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驢行甘南!!還有FB路線推薦哦!!!(一) 發呆在蘭州 帶著黃土高坡的風塵,偶張開雙臂,”蘭州,I’M COMING!!”
長期以來,對於蘭州這個西北腹地的工業重鎮,存著特殊的情愫和期待,不是因為滔滔黃河,不是因為滾滾黃沙…數十載的回憶,凝聚於一刻……
原以為會有感慨的熱淚和激動的輾轉難眠,但蘭州的親切很快讓偶融入了她…
陪同偶的蘭州朋友熱情而美麗,正當偶驚異於蘭州姑娘也可以如此精致清秀時,兩位美麗的姑娘揭開了謎底------一個是地道的川妹子,異地遇鄉親自然分外親切;另一個家鄉是甘肅的小江南-----天水,青山綠水的滋養,婀娜婉約自然不遜色任何一個南方女子J
都說美女是天生的美食家,西關回味香的羊肉泡饃,熱騰騰的湯汁,香噴噴的羊肉,紅艷艷的辣子,美味與溫暖,多美好的回憶!?
(二)奔跑在桑科
從蘭州到夏河的路途實在可以用艱辛來形容,一早7點趕到汽車站,卻發現票竟然沒有了!等到了西安的朋友,本打算和其他驢子一起拼個車子包,但黃金周似乎車子也變成了黃金,無奈,趁早轉道臨夏. 臨夏是甘肅回民主要的聚居地,沿路可以看到美麗潔白的圓頂塔,很有伊斯蘭特有的風情.虔誠的回民無論老幼,男性戴著聖潔的圓帽,婦女則披著美麗的紗巾.在臨夏市區,有座滿大的清真寺,遠遠望見,很是壯觀.至於沿路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廟,則不斷刺激旅途困乏的神經興奮和向往! 沿著大夏河,開始進入青藏高原.路變得崎嶇難行起來.一路上見著好幾處車禍和陷到泥潭裡的車輛.不過沿途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景色多少彌補了旅途的顛簸! 經過一個類似於牌坊的關卡,便進入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白塔,經幡,拿著轉經桶的藏民,讓你不由得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神奇.仰起頭,天堂就在不遠的地方,神靈注視著你,庇護著這片虔誠的土地…… 視野也豁然開朗起來,緩緩的山坡,深深的峽谷,湍急的河水,唧唧的蟲鳴鳥語.青色綠色的草,白色紫色的花,黃色紅色的灌木,一叢叢,一疊疊,點綴出美麗的水彩畫.這與相對單調荒涼的黃土高原形成鮮明的對比. 西關是蘭州的最繁華商業地段吧,到了傍晚時分,人潮熙攘,熱鬧程度不亞於成都的春熙路,重慶的解放碑,但似乎燈紅酒綠,霓裳艷影卻遜色幾分…
步行至黃河,多少還是有些失望,沒有預想的雄壯和磅礡,並不太寬闊的河道,並不太洶湧的江流,渾濁暗黃水質.但畢竟母親河的滋養創造了5000年的炎黃文化!
著名的黃河鐵橋,據說是飛躍黃河的第一座大橋.黑色的橋梁熠射出100多年的厚重與滄桑;而橋旁鏽跡斑駁的鐵柱則記載了百年前征
服黃河的偉岸與艱辛! 走在黃河畔,隨處可見悠閑的遛狗人和熱戀的情侶.這份愜意對於來自天府之國的偶是十分的適用和親切J 在黃河邊一個稍微圍起來的小土坡上,偶聽見了20多年來所聞最淳樸最優美的音樂!在一個小小的涼亭下,三五十個聽眾,或老或少,但卻竟然有序地或站或坐.三五個老者,有鈸有镲,小鼓,二胡,便組合出如此蒼涼悠遠的韻律.但最令偶震撼的是站在中間演唱秦腔的竟然是位年輕的小伙子,斯文清臒的面容,配上金絲眼鏡顯得是如此若不禁風,但瘦弱的身軀卻迸發出高亢和足以震撼人心的音符.在劇情的最高潮,甚至給人嘶聲力竭的感覺,但聽眾們熱烈的掌聲給了小伙子最好的鼓勵.