拔286米的主峰三茅峰。這一路行走在如詩如畫的棲霞山中,楓林如火,漫山遍紅。楓葉有桔紅、鮮紅、深紅、紫紅、絳紅等深淺不一的紅色。站在楓樹下,陽光透過密密匝匝的楓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吹過,樹上的楓葉像小鳥在枝頭跳躍歡唱,地上的落葉忽上忽下飄乎不定。時不時有一棵楓樹的紅葉像潑在綠色畫布上的一大塊紅,映在眼前的樹林中,如此艷麗、如此奪目,而銀杏樹上金色的黃葉映襯在楓葉旁又是如此的和諧。遠眺山峰,更有大片的楓林掩映其中,紅黃橙綠層層疊疊,濃似油彩畫。
深秋的棲霞山,有一種恬靜、豐富,一如豐收的果實、夕陽下攜步漫步的伴侶,讓人收獲的是一份成熟和熱烈!
漫步在棲霞山,我看到了秋的色彩,感受到了如火的紅、如金的黃,這才是秋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