面對偶的鏡頭,不知是演唱的太賣力還是羞澀,小伙子脹紅了臉.J看到偶這樣一個異鄉人,許多人投來好奇的眼光,很顯然,自娛自樂的人們還不習慣更廣闊的舞台…而眾多的驢友不能聆聽到這樣悲涼豪壯的天籟之音,的確是很大的遺憾L.真心祝願,有著很好群眾基礎的蘭州秦腔能有很好的傳承和發揚!! 黃河水車也是蘭州的特色.古代的蘭州居民便造出了龐大的水車灌溉農田,建設家鄉.面對這樣的龐然大物,實在為祖先的智慧而驕傲!! 在這裡,要再次感謝蘭州帶偶游玩的朋友,當聽說偶要去甘南時,他們堅持要求偶購買更厚的衣物.開始還很不以為然,但在TAXI上看到司機師傅聽說偶的行程臉色大變的表情後,偶乖乖的跟著美女去商場選購可能在成都永遠也穿不上的厚棉褲和厚襪子J看著朋友為偶挑選衣服,想起在大眾巷吃小吃時僅僅因為偶然提過偶不喜歡吃醋他卻記得的情景,心中蔓延著感動和溫煦……真誠祝願善良的朋友們永遠幸福快樂!! PS:特別鳴謝CJ對偶的幫助和鼓勵J感動ING~~~~~~~~~
隨著向高海拔的腹地前行,氣溫降低了許多.穿著單衣的驢子都瑟瑟發抖.幸好有蘭州朋友的遠見,想起又憑添幾分溫暖J 到了那不楞,本來打算住卓瑪的,渴望在窗欞便可見那不楞回廊長長的經幡.熱情的藏民邀請我們住在他們自己家中. 呵呵…….怎麼能抵擋的住桑科草原和純正藏餐的誘惑呢? 進入桑科首先看到的是鴛鴦湖,上百只藏鴛鴦自由地在平靜湖水中嬉戲,我們的閃光燈,驚起鴛鴦無數…… 桑科實際上是一個很廣闊的高原峽谷草原,大夏河的滋潤,芳草萋萋,花木茂盛.雖然不及若爾蓋那麼廣袤,但草反而要更高一些. 興奮的衝進半人高的草原,風吹拂過,隱約看見羊群和犛牛,很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體會,剎那間明白,古人策馬奔騰在天地之間,自然會迸發出無窮的詩意與豪邁! 在草原中穿行,幾縷炊煙,漂亮的藏包和民居展現在面前.成群的犛牛,白色的羊群,奔馳的駿馬.熱情的藏民在草原上歡迎遠方的客人 藏家有溫暖的火爐,沸騰的奶茶.喝著香醇的酥油茶,吃著藏族阿媽親手做的藏粑.真實愉悅的享受.但當地騸味兒很重的羊肉煮的面片,令同行的西安朋友也難以下咽!!_- 夜幕降臨的時候,點上了蠟燭,整個桑科仿佛黑色幕布鑲嵌了點點繁星.驢子們揉揉迷離的睡眼,帶著無限的向往,沉沉睡去~~~~~~~~~ (三)雄偉壯闊的那不楞 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天邊的草原上,聽著悠遠雄渾的號角聲,隱約聞著喇嘛誦經的回響,金碧輝煌的那不楞仿佛從天而降. 現存的那不楞由於文革和戰亂的摧毀,無數宏大的殿堂已經灰飛湮滅,珍惜的文物損毀殆盡.即便如此,當真正置身於如此浩瀚的廟宇海洋的時候,那種神聖氣氛的包圍與雄壯建築的震撼會抑住你的呼吸.無法想像當年是何等的輝煌氣勢!! 像是撒歡兒的小馬,呼吸著神奇而帶著異香的空氣,耳畔回響著悠揚的誦經聲,奔跑在廟宇群落之間,很暢快的喜悅和輕松難以言表…… 等到9點鐘,喇嘛們做完晨課,便有專門的喇嘛引導.他細致的講解完全濃縮了整個藏傳佛教的歷史和精髓.那不楞數百年的輝煌,一世世活佛,一代代高僧,沉澱出獨特而絢爛的藏傳佛教文化 很冒昧的闖進一個小小的院落,看見整齊的房舍和潔淨的青石地面.一位年老的喇嘛聞聲探起身,見是異鄉好奇的游客,慈祥而和善的微笑著,那份禪定與執著,給人溫煦和仰慕的感受.連忙躬身行禮,他也欠身回應,由於他不懂漢語,只能微笑著,卻已經傳達出人間最美好的信息J 執著的找尋,貪婪地想閱盡這每一寸淨土.到處都是華麗精致的廟宇,到處都是虔誠的僧侶和信徒.只有無邪的孩子跑著鬧著,為莊重嚴肅的氣氛憑添幾分和諧與生動. 那不楞的貢堂寶塔四周是長長的轉經廊,即使健壯的年輕人疾步如飛走上一圈也要幾十分鐘.而最大的轉經桶2,3米高,厚重,全由的熟銅鑄造而成.但就在著條漫漫的轉經路上,從清晨到日落,無數虔誠的信徒就這樣日復一日地轉動著,行走著.每一次行走,便是一份功德的積累;每一圈轉動,就是一份罪孽的救贖…….. 那不楞最著名最漂亮的建築無疑是金碧輝煌的貢堂寶塔了,精致華麗的裝潢,民族特色的藏飾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 貢堂寶塔已經成為那不楞建築的像征.登上貢堂寶塔,整個那不楞盡收眼底,在巍峨的群山中,一片祥和之氣.佛光普照,最美最真實的形容!! 貢堂寶塔的對面,是那不楞的曬佛台,長長的坡道,不知道每年正月曬佛儀式時時何等的壯觀~~~~~ 悄悄地走,正如偶悄悄地來.偶揮揮衣袖,帶不走那不楞祥和的雲彩……… 四)夕陽下的尕海
在當地的司機師傅的帶領下,我們驅車開始穿越大夏河峽谷,希望能以最近的路程到達郎木寺.大夏河是當地的主要河流,我們的路徑幾乎是溯源而上.一路倒是美不勝收的高原景色,萋萋原上草,點點野花,珍珠般的羊群,瑪瑙般的犛牛.不禁猜想,古詞牌名<<山坡羊>>是不是見到如此美景而創作出這樣的流傳!? 友善的牧民站在高高的草原上向你揮手,頑皮的孩子會跟著汽車追逐一陣.看到外面世界來的客人,對於他們,是新鮮和好奇;而對於我們,藍天白雲的牧歌生活則是憧憬和向往… 昨晚下了一場大雪,路邊隨處可見白色的積雪,道路也泥濘起來,不少車輛滑下道路或陷在泥潭中,我們也不得不放棄公路而選擇顛簸的草原上穿性行.但無疑,在草原上行駛卻是很美好和難得的體驗. 行至一個叫黑木去乎的鄉村,開始了最艱難的行程和歷險.說是個村落,實際上也只是荒蕪人煙的牧區,這裡的牧民也是那麼的粗蠻和愚昧.在一條橫斷公路的小溪面前,,我們不得不放慢了車行的速度.十幾個青年,或狂奔或策馬,從前後包圍了我們的車.幸運的是,我們及時的鎖上了門窗.他們拼命摳著門窗,倒也無可奈何.當地的司機師傅用藏語請求他們放我們通行,看到他們面色稍和緩,我們及時遞上了香煙.剛才凶神惡煞的”土匪”面對香煙卻輕易的露出了滿足.剛讓開一條通道,我們的車便加足馬力衝了過去.司機師傅連聲感慨,真是幸運,如果被他們打開車門,那麼車上的財物和女孩真是不堪設想.看看同行的女孩子,幾乎都是花容失色,似乎隱隱梨花帶雨J 通往郎木寺的後半程,便是一片坦途,半路轉向瑪曲方向,整個視野豁然開朗.甘南藏區最壯闊最美麗的海子----尕海映入,不,更該說跳入偶的視線. 沿著平直的省道,飛行一般駛向海子.夕陽突然躲進厚厚的雲層之中.金色的尕海在寒風中變成黑色,但反而顯得越加深邃和蒼涼…隱約記得在通過尕海時看到一個界碑,似乎標明海拔是3942M,再加上氣溫驟降,不少驢子已經開始出現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寒風凜冽,原本平靜的水面,掀起陣陣波瀾.一群野鴨從水面掠過,突然幾只頎長優雅的黑色鳥兒吸引了偶們的目光”天鵝!黑天鵝!!”其實偶也並不能確定是否見到的就是如此珍稀的黑天鵝,但它優美的身形和完美的飛行姿勢的確像極了傳說中的禽鳥…… 寒風逼著我們戀戀不舍地上了車,回眸那一刻,陽光穿透了烏雲,灑在尕海的對岸,遠遠望去,仿佛是天堂聖光的照耀,明晃晃的金色,純潔,神聖,眩目!!! (五)神秘的郎木寺 當我們到達郎木寺的時候,太陽已經收起最後一抹余暉,但高原的回光返照現像映射著天空依然是一抹金色的藍.在著名的LESHA餐廳,和數不清的驢子圍在桌前.最讓今天才到的驢子們嫉妒和艷羨的是竟然今天早晨先到的驢子們竟然看到了可遇而不可求非常難得的天葬!!!!!!!!強烈嫉妒ING~~~~~~~ 逝者是遠方虔誠的藏民,清晨遺體被運送到郎木寺,在郎木寺進行一些簡單的儀式後,遺體到達了山巔的天葬台.祈禱,誦經,超度,一切那麼平靜,一切那麼安詳,讓人覺得人生只不過是一段短暫的旅程的結束,而此刻便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一位穿著皮革衣服的喇嘛提著碩大而鋒利的刀斧,剝去逝者的包裹,意味著走的無牽無掛,超然與灑脫.刀起斧落,一具完整的遺體便肢離破碎,血肉橫飛.接著焚燒一種植物的枝條,燃燒後只剩一堆白色的灰燼.了了青煙,召喚居住在遠處懸崖峭壁的神鳥禿鷲.這種巨大的猛禽,凶悍強橫,長期生活在海拔幾千米的高原,而他們的食物----------便是虔誠藏民的血肉之軀!!!幾十只禿鷲,盤旋在天空,在地面也呈現一片巨大的陰影,俯衝,降落,叼啄,撕咬.幾十分鐘後,曾經豐滿的肉身便只剩下空洞的骨骼和斑駁的血跡.接著,喇嘛便將骨骼敲碎焚燒.人世間的旅程,便塵歸塵,土歸土,萬物虛無,皆化塵埃.血流回哺育他的大地,肉飼了崇拜的神鷹,骨骼灰飛湮滅,撒向天際………… 看著驢友唾沫橫飛,口若懸河,暗暗祈禱,明天偶們能看見這樣難得的奇景麼? 黎明時分,要登山的驢子們在微熹中開始了征程.達倉郎木寺,創建於1748年,算是比較年輕的寺廟,設聞思,讀部,時輪,醫學,雕版印經5個學院(比那不楞少一個),僧侶近千人,算是甘南藏區規模僅次於那不楞的大規模寺廟.但其獨特的天葬文化,蜚聲海外,名氣更有過之.其地處甘,青,川三地交界的白龍江源頭,高原,雪山,草地,寺廟構成了獨特的風景.同行的韓國驢子說,郎木寺在他們眼中,就是東方的瑞士!!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驢子看到了郎木寺的晨課.偌大的經堂,卻只坐了幾十名十幾歲的小喇嘛,一名魁梧的戒律喇嘛穿著華麗的僧袍,背上背著亮閃閃的金銀飾帶,很寬很長很重(值錢哦J),巡視在經堂裡.他走到一處,該處的小喇嘛的誦經聲便要大聲一些.兩名小喇嘛很吃力的抱著沉甸甸的經文站在柱子兩側,而一名年長的經頭席地坐在中間,念念有辭,,並不時敲打下缽鑼,在誦經聲中顯得更加悠遠清長…….
在郎木寺的彌勒殿,趁當時還沒有太多人游覽,偶便得以漫漫的在殿中參觀.在殿中間卻發現一張很大的床.非常困惑的時候,一直像彌勒佛般微笑著的住持揭開了謎團.之所以有床,時因為這裡是制作沙畫的地方.並且,這個善良的老人還親自帶偶去看了一副美侖美奐的沙畫.畫中描述了人世的輪回,而其用特殊的彩色沙石作畫的獨特手法也充分體現了萬事萬物虛無縹緲的超然和佛家的普渡精神!
沿著緩緩的山坡前行,由於高海拔的關系吧,覺得特別的疲憊和呼吸的急促.遠遠看見很壯觀的經幡,走到面前才發現遠沒有想像中的高台,.一堆用稍微打磨過的石頭堆砌成一個圓圈,隨處可見殘骨和血跡,一不小心落腳就會踩到逝者的遺骸.由於前一天才完成了天葬,空氣中依然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和腐敗味道.由於味道過於濃烈,場面過於血腥,再加上高原反應的緣故,看到不少曾經海滿心期待的驢友忍不住想要嘔吐的樣子.J一陣寒風吹過,地面的禿鷲羽毛飛起,飄落在殘留的兩具比較完整的遺骸邊,無盡的蕭瑟和悲涼,仿佛在訴說古老的傳說和信仰的虔誠…….. 在天葬台更向上的山巔還有一個稍小的天葬台,那是給貴族和僧侶做儀式的地方.很陡的坡度,無路可尋,艱難的攀登,因為無限風光在險峰吧!?遼闊的青藏高原,綿延不絕,分不清哪是雲,哪是霧,哪是雪,哪是天………..和一群重慶過來的驢子聚在山巔,齊聲高唱<<青藏高原>>.歌聲嘹亮,別樣風情,另類豪壯,久久回蕩在群山之間……